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物理下冊 預習篇7.2 彈力(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2)彈力的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如壓力,支持力,拉力)(3)產生條件:發生彈性形變 。二、彈簧測力計(4)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彈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5) 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A、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過它的 測量范圍。(否則會損壞測力計)B、使用前指針要 校零 ;如果不能調節歸零,應該在讀數后減去起始末測量力時的示數,才得到被測力的大小。C、測量前,沿彈簧的軸線方向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放手后觀察指針是否能回到原來指針的位置,以檢查指針、彈簧和外殼之間是否有過大的摩擦;D、被測力的方向要與彈簧的軸線的方向一致,以免掛鉤桿與外殼之間產生過大的摩擦;E、指針穩定后再讀數,視線要與刻度線 垂直 。選擇題1.由下列幾個實例聯想到的物理知識,其中錯誤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才可能有力的作用B.劃船時,使船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C.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變產生的D.“孤掌難鳴”表明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答案】A【詳解】A.在發生力的作用時,兩個物體不一定接觸,如磁鐵吸引鐵釘,故A錯誤,符合題意;B.用船槳向后劃水時,船槳對水有一個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對船槳有一個反作用力,正是在這個力的作用下,船向前行,所以使船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桌面對水杯的力,是由于桌面形變產生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孤掌難鳴”表明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單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2.一個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如圖所示,木板和足球均發生了彈性形變,關于它們彈力的情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木板形變是由于木板產生彈力造成的B.足球產生的彈力作用在木板上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產生的彈力D.木板的支持力使足球發生了彈性形變【答案】A【詳解】A.木板形變是由于足球對木板的壓力造成的,不是木板的彈力,故A錯誤,符合題意;B.足球發生形變,產生的彈力作用在木板上,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施力物體是木板,因為木板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彈力,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木板對足球的支持力使木板和足球相互擠壓,足球發生了彈性形變,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3.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受到4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4N方向相反的拉力作用,則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A.0N B.2N C.4N D.8N【答案】C【詳解】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受到4N的拉力,另一端也受到4N的拉力,彈簧測力計靜止,彈簧受到兩個拉力而平衡,兩個拉力也是一對平衡力,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等于其中一個拉力大小,故讀數為4N。故選C。4.如圖所示,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同時手指感到疼痛。這個實驗不能說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彈力的方向豎直向上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答案】B【詳解】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手指對圓珠筆產生了力的作用,說明里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且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同時手指感到疼痛,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實驗無法說明彈力的方向,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5.如圖所示,把兩個質量均為50g的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力是鉤碼的重力B.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不是水平或豎直方向的力C.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 2N,兩個鉤碼的總重力為1ND.稱鉤碼重力前,需把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零,還要來回拉動掛鉤幾次【答案】A【詳解】A.