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2024年化學中考第一輪復習專題16 鹽及其化學性質復習目標1.認識鹽的概念及生活中常見的鹽;2.認識氯化鈉在生活中的用途及海水曬鹽;認識Na2CO3、NaHCO3、CaCO3的存在及用途。3.學會運用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4.掌握鹽的化學性質。命題解讀鹽及其化學性質:本考點常以選擇題、填空與簡答題的形式進行考查,考查的命題點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鈣的性質;鹽的通性等。考點一 常見的鹽1.鹽定義: 和 的化合物。鹽的分類:依據組成鹽的陽離子和酸根離子的種類進行分類(1)根據陽離子的不同,鹽可以分為鈉鹽、鉀鹽、鎂鹽、銨鹽等(如氯化鈉為鈉鹽)。(2)根據酸根的不同,鹽可以分為硫酸鹽、碳酸鹽、鹽酸鹽等(如碳酸鈉為碳酸鹽)。金屬離子(或NH4+)酸根離子常見鹽的物理性質及其用途氯化鈉 碳酸鈉 碳酸氫鈉 碳酸鈣化學式俗稱顏色狀態溶解性用途NaClNa2CO3NaHCO3CaCO3食鹽純堿、蘇打小蘇打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白色固體白色固體白色固體白色固體易溶易溶易溶難溶調味品、生理鹽水玻璃、造紙發酵粉、治療胃酸過多建筑材料、補鈣劑2.常見鹽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 化學方程式鹽+酸→新鹽+新酸 (碳酸鹽+酸)鹽+堿→新鹽+新堿鹽1+鹽2→新鹽1+新鹽2鹽+金屬→新鹽+新金屬CaCO3+2HCl=CaCl2+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Ca(OH)2=2NaOH+CaCO3↓CuSO4+2NaOH=Na2SO4+Cu(OH)2↓CuSO4+BaCl2=CuCl2+BaSO4↓Na2CO3+CaCl2=2NaCl+CaCO3↓CuSO4+Fe=FeSO4+Cu碳酸根或碳酸氫根離子的檢驗:待檢驗物質產生氣體變渾濁+稀鹽酸+澄清石灰水(含CO32-或HCO3-)CO2CaCO3硫酸根的檢驗:待檢驗物質產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硝酸鋇溶液+稀硝酸(含SO42-)BaSO4氯離子的檢驗:待檢驗物質無明顯現象產生白色沉淀+稀硝酸+硝酸銀溶液(含Cl-)AgCl銨根離子的檢驗: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熱,若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且該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則證明該樣品中含有銨根離子。【例1】俗名往往反映了物質的組成、性質或用途。下列對物質俗名的理解正確的是( )A.燒堿:NaOH具有可燃性B.食鹽:NaCl可用作食品調味劑C.水銀:汞(Hg)是液態的銀(Ag)D.干冰:干凈無雜質的冰B【練習1】下列物質的俗稱、化學式分類完全正確的是( )A.蘇打、NaHCO3、鹽 B.消石灰、Ca(OH)2、堿C.干冰、H2O、氧化物 D.水銀、Ag、金屬單質B【例2】通過化學變化創造物質是化學學科的特征。甲、乙、丙、丁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能一步實現反應,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若甲為H2,則丁可以是Fe或H2OB.若甲為H2,則丁→甲不可以是復分解反應C.若甲為CO2,則丙可以是水D.若甲為NaOH,則丙可以是Fe(NO3)3D【練習2】下圖是初中四種常見物質之間的常見反應關系圖,圖中“——”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表示兩端的物質通過一步反應能轉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一定是Ca(OH)2B.Y可能是鈉鹽C.X與Y不可能都是鹽D.X與Y反應能生成NaOHA【例3】酸、堿、鹽是幾類重要化合物,與人類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關系十分密切。(1)請從以下選項中選擇適當物質的標號填空:a.碳酸鈉 b.碳酸鈣 c.氫氧化鈣①可用來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的是_______;②可用作補鈣劑的是_______;③可用于玻璃、洗滌劑生產的是_______。(2)濃硫酸可做某些氣體的干燥劑,原因是 。cb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3)利用紫甘藍自制酸堿指示劑的步驟依次為:研碎,酒精浸泡,過濾,裝瓶備用。①上述步驟中沒有用到的儀器是_______(填標號)。A.B.C.D.B②通過實驗得出紫甘藍指示劑在不同液體中的顯色情況如下:液體 蒸餾水 氯化鈣溶液 爐具清潔劑 白醋顏色 紫色 紫色 綠色 紅色向滴有紫甘藍指示劑的稀鹽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反應所得沉淀或氣體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圖中一條曲線表示生成沉淀的質量變化情況,另一條曲線表示生成氣體的質量變化情況)。加入Na2CO3溶液質量為a g時,所得溶液中除指示劑外還含有的溶質是;加入Na2CO3溶液質量由0至b g的過程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情況是 。CaCl2和NaCl由紅色變為紫色,又變為綠色【練習3】某酸性含銅廢水(主要含CuCl2,還有少量HCl)有多種處理方法。(1)方法一:向廢水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過濾,將所得金屬回收處理得產品。