資源簡介 (共40張PPT)第五章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氮元素及其存在原子結構: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第 族,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氮原子最外層5個電子,既不容易 ,也不容易 ,一般通過 與其他原子相互結合構成物質,常見化合價為 。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態:①游離態:以 的形式存在于空氣中。②化合態:存在于動植物體內的 中,土壤、海洋里 的和 中。答案:2.氮氣的性質(1)物理性質: 色、 味、 溶于水,密度與空氣 ,約占空氣體積的 。(2)化學性質:氮分子內兩個氮原子間以 結合,斷開該化學鍵需要較多的能量①通常情況下:氮氣的化學性質 ,難以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②放電、高溫條件下,能與鎂、氧氣、氫氣等物質發生化合反應,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3)用途:a.保護氣b.液氮作深度冷凍劑c.合成氨等答案:1、化學性質高溫或放電等條件下也能與氫氣、氧氣和活潑金屬反應(1)氧化性N2+3H2 2NH3高溫、高壓催化劑N2+3Mg Mg3N2點燃(2)還原性N2+O2 2NO放電N2 化合態氮根瘤菌一、氮氣2、氮的固定:將大氣中________的氮轉化為____________的過程。游離態含氮化合物自然人工答案: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在一支50 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 mL NO,然后吸入5mL水,用乳膠管和彈簧夾封住管口,振蕩注射器打開彈簧夾,快速吸入10 mL空氣后夾上彈簧夾振蕩注射器實驗探究——NO2溶于水無明顯現象NO不溶于水無色氣體變為紅棕色,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動NO與O2 反應生成紅棕色的 NO2紅棕色氣體變為無色,注射器活塞繼續向左移動NO2 溶于水生成無色的NO結論:在一定條件下,NO與NO2可以相互轉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①NO→NO2: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O2→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業制取硝酸)。思考與討論:如果要將注射器中的NO充分轉化,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寫出轉化過程的總反應化學方程式。上述實驗對工業生產硝酸有什么啟示?2NO+O2===2NO23NO2+H2O===2HNO3+NO相關反應原理 3NO2+H2O = 2HNO3+NO① 2NO+O2 = 2NO2②由方程式①×2+②得4NO2+O2+2H2O = 4HNO3由方程式①×2+②×3得4NO+3O2+2H2O = 4HNO3氮的氧化物與氧氣、水反應的相關計算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三種類型(1)NO2氣體:NO2氣體溶于水時僅涉及反應①:3NO2+H2O=2HNO3+NO剩余氣體為 ,體積為原NO2的 。NO1/3例:試管中盛有12mLNO2,將試管置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液體是否會充滿試管?如未充滿,則剩余氣體為 ,體積為 ?如果要使液體充滿試管,應如何操作?NO4mL充入O2 3 mLx=V(NO2)/V(O2) 04反應情況O2過量,剩余氣體為O2恰好完全反應,無氣體剩余NO2過量,又發生反應①,剩余氣體為NO(2)NO2和O2的混合氣體: 4NO2+O2+2H2O = 4HNO3例:1.試管中盛有12mLNO2和4mLO2,將試管置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液體是否會充滿試管?如未充滿,則剩余氣體為 ,體積為 ?O21mL2.試管中盛有12mLNO2和3mLO2,將試管置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液體是否會充滿試管?3.試管中盛有12mLNO2和1.5mLO2,將試管置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液體是否會充滿試管?如未充滿,則剩余氣體為 ,體積為 ?NO2mL(3)NO和O2的混合氣體: 4NO+3O2+2H2O = 4HNO3x=V(NO)/V(O2) 04/3反應情況O2過量,剩余氣體為O2恰好完全反應,無氣體剩余NO過量,剩余氣體為NO例:1.試管中盛有12mLNO和10mLO2,將試管置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液體是否會充滿試管?如未充滿,則剩余氣體為 ,體積為 ?O21mL2.試管中盛有12mLNO和9mLO2,將試管置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液體是否會充滿試管?3.試管中盛有12mLNO和3mLO2,將試管置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液體是否會充滿試管?