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2024年化學中考第一輪復習專題22 化學工藝流程題復習目標1.能利用化學反應及綠色環保理念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常見物質的制備、檢驗等任務。2.能基于真實的問題情境,依據常見物質的性質,初步分析和解決相關的綜合問題。3.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能綜合運用化學、技術、工程及跨學科知識,秉承可持續發展觀,設計、評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命題解讀工藝流程題的素材多樣,以工業生產和生活實際為背景,充分體現化學學科知識的實用性。這類題目的綜合性強,要求考生既要熟知常用的化學反應原理,常見化合物的性質,實驗基本操作及名稱,物質的除雜與分離,以及物質的轉化和循環等內容,又要對流程圖中所給出的信息進行提取、篩選,對考生的學科能力要求較高。解題指導1.流程中涉及的主要操作(1)粉碎或研磨:目的是(2)攪拌:目的是(3)水浸:目的是(4)溶解:固體液體(或固液的混合物)操作a增大反應物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大反應(或溶解)速率。使反應物之間充分接觸,增大反應速率。通過加水,使可溶物溶解,與不溶物分離。由固體到液體(或固液的混合物)(5)過濾:(6)結晶(蒸發結晶或冷卻結晶):固液混合物固體/濾渣/沉淀溶液/濾液操作b溶液/濾液晶體/固體操作c由固液混合物到固體和液體由液體到晶體2.流程中反應條件的控制(1)調節pH的目的:(2)控制溫度的目的:(3)加入過量試劑的目的:①完全除去某物質(非目標產物);②使某物質完全轉化為目標產物。3.判斷試劑的選擇或加入某試劑的目的(1)加入試劑的選擇:從所得反應的產物分析判斷。使反應發生或避免某些反應發生。防止某種物質溫度過高時分解。(2)加入某試劑的作用:多為除去某過量物質或反應的副產物。4.通入稀有氣體(氬氣)或氮氣的作用:稀有氣體、氮氣等的性質穩定,可以用作保護氣,隔絕空氣,防止生成物被氧化。5.陌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根據箭頭方向,箭頭進入的是反應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產物和副產物)。若從已知信息中找到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不滿足質量守恒定律,可在反應物或生成物中加入水,然后進行配平,還應注意反應條件的有關信息,若在空氣中煅燒或通入空氣,則還需考慮空氣中的氧氣是否參與反應。6.物質成分的分析(物質化學式的推斷或書寫)(1)判斷所加的試劑:從加入試劑的目的、反應的產物入手進行分析。但一定要考慮是否會引入新的雜質或雜質離子。(2)判斷物質成分:從上一步操作中反應物可能發生的反應或題干所給信息入手進行分析。反應的生成物一定有,同時需注意所加試劑是否過量。7.可循環利用的物質的判斷物質A圖1物質B其他產物物質B圖2(1)可逆線表示可循環利用的物質。圖1中,物質A為可循環利用的物質。(2)某設備或流程的生成物,為另一設備或流程的反應物,則該物質為可循環利用的物質。圖2中,物質B為可循環利用的物質。8.對流程進行評價(1)安全性和簡便性:若反應中會產生可燃性物質,應注意做好防護措施,如通風和遠離火源;盡量選用較溫和的反應條件,避免高溫和高壓等復雜條件。(3)經濟實用性:應遵循原料廉價易得、反應能耗低、產率或原料的利用率高等原則。(2)環保型:是否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環保、低碳方案優先。1.從混合物中分離、提純某物質。實質是考查混合物的除雜、分離、提純等有關實驗的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和技能。在流程中找到主要物質是什么?混有的雜質什么?當加入某一試劑后,能與什么物質發生反應?產物是什么?如何選擇合適的方法將雜質除去。方法技巧2.用一種物質制備另一物質。首先了解生產的產品,然后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驟,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流程:反應物是什么?發生了什么反應?該反應造成了什么后果,對制造產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個關鍵點:一切反應或操作都是為獲得產品而服務)。最后從問題中獲取信息,幫助解題。方法技巧題型一 環境保護與能源類1、燃煤電廠常利用NaOH溶液處理煙氣,實現“碳捕集”,其主要轉化流程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1)溶液X中的溶質是 。(2)寫出煙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OH或氫氧化鈉CO2+2NaOH=Na2CO3+H2O(3)寫出干冰的一種用途 。(4)上述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溶液X和 。人工降雨(做制冷劑)CaO或氧化鈣2、CO2捕獲和轉化可減少CO2排放并實現資源利用。一種捕集煙氣中CO2并轉化利用的流程如圖:(1)CaO俗稱_________。(2)催化轉化器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甲醇(CH3OH)屬于_________ (填“無機物”或“有機物”)。生石灰CaCO3+CH4======CaO+2CO+2H2催化劑有機物(4)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氣中CO2減少的是_________ (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A. 用氨水捕集廢氣中的CO2,將其轉化為氮肥B. 大力推廣使用干冰實現人工增雨,緩解旱情C. 