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章 數據的整理與初步處理 復習課復習目標 1.認識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并能靈活計算、應用.2.認識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會選擇恰當的數據代表對數據進行評價.3.會求一組數據的方差,并會用它描述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重點:認識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并能靈活計算、應用;會選擇恰當的數據代表對數據進行評價;會用計算器求一組數據的方差,并會用它表示一組數據的離散程度.預習導學體系建構核心梳理1.如果有n個數:x1,x2,…,xn那么這組數據的平均數= . 2.把一組數據按 排列,把處在 位置的一個數據(或 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3.在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 的數據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 4.(1)一組數據中各數據與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的差的 的平均數叫做這組數據的方差. (2)方差是反映一組數據波動大小的量,它表示的是一組數據偏離 的情況.方差越大,數據的 就越大. 【答案】1.2.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 中間 中間3.最多4.(1)平方 (2)平均數 波動程度合作探究專題一 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選用1.小亮和小瑩自制了一個標靶進行投標比賽,兩人各投了10次,如圖所示的是他們投標成績的統計圖.(1)根據圖中信息計算小亮與小瑩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2)分別用平均數和中位數解釋誰的成績比較好.方法歸納交流 平均數、中位數、眾數都可以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其中 能夠從總體角度代表數據; 能反映數據的居中信息; 代表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 【答案】1.解:(1)根據題意得小亮的環數為9,5,7,8,7,6,8,6,7,7.平均數為(9+5+7+8+7+6+8+6+7+7)=7,中位數為7,眾數為7;小瑩的環數為3,4,6,9,5,7,8,9,9,10.平均數為(3+4+6+9+5+7+8+9+9+10)=7,中位數為7.5,眾數為9.(2)平均數相等說明:兩人整體水平相當,成績一樣好;小瑩的中位數大說明:小瑩的成績比小亮好.方法歸納交流 平均數 中位數 眾數專題二 方差的計算與應用2.省射擊隊為從甲、乙兩名運動員中選拔一人參加全國比賽,對他們進行了六次測試,測試成績(單位:環)如下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甲 10 8 9 8 10 9乙 10 7 10 10 9 8 (1)根據表格中的數據,計算出甲、乙的平均成績.(2)分別計算甲、乙六次測試成績的方差.(3)根據(1)、(2)計算的結果,你認為推薦誰參加全國比賽更合適,請說明理由.方法歸納交流 方差能夠反映數據的波動大小,方差越小,數據的波動就 當兩組數據的平均數相同時,我們常常根據 的大小來選取. 【答案】2.解:(1)甲的平均成績:(10+8+9+8+10+9)÷6=9.乙的平均成績:(10+7+10+10+9+8)÷6=9.(2)=[(10-9)2+(8-9)2+(9-9)2+(8-9)2+(10-9)2+(9-9)2]=(1+1+0+1+1+0)=.=[(10-9)2+(7-9)2+(10-9)2+(10-9)2+(9-9)2+(8-9)2]=(1+4+1+1+0+1)=.(3)推薦甲參加全國比賽更合適,理由如下:兩人的平均成績相等,說明實力相當;但甲的六次測試成績的方差比乙小,說明甲發揮較為穩定,故推薦甲參加比賽更合適.方法歸納交流 越小 方差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