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三章 烴的衍生物第三節 醛 酮教學目標1、教學目標1) 從官能團和化學鍵可能的斷裂部位預測乙醛的化學性質,并能在結構分析和實驗事實的基礎上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強化“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2) 通過乙醇、乙醛和乙酸之間的相互轉化,加深對有機反應中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理解,初步構建烴的含氧衍生物間的轉化關系。3) 能結合分子結構特點,運用類比遷移的方法預測其他醛類物質的主要性質。4) 能根據官能團的特點和性質區別醛和酮,以丙酮為例認識酮的主要化學性質。能列舉甲醛、苯甲醛和丙酮等代表物在生活中的應用,分析和探討這些物質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可能帶來的雙重影響。教學目標2、教學重點和難點1) 重點:乙醛的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2) 難點:乙醛的氧化反應及相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導入新課醛和酮都是分子中含有羰基( )的化合物C=O在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分別與氫原子和烴基(或氫原子)相連。醛的官能團是醛基( C H或 CHO)。O在酮分子中,與羰基碳原子相連的兩個基團均為烴基,烴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酮的官能團是酮羰基( )C=O( R1 )( R2 )導入新課飽和一元醛和飽和一元酮的通式:CnH2n+1 CHOCnH2n+1 C CmH2m+1OCnH2nO練、請寫出分子式為C5H10O的醛和酮的同分異構體醛:C5H10O→C4H9CHO取代法酮:C5H10O→CnH2n+1 C CmH2m+1O分配法醛:將羰基插入C H之間酮:將羰基插入C C之間插入法導入新課CH3 CH CHOCH3醛和酮的命名:CH3 C CH2 CH2 CH3O2 甲基丙醛2 戊酮從醛基開始給主鏈碳原子編號,醛基碳原子為“1”號將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稱寫在“某醛”名稱前選擇含有醛基的最長碳鏈為主鏈,根據主鏈所含碳原子數目稱為某醛。寫名稱編號位選主鏈一、乙醛一、乙醛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沸點溶解性二、乙醛的分子結構結構式分子式核磁共振氫譜結構簡式球棍模型無色液態刺激性氣味比水小沸點20.8℃(易揮發)與水、乙醇等互溶C2H4OH C C HHHOCH3 C HO或 CH3CHO一、乙醛三、乙醛的化學性質官能團: C HO碳原子采取sp2雜化→加成反應1、加成反應1) 催化加氫:乙醛蒸氣和氫氣的混合氣通過熱的鎳催化劑,即發生催化加氫反應,得到乙醇。催化劑 CH3CHO+H2 CH3CH2OH此反應屬于_______反應(填“氧化”或“還原”)還原一、乙醛2) 與HCN加成:由于電負性的差異,醛基中的氧原子帶部分負電荷,碳原子帶部分正電荷,使醛基具有較強的極性。─C─HOδ+δ 醛基的結構特點決定了其能與一些極性試劑 (如:H CN、 NH3、R NH2、CH3O H等)發生加成反應。CH3─C─HOδ+δ + H─CN→δ δ+CH3─CH─CNOH2 羥基丙腈特點:當極性分子與醛基發生加成反應時,帶正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連接在氧原子上,帶負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連接在碳原子上。一、乙醛2、氧化反應1) 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教材P67·實驗3 7 乙醛的銀鏡反應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2%氨水1mL2%AgNO33滴乙醛水浴加熱試管內壁出現一層光亮的銀鏡銀氨溶液被乙醛還原,有Ag生成一、乙醛2、氧化反應1) 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教材P67·實驗3 7 乙醛的銀鏡反應AgNO3+NH3·H2O=AgOH↓+NH4NO3制備銀氨溶液:AgOH+NH3·H2O=[Ag(NH3)2]OH+2H2O氫氧化二氨合銀乙醛被氧化同時生成銀鏡的反應:CH3CHO+2Ag(NH3)2OH水浴H2O+2Ag↓+3NH3+CH3COONH41、2、3 水、銀、氨一、乙醛1) 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教材P67·實驗3 7 乙醛的銀鏡反應實驗注意事項1、試管要潔凈 (NaOH溶液洗滌→蒸餾水洗滌)。2、銀氨溶液必須現配現用,不可久置。3、在堿性條件下進行,且需水浴加熱。一、乙醛2、氧化反應1) 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教材P67·實驗3 8 乙醛與新制的Cu(OH)2反應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試管中出現磚紅色(Cu2O)沉淀Cu(OH)2被乙醛還原,有磚紅色的Cu2O生成一、乙醛教材P67·實驗3 8 乙醛與新制的Cu(OH)2反應制備Cu(OH)2的反應:2NaOH+CuSO4=Cu(OH)2 ↓+Na2SO4乙醛被氧化的反應: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實驗注意事項:Cu(OH)2必須是新的;且制取Cu(OH)2時,NaOH溶液一定過量,保證溶液呈堿性。