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77張PPT)第六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一節 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1、能例舉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能認識化學反應體系能量改變與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有關。2、能從物質及能量變化的角度評價燃料的使用價值。3、能認識到化學能可以轉化為電能;能辨識簡單原電池的構成要素,并能分析簡單原電池的工作原理。4、能舉例說明化學電源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意義。學習目標搖搖冰硝酸銨和水生石灰和水黑色鐵粉+空氣一拉熱結論:化學反應過程中伴隨著能量變化生活中的化學反應和能量的變化1、化學反應中的兩類變化(1)物質變化:(遵循守質量恒原理)(2)能量變化:(遵循守能量恒原理)有新物質生成吸收/釋放能量一、化學反應與熱能2、化學能與熱能轉化的實驗探究(1)教材P32·實驗6 1:鎂條與鹽酸反應的能量變化在一支試管中加入2 mL 2 mol/L 鹽酸,并用溫度計測量其溫度。再向試管中放入用砂紙打磨光亮的鎂條,觀察現象,并測量溶液溫度的變化。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鎂條溶解,表面產生大量氣泡;溫度計示數變大。該反應向外界放出熱量,將化學能→熱能一、化學反應與熱能2、化學能與熱能轉化的實驗探究(2)教材P33·實驗6 2:Ba(OH)2·8H2O與NH4Cl反應的能量變化將20 g Ba(OH)2·8H2O晶體研細后與10 g NH4Cl在燒杯中混合,并將燒杯放在滴有幾滴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快速攪拌,聞到氣味后迅速用玻璃片蓋上燒杯,用手觸摸燒杯下部,試著用手拿起燒杯。觀察現象。一、化學反應與熱能一、化學反應與熱能2、化學能與熱能轉化的實驗探究(2)教材P33·實驗6 2:Ba(OH)2·8H2O與NH4Cl反應的能量變化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刺激性氣味氣體:有NH3生成;該反應向外界吸收熱量,將熱能→化學能;呈糊狀:有H2O生成。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生,燒杯壁變涼,玻璃片與燒杯底部黏結在一起,燒杯內混合物呈糊狀。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一、化學反應與熱能3、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1)概念放熱反應:吸熱反應:把釋放熱量的化學反應稱為放熱反應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稱為放熱反應注: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均屬于化學反應,一些物質溶于水,也會有吸熱和放熱現象(濃H2SO4、NaOH等溶于水要放熱;NH4NO3、KNO3、NH4Cl等溶于水要吸熱)但不能說是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一、化學反應與熱能3、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①常見的放熱反應Ⅰ、大多數化合反應;Ⅱ、所有的燃燒反應及緩慢氧化(如食物的腐敗);Ⅲ、酸堿中和反應;Ⅳ、活潑金屬與酸或水的反應;Ⅴ、少數分解反應(如H2O2的分解) 。一、化學反應與熱能3、放熱反應與吸熱反應(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②常見的吸熱反應Ⅰ、大多數分解反應Ⅱ、少數化合反應(如:C+CO2→CO)Ⅲ、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NaHCO3+HCl=NaCl+H2O+CO2↑Ⅳ、C+H2O(g)→CO+H2一、化學反應與熱能練、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需要加熱的反應一定就是吸熱反應嗎?反應條件和反應吸放熱是否有必然的聯系?(2)能自發(自動發生)進行的化學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嗎?(1)需加熱的反應不一定就是吸熱反應,需要加熱才能進行的反應也可以是放熱反應,如燃燒反應。