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5.2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第二練】【試題來源】來自名校、重點市區的月考、期中、期末的優質試題.【試題難度】難度中等,配合第二課的題型訓練,加強考點的理解和擴展.【目標分析】1.圓與圓位置關系的判定及由位置關系求參數,培養直觀想象、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算素養,如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第9題;2.圓與圓的公共弦及公切線問題,發展直觀想象,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素養,如第4題、第8題、第10題、第11題;3.圓與圓的綜合問題,培養邏輯推理、直觀想象和數學運算能力,如第5題、第6題、第7題、第12題;(2024上·廣西桂林·高二統考期末)1.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是( )A.外切 B.內含 C.相交 D.外離(2024·天津·高二天津市薊州區第一中學校聯考期末)2.已知圓與圓相交,則的取值范圍為( )A. B. C. D.(2024·山西大同·高二統考期末)3.設圓,圓,則是兩圓相切的( )A.充要條件 B.充分不必要條件C.必要不充分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2024上·天津和平·高二統考期末)4.已知圓:和圓:,則圓與圓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為( )A. B.C. D.(2024·江蘇鹽城·高二江蘇省射陽中學校聯考期末)5.若,,則與公切線的條數為( )A.1 B.2 C.3 D.4(2024·吉林白山·高二統考期末)6.已知圓與圓相交于兩點,則的面積為( )A. B. C. D.(2024上·湖南郴州·高二統考期末)7.已知圓,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圓心坐標為B.直線與圓相交所得的弦長為8C.圓與圓有三條公切線.D.圓上恰有三個點到直線的距離為,則或8.已知圓:和圓:,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則圓和圓相離B.若,則圓和圓的公共弦所在直線的方程是C.若圓和圓外切,則D.若圓和圓內切,則(2023·江蘇泰州·高二江蘇省口岸中學校考期中)9.已知圓:,圓:,如果這兩個圓有公共點,則實數a取值范圍是 .(2024·北京昌平·高二統考期末)10.已知圓,則圓的半徑為 ;與圓和圓都相切的直線的方程為 .(只需寫出一條直線的方程)(2023·內蒙古鄂爾多斯·高一校聯考期中)11.已知圓.(1)求證:該圓恒過一定點;(2)若該圓與圓相切,求的值.(2023·江蘇常州·高二常州高級中學校考期中)12.已知圓,,為坐標原點.(1)若為圓上的動點,當最大時,求直線的斜率;(2)若圓過點及點,且與圓外切,求圓的方程.【易錯題目】第3題、第8題、第11題【復盤要點】圓與圓相切時,有兩種情況即內切和外切,但是在題設告知相切的情形下,我們往往會考慮其中一種情況,而忽視另外一種情況.(2024·福建莆田高二期末)例1.若圓C與直線相切,且與圓相切于點,寫出一個符合要求的圓C的標準方程: .【答案】(或)【分析】分兩圓是內切和外切兩種情況,結合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運算求解.【解析】設圓C的半徑為,圓心C到直線的距離為,由題知兩圓心連線過點,圓,即,圓心為,半徑為1,故圓C的圓心C在x軸上.若兩圓內切,則,由題意可得,解得,所以圓C的標準方程為;若兩圓外切,則,由題意可得,解得,所以圓C的標準方程為;故答案為:(或).易錯警示: 考查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時,相切有內切和外切兩種情況,相交也存在兩圓圓心在公共弦同側和異側兩種情況,易忽視其中的一種情況,需根據條件準確判斷.【復盤訓練】(2023·四川內江·高二四川省內江市第六中學校考期中)13.已知兩個圓,,若兩圓相切,則半徑為 .(2023·陜西榆林·高二校聯考期中)14.若圓與圓相切,則實數(2024·安徽·高三安徽省懷遠第一中學校聯考期末)15.已知一組圓,,…,均與三個定圓,,相切,則圓,,…,的面積和為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C【分析】求出兩圓圓心距,結合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可得出結論.