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1.6 測試塔臺模型教科版六年級上冊教學目標科學觀念:1.通過實踐,認識到測試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2.通過實踐,認識到完成一項任務(測試)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科學思維:1.認識到檢測工具對測試工作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認識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一項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探究實踐:1.能依據標準對塔臺模型進行測試并記錄。2.能對測試結果進行反思,能歸因問題所在。3.能將問題進行梳理、歸納。態度責任:1.對測試活動充滿好奇與熱情,認識到測試的重要意義。2.能基于觀察事實做出合理判斷。3.能虛心接納同學意見,通過反思交流,調整原有設計,從而達成集體共識。測試塔臺模型六年級下冊《小小工程師》教科版目 錄聚 焦測 試自我評估課堂小結課堂練習研 討測試模型是工程設計中又一重要環節。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各個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是否符要求 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讓我們通過測試來了解吧。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聚 焦測 試明確測試標準項目 1分 2分 3分設計圖及文字說明 缺少文字和圖畫設計 設計了文字和圖畫說明,但是說明較混亂、缺少條理,沒有用數字進行定量說明或者沒有關鍵性的箭頭指示等 合理地設計了文字和圖畫說明,對設計結構的表述條理清晰,對每部分使用的材料進行了加工和用量的詳細介紹分工合作 分工不明確,每個成員不知道各自應該做什么 有基本的分工,但是分工不系統,或執行分工不徹底,或有未承擔任務的成員 有明確的分工且貫徹實施,每個成員安排了相應的任務,并且每成員都明確自己的任務,有組織地執行塔高 沒有達到60厘米的高度 基本接近60厘米的高度 達到60厘米的高度頂端承重 頂端無法承重或頂端承重為所有小組中的最小 頂端承重為所有小組的中等水平 頂端承重為所有小組中的最大抗風能力 能抵御1級(小風量)風吹 能抵御2級(中等風量)風吹 能抵御3級(大風量)風吹抗震能力 能抵御1級(輕微)震動 能抵御2級(較強)震動 能抵御3級(強)震動美觀 結構欠佳、制作粗糙,或在所有小組中最差 結構比較合理、外形較為美觀,或在所有小組中處于中等水平 結構合理、外形美觀,或在所有小組中處于最高水平材料成本統計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組中最高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組中處于中等水平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組中最低測 試明確測試標準測 試明確測試標準怎么測試這些性能?該使用什么工具?測 試展示與測試測量塔高測量抗震能力米尺放置重物測 試展示與測試測量抗風能力測量抗震能力三擋風吹地震模擬器測 試展示與測試平均分自我評估自我評估小組在哪個項目的得分最少?問題出在哪里?改怎樣改進呢?集體討論,制作問題梳理記錄單自我評估問題梳理記錄單自我評估研 討小組建造的塔臺在哪些方面表現的最好?我們是怎樣做到的?小組建造的塔臺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他小組建造的塔臺對我們小組有什么啟示?課堂小結測試是工程設計中的重要環節,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在這些項目的測試中除了測試標準統一外,更重要的是測量量化標準要盡量保持一致,這也是對比測試數據的關鍵。測試后評分要公平,公平、科學測試具有重要性。課堂練習1.測試我們設計制作的塔臺模型時,不需要檢測的項目是( )。A.抗風能力 B.塔臺重量C.塔臺高度 D.抗震能力B課堂練習2.在測量塔臺模型抗風能力的時候,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各組使用的電扇可以不同B.測量時先用電扇的最大風力吹,再降低風速C.各小組電扇放置的位置和塔臺的距離要相同D.如果塔臺在三級風力時才倒塌,那么說明它能承受的風力等級就是三級C課堂練習3.在測量塔臺模型高度的時候,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測量前一定要統一合適的測量工具B.學生尺太短了,不適合測量C.用米尺和軟尺都可以D.讀數時如果模型太高可以不需要平視D課堂練習4.下列關于測量塔臺模型頂端的承重能力不正確的是( )。A.第1瓶礦泉水瓶應放在塔臺中間,然后一瓶挨著一瓶放B.放第3瓶礦泉水時塔臺倒塌了,說明它能承受的重量是2瓶礦泉水C.礦泉水瓶的大小、重量都要相同D.測量時,某組的礦泉水瓶不夠了,可以用筆袋來代替D課堂練習5.塔臺模型的測試中不包含美觀性。( )6.塔臺的高度不影響其穩定性。( )7.評價塔臺模型時不用參考評分標準。( )8.塔臺模型的抗風能力強是因為采用了鏤空結構。( )9.測試塔臺模型時每個人的評價標準不同。( )××√××六年級下冊《小小工程師》教科版謝 謝 觀 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