①加入鐵粉的目的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種氣體,其化學式為______。②過濾所得金屬的成分是 (填化學式)。Fe+CuCl2=Cu+FeCl2H2Fe、Cu(2)方法二:向廢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70℃條件下充分反應,得堿式碳酸銅。①加入Na2CO3溶液后,廢水的pH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②堿式碳酸銅有多種組成,可表示為Cu(OH)x(CO3)y,x和y需滿足的關系式為 。③若反應溫度過高,會生成一種黑色固體。該固體可能是______(填化學式)。增大x+2y=2CuO(3)方法三:用生石灰或石灰石調節廢水的pH。向1L廢水中分別加入兩種物質,測得廢水的pH隨加入固體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①生石灰與水反應的產物是______(填化學式)。②加入石灰石調節廢水的pH,溶液的pH始終小于7,原因是。Ca(OH)2pH小于7,因此,溶液的pH始終小于7石灰石與廢水中少量的HCl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少量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③每噸生石灰的價格約為460元,每噸石灰石的價格約為130元。聯合使用生石灰和石灰石,將這兩種物質先后加入1L廢水,調節廢水的pH至約為7,經濟效益較好的可行方案為。加入2g生石灰,調節廢水的pH至約為7先加入22g石灰石,調節廢水的pH至約為6,再考點二 復分解反應1.復分解反應:在溶液里,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表達式:AB + CD →AD + CB特征:雙交換,價不變2.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有酸可不溶,無酸必須溶或有水生成;或有氣體生成;或有沉淀生成。(滿足一條即可)生成物反應物3.復分解反應的類型酸與堿發生的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如:NaOH+HCl=NaCl+H2O酸與某些金屬氧化物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如:Fe2O3+6HCl=2FeCl3+3H2O鹽與酸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如:Na2CO3+2HCl=2NaCl+H2O+CO2↑鹽與堿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如:Na2CO3+Ca(OH)2=CaCO3↓+2NaOH鹽與鹽能發生復分解反應,如:Na2SO4+BaCl2=BaSO4↓+2NaCl酸、堿、鹽的溶解性鉀鈉銨鹽硝酸鹽均能溶在水中間;氯化鹽不溶氯化銀;硫酸鹽不溶硫酸鋇;碳酸鹽只溶鉀鈉銨;可溶堿只有鉀鈉鋇鈣銨。【例4】下列有關酸、堿、鹽的認識正確的是( )A. 宏觀:復分解反應一定有氣體、沉淀和水生成B. 微觀:鹽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屬陽離子C. 變化:等質量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充分反應,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D. 實驗: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pH,結果會偏小D【練習4】甲、乙、丙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三種物質, 他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可一步實現,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略去)。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 若甲是H2O,則乙可能是CaCl2B. 若甲是CO2,則丙可能是H2C. 若甲轉化為乙是置換反應,則乙轉化為丙不可能也是置換反應D. 若甲轉化為乙是復分解反應,則乙轉化為丙不可能也是復分解反應B【例5】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A.K+、Na+、Ca2+、NO3- B.Fe3+、Ag+、Ba2+、NO3-C.Ba2+、CO32-、Mg2+、K+ D.OH-、Na+、NH4+、SO42-A【練習5】能在pH=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無色透明的一組離子是( )A.Ag+、K+、CO32-、Cl- B.Cu2+、Ca2+、Cl-、NO3-C.Ba2+、Na+、HCO3-、SO42- D.Mg2+、Na+、SO42-、NO3-D【例6】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透明的是( )A.NaOH、KNO3、NaCl B.Na2CO3、CaCl2、KNO3C.HCl、Na2SO4、NaHCO3 D.Ca(OH)2、KNO3、FeCl3【練習6】實驗室有一瓶無色透明的廢液。經同學們測定,其pH=2,對其中可能存在的離子組合,推測合理的是( )A.Fe3+、Na+、Cl-、NO3- B.Na+、K+、Cl-、SO42-C.K+、Na+、Cl-、CO32- D.Ba2+、Ca2+、SO42-、CO32-AB謝 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