【詳解】圓的圓心為,半徑為,圓的圓心為,半徑為,則,則,故兩圓相交.故選:C.2.A【分析】先分別求出兩圓得圓心的坐標及半徑,再根據兩圓相交可得,即可得解.【詳解】圓化為標準方程得,則其圓心,半徑,圓化為標準方程得,則其圓心,半徑,因為兩圓相交,所以,即,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圍為.故選:A.3.B【分析】先根據兩圓相切求出,再根據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定義即可得解.【詳解】由題可得圓的圓心坐標為,半徑為2,圓的圓心坐標為,半徑為,故圓心距,因為兩圓相切可分為外切和內切,當兩圓外切時,圓心距,解得;當兩圓內切時,圓心距,解得,或(舍去),所以是兩圓相切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故選:B.4.B【分析】直接將兩圓方程作差即可得公共弦方程.【詳解】由題意圓:和圓:,將兩式作差得,圓與圓的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為,整理得.故選:B.5.B【分析】求出圓心和半徑,根據兩圓心的距離確定兩圓的位置關系,進而可得公切線的條數.【詳解】,即,圓心,,即,圓心,則,所以,所以兩圓相交,有2條公切線.故選:B.6.A【分析】求出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以及公共弦長,利用面積公式計算即可.【詳解】聯立,相減可得直線:,所以到直線的距離為,利用圓與直線相交可得:,所以.故選:A.7.ABD【分析】根據題意,結合圓的標準方程,以及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逐項判定,即可求解.【詳解】對于A中,由圓,可化為,可得圓心,半徑為,所以A正確;對于B中,由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則相交弦長為,所以B正確;對于C中,由圓,可得圓心,半徑,可得,且,則,所以圓與圓相交,可得兩圓有兩條公共切線,所以C錯誤;對于D中,由圓上恰有三個點到直線的距離為,則滿足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即,解得或,所以D正確.故選:ABD.8.BD【分析】把圓的方程化成標準方程,明確圓心和半徑,借助兩圓的位置關系進行判斷.【詳解】圓:,圓心,半徑;圓:,圓心,半徑.對A:當時,,因為故兩圓相交,故A錯誤;對B:當時,兩圓相交,公共弦所在直線方程為:,即,故B正確;對C:由兩圓外切,得,故C錯誤;對D:由,故D正確.故選:BD9.【分析】由題意確定兩圓的圓心和半徑,利用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建立不等式組,解之即可.【詳解】由題意知,,則,因為圓與圓有公共點,所以,即,解得,所以實數a取值范圍是.故答案為:.10. (答案不唯一,或亦可)【分析】將圓的一般方程化為標準方程即可得圓心;設出兩圓的公切線方程,注意討論斜率是否存在,由切線的性質列式計算即可得公切線方程.【詳解】由,即,故圓的半徑為,圓心坐標為,設直線與圓和圓都相切,若直線斜率不存在,設直線為,需有,解得,故符合要求;若直線斜率存在,設直線為,即,需有,兩式相除得,故或,化簡得或,由可得,故有或,化簡得或,即或,則或,故該直線為或,即或,綜上所述,與圓和圓都相切的直線的方程有:、、.故答案為:;(答案不唯一,或亦可)11.(1)證明見解析(2).【分析】(1)將分離出來,得,對任意的成立,得,求解即可得出定點坐標;(2)將圓的方程化為標準方程,由題意可將兩圓關系分為外切和內切,運用幾何法分別求出的值.【詳解】(1)圓的方程可整理為,此方程表示過圓和直線交點的圓系,由,得,所以已知圓恒過定點.(2)圓的方程可化為,①當兩圓外切時,,即,解得;②當兩圓內切時,,即,解得;綜上所述,.【點睛】若經過參數分離后,能將曲線方程整理成(為參數),則這個曲線系就是過和交點的曲線系,解方程組,即可得定點坐標.12.(1)(2)【分析】(1)求出點的位置,即可得出直線的斜率;(2)設出點坐標,利用圓與圓外切和圓到原點的距離即可得出圓的方程.【詳解】(1)在圓中,,圓心,半徑,當最大時,與圓相切,,此時點為的中點,點恰好是以為圓心,為直徑的圓與的交點,此時,∴,(2)由題意及(1)得,在圓中,圓心,半徑,圓過點及點,∴圓的圓心在直線上,設,半徑為,因為圓與圓外切,所以,即,又,即,∴聯立解得:或(舍),所以,故所求圓的標準方程為:.13.