使彈簧測力計內的彈簧伸長的力是鉤碼對彈簧的拉力,不是鉤碼的重力,故A錯誤,符合題意;B.彈簧測力計的可以測量豎直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測水平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測傾斜方向上的力,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圖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示數為1N,當鉤碼靜止時,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則兩個鉤碼的總重力為1N,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測量物體重力前,由于重力是豎直向下的,所以應將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零,測量前應用手來回輕輕拉動幾下掛鉤,檢查指針與彈簧測力計的外殼是否有摩擦,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6.測一個大小約為6N的力,應選用最恰當的彈簧測力計是( )A.量程:0~5N,分度值:0.1N B.量程:0~15N,分度值:0.5NC.量程:0~10N,分度值:0.2N D.以上三個彈簧都可以【答案】C【詳解】A.該測力計的量程太小,不能使用,故A不符合題意;B.這個測力計的量程足夠,但分度值相對較大,會造成測量不準確,故B不符合題意;C.該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大于6N,且分度值相對較小,測量較準確,故C符合題意;D.由以上分析知,D不符合題意。故選C。7.實驗時,小明將一個正常的鐵質外殼的測力計乙的掛鉤掛在鐵架臺上,靜止時有如圖所示的示數。接著,他把這個測力計像圖中那樣,上、下各掛一個100g的鉤碼,并掛到甲測力計下,則甲、乙兩個測力計的示數分別是(g取10N/kg)( )A.1.0N和2.0N B.2.0N和1.0NC.3.0N和1.0N D.3.0N和2.0N【答案】D【解析】略12.(2022上·廣西柳州·八年級統考期末)小明想測量從家里步行到學校所用的時間,應該選擇的測量工具是( )A.鐘表 B.刻度尺C.溫度計 D.彈簧測力計【答案】A【詳解】A.鐘表是測量時間的工具,故A符合題意;B.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工具,故B不符合題意;C.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工具,故C不符合題意;D.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8.如圖所示為雙金屬片溫度計的內部結構示意圖,雙金屬片一般是由形狀相同的銅片和鐵片鉚合在一起制成的,其中銅的熱膨脹程度比鐵的大,當溫度變化時,由于內外兩層金屬片的膨脹程度不一樣而引起指針偏轉,同時在彈力的平衡下,指針便指在刻度盤上相應的溫度值位置上,從而顯示出被測的溫度。下面關于雙金屬片溫度計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雙金屬片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B.被測溫度越高,雙金屬片溫度計內彈簧的彈力越大C.雙金屬片溫度計的指針做得比較長,是為了能起到將微小形變放大的作用D.要使溫度升高時指針順時針偏轉,雙金屬片的外層(圖中較粗線所示)應是鐵,內層(圖中較細線所示)應是銅【答案】D【詳解】A.雙金屬片溫度計的主要工作部件是雙金屬片,雙金屬片溫度計是利用固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工作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在受熱膨脹時,雙金屬片會向膨脹得小的一側彎曲,被測溫度越高,雙金屬片溫度計內彈簧的彈力越大,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雙金屬片溫度計的指針做得比較長,是為了能起到將微小形變放大的作用,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要使溫度升高時指針順時針偏轉,雙金屬片的外層應是銅,內層應是鐵,銅的熱膨脹程度比鐵的大,即銅要向內側曲,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填空題1.實驗室常用電子天平測量物體的 ,用 測量物體的長度。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鐵塊重力的實驗中,測力計應按 方向進行調零,如圖所示,測力計的量程為 牛,此時示數為 牛。【答案】 質量 刻度尺 豎直 0~5 3.2【詳解】[1][2]實驗室常用電子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3]由于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所以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鐵塊重力的實驗中,測力計應按豎直方向進行調零。[4][5]觀察彈簧測力計,得出該測力計的量程為0~5牛,圖中彈簧測力計1N分成5份,分度值為0.2N,此時指針所指示數為3.2N。2.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在書中記載的“懸弓彈棉”中,將木弓用細繩吊在一根竹竿上,竹竿發生了 產生彈力;然后用木棰頻頻擊打弓弦,使板上棉花疏松的力的施力物體為 (選填“竹竿”“木棰”或“弓弦”)。【答案】 彈性形變 弓弦【詳解】[1]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生的形狀或體積改變叫做形變。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且阻礙它恢復原來形狀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因此竹竿發生彈性形變產生彈力。[2]將木弓用細繩吊在一根竹竿上,如圖所示,用木棰頻頻擊打弓弦,使棉花變疏松的力的施力物體是弓弦。3.如圖所示是A、B兩根彈簧的伸長量x與其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像。根據圖像可知,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大小成 比。