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第二部分 專題提升專題五 物質的共存、檢驗、鑒別、分離與提純考查年份 考查模式 分值2020 本專題在單項選擇題、填空與說明題、實驗與探究 題中均有考查,主要考查物質的共存、檢驗、鑒 別、分離與提純,尤其是物質的鑒別考查相對較多 9分2021 本專題在選擇填充題、填空與說明題、實驗與探究 題和綜合計算題中均有考查,主要考查物質的檢 驗、鑒別、分離與提純,尤其是物質的檢驗與鑒別 考查相對較多 6分2022 本專題在選擇填充題、填空與說明題、實驗與探究 題中均有考查,主要考查物質的檢驗、鑒別、分離 與提純,尤其是物質的檢驗與鑒別考查相對較多 5分考查年份 考查模式 分值2023 本專題在選擇填充題、填空與說明題、實驗與探究 題中均有考查,主要考查物質的檢驗、鑒別、分離 與提純,尤其是物質的鑒別考查相對較多 5分物質的共存、檢驗、鑒別、分離與提純是化學知識(特別是化學性質)的綜 合應用,是化學學科的重要考點,在學考各類題型中均可能出現,江西省2024年 學考考查的分值預計在6分左右續表一、常見物質的共存1.共存的條件(1)組內物質均可溶。(2)在同一溶液中,物質(即所含離子)之間不發生反應,即不會生成沉淀、氣體或水。2.初中常見的不能共存的離子組合(舉例)與與、、、、③與與、與與、與生成沉淀生成氣體或水【注意】判斷離子共存時,需注意溶液應為電中性,即在同一組物質的離子中,既含陽離子也含陰離子。3.常見題型(1)“無色透明”條件型若題目限定溶液為“無色”,則溶液中不含包括有色離子的物質。常見的有色離子有:亞鐵離子(,淺綠色)、鐵離子(,黃色)、銅離子( ,藍色)、高錳酸根離子( ,紫紅色)等。若題目限定溶液為“透明”,則共存的物質中不能出現會產生沉淀的離子組合。(2)“酸性”條件型常見的敘述有酸性溶液、 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溶液、加入鎂粉能產生氫氣的溶液等。若題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表明溶液中已經含有大量氫離子 ,則不能含有大量、和 等。(3)“堿性”條件型常見的敘述有堿性溶液、 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的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等。若題目中限定溶液呈堿性,表明溶液中已經含有大量氫氧根離子 ,則不能含有大量、、、、、、和 等。二、物質的檢驗、鑒別、分離和提純例題1 下列各組物質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只用觀察和組內物質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將它們一一鑒別出來的是( )DA.、、、 B.、、、C.、、、稀 D.、、、稀【技巧點撥】不用其他試劑就能鑒別出組內物質一般是通過溶液顏色先將某種溶液鑒別出來,然后用它作已知試劑去鑒別其他溶液。若溶液均無色,則一般是通過溶液間兩兩混合呈現不同現象來鑒別。【易錯指津】本題易錯點是對物質相互能否反應以及反應后的現象判斷不準確導致推理錯誤。例題2 下列實驗方法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A 除去金粉中含有的少量銅粉 加足量的稀鹽酸,過濾B 除去氧化銅中含有的少量木炭粉 加足量的稀硫酸,過濾C 除去硫酸銅中含有的少量硫酸亞鐵 加入適量的鋅粉,過濾D 除去硝酸銅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銀 加入適量的銅粉,過濾D【技巧點撥】金和銅都不與稀鹽酸反應;氧化銅能與硫酸反應,除去了主要物質;鋅與硫酸銅和硫酸亞鐵都會反應;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銀是固體,可通過過濾除去。【方法歸納】置換法除雜題的解答,重點是要熟記金屬活動性順序,知道金屬與哪些金屬的鹽溶液或酸能發生反應,并在相應位置做好記錄,以防失誤。例題3 (2022·江西)下列實驗方案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氯化銨和氯化鉀 取樣,加熟石灰研磨,聞氣味B 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 溶解、過濾、洗滌、干燥C 鑒別氫氣和甲烷 點燃,用冷而干燥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觀察現象D 除去銀粉中的鋅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或稀硫酸、過濾【技巧點撥】本題考查了學生根據物質性質進行物質的鑒別、分離和除雜的能力以及基于證據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物質的檢驗與鑒別一般是根據物質理化性質的差異通過觀察外觀或通過加入一定量試劑反應后產生不同現象來實現的?;旌衔锏姆蛛x一般是通過混合物各成分的溶解性或熔沸點等差異來實現。物質的除雜可以通過吸附、過濾、結晶等物理方法實現,也可以通過吸收、溶解、沉淀或轉化等化學方法實現。【易錯指津】本題易錯點是對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掌握不牢導致判斷錯誤。例題4 (2022·山東濟寧)某未知溶液中含有、、、、、離子中的幾種,為確定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進行以下實驗探究:(1)經觀察,未知溶液呈淺黃色;(2)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足量的 溶液并加熱,有紅褐色沉淀生成并伴有刺激性氣味;(3)另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溶液,無明顯現象。