或【分析】根據兩圓相內切、相外切的條件,分別求得r的值【詳解】由題意知:兩圓圓心分別為:,,半徑分別為:,,當兩圓外切時:,解得:;當兩圓內切時:,解得:,負值舍去;綜上:或.故答案為:或.14.或【分析】求出兩圓的圓心坐標及半徑,利用兩圓相切列式計算即得.【詳解】圓:的圓心,半徑,圓:的圓心,半徑,當圓與圓外切時,,即,解得 ;當圓與圓內切時,,即, 解得 ,所以圓與圓相切時, 或.故答案為:或15.【分析】根據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即可情況求解.【詳解】設:,:,:,由于圓和均值圓的內部,所以所求圓一定與圓:內切,所以,若圓與,內切,與內切時,設圓心為,半徑為r,可得,由可知,,由于,,均關于軸對稱,所以根據對稱性可知有兩個;同理,若圓與,外切,與內切時,可得,且有兩個;若圓與內切,與外切,與內切時,可得,且有兩個;若圓與內切,與外切,與內切時,可得,且有兩個;綜上所述,共有8個圓滿足題意,面積和為.故答案為: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2.5.2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第二課】題型一 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例1已知圓:,圓:,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解析】方法一(幾何法):圓:化為標準方程,得.圓:,化為標準方程得.∴圓的圓心是點,半徑,圓的圓心是點(2,2),半徑.∴圓與圓的圓心距.又∵圓與圓的半徑之和為,半徑之差為.∴,∴圓與圓相交.方法二(代數法):聯立圓與圓的方程,得到方程組由①-②,得,③由③得,代入①并整理得.④又∵方程④的根的判別式,∴方程④有兩個不等的實數根,∴圓與圓相交.【方法技巧與總結】判斷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一般步驟幾何法:(1)將兩圓的方程化為標準方程(若圓方程已是標準形式,此步驟不需要);(2)分別求出兩圓的圓心坐標和半徑,;(3)求兩圓的圓心距d;(4)比較d與,的大小關系;(5)根據大小關系確定兩圓的位置關系.代數法:將兩個圓的方程聯立成方程組,解方程組,根據方程組解的個數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變式訓練1-1】(2023·福建三明·高二期中)1.已知,圓,,則( )A.兩圓可能外離 B.兩圓可能相交C.兩圓可能內切 D.兩圓可能內含【變式訓練1-2】(2024·安徽霍邱·高二期末)2.已知直線被圓:截得的弦長為,且圓的方程為,則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為( )A.相交 B.外切 C.相離 D.內切【變式訓練1-3】(2024·江西宜春·高二統考期末)3.已知圓:和圓:.(1)當時,判斷圓和圓的位置關系.(2)是否存在實數m,使得圓和圓內含?若存在,請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題型二 圓的相切問題例2. (1)以為圓心,且與圓內切的圓的方程為______.(2)圓:與圓:外切,則實數m的值為______.【答案】(1)或;(2)2或【思路分析】【解析】(1)設所求圓的半徑為r,則,所以或,故所求圓的方程為或.(2),,,,由題意得,即,解得或.【方法技巧與總結】處理兩圓相切問題的步驟(1)定性,即必須準確把握是內切還是外切,若只是告訴相切,則分兩圓內切還是外切兩種情況討論.(2)轉化思想,即1.求過圓上一點P(x0,y0)的切線方程的常用方法【變式訓練2-1】(2023·湖北黃石高二期中)4.已知圓與圓外切,則( )A.1 B.2 C.3 D.4【變式訓練2-2】(2024·福建莆田·高二統考期末)5.與圓外切且與直線相切于點的圓的方程為 .【變式訓練2-3】(2024·陜西安康·高二校聯考期末)6.已知圓O:,圓C過點且與圓O相切于點,求圓C的標準方程.題型三 兩圓相交的公共弦所在直線的方程及弦長例3.已知圓:,圓:.(1)求兩圓公共弦所在直線l的方程及公共弦長.(2)求兩圓公共弦所在直線l被圓:所截得的弦長.【解析】(1)設兩圓的交點坐標分別為,,則點A,B的坐標是方程組的解,兩式相減得.因為A,B兩點的坐標滿足,所以AB所在直線方程為,即圓,的公共弦所在直線l的方程為.圓的圓心為,半徑,到直線l的距離,圓與圓的公共弦長為.故圓與圓公共弦所在直線l的方程為,公共弦長為.(2)圓的圓心為,半徑,其圓心到直線l的距離,由條件知,所以直線l被圓截得的弦長為.【方法總結】兩圓公共弦長求解思路1.