若要制作一個精確程度較高(彈簧每伸長1cm所受的拉力較小)的彈簧測力計,應選擇彈簧 (選填“A”或“B”)。【答案】 正 A【詳解】[1]由圖示知,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F的圖像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所以兩者成正比關系。[2]由圖示知,A彈簧每伸長1cm,所受的拉力B彈簧每伸長1cm,所受的拉力因為F甲4.(1)科學家發現最大的細菌——華麗硫珠菌,形如一根細繩,可用肉眼直接觀察,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細菌的長度l為 。(2)①在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把它的掛鉤輕輕來回拉動幾次,這樣做的目的是 (填選項字母)。A.試試彈簧的彈性是否良好B.為了避免彈簧被卡殼②在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其讀數為 。【答案】 2.34 B 1.3【詳解】(1)[1][2]由圖可知,刻度尺一大格為1cm,則一小格為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細菌的長度為(2)[3]實驗中為了防止彈簧測力計的指針與刻盤卡殼,所以需要來回拉動幾次,故B符合題意,A不符合題意。故選B。[4]圖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1N,則讀數為1.3N。5.如圖是撐桿跳高運動員比賽的場景,撐桿被壓彎是 對 的彈力改變了撐桿的形狀,在撐桿彈力的作用下運動員向上運動,說明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 。【答案】 運動員 撐桿 運動狀態【詳解】[1][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撐桿被壓彎是運動員對撐桿有彈力的作用。[3]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在撐桿彈力的作用下運動員向上運動,說明力改變了運動員的運動狀態。簡答題1.如圖所示,小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自由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壓縮彈簧,壓縮至最低點后小球又被彈開至離開彈簧。不計空氣阻力,彈簧在整個過程中始終發生彈性形變。請你從上述情景中提出一個物理問題,并用力與運動的知識進行解釋,不要與示例重復。 【示例】問題:為什么小球能夠從高處下落?解釋: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在空中時只受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所以可以下落。問題: ?解釋: 。【答案】 小球剛接觸到彈簧到將彈簧壓縮最短的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彈力怎么變化 見解析【詳解】[1]題中要求根據情景提出問題,并用力與運動的知識進行解釋,所以提出的問題也應是力與運動方面的問題,因為情景中涉及彈簧,而彈簧發生形變時可以產生彈力,所以可提出問題為:小球剛接觸到彈簧到將彈簧壓縮最短的過程中,小球受到的彈力怎么變化?[2]小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自由下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至最低點后小球又被彈開,彈簧產生的彈力與彈簧的形變程度有關,從小球剛接觸到彈簧到將彈簧壓縮最短的過程中,彈簧形變程度逐漸變大,所以小球受到彈力也逐漸變大。2.如圖,將橢圓形厚玻璃瓶裝滿水,把細玻璃管通過帶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沿著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觀察細管中水面高度的變化。請你從力使物體產生形變的角度解釋所看到的現象。【答案】見詳解【詳解】在圖中,把細玻璃管通過帶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若沿著橢圓窄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玻璃瓶變圓、容積變大,而水的體積一定,則細管中水面高度會下降;若沿著橢圓寬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玻璃瓶變扁、容積變小,則細管中水面高度會上升。綜合題1.(1)如圖所示,是正在測量力F大小的彈簧測力計,它的量程為 N;分度值為 N;此時的測力計的示數為 N;(2)物理學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 叫做力的三要素。如圖(a)、(b)所示,在桌面上固定一根彈簧,分別用手“壓”或“拉”彈簧,其現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答案】 0~8N 0.4 3.2 作用點 方向【詳解】(1)[1][2][3]由圖可知,此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8N;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4N,指針正好指在3.2N的刻度上,因此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2N。(2)[4]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會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學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5]用手“壓”或“拉”彈簧時,改變了彈簧受到的力的方向,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所以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2.(1)請同學們應用所學物理知識正確使用下列測量工具:如圖1甲所示,若選擇測量精確度更高的刻度尺進行讀數,則結果應該記為 cm;如圖1乙所示的秒表記錄了小紅測試800m跑所用時間,應記為 s;如圖1丙所示,所測物體M受到的重力是 N; (2)如圖2甲、乙是小明測量實心小石塊的密度時的情景,小石塊的質量(如圖2甲所示)為 g,體積為 cm3,測得小石塊的密度為 kg/m3。 