然后再滴加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請分析實驗過程,推斷: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__________(填符號,下同),可能存在的離子有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技巧點撥】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物質性質以及離子共存、物質變化規律等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考查了學生基于證據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經觀察,未知溶液呈淺黃色,說明溶液中含有;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足量的 溶液并加熱,有紅褐色沉淀生成,說明生成了氫氧化鐵沉淀,則溶液中含有 ;并伴有刺激性氣味,說明生成了氨氣,則溶液中含有;另取少量未知溶液滴加 溶液,無明顯現象,說明溶液中不含硫酸根離子;然后再滴加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生成了氯化銀沉淀,則溶液中含有;無法確定、 是否存在。【易錯指津】本題易錯點是對可能存在的離子判斷錯誤。1.(2022·北京)下列方法能區分氮氣和二氧化碳兩瓶氣體的是( )CA.聞氣味 B.觀察顏色C.倒入適量澄清的石灰水 D.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2.(2023·浙江金華)物質的鑒別是重要的實驗技能。鑒別下列各組物質所用試劑或方法選擇錯誤的是( )選項 需鑒別物質 試劑或方法A 鐵粉、木炭粉 磁鐵吸引B 鹽酸、氯化鈉溶液 硝酸銀溶液C 氧氣、二氧化碳氣體 用燃著的木條D 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鈉固體 水B3.(2023·山東濱州)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和主要操作方法A 氧化鈣 碳酸鈣 加入足量的水,過濾B 氯化鈣溶液 稀鹽酸 加入過量的碳酸鈣,過濾C 氯化鎂溶液 稀硫酸 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D 氯化鈉 氯化鉀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過濾B4.(2022·江蘇宿遷改編)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 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比較鐵、鋅、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將金屬分別放入 溶液中,觀察現象B 除去溶液中的 滴加適量 溶液C 鑒別和 分別點燃D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用木炭代替紅磷在空氣中燃燒C5.(2023·山東棗莊)實驗室中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下列選用的物質不能將它們鑒別出來的是( )DA.紫色石蕊試液 B.鎂條 C.氧化銅 D.硫酸鈉溶液6.(2023·四川眉山)實驗設計是實驗探究的基本環節。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對應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A 鑒別白酒和白糖水 觀察顏色B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加適量 溶液,過濾C 除去氨氣中的水蒸氣 將氣體通過濃硫酸D 探究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將銅絲、銀絲分別浸入稀鹽酸溶液中B7.(2023·山東淄博)下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操作A 檢驗土豆含有淀粉 將土豆切開,向切口處滴加幾滴碘水B 檢驗肥皂水的酸堿性 用玻璃棒蘸取肥皂水滴到 試紙上C 鑒別氫氧化鈉固體與硝酸銨固體 取樣,分別加水溶解D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 溶液、濃硫酸D8.(2023·山東濟寧)甲、乙兩廠分布如下圖所示,箭頭代表水流方向。兩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 六種離子,兩廠分別含有其中不同的三種離子。如果在處取水樣進行檢測,廢水的 大于7;兩廠廢水按適當比例混合,可將廢水中的某些離子轉化成沉淀,這樣處理后 處的廢水就可以達到排放標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BA.處廢水中含有、、B.處廢水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C. 處廢水顯藍色D. 處廢水中溶解的溶質可用作肥料9.