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3 平行線的性質素養目標1.掌握平行線的性質定理.2.能利用平行線的性質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解決有關角的計算問題.◎重點:探索并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能用平行線性質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平行線的性質1閱讀課本本課時的“做一做”環節,并解決下列問題.1.圖4-20中,∠α和∠β是 角,圖4-21中,∠1和∠2是 角; 2.用量角器測量∠α、∠β、∠1和∠2的度數,我們可以發現:∠α ∠β,∠1 ∠2. 由此我們可以猜想一個結論:兩條 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 . 3.這個猜想對嗎 請你說明自己的理由. 歸納總結 平行線的性質1:兩條 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 . 應用推理格式:因為AB∥CD(已知),所以∠1=∠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答案】1.同位 同位2.= = 平行 相等3.答:這個猜想是對的,理由略.歸納總結 平行 相等知識點二 平行線的性質2、3閱讀課本本課時的“探究”環節,填寫下列推理理由.1.因為AB∥CD(已知),所以∠1=∠4( ). 因為∠2=∠4( ), 所以∠1=∠2( ). 2.因為AB∥CD(已知),所以∠1=∠2( ). 因為∠2+∠3=180°( ), 所以∠1+∠3=180°( ). 歸納總結 (1)平行線的性質2:兩條 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 . 應用推理格式:因為AB∥CD(已知),所以∠1=∠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2)平行線的性質3:兩條 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 . 應用推理格式:因為AB∥CD(已知),所以∠1+∠3=180°或∠1=180°-∠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3)平行線的三條性質,通常可簡單地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 ; 兩直線平行,內錯角 ;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 . 【答案】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對頂角相等 等量代換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鄰補角互補 等量代換歸納總結 (1)平行 相等(2)平行 互補(3)相等 相等 互補對點自測1.如圖,a∥b,c與a,b都相交,∠1=50°,則∠2等于 ( ) A.40° B.50° C.100° D.130°2.如圖,直線AB∥CD,直線EF分別交AB、CD于點E、F,若∠AEF=50°,則∠EFC的大小是 ( )A.40° B.50° C.120° D.130°【答案】1.B 2.D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平行線的性質1.在課堂上,老師展示問題:如圖,AD∥BC,那么在∠1、∠2、∠3、∠4中,是否存在相等關系 為什么 小明和小華飛快地做出了回答.小明:“∠1=∠2.”小華:“∠3=∠4.”你同意他們的觀點嗎 為什么 方法歸納交流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數量關系的前提是構成它們的兩條被截線要 ,弄清楚構成各組角的兩條被截線是關鍵. 2.如圖,點D、E分別在AB、BC上,DE∥AC,AF∥BC,∠1=70°,求∠2的度數.【答案】1.解:小華的觀點是正確的,小明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1和∠2是直線AB、CD被直線AC所截形成的內錯角,但題目并沒有告訴我們AB與CD是否平行.方法歸納交流 平行2.解:因為DE∥AC(已知),所以∠C=∠1=70°(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因為AF∥BC(已知),所以∠2=∠C=70°(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任務驅動二 平行線性質的靈活應用3.如圖,已知AB∥CD,AD∥BC.∠A與∠C是否相等 請說明理由(至少要用兩種方法證明).【答案】3.解法一:因為AD∥BC(已知),所以∠A+∠B=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因為AB∥CD(已知),所以∠C+∠B=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所以∠A=∠C(同角的補角相等).解法二:如圖,延長CB到E.因為AD∥BC(已知),所以∠A=∠1(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因為AB∥CD(已知),所以∠BCD=∠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A=∠C(等量代換).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