【答案】 2.80 221.9 3.6 29 10 2.9×103【詳解】(1)[1]上邊刻度尺,1cm之間有2個小格,其分度值為0.5cm;下邊刻度尺,1cm之間有10個小格,其分度值為0.1cm=1mm,使用下邊刻度尺測量較準確,此時物體左側與1.00cm對齊,右側與3.80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停表小盤的分度值是0.5min,指針在3min和4min之間,偏向4min一側,讀數3min;大盤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盤指針在41.9s,因此秒表讀數為[3]圖中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為5N,則量程為0~5N;一個大格表示1N,里面有5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0.2N,示數為則物體重力為3.6N。(2)[4]圖甲中,天平標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4g,小石塊的質量[5]小石塊的體積[6]小石塊的密度3.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A、B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橡皮筋進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如圖甲所示),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長量,根據多組測量數據做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 (1)由圖乙可知,在彈性限度內,橡皮筋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 ;(2)當在兩根橡皮筋上都懸掛重力為8N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 cm,橡皮筋B的伸長量為 cm;(3)分別用這兩根橡皮筋制成的測力計代替彈簧測力計,則用橡皮筋 (選填“A”或“B”)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答案】 正比 16 8 B【詳解】(1)[1]由圖乙可知,測力計是根據在測量范圍內,橡皮筋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2)[2][3]由圖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0N的情況下,B橡皮筋在受到的拉力不大于15N的情況下,橡皮筋伸長量與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變化關系為一直線,說明橡皮筋的伸長與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數的關系,有由圖知,當,;,,將上面的數據分別代入上式得因此有所以,當在兩根橡皮筋上懸掛重力為8N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橡皮筋B的伸長量為(3)[4]由圖乙知,A的量程為0-10N,B的量程為0-15N,則用橡皮筋B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4.親愛的同學,請你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答下面的問題: (1)如圖1所示是手機中的天氣預報,則今天的最高氣溫是 ℃;此時的大氣壓為 Pa(用科學記數法表示);(2)如圖2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球直徑時的情景,由圖可知小明使用刻度尺測量時犯的明顯錯誤是 ;改正后,按照他的測量方法很難準確測出直徑,主要是因為 ;(3)小華用A測力計去測量B測力計的重力(AB測力計完全相同),如圖3甲操作,乙圖中B測力計的示數是 N;小華實驗后想起來,實驗前有一只測力計沒有調零,由圖可判斷沒有調零的測力計是 (填“A”或“B”);B測力計的重力為 N。【答案】 23 1.011×105 刻度尺的0刻度沒有與小球的下邊對齊 小球的上邊距離刻度尺遠不好讀數 3.4 B 3【詳解】(1)[1] [2]由圖可知,今天的最高氣溫是23℃;此時的大氣壓為(2)[3][4]由圖可知,小明使用刻度尺測量時犯的明顯錯誤是刻度尺的0刻度沒有與小球的下邊對齊;改正后,按照他的測量方法也很難準確測出直徑,主要是因為小球的上邊距離刻度尺太遠不好讀數。(3)[5][6][7]由圖3乙可知,兩個測力計的分度值都是0.2N,故圖乙中B測力計的示數是3.4N,小華實驗后想起來,實驗前有一只測力計沒有調零,由圖可知,B測力計是倒掛在A測力計上,在其本身重力作用下,彈簧會被拉長,指針向上移動,所以據此判斷沒有調零的測力計應該是B,因為B測力計掛在A測力計上,所以A測力計的示數就等于B測力計的重力為3N。5.(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物體的長度是 cm; (2)如圖所示,停表的示數是 s; (3)如圖所示,用該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前,應沿 方向調節指針的位置,使指針與零刻度線對齊;若整個裝置保持靜止,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計,則物體G的重力為 N,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為 N。 【答案】 1 2.05 99.9 水平4 4【詳解】(1)[1][2]由圖可知該刻度尺一大格為1cm,分為10個小格,一小格為1cm,即分度值為1mm,物體的左端對準3.00cm處,右端對準5.05cm處,故物體長度為(2)[3]由圖可知此時分針位于1和2之間,且過中間線,秒針在39.9s位置,故此時的時間為(3)[4]用該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前,此時彈簧測力計是水平方向使用,故應該沿水平方向調節指針的位置,進行校零。[5]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整個裝置保持靜止,則物體受到的重力G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相等,且為4N。