利用和開發風能、太陽能、氫能等清潔能源D. 通過植樹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CO2B題型二 金屬提純制備類3、鈦金屬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點高、常溫下耐酸堿、耐腐蝕等優良的性能,被譽為“未來金屬”。我國釩鈦磁鐵礦床分布廣泛,儲量豐富,由釩鈦磁鐵礦提取金屬鈦的主要工藝過程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鈦鐵礦需要粉碎,其目的是 。(2)鈦鐵礦的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FeTiO3),其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價。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4(3)TiCl4在高溫下與足量Mg反應生成金屬鈦,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金屬礦物不能再生。下列能有效保護鈦金屬資源的措施是_____。A.回收利用廢舊鈦金屬制品B.任意開采鈦金屬礦石C.鈦金屬抗腐蝕性能好,可隨意堆放儲存D.尋找、開發鈦金屬的代替品TiCl4+2Mg====Ti+2MgCl2高溫AD4、中國古代典籍中記錄了很多化學知識,展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夢溪筆談》中記載了用“苦泉水”制取銅的方法:“挹其水熬之,則成膽礬,烹膽礬則成銅。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主要流程如下圖所示:(1)“熬”的過程類似于下列粗鹽提純實驗中的________操作(填序號)。A.溶解 B.過濾 C.蒸發C(2)“烹”的過程中,膽礬(CuSO4·5H2O)首先轉變成水和無水硫酸銅,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反應。(3)寫出“鐵釜”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鐵釜外側容易生銹,是因為鐵與空氣中的________發生反應。分解Fe+CuSO4=FeSO4+Cu水、氧氣題型三 工業產品提純制備類5、某小組同學以貝殼(主要成分為CaCO3)、草木灰(含K2CO3)和油脂為原料,模擬古法制肥皂,實驗室操作流程如下圖:已知:油脂密度小于水,難溶于水;在堿性、加熱條件下生成的物質可溶于水。回答下列問題:(1)“煅燒”生成的固體產物俗稱 。生石灰(2)“溶解”后,溶液中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3)“沉淀”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4)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5)“加熱攪拌”時,判斷油脂完全反應的現象是 。Ca(OH)2Ca(OH)2+K2CO3=CaCO3↓+2KOHCaCO3溶液中沒有分層現象6、為了防止環境污染,工廠廢液需經過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某電鍍廠為了減少對水的污染并節約成本,從排放的廢液(主要含ZnSO4、FeSO4和CuSO4)中回收金屬銅、鐵以及工業原料硫酸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工藝流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Ⅰ中分離固體A和溶液C的操作名稱是______。(2)物質Y的化學式為______。過濾H2SO4(3)請寫出步驟Ⅲ中生成F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4)請寫一條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Zn+FeSO4=ZnSO4+Fe計劃、合理地開采礦物,尋找金屬的代用品等)回收利用廢舊金屬(或有題型四 海洋資源利用類7、海水是一種重要資源,利用海水可制取金屬鎂等物質。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流程:根據流程回答下列問題:(1)操作Ⅰ的名稱是______,該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______;該儀器在操作Ⅰ中的作用是______。操作Ⅰ中加入的NaOH溶液應過量,其目的是 。過濾玻璃棒引流將MgCl2完全轉化為Mg(OH)2沉淀(2)試劑X是______(填名稱),寫出溶液A中加入試劑X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稀鹽酸NaOH+HCl=NaCl+H2O8、某氯化鈉固體樣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鈉、硝酸鋇、氯化鎂、硫酸銅和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成分,取40g固體樣品,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白色沉淀A的化學式為 ;CaCO3(2)寫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學方程式 ;(3)固體樣品中除氯化鈉外,還一定存在 ;(4)已知實驗中得到2g白色沉淀A,2.33g白色沉淀B,5.8g白色沉淀C,則固體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BaCl2+Na2SO4=BaSO4↓+2NaClCaCO3、Na2SO4、MgCl267.7%謝 謝,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