只有那些需要持續加熱才能維持的反應才是吸熱反應。因此反應條件(加熱)和反應吸放熱沒有必然的聯系。(2)能自發進行的反應不一定是放熱反應,如: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在常溫下可自發進行一、化學反應與熱能練、既是氧化還原反應,又是吸熱反應的是( )A. 鋁片與稀鹽酸的反應B. Ba(OH)2·8H2O和NH4Cl的反應C. 灼熱的炭與CO2的反應D. 甲烷在氧氣中的燃燒反應C一、化學反應與熱能4、微觀角度: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微觀探析)思考:化學反應過程中為什么會有能量變化?(1)化學反應的本質是什么?(以H2在Cl2中燃燒為例)H2 + Cl2 === 2HCl點燃H + Cl········H H Cl Cl H Cl斷 開斷 開H Cl········形 成本質:舊化學鍵的斷裂,新化學鍵的形成一、化學反應與熱能(2)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4、微觀角度: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H2 + Cl2 === 2HCl點燃H + Cl········H H Cl Cl H Cl斷 開斷 開H Cl········形 成吸收能量釋放能量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一、化學反應與熱能(3)從化學鍵的觀點來分析能量的變化鍵能:在25oC、101KPa條件下,形成1mol化學鍵時釋放的能量或斷開1mol化學鍵所吸收的能量叫做鍵能實驗測得:在25oC、101KPa條件下,將1molH2變為2molH原子需吸收436kJ能量,而2molH原子變成1molH2放出436kJ能量,這個能量就是H H的鍵能4、微觀角度: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一、化學反應與熱能某些化學鍵的鍵能(kJ/mol)化學鍵 鍵能 化學鍵 鍵能H H 436 C H 415.0Cl Cl 242.7 O H 462.8Br Br 193.7 N H 390.8I I 152.7 H Cl 431.8C C 347.7 H I 298.7規律:鍵能越大化學鍵越牢固物質越穩定對于某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如何判斷它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呢?取決于:斷鍵所吸收的總能量與成鍵所釋放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一、化學反應與熱能吸收:436+243=679kJ釋放:431×2=862kJ反應放熱:862kJ 679kJ=183 kJ一、化學反應與熱能已知:1molH2與1molCl2生成2molHCl同時放出183kJ能量反應歷程能量(kJ/mol)1molH2與1molCl2的能量2molH與2molCl的能量2molHCl的能量斷開1molH H鍵和Cl Cl鍵吸收的能量形成2molH Cl鍵放出的能量能量差183kJ/mol一、化學反應與熱能4、宏觀角度: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宏觀辯析)類比法水由高處向低處流要釋放能量(勢能→動能)水的流向反應物總能量放出能量生應物總能量= +結論1:放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物的總能量高生成物的總能量低化學反應釋放能量一、化學反應與熱能4、宏觀角度: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類比法將水由低處抽向高處需提供能量(電能→機械能→勢能)反應物總能量吸收能量生應物總能量═ +結論2:吸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生成物的總能量生成物的總能量高反應物的總能量低化學反應吸收能量一、化學反應與熱能4、宏觀角度: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物總能量生成物總能量反應過程放出能量能量放熱反應的能勢圖反應物總能量生成物總能量反應過程吸收能量能量吸熱反應的能勢圖一、化學反應與熱能小結:一個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取決于1、微觀角度: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1)斷鍵吸收總能量>成鍵釋放總能量,吸熱反應(2)斷鍵吸收總能量<成鍵釋放總能量,放熱反應2、宏觀角度: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1)若E反> E生,放出能量,放熱反應(2)若E反< E生,吸收能量,吸熱反應一、化學反應與熱能練、已知:物質儲存能量越高越不穩定根據下列反應:C(金剛石,s)+O2(g)=CO2(g);放出能量Q1,C(石墨,s)+O2(g)=CO2(g);放出能量Q2,已知:Q1 >Q2,則穩定性金剛石_____石墨。