兩圓相交時,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的求法:將兩圓的方程作差即可得到兩圓公共弦所在的直線方程.2.公共弦長的求法:(1)代數法:聯立兩圓的方程,解出交點坐標,進而求出弦長;(2)幾何法:求出公共弦所在直線方程,利用一個圓的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直角三角形,根據勾股定理求解.【變式訓練3-1】(2023·遼寧鞍山高二期中)7.圓和圓的交點為,,則有( )A.公共弦所在直線方程為B.線段中垂線方程為C.公共弦的長為D.為圓上一動點,則到直線距離的最大值為【變式訓練3-2】8.如圖,圓與圓 交于、兩點,則公共弦的長是 .【變式訓練3-3】9.若圓x2+y2=4與圓x2+y2+2ay-6=0(a>0)的公共弦長為,則a= .【變式訓練3-4】(2024·湖北十堰高二期末)10.圓和.(1)取何值時與內切?(2)求時兩圓的公共弦所在直線的方程和公共弦的長.題型四 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應用例4.(2024·河北保定·高二期末)若圓:與圓:恰有兩條公共的切線,則m的取值范圍為( )A. B.(3,5) C. D.【答案】A【解析】由得,則,即,所以圓心,半后為.由得,所以圓心,半徑為.因為圓與圓恰有兩條公共的切線,所以這兩個圓相交,所以有,解得,所以m的取值范圍為,故選A.【方法總結】利用圓與圓的位置關系解題時可畫出簡圖,數形結合,利用其幾何性質簡化運算.常用的性質有:(1)設兩圓的圓心分別為,,半徑分別為,,則(2)兩圓相切時,兩圓圓心的連線所在直線過切點(若兩圓相交,則兩圓圓心的連線垂直平分公共弦).在解題過程中應用這些性質,有時能大大簡化運算.【變式訓練4-1】(2024·浙江湖州·高二期末)11.已知兩圓為與,則( )A.若兩圓外切,則B.若兩圓有3條公切線,則C.若兩圓公共弦所在直線方程為,則D.為圓上任一點,為圓上任一點,若的最大值為,則【變式訓練4-2】(2023·重慶八中高二期中)12.已知直線:和:相交于點,點是圓上的動點,則的最大值為 .【變式訓練4-2】(2023·河南南陽高二期中)13.已知圓與圓相交于兩點,點位于軸上方,且兩圓在點處的切線相互垂直.(1)求的值;(2)若直線與圓 圓分別切于兩點,求的最大值.易錯點1 忽視圓與圓相切的兩種情況,造成錯解【典例】(2023·遼寧省營口市高二期中)“”是“與相切”的( )A. 充分不必要條件 B. 必要不充分條件 C. 充分且必要條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答案】A【分析】分別計算兩圓外切和內切時的值,再按照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定義判斷即可.【解析】易得,.當圓外切時:得:,當圓內切時:得:.所以是兩圓相切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故選:A.易錯警示:圓與圓相切時,有兩種情況即內切和外切,但是在題設告知相切的情形下,我們往往會考慮其中一種情況,而忽視另外一種情況.針對訓練1-1(2024·江西贛州·高二統考期末)14.集合,,其中,若中有且僅有一個元素,則的值是( ).A.3 B.5 C.7 D.9針對訓練1-2(2024·福建三明·高二聯考期末)15.已知圓與圓相切,則的最小值為( )A.1 B.2 C.3 D.8針對訓練1-3(2023·江蘇淮安高二期中)16.與圓:外切于坐標原點,且被軸截得的弦長為4的圓的標準方程為 .易錯點2 圓與圓位置關系判定不清,造成錯解例2.(2024·廣西南寧高二期末)已知圓,圓,點M,N分別是圓C1、圓C2上的動點,點P為y=﹣x上的動點,則|PM|+|PN|的最小值是( )A.4 B. C. D.【答案】B【分析】先將P到圓上點的距離最小值轉化為P到圓心的距離,再利用對稱性求出直線同側的兩點到直線上點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從而得問題的最小值.【解析】如圖∵PM≥PC1﹣r1=PC1﹣1,PN≥PC2﹣r2=PC2﹣3,∴PM+PN≥PC1+PC2﹣4,如圖作出C1(1,1)關于y=﹣x的對稱點A,則A為(﹣1,﹣1),又C2為(4,5),∴,當且僅當A、P、C2三點共線時取得等號,∴PM+PN≥PC1+PC2﹣4=PA+PC2﹣4≥AC2﹣4,|PM|+|PN|的最小值是.故選:B.易錯警示:解決圓與圓位置關系中最值問題,首先判定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再結合圓的幾何性質或建立目標函數,求出最值.針對訓練2-1(2023·四川南充高二期中)17.過圓:上的點作圓:的切線,切點為,則切線段長的最大值為( )A. B. C. D.