[6] B彈簧測力計兩端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為4N。6.某同學在豎直懸掛的彈簧下加鉤碼,彈簧原長為0.060m,探究拉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下表是他實驗時記錄的數據,實驗時拉力始終未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彈簧很輕(即自身質量不計)。彈簧受到的拉力F(N)彈簧的長度L(m) 0.060 0.070 0.080 0.090 0.100 0.110(1)拉力與彈簧長度的關系式為 ;(2)當彈簧長度是0.135m時,求此時該彈簧所受的拉力 ;(3)該彈簧在彈性限度承受的最大拉力為,求該彈簧的最大長度 。【答案】【詳解】(1)[1]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即F=kΔL由數據可知彈簧所受的拉力每增加,伸長量就增加,所以有所以拉力F與彈簧長度L的關系式為F=100N/m×(L-0.060m)(2)[2]當彈簧的長度為0.135m時,彈簧所受拉力為(3)[3]當時,代入(1)中關系式可得解得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物理下冊 預習篇7.2 彈力(1)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不受力不能自動恢復原來形狀的特性。(2)彈力的定義: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如壓力,支持力,拉力)(3)產生條件:發生彈性形變 。二、彈簧測力計(4)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彈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5) 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A、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過它的 測量范圍。(否則會損壞測力計)B、使用前指針要 校零 ;如果不能調節歸零,應該在讀數后減去起始末測量力時的示數,才得到被測力的大小。C、測量前,沿彈簧的軸線方向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放手后觀察指針是否能回到原來指針的位置,以檢查指針、彈簧和外殼之間是否有過大的摩擦;D、被測力的方向要與彈簧的軸線的方向一致,以免掛鉤桿與外殼之間產生過大的摩擦;E、指針穩定后再讀數,視線要與刻度線 垂直 。選擇題1.由下列幾個實例聯想到的物理知識,其中錯誤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才可能有力的作用B.劃船時,使船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水C.靜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變產生的D.“孤掌難鳴”表明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2.一個足球放在一塊長木板上,如圖所示,木板和足球均發生了彈性形變,關于它們彈力的情況,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木板形變是由于木板產生彈力造成的B.足球產生的彈力作用在木板上C.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產生的彈力D.木板的支持力使足球發生了彈性形變3.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受到4N的拉力作用,另一端也受到4N方向相反的拉力作用,則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A.0N B.2N C.4N D.8N4.如圖所示,用手指壓圓珠筆芯使它彎曲,同時手指感到疼痛。這個實驗不能說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彈力的方向豎直向上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5.如圖所示,把兩個質量均為50g的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上。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使彈簧測力計內彈簧伸長的力是鉤碼的重力B.彈簧測力計可以測量不是水平或豎直方向的力C.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 2N,兩個鉤碼的總重力為1ND.稱鉤碼重力前,需把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調零,還要來回拉動掛鉤幾次6.測一個大小約為6N的力,應選用最恰當的彈簧測力計是( )A.量程:0~5N,分度值:0.1N B.量程:0~15N,分度值:0.5NC.量程:0~10N,分度值:0.2N D.以上三個彈簧都可以7.實驗時,小明將一個正常的鐵質外殼的測力計乙的掛鉤掛在鐵架臺上,靜止時有如圖所示的示數。接著,他把這個測力計像圖中那樣,上、下各掛一個100g的鉤碼,并掛到甲測力計下,則甲、乙兩個測力計的示數分別是(g取10N/kg)( )A.1.0N和2.0N B.2.0N和1.0NC.3.0N和1.0N D.3.0N和2.0N8.如圖所示為雙金屬片溫度計的內部結構示意圖,雙金屬片一般是由形狀相同的銅片和鐵片鉚合在一起制成的,其中銅的熱膨脹程度比鐵的大,當溫度變化時,由于內外兩層金屬片的膨脹程度不一樣而引起指針偏轉,同時在彈力的平衡下,指針便指在刻度盤上相應的溫度值位置上,從而顯示出被測的溫度。下面關于雙金屬片溫度計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雙金屬片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B.被測溫度越高,雙金屬片溫度計內彈簧的彈力越大C.雙金屬片溫度計的指針做得比較長,是為了能起到將微小形變放大的作用D.要使溫度升高時指針順時針偏轉,雙金屬片的外層(圖中較粗線所示)應是鐵,內層(圖中較細線所示)應是銅填空題1.實驗室常用電子天平測量物體的 ,用 測量物體的長度。在用彈簧測力計測鐵塊重力的實驗中,測力計應按 方向進行調零,如圖所示,測力計的量程為 牛,此時示數為 牛。2.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在書中記載的“懸弓彈棉”中,將木弓用細繩吊在一根竹竿上,竹竿發生了 產生彈力;然后用木棰頻頻擊打弓弦,使板上棉花疏松的力的施力物體為 (選填“竹竿”“木棰”或“弓弦”)。