提示:試畫出兩個反應的能勢圖<小結:鍵能越大,越穩定;能量越低越穩定一、化學反應與熱能5、人類對能源的利用及能源現狀(1)人類對化學反應中熱能的利用——燃燒發現早期現代始于火的發現以樹枝雜草為主要能源以煤、石油和天然氣為主要能源一、化學反應與熱能5、人類對能源的利用及能源現狀人類利用能源的三個階段:柴草時期、化石能源時期和多能源結構時期(2)利用最多的化石燃料面臨的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構成圖64%18%6%12%①其短期內不可再生,儲量有限,隨著能源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加,能源消費量與儲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顯;②煤和石油產品燃燒排放的粉塵、SO2、NOx、CO等是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一、化學反應與熱能5、人類對能源的利用及能源現狀(3)節能減排、尋找清潔的新能源①節能:主要是充分有效地利用資源如:在燃料利用過程中主要兩個環節:一是燃料燃燒階段,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二是能量利用階段,提高能源利用率。②理想的新能源應具有資源豐富、可以再生、對環境無污染的特點。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和氫能等一、化學反應與熱能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各種各樣的電器不斷進入現代社會,豐富和方便了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火電74%水電19%核電3%風電3%其他1%2015年我國電力生產量構成圖使用電器都需要電能。電能是現代社會中應用最廣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種能源。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能主要來自火力發電。新課導入1、火力發電——化學能間接轉化為電能(1)火力發電的原理通過化石燃料燃燒時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使化學能轉化為熱能,加熱水使之汽化為蒸汽以推動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二、化學反應與電能1、火力發電——化學能間接轉化為電能(2)能量轉化過程化學能 熱能 機械能 電能蒸汽輪機燃料燃燒發電機(3)火力發電的弊端①化石燃料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會造成能源危機;②能量經過多次轉化,利用率低,能量損失大;③產生煙塵和廢氣,造成空氣污染。?化學電池二、化學反應與電能2、原電池(1)教材P36·實驗6 3:原電池原理實驗探究①將鋅片和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觀察現象。②用導線連接鋅片和銅片,觀察、比較導線連接前后的現象。③用導線在鋅片和銅片之間串聯一個電流表,觀察電流表的指針是否偏轉。二、化學反應與電能實驗裝置實驗現象實驗結論Zn稀H2SO4CuZn稀H2SO4CuAZn稀H2SO4Cu實驗6 3:原電池原理實驗探究實驗6 3:原電池原理實驗探究實驗裝置實驗現象實驗結論Zn稀H2SO4CuZn稀H2SO4CuA鋅片:逐漸溶解,有氣泡產生;銅片:無明顯現象鋅片:逐漸溶解銅片:有氣泡產生鋅片:逐漸溶解銅片:有氣泡產生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Zn稀H2SO4Cu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銅與稀硫酸不反應鋅與稀硫酸發生反應,銅片上產生H2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產生了電流,即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實驗6 3:原電池原理實驗探究(1)教材P36·實驗6 3:原電池原理實驗探究現象:鋅片溶解,銅片上有氣泡,電流表指針偏轉Zn稀H2SO4CuA鋅片:Zn → Zn2+銅片:H+ → H2↑ e +e ①用導線將鋅表面的電子引出來②Cu起傳導電子的作用③稀硫酸溶液中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閉合回路二、化學反應與電能(1)教材P36·實驗6 3:原電池原理實驗探究內電路離子的定向移動CuZn-Zn2+Zn2+Zn2+Zn2+Zn2+Zn2+----------Zn2+H+SO42-靜電作用Zn 2e =Zn2+2H++2e =H2↑原電池外電路電子的定向移動二、化學反應與電能(2)原電池的概念:(3)原電池的本質: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氧化還原反應電極材料 電極反應式 反應類型 電極名稱Zn片Cu片總反應式Zn稀H2SO4CuAZn 2e =Zn2+2H++2e =H2↑Zn+2H+=Zn2++H2↑負極正極還原反應氧化反應負極:發生氧化反應,是電子流出(流向正極)的一極;正極:發生還原反應,是電子流入(來自負極)的一極。二、化學反應與電能(4)原電池的構成條件二、化學反應與電能(4)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思考:若將Zn Cu原電池中的Cu片換成石墨棒,還能形成原電池嗎?二、化學反應與電能(4)原電池的構成條件①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H2SO4Ag Zn二、化學反應與電能(4)原電池的構成條件①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②兩個能導電的電極一般為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金屬與能導電的非金屬。H2SO4Zn CuH2SO4Zn Zn二、化學反應與電能(4)原電池的構成條件①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②兩個能導電的電極③構成閉合電路Zn CuZn Cu稀硫酸稀硫酸二、化學反應與電能(4)原電池的構成條件①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②兩個能導電的電極③構成閉合電路④要有電解質溶液(或熔融鹽)簡記:兩極一液一線一反應酒精Zn Cu二、化學反應與電能(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電極材料電極反應電子流向電極現象離子移向判斷為負極判斷為正極不活潑金屬或非金屬活 潑 金 屬氧 化 反 應還 原 反 應電 子 流 出電 子 流 入不 斷 溶 解質 量 減 小質 量 增 大有氣體放出陰離子移向陽離子移向注意:原電池的正負極與電極材料、電解質溶液有關口訣:++--二、化學反應與電能練、寫出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總反應式:負極:正極:Fe 2e =Fe2+Cu2++2e =CuFe+Cu2+=Fe2++CuCuSO4GFe Cu/C二、化學反應與電能(6)原電池電極反應式的書寫列物質標得失判斷電極反應產物,找出得失電子總數看環境配守恒電極產物在電解質溶液中應穩定存在,依據電解質溶液的酸堿性,選對應離子使電極反應式電荷守恒,巧用水使原子守恒。兩式加驗總式兩式相加,與總式對照技巧:復雜的電極反應式=總式 簡單的電極反應式二、化學反應與電能練、寫出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①總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負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Cu+4H++2NO3 =Cu2++2NO2↑+2H2OCu 2e =Cu2+2NO3 +4H++2e =2NO2↑+2H2OZn Cu濃硝酸二、化學反應與電能練、寫出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①總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負極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 AlNaOH溶液2Al+2OH +2H2O=2AlO2 +3H2↑6H2O+6e =3H2↑+6OH 2Al+8OH 6e =2AlO2 +4H2O二、化學反應與電能CuZn---Zn2+H+H+Zn 2e =Zn2+2H++2e =H2↑氧化反應還原反應負極正極外電路中電子沿導線由負極流向正極失去電子溶液中陽離子得到電子SO42 活潑金屬不活潑金屬或石墨電解質溶液中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電子不下水離子不上岸二、化學反應與電能3、原電池的應用(1)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FeCuH2SO4FeCuH2SO4如:①實驗室常用粗鋅與稀硫酸反應制H2;②若用純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備H2時,常常加入少許CuSO4溶液。