如未充滿,則剩余氣體為 ,體積為 ?NO8mLNO、O2難溶于水,但NO2易溶于水且與水反應,所以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各種情況中,剩余氣體可為NO或O2,但不可能是NO2或NO與O2同時剩余。1.下列關于氮氣性質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離態存在又以化合態存在B.Mg可以在N2中燃燒生成Mg3N2C.可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一氧化氮D.大氣、陸地和水體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進行著氮的循環2.通常情況下,氮氣性質不活潑,其原因是( )A.氮分子是雙原子分子 B.氮元素的非金屬性很強C.氮原子的半徑較小 D.氮分子中的化學鍵很難破壞CD3.下列反應不屬于氮的固定反應的是( )A.N2+3Mg Mg3N2 B.C.2NO+O2===2NO2 D.N2+O2 2NO4.下列氣體中,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的是( )A.H2 B.NO2 C.NO D.CO25.下列關于氮的氧化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氮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氮的氧化物都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C.NO2與H2O反應生成HNO3,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D.NO和NO2均有毒CCD新課展示硝 酸1、物理性質純凈的硝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易揮發。硝酸可以與水以任意比互溶,質量分數為95%以上的硝酸叫發煙硝酸。2、化學性質(1) 不穩定性,見光或受熱易分解4HNO3 4NO2↑ + O2↑ + 2H2O光照或加熱貯存:一般將濃硝酸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并放置于陰涼處。濃硝酸顯黃色是因為硝酸分解的二氧化氮溶解在其中(2)強氧化性,硝酸濃度不同,與金屬反應的產物也不同【實驗5-8】如圖 5-14 所示,在橡膠塞側面挖一個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狀的銅絲。向兩支具支試管中分別加入 2mL 濃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膠塞塞住試管口,使銅絲與硝酸接觸,觀察并比較實驗現象。向上拉銅絲,終止反應。實驗展示稀硝酸 濃硝酸實驗 現象 反應緩慢,有少量氣泡產生,__________,試管口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反應劇烈,有__________產生,__________,液面上有______氣體產生實驗 結論 銅與稀硝酸常溫下緩慢反應生成_____氣體 銅與濃硝酸常溫下劇烈反應生成_____氣體溶液變藍大量氣泡溶液變綠紅棕色NONO2Cu2+的藍色和NO2的紅棕色混合成綠色(光學原理)也可能是Cu2+的濃度過大① 常溫下,能與不活潑金屬 ( Cu ) 反應濃硝酸的還原產物為 NO2,稀硝酸的還原產物為 NO 。與 Cu 反應Cu + 4HNO3(濃) Cu(NO3)2 + 2NO2↑ + 2H2O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 4H2O吸收NO2,防止污染空氣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HNO3既表現氧化性又表現酸性:氧化性:HNO3→NO2、NO,酸性:HNO3→Cu(NO3)2,銅與濃硝酸方程式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①用雙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1失去2e-×得到e-2×②改寫為離子方程式Cu+4H++2NO3-=Cu2++2NO2↑+2H2O 銅與稀硝酸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①用雙線橋表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3失去2e-×得到3e-2×②改寫為離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②硝酸與較活潑金屬( Fe、Al )怎樣反應呢 a. 稀硝酸與較活潑金屬 ( Fe、Al ) 反應Al + 4HNO3(稀) Al(NO3)3 + NO↑ + 2H2OFe + 4HNO3(稀) Fe(NO3)3 + NO↑ + 2H2Ob. 常溫下,濃硝酸能使較活潑金屬 ( Fe、Al ) 鈍化冷的濃硝酸或濃硫酸使金屬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內層金屬被進一步腐蝕。c. 加熱下,濃硝酸與較活潑金屬 ( Fe、Al ) 直接反應Al + 6HNO3(濃) Al(NO3)3 + 3NO2↑ + 3H2OFe + 6HNO3(濃) Fe(NO3)3 + 3NO2↑ + 3H2O③. 加熱下,濃硝酸與非金屬 ( C、S ) 反應S + 6HNO3(濃) H2SO4 + 6NO2↑ + 2H2OC + 4HNO3(濃) CO2 ↑ + 4NO2↑ + 2H2O只表現氧化性④. 