一、乙醛2、氧化反應1) 被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劑氧化CH3CHO+2Ag(NH3)2OH水浴H2O+2Ag↓+3NH3+CH3COONH4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規律:1mol CHO ~ 2mol Ag ~ 1mol Cu2O一、乙醛練、某醛的結構簡式為(CH3)2C=CHCH2CH2CHO,如何檢驗該有機物中的官能團?簡述實驗設計方案: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先用銀氨溶液檢驗醛基,酸化后再加溴水檢驗碳碳雙鍵(CH3)2C=CHCH2CH2CHO+2Ag(NH3)2OH →(CH3)2C=CHCH2CH2COONH4+2Ag↓+3NH3+H2O (CH3)2C=CHCH2CH2COOH+Br2 →(CH3)2CBrCHBrCH2CH2COOH一、乙醛2) 催化氧化:乙醛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能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乙酸。2 CH3 C HO+ O2催化劑 2 CH3 C OHO乙醇 乙醛 乙酸[H][O][O][O]?酸性KMnO4/K2Cr2O7溶液3) 被酸性KMnO4溶液、酸性K2Cr2O7溶液、 溴水等氧化CH3 C HOCH3 C OHOKMnO4/H+一、乙醛4) 燃燒:乙醛在空氣中易燃燒,生成CO2和H2O2CH3CHO+5O2 4CO2+4H2O點燃二、醛類1、醛類的概述1) 概念:由烴基(或氫原子)與醛基相連而構成的化合物2) 醛的通式:O一元醛的結構通式:R C H (R為烴基或氫原子)一元醛的組成通式:CnH2nO3) 醛的物理性質溶解度熔、沸點狀態常溫下,除甲醛是氣體外,其余醛類都是無色液體或固體低級醛可溶于水,隨著醛中碳原子數的增多,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極性的 CHO在分子中所占的比例減小)通常情況下,隨碳原子數的增多,醛的熔、沸點逐漸升高二、醛類1、醛類的概述1) 概念:由烴基(或氫原子)與醛基相連而構成的化合物2) 醛的通式:3) 醛的物理性質4) 醛的化學性質:與乙醛相似醛基具有還原性,能發生氧化反應(銀鏡反應、與新制的Cu(OH)2反應、催化氧化反應、被強氧化劑氧化等)和加成反應等練、以乙二醛(OHC CHO)為例寫出上述相關反應的方程式二、醛類2、重要的醛1) 甲醛①分子結構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球棍模型CH2OH:C:H::OH C HOHCHO甲醛分子中相當于含有兩個醛基4個原子共平面②物理性質: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二、醛類1) 甲醛③化學性質Ⅰ) 加成反應 (還原反應)HCHO+H2 CH3OH催化劑 Ⅱ) 氧化反應燃燒:銀鏡反應:與新制的Cu(OH)2反應CO2↑+2Cu2O↓+5H2OHCHO+4Cu(OH)2 點燃HCHO+O2 CO2+H2O2H2O+4Ag↓+6NH3+(NH4)2CO3↑水浴HCHO+4[Ag(NH3)2]OH二、醛類1) 甲醛④主要用途Ⅰ) 35% ~ 40%的甲醛水溶液俗稱福爾馬林,福爾馬林具有殺菌、防腐性能,可用于消毒和制作生物標本。Ⅱ) 甲醛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合成酚醛樹脂、脲醛樹脂、滌綸、染料等二、醛類2、重要的醛2) 苯甲醛①最簡單的芳香醛,俗稱苦杏仁油分子式用途溶解性結構簡式色態味C7H6O CHO有苦杏仁氣味的無色液體微溶于水,能與有機溶劑互溶制作燃料、香料及藥物的重要原料②化學性質:具有類似乙醛的化學性質二、醛類②化學性質:具有類似乙醛的化學性質 CHO+ H2催化劑 CHO+ O2催化劑 CHO+ Ag(NH3)2OH CHO+ Cu(OH)2 三、酮1、常見的酮:丙酮分子式用途沸點結構簡式顏色狀態揮發性溶解性C3H6O無色透明液體56.2oC易揮發CH3CCH3O能與水乙醇等互溶化學纖維、生產有機玻璃、農藥和涂料等2、酮的化學性質1) 加成反應:能與H2、HCN、NH3、甲醇等發生加成反應C=O( R1 )( R2 )δ δ++ H CN、H NH2、CH3O Hδ δ δ δ+δ+δ+三、酮2、酮的化學性質2) 氧化反應:酮中的羰基直接與兩個烴基相連,沒有與羰基直接相連的氫原子,因此酮不能發生銀鏡反應,不能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但大多數酮能在空氣中燃燒。1) 加成反應:能與H2、HCN、NH3、甲醇等發生加成反應C=O( R1 )( R2 )δ δ++ H CN、H NH2、CH3O Hδ δ δ δ+δ+δ+拓展:常以信息形式出現在高考試題中的醛的性質1、醛分子間的加成反應在稀堿或稀酸的催化作用下,有α H的醛或酮能與另一分子醛和酮發生加成反應,即一分子醛的α H加到另一分子醛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β 羥基醛。CH3CHO+ H CH2CHOδ+δ+δ δ OH CH3 CH CH2CHOOH由于加成產物的分子中既有羥基又有醛基,故這一反應稱為羥醛縮合反應。應用:在有機合成中增長碳鏈拓展:常以信息形式出現在高考試題中的醛的性質2、 α H的取代反應R CH2 CHO + Br2催化劑R CH CHO + HBrBr3、 醛的歧化反應 CHO2①濃KOH溶液、Δ②H+COOHCH2OH+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