二、化學反應與電能A. B. C. D.練、將少量的A、B兩等份鋅粉裝入試管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等濃度、等體積的稀硫酸中,同時向裝A的試管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如下圖表示產生氫氣的體積V與時間t的關系,其中正確的是( )0 t/minV/LAB0 t/minV/LAB0 t/minV/LAB0 t/minV/LAB二、化學反應與電能原電池中,一般由金屬組成的原電池,相對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質量減輕;相對不活潑金屬作正極;有物質析出。3、原電池的應用(2)比較金屬的活動性強弱二、化學反應與電能練、X、Y、Z、W四種金屬片浸在稀鹽酸中,用導線連接,可以組成原電池,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則這四種金屬的活潑性強弱順序為:_____________Z>Y>X>W二、化學反應與電能練、把Fe+2Fe3+=3Fe2+設計成原電池,可用____作負極,______作正極,__________作電解質溶液。FeCl3溶液Fe銅或石墨Fe銅(或C)FeCl3溶液3、原電池的應用(3)設計原電池:能與電解質溶液反應的是負極,正極不參與反應,提供反應場所。二、化學反應與電能練、依據氧化還原反應2H++Mg=Mg2++H2↑設計的原電池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電子從X電極經導線流向Ag電極B. 電解質溶液Y是H2SO4溶液C. 當外電路中有0.2 mol電子經過導線時Ag電極周圍有2.24 L H2生成D. 電解質溶液中的陰離子移向X極XAgYC二、化學反應與電能1、簡易電池的設計與制作——水果電池二、化學反應與電能1、簡易電池的設計與制——超級檸檬電池二、化學反應與電能2、化學電池的發展干電池鋅錳酸性干電池鋅錳堿性干電池一次電池二次電池蓄電池鉛蓄電池鎳鎘堿性蓄電池鎳氫堿性蓄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氫氧燃料電池有機物燃料電池二、化學反應與電能①普通鋅錳干電池(1)常見的一次電池負極:Zn–2e =Zn2+正極:2NH4++2e +2MnO2=2NH3+Mn2O3+H2O總反應: Zn+2MnO2+2NH4+=Zn2++2NH3+Mn2O3+H2O缺點:放電后電壓不穩定、鋅筒會逐漸變薄漏液二、化學反應與電能②堿性鋅錳干電池(1)常見的一次電池改進措施:酸性NH4Cl→堿性KOH (降低自放電)負極:鋅片→鋅粉(反應面積增大電流大幅度提高)二、化學反應與電能②堿性鋅錳干電池總反應:Zn+2MnO2+2H2O=Zn(OH)2+2MnOOH負極:正極:Zn–2e +2OH =Zn(OH)22H2O+2e +2MnO2=2OH +2MnOOH二、化學反應與電能③銀鋅電池(紐扣電池)總反應:Zn+Ag2O+H2O=Zn(OH)2+2AgZn–2e +2OH =Zn(OH)2Ag2O+2e +H2O=2Ag+2OH 負極:正極:二、化學反應與電能①鉛蓄電池(最早使用的二次電池)(2)常見的二次電池電極材料正極:_______、負極:_____電解質溶液:__________PbPbO2H2SO4溶液總反應:PbO2+Pb+2H2SO4 2PbSO4+2H2O放電充電優點:價格低廉,原料易得,電壓穩定,使用安全可靠,可再次充電。二、化學反應與電能負極:正極:Pb–2e +SO42 =PbSO4PbO2+4H++SO42 +2e =PbSO4+2H2O①鉛蓄電池(最早使用的二次電池)(2)常見的二次電池已知:Pb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總反應:PbO2+Pb+2H2SO4 2PbSO4+2H2O放電充電二、化學反應與電能練、鉛蓄電池在放電過程中當消耗0.2 mol H2SO4時,電路中有____mol e 轉移,此過程中負極板_______(“增加”、“減小”或“不變”)_____ g。分析:PbO2+Pb+2H2SO4 2PbSO4+2H2O放電充電~2e 0.2電子就是酸負極: Pb–2e +SO42 =PbSO42mole m↑ 96增加9.6二、化學反應與電能②鎳氫電池:(2)常見的二次電池負極是儲氫材料,通常MH(注意:其中各元素化合價均視為0)表示,如LaNi5H6(H嵌入儲氫合金LaNi5晶格之中);電解液通常是30%的KOH水溶液。