針對訓練2-2(2024·山東泰安高二統考期末)18.點在圓上,點在圓上,則( )A.的最小值為3 B.的最大值為7C.兩個圓心所在的直線斜率為 D.兩個圓相交弦所在直線的方程為針對訓練2-3(2024·遼寧盤錦·高二校聯考期末)19.若點,分別圓:與圓:上一點,則的最小值為 .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BC【分析】根據圓心距與半徑之和,半徑之差之間的關系,結合已知條件,即可分析判斷.【詳解】圓的圓心為,半徑,圓的圓心為,半徑;則,,當時,,兩圓外離;當時,,兩圓相交;當時,,兩圓內切;當時,,兩圓外切;綜上所述,兩圓可以外離,可以內切,可以相交,不能內含.故選:ABC.2.A【分析】根據圓的弦長公式以及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得出的值,再由圓心距與兩圓半徑的關系確定兩圓的位置關系.【詳解】圓:,可化為可知圓的圓心的坐標為,半徑為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由,得,解得(舍),圓的方程可化為,則圓心,,則圓與圓相交故選:A【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已知圓的弦長求參數以及判斷兩圓的位置關系,屬于中檔題.3.(1)相交(2)不存在,理由見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求兩圓圓心和半徑,結合兩圓的位置關系分析判斷;(2)根據題意求兩圓圓心和半徑,假設存在,結合兩圓的位置關系分析運算即可.【詳解】(1)當時,圓的標準方程為,則,半徑,圓的標準方程為,則,半徑,可得兩圓的圓心距,且,,則,所以圓和圓相交.(2)不存在,理由如下:圓的方程可化為,則,半徑.由(1)可知:,半徑.假設存在實數m,使得圓和圓內含,則圓心距,整理得,此不等式無解.故不存在實數m,使得圓和圓內含.4.C【分析】分別求出兩圓的圓心和半徑,然后可建立方程求解.【詳解】圓的圓心為,半徑為,圓的圓心為,半徑為,所以由兩圓外切可得,解得,故選:C5.或【分析】設所求圓的方程為,再根據兩圓外切以及直線與圓相切列方程,解方程,進而得解.【詳解】將圓化為標準式為,即圓心為(1,0),半徑為1.設所求圓的方程為.則由題意知,① ,②,③由①②③得,,或,,,即所求圓的方程為或.【點睛】本題考查了圓的一般方程和標準方程,考查了兩圓的位置關系,考查了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當兩圓外切時,圓心距等于兩個圓的半徑之和,當圓與直線相切時,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等于這個圓的半徑,且圓心和切點連線與切線垂直.6.【分析】方法一:設圓C的圓心為,由可得,再由切點在直線OC上,可得,兩式解方程可得,即可求出圓C的圓心,再求出圓的半徑,即可求出圓C的標準方程.方法二:求出直線ON的方程和線段MN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兩式聯立可求出圓C的圓心,再求出圓的半徑,即可求出圓C的標準方程.【詳解】方法一:設圓C的圓心為,則,由題意得,化簡得.因為圓C與圓O相切于點,所以切點在直線OC上,直線OC的方程為.將代入中,得.聯立與可得,圓心C為,故圓C的半徑為,故圓C的標準方程為.方法二:圓O和切點N連線所在的直線一定過圓C的圓心,直線ON的方程為.,所以線段MN垂直平分線的斜率,線段MN的中點為(3,2),則線段MN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為.聯立解得故圓C的圓心為,半徑,故圓C的標準方程為.7.ABD【分析】兩圓方程作差后可得公共弦方程,從而可判斷A;求出垂直平分線的方程判斷B;利用垂徑定理計算弦長判斷C;求出圓到直線的距離的最大值判斷D.【詳解】圓的圓心,半徑,的圓心, 半徑,顯然,即圓與圓相交,對于A,將方程與相減,得公共弦AB所在直線的方程為,即,A正確;對于B,由選項A知,直線的斜率,則線段AB中垂線的斜率為,而線段中垂線過點,于是線段AB中垂線方程為,即,B正確;對于C,點到直線的距離為,因此,C錯誤;對于D,P為圓上一動點,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因此點P到直線AB距離的最大值為,D正確.故選:ABD8.【分析】由兩圓的方程相減求得公共弦的方程,在根據圓的弦長公式,即可求解.【詳解】由圓與圓可得公共弦AB的方程為,整理得公共弦AB的方程為,因為圓的圓心,半徑為,圓心到直線AB的距離為,所以公共弦AB的長為.