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第2課時 勾股定理的應用素養目標1.結合實際,利用勾股定理解決求直角三角形的邊長問題.2.在應用過程中掌握“轉化”思想,在沒有直角三角形的圖形中,通過構造出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解決實際問題.◎重點:應用勾股定理知識解決有關問題.預習導學知識點 勾股定理的應用閱讀課本本課時的全部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動腦筋”中梯子的底部從點C移到點C',則梯子的頂部從點A移到點 .所以梯子底部移動的距離是線段CC'的長,而頂部移動的距離是線段 的長. 2.“動腦筋”的圖中的直角三角形有兩個,分別是 和 ,梯子的長是兩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 和 ,它們的長度 ,所以兩個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的平方和 . 3.“例2”解決的是已知一邊B'C,并且能找出另外兩邊AB',AC之間的關系 ,這樣,只要設 個未知數,根據 即可得出方程,并解決問題. 【答案】1.A' AA'2.Rt△ABC Rt△A'BC' AC A'C' 相等 相等3.AC=AB—BC=AB'—AC 一 勾股定理歸納總結 在斜邊長不變的兩個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平方和 . 【答案】相等對點自測(1)如圖,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桿在離地面5 m處折斷,旗桿頂部落在離旗桿底部12 m處,則旗桿折斷之前的高度是 ( )A.5 m B.12 m C.13 m D.18 m(2)如圖,廠房屋頂的人字架是等腰三角形,AB=AC,AD⊥BC于點D,若跨度BC=16 m,上弦長AB=10 m,求中柱AD的長.【答案】(1)D(2)解:∵AB=AC,AD⊥BC,∴BD=DC.∵BC=16 m,∴BD=8 m.∵AD2+BD2=AB2,∴AD2=AB2-BD2,∴AD2=102-82=36,∴AD=6或AD=-6(舍去),∴中柱AD的長為6 m.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勾股定理的應用1.如圖,這是矗立在高速公路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經測量得到如下數據:AM=4米,AB=8米,∠MAD=45°,∠MBC=30°,則警示牌的高CD為 米.(結果精確到0.1米,參考數據:≈1.41,≈1.73) 2.(數學文化)在如圖所示的象棋盤中,各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均為1.“馬”從圖中的位置出發,不走重復路線,按照“馬走日”的規則,走兩步后的落點與出發點間的最短距離為 . 3.在甲村至乙村的公路旁有一塊山地正在開發,現有C處需要爆破.已知點C與公路上的停靠站A的距離為300米,與公路上另一??空綛的距離為400米,且CA⊥CB,如圖,為了安全起見,爆破點C周圍半徑250米范圍內不得進入,問在進行爆破時,公路AB段是否有危險 是否需要暫時封鎖 請通過計算進行說明.【答案】1.2.92.提示:如圖,第一步到①,第二步到②,故走兩步后的落點與出發點間的最短距離為=.3.解:如圖,過點C作CD⊥AB于點D.∵BC=400米,AC=300米,∠ACB=90°,∴根據勾股定理得AB=500米.∵AB·CD=BC·AC,∴CD=240米.∵240米<250米,故有危險,因此AB段公路需要暫時封鎖.方法歸納交流 本題的條件中含有60°,90°兩個特殊角,但這兩個特殊角都沒有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我們就用這兩個特殊角構造一個或多個 三角形,以便用 定理去求相應邊長. 【答案】直角 勾股任務驅動二 方程思想在勾股定理中的應用4.(數學文化)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問題:“今有立木,系索其末,委地三尺,引索卻行,去本八尺而索盡,問索長幾何 ”大意:如圖,木柱AB⊥BC,繩索AC比木柱AB長3尺,BC長8尺,則繩索AC的長為 尺. 5.如圖,鐵路上A,B兩站相距25 km,C,D為兩村莊,DA⊥AB于點A,CB⊥AB于點B,已知DA=15km,CB=10 km,現在要在鐵路AB上建一個貨運站E,使得C,D兩村莊到E站的距離相等,則E站應建在離A站多少千米處 【答案】4.提示:設AC=x尺,則AB=(x-3)尺.∵AB⊥BC,∴∠ABC=90°,∴△ABC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AB2+BC2=AC2,即(x-3)2+82=x2,解得x=,即繩索AC的長為尺.故答案為.5.解:∵C,D兩村到E站的距離相等,∴DE=CE.∵DA⊥AB于點A,CB⊥AB于點B,∴∠A=∠B=90°,∴AE2+DA2=DE2,BE2+CB2=CE2,∴AE2+DA2=BE2+CB2,設AE=x km,則BE=AB-AE=(25-x) km.∵DA=15 km,CB=10 km,∴x2+152=(25-x)2+102,解得x=10,∴AE=10 km.答:E站應建在離A站10 km處.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