總反應:MH+NiOOH Ni(OH)2+M放電充電負極:正極:MH–e +OH =M+H2ONiOOH+e +H2O=Ni(OH)2+OH 二、化學反應與電能③鋰離子電池:(2)常見的二次電池采用不同的儲鋰化合物為正負極材料構成電池。當電池循環工作時,鋰離子(Li+)在正負極材料間交換。放電時充電時蜂巢A(負極)蜂巢B(正極)將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與蜜蜂在蜂巢間的遷移進行類比放電充電LixC6+Li1-xCoO2 6C+LiCoO2二、化學反應與電能(3)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是一種將燃料(和氧化劑)的化學能連續的轉換為電能得裝置。與普通電池比較,燃料電池具有較高的能量轉化效率。燃料電池和其它類型電池最本質的區別在于反應物供應方式不同。對于燃料電池,燃料和氧化劑可以根據需要從外部源源不斷連續供給,只要有活性物質供應給電極,燃料電池就會產生電能。二、化學反應與電能(3)燃料電池:①電極是用鎳、銀、鈀、鉑等金屬粉末壓制成可以透過氣體的多孔又可導電的特殊材料制作的;②燃料(如:H2、N2H4、CO、CH4、C2H2等)和氧化劑(通常是O2)分別從負級和正極的外側不斷地通過電極里的微孔進入電池體系,并分別在各自的電極上受到電極材料的催化而發生氧化和還原反應,同時產生電流。二、化學反應與電能(3)燃料電池:③燃料電池分類 (依據介質種類)燃料氧氣介質有可傳導的離子酸性介質可傳導H+堿性介質可傳導OH 固體氧化物可傳導O2 熔融碳酸鹽可傳導CO32 二、化學反應與電能(3)燃料電池——氫氧燃料電池電解質 電極反應式酸性電解質 (可傳導H+) 負極正極堿性電解質 (可傳導OH ) 負極正極4e 基本原理:2H2 + O2 = 2H2O2H2 4e =4H+O2+4e +4H+=2H2O2H2 4e +4OH =4H2OO2+4e +2H2O=4OH 二、化學反應與電能電解質 電極反應式固體氧化物(可傳導O2 ) 負極正極熔融碳酸鹽(可傳導CO32 ) 負極正極2H2 4e +2O2 =2H2OO2+4e =2O2 2H2 4e +2CO32 =2H2O+2CO2O2+4e +2CO2=2CO32 二、化學反應與電能(3)燃料電池——氫氧燃料電池4e 基本原理:2H2 + O2 = 2H2O(3)燃料電池——甲烷燃料電池電解質 電極反應式酸性電解質 (可傳導H+) 負極正極堿性電解質 (可傳導OH ) 負極正極8e 基本原理:CH4 + 2O2 → CO2 + 2H2O堿性介質:C→CO32 ,其他介質:C→CO2CH4 8e +2H2O=CO2+8H+O2+4e +4H+=2H2OCH4 8e +10OH =CO32 +7H2OO2+4e +2H2O=4OH 二、化學反應與電能電解質 電極反應式固體氧化物(可傳導O2 ) 負極正極熔融碳酸鹽(可傳導CO32 ) 負極正極CH4 8e +O2 =CO2+2H2OO2+4e =2O2 CH4 8e +CO32 =5CO2+2H2OO2+4e +2CO2=2CO32 二、化學反應與電能(3)燃料電池——甲烷燃料電池8e 基本原理:CH4 + 2O2 → CO2 + 2H2O堿性介質:C→CO32 ,其他介質:C→CO2練、將反應C2H8N2+2N2O4=2CO2+3N2+4H2O設計成燃料電池,其電極反應為負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2H8N2–16e +4H2O=2CO2+N2+16H+2N2O4+16e +16H+=2N2+8H2O二、化學反應與電能類型 反應式 pH變化酸性 燃料電池 總反應: 2CH3OH+3O2=2CO2+4H2O正極: O2+4e +4H+=2H2O負極: CH3OH 6e +H2O=CO2↑+6H+堿性 燃料電池 總反應: 2CH3OH+3O2+4OH =2CO32 +6H2O正極: O2+4e +2H2O=4OH 負極: CH3OH 6e +8OH =CO32 +6H2O增大減小增大增大減小減小口訣: 正增負減分析:正、負極區及電解質溶液pH變化二、化學反應與電能練、乙醇燃料電池中采用磺酸類質子溶劑,在200℃左右時供電,電池總反應: C2H5OH+3O2=2CO2+3H2O,電池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電池工作時,質子向電池的負極遷移B. 電池工作時,電子由b極沿導線流向a極C. a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C2H5OH+3H2O+12e =2CO2+12H+D. b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4H++O2+4e =2H2OD乙醇氧氣質子質子交換膜a b二、化學反應與電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