【點睛】本題主要考查了圓與圓的位置關系,以及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及弦長的求法,其中解答中根據兩圓的方程相減,得到公共弦的方程,再由圓的弦長公式求解是解答的關鍵,著重考查了推理與計算能力,屬于基礎題.9.1【分析】先求得相交弦所在直線方程,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解方程求得的值.【詳解】將兩圓的方程相減,得相交弦所在的直線方程為.圓的圓心為,半徑為.到直線的距離為:,解得.故答案為:10.(1)(2)公共弦所在直線的方程為,公共弦的長為【分析】(1)先利用圓的一般式分別求出兩個圓的圓心和半徑,然后利用內切求出的值即可;(2)兩圓的方程相減可得到公共弦方程,然后利用垂徑定理,求出弦長即可.【詳解】(1)因為兩圓的標準方程為:,所以圓心分別為,半徑分別為和當兩圓內切時,因定圓的半徑小于兩圓圓心間距離 ,故有,解得.(2)由題可得兩圓的公共弦所在直線方程為整理得,所以公共弦長為11.BCD【分析】對于AB,根據圓心距等于半徑之和即可判斷;對于C,兩圓方程相減求得公共弦所在直線方程,即可判斷;對于D,根據的最大值為圓心距加上半徑即可判斷.【詳解】解:圓的圓心為,半徑為,圓的圓心為,半徑為,對于A,若兩圓外切,則圓心距,得,故A錯誤;對于B,若兩圓有3條公切線,則兩圓外切,則,故B正確;對于C,兩圓得方程相減得,若兩圓公共弦所在直線方程為,則,解得,故C正確;對于D,圓心距,則的最大值為,解得,故D正確.故選:BCD.12.##【分析】求出直線恒過的定點,易得,垂足為M,所以點M在以AB為直徑的圓上,求出點M軌跡方程為圓P,又M,N分別在圓P,圓C上,即可求出的最大值.【詳解】由題意知:恒過定點,:恒過定點,又,所以,垂足為M,所以點M在以AB為直徑的圓上,圓心為,半徑為,故點M軌跡方程為圓P:(除 外).又圓C:的圓心為,半徑為3,所以,又M,N分別在圓P,圓C上,故的最大值為.故答案為:.13.(1)(2)最大值為3【分析】(1)根據切線的性質構造直角三角形,結合勾股定理求解;(2)平移公切線構造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結合基本不等式求解的最大值.【詳解】(1)如圖,由題意可知與圓相切,與圓相切,且,故,即.(2)作于點H,連接PQ,在中,,其中,故,又,當且僅當時取等號,故,即的最大值為3.14.AC【分析】題意說明兩個圓只有一個公共點,兩個圓相切(外切和內切)時,只有一個公共點.【詳解】圓的圓心是,半徑為,圓圓心是,半徑為,,當,時,兩圓外切,當,時,兩圓內切,它們都只有一個公共點.故選:AC.【點睛】本題考查集合與集合的關系,解題關鍵是確定集合中的元素,本題實質是考查圓與圓的位置關系.15.B【分析】先寫出圓心半徑,分圓與圓外切以及圓與圓內切兩種情況,求出,結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詳解】由題,圓的圓心為,半徑為3,圓的圓心為,半徑為1.若圓與圓外切,則,即,則,即,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若圓與圓內切,則,即,則,即,當且僅當時等號成立.綜上,的最小值為2.故選:B.16.【分析】根據題意分析可得所求圓的圓心在直線上,設為圓心為,半徑為,再根據垂徑定理得求解.【詳解】圓:的圓心,半徑為根據題意可知:所求圓的圓心在直線上,設為圓心為,半徑為,則可得:,解得即所求圓的圓心為,半徑為,標準方程為故答案為:.17.C【分析】根據切線的性質得到不等式,可得選項.【詳解】解:因為,,所以,即切線段長的最大值為.故選:C.18.ABC【分析】分別找出兩圓的圓心和的坐標,以及半徑和,利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出兩圓心間的距離,根據大于兩半徑之和,得到兩圓的位置關系是外離,又為圓上的點,為圓上的點,便可求出其最值,用斜率公式求出.【詳解】圓的圓心坐標,半徑圓 ,即的圓心坐標,半徑∴圓心距又在圓上,在圓上則的最小值為,最大值為.故A、B正確;兩圓圓心所在的直線斜率為,C正確;圓心距大于兩圓半徑和,兩圓外離,無相交弦,D錯誤.故答案為:ABC19.4【分析】由幾何關系求解【詳解】因為,所以兩圓相離,所以的最小值為故答案為:4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5.2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第二練】.docx 2.5.2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第二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