濃硝酸能與 H2S、SO2、Fe2+ 等還原性物質反應3Fe2++4H++NO3-=3Fe3++NO↑+2H2OFe2+、H+ 和NO3-不能大量共存[特別提醒]含NO3-的溶液中離子共存問題在中性或堿性的稀溶液中NO3-不表現氧化性,但當水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時,NO3-表現出強氧化性,如存在H+、NO3-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Fe2+、S2-、I-、SO32-、Br-等還原性離子。在加入鐵粉能放出氫氣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 Na+、Fe2+、 Cl-、 NO3-B. K+、Na+、SO42-、Cl-C. CO32-、Cl-、I-、NH4+D. NH4+、Ba2+、K+、OH-訓練1在下列反應中,HNO3表現出什么性質?A.酸性 B.還原性 C.氧化性(1)H2S + 2HNO3 === S↓+ 2NO2↑+ 2H2O( )(2)CuO + 2HNO3 === Cu(NO3)2 + H2O( )(3)4HNO3 === 4NO2↑+ O2↑+ 2H2O( )(4)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CABCAC訓練2思考討論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化肥、農藥、炸藥、染料等。工業上制硝酸的原理是將氨經過一系列反應得到硝酸,如下圖所示:(1) 寫出每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 請分析上述反應中的物質類別和氮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情況,以及每一步反應中含氮物質發生的是氧化反應還是還原反應。① N2 → NH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NH3 → 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NO → N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NO2 → H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寫出每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2 + 3H2 2NH3催化劑2NO + O2 2NO23NO2 + H2O = 2HNO3 + NO催化劑4NH3 + 5O2 4N2 + 6H2O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濃硝酸,可能會發生什么反應 1一開始是銅與濃硝酸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2隨著反應進行, 硝酸由濃變稀,則發生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反應停止后, 加入什么物質可再反應?鹽酸或硫酸資料卡片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屬如 金、鉑 等溶解。濃硝酸 和 濃鹽酸 按體積比為 1∶3混合得到的混合物。王 水勞厄和弗蘭克,曾獲得1914年和1925年的物理學獎,德國納粹政府要沒收他們的諾貝爾獎牌,他們輾轉來到丹麥,請求丹麥同行、1922年物理學獎得主玻爾幫忙保存。1940年,納粹德國占領丹麥,受人之托的玻爾急得團團轉。同在實驗室工作的一位匈牙利化學家赫維西(1943年化學獎得主)幫他想了個好主意:將獎牌放入“王水” 中,純金獎牌便溶解了。玻爾于是將溶液瓶放在實驗室架子上,來搜查的納粹士兵果然沒有發現這一秘密。戰爭結束后,溶液瓶里的黃金被還原后送到斯德哥爾摩,按當年的模子重新鑄造,于1949年完璧歸趙。王水溶解獎牌酸雨:主要指 pH小于5.6 的雨水,主要含有硫酸和硝酸SO2SO3H2SO4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NO2HNO3成因:主要是大氣中的 SO2 與 NOx 溶于雨水形成的1. 酸雨的形成燃燒含硫的燃料工業排出的廢氣汽車尾氣……NOSO2空氣陽光、塵埃NO2SO3HNO3H2SO4酸雨(pH<5.6)H2SO3途徑1:2NO+O2= 2NO2 、 3NO2+H2O=2HNO3+NO。途徑3: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途徑2:空氣中飄塵的催化作用, 2SO2+O2===== 2SO3 、 SO3+H2O=H2SO4。催化劑我們面臨著嚴峻的大氣污染,SO2 和 NO2 是主要的污染物。空氣中SO2、氮氧化物的來源 ?(1) SO2 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燒、( 如煤與石油 )含硫金屬的冶煉以及制造硫酸、磷肥等產生的廢氣。(2) NO2 主要來自于汽車尾氣 。2. 酸雨的危害(1) 對人體直接造成危害,能浸入人的肺部,引起肺水腫等疾病,而使人致死;(2) 引起河流、湖泊的水體酸化;(3) 破壞土壤、植被、森林;(4) 腐蝕建筑物,橋梁,工業設備和電纜等。(1)調整能源結構,積極開發新能源(2)對煤(其中含硫為0.3%-5%)進行處理,如選洗加工、綜合開發、在煤中加入適量的生石灰、對排放的煙進行處理等(3)種植能夠吸收SO2的有關樹木(如臭椿、垂柳、柳杉)等(4)加強工廠廢氣的回收處理(5)改進汽車尾氣的處理技術,控制尾氣排放3. 酸雨的防治硝酸 酸雨防治一、硝酸的物理性質二、硝酸化學性質1、不穩定性2、強氧化性a、加熱下與 Cu 反應b、常溫下使 Fe、Al 鈍化c、加熱下與 Fe、Al 直接反應d、加熱下與 C 反應e、與還原性物質反應課堂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