3.如圖所示是A、B兩根彈簧的伸長量x與其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像。根據圖像可知,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拉力的大小成 比。若要制作一個精確程度較高(彈簧每伸長1cm所受的拉力較小)的彈簧測力計,應選擇彈簧 (選填“A”或“B”)。4.(1)科學家發現最大的細菌——華麗硫珠菌,形如一根細繩,可用肉眼直接觀察,用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細菌的長度l為 。(2)①在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把它的掛鉤輕輕來回拉動幾次,這樣做的目的是 (填選項字母)。A.試試彈簧的彈性是否良好B.為了避免彈簧被卡殼②在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其讀數為 。5.如圖是撐桿跳高運動員比賽的場景,撐桿被壓彎是 對 的彈力改變了撐桿的形狀,在撐桿彈力的作用下運動員向上運動,說明力還可以改變物體的 。簡答題1.如圖所示,小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自由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壓縮彈簧,壓縮至最低點后小球又被彈開至離開彈簧。不計空氣阻力,彈簧在整個過程中始終發生彈性形變。請你從上述情景中提出一個物理問題,并用力與運動的知識進行解釋,不要與示例重復。 【示例】問題:為什么小球能夠從高處下落?解釋: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在空中時只受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所以可以下落。問題: ?解釋: 。2.如圖,將橢圓形厚玻璃瓶裝滿水,把細玻璃管通過帶孔的橡皮塞插入瓶中。沿著不同的方向用力捏厚玻璃瓶,觀察細管中水面高度的變化。請你從力使物體產生形變的角度解釋所看到的現象。綜合題1.(1)如圖所示,是正在測量力F大小的彈簧測力計,它的量程為 N;分度值為 N;此時的測力計的示數為 N;(2)物理學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 叫做力的三要素。如圖(a)、(b)所示,在桌面上固定一根彈簧,分別用手“壓”或“拉”彈簧,其現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2.(1)請同學們應用所學物理知識正確使用下列測量工具:如圖1甲所示,若選擇測量精確度更高的刻度尺進行讀數,則結果應該記為 cm;如圖1乙所示的秒表記錄了小紅測試800m跑所用時間,應記為 s;如圖1丙所示,所測物體M受到的重力是 N; (2)如圖2甲、乙是小明測量實心小石塊的密度時的情景,小石塊的質量(如圖2甲所示)為 g,體積為 cm3,測得小石塊的密度為 kg/m3。 3.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A、B兩根長度相同粗細不同的橡皮筋進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如圖甲所示),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長量,根據多組測量數據做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 (1)由圖乙可知,在彈性限度內,橡皮筋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 ;(2)當在兩根橡皮筋上都懸掛重力為8N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 cm,橡皮筋B的伸長量為 cm;(3)分別用這兩根橡皮筋制成的測力計代替彈簧測力計,則用橡皮筋 (選填“A”或“B”)制成的測力計量程大。4.親愛的同學,請你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答下面的問題: (1)如圖1所示是手機中的天氣預報,則今天的最高氣溫是 ℃;此時的大氣壓為 Pa(用科學記數法表示);(2)如圖2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球直徑時的情景,由圖可知小明使用刻度尺測量時犯的明顯錯誤是 ;改正后,按照他的測量方法很難準確測出直徑,主要是因為 ;(3)小華用A測力計去測量B測力計的重力(AB測力計完全相同),如圖3甲操作,乙圖中B測力計的示數是 N;小華實驗后想起來,實驗前有一只測力計沒有調零,由圖可判斷沒有調零的測力計是 (填“A”或“B”);B測力計的重力為 N。5.(1)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物體的長度是 cm; (2)如圖所示,停表的示數是 s; (3)如圖所示,用該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前,應沿 方向調節指針的位置,使指針與零刻度線對齊;若整個裝置保持靜止,彈簧測力計和細線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計,則物體G的重力為 N,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為 N。 6.某同學在豎直懸掛的彈簧下加鉤碼,彈簧原長為0.060m,探究拉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下表是他實驗時記錄的數據,實驗時拉力始終未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彈簧很輕(即自身質量不計)。彈簧受到的拉力F(N)彈簧的長度L(m) 0.060 0.070 0.080 0.090 0.100 0.110(1)拉力與彈簧長度的關系式為 ;(2)當彈簧長度是0.135m時,求此時該彈簧所受的拉力 ;(3)該彈簧在彈性限度承受的最大拉力為,求該彈簧的最大長度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物理下冊 7.2 彈力 導學案 學生版.docx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物理下冊 7.2 彈力 導學案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