(2023·天津)某氯化鈉固體樣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鈉、硝酸鋇、氯化鎂、硫酸銅和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成分,取 固體樣品,按右圖流程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白色沉淀A的化學式為_______。(2)寫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固體樣品中除氯化鈉外,還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實驗中得到白色沉淀A,白色沉淀B, 白色沉淀C,則固體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1.(2023·湖北襄陽)下列各組物質在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為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CA.、、 B.、、C.、、 D.、、2.(2023·江蘇無錫)下列趣味實驗的目的無法達成的是( )DA.用紫甘藍自制酸堿指示劑 B.用灼燒法鑒別棉線和羊毛線C.用鉛筆芯做導電實驗 D.用蔗糖水鑒別硬水和軟水3.不用外加試劑,下列溶液被鑒別出來的先后順序是( )DA.①②④③ B.④①③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4.(2023·重慶B卷)鑒別是重要的實驗技能。分別鑒別兩組物質:、 ;②稀、 溶液,都能選用的試劑是( )DA. B.溶液 C.鐵片 D.稀5.(2022·內蒙古)下列方法可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BA.用燃著的小木條鑒別和B.用水鑒別、、 三種固體C.用稀鹽酸除去中混有的 雜質D.用酚酞溶液鑒別稀硫酸和 溶液6.用括號內的試劑不能一次性將組內物質鑒別出來的是( )BA.固體:、、 (水)B.液體:稀鹽酸、、 溶液 (酚酞溶液)C.氣體:、、 (紫色石蕊溶液)D.液體:溶液、溶液、 溶液 (稀硫酸)7.(2023·山東泰安)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除去鐵粉中的銅粉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過濾B 除去中的 通入過量的氧氣后點燃C 鑒別鐵粉和氧化銅粉末 取樣后,分別加入適量稀鹽酸D 檢驗中是否混有 點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燒杯C8.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下列實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BA. 通過灼熱的銅網B.木炭粉 在空氣中灼燒C.(泥沙) 溶解、過濾、蒸發結晶D.通過足量的 溶液,干燥9.(2023·云南改編)下列實驗方案設計合理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A 鑒別和 取樣,分別加入熟石灰,研磨,聞氣味B 鑒別熱固性塑料和熱塑性塑料 分別取樣加熱,觀察是否變形熔化C 提純混有少量的 固體 將固體溶解,蒸發結晶D 除去鐵制品表面的鐵銹 將鐵制品長時間浸泡在過量的稀硫酸中B10.(2023·山東日照改編)下列對物質的檢驗、鑒別和除雜的方法中,正確的一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法A 檢驗雨水是否為酸雨 用計測定雨水的B 檢驗久置的燒堿溶液部分變質 先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再加入無色酚酞溶液C 鑒別氯化鐵、氫氧化鈣、硝酸鈉三 種溶液 只用組內試劑無法鑒別D 除去硫酸銅溶液中的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加入過量的氧化銅后過濾11.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A 除去溶液中的 加適量的稀鹽酸B 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 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C 除去氮氣中混有的氧氣 將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D 鑒別羊毛纖維和滌綸制品 __________________C取樣,灼燒聞氣味12.某工業尾氣中可能含有、和 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檢驗其成分,小明同學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時,觀察到黑色固體變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實驗現象得出尾氣的組成情況可能有( )DA.2種 B.3種 C.4種 D.5種13.(2023·廣東湛江模擬)某硫酸鈉粗品含有少量和 ,實驗室進行提純的流程如右圖:(1)加入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除去(2)用 溶液除雜時,發生反應的化(3)操作的名稱是______。若和溶液添加過量,可在操作 ____(填“前”或“后”)加入適量的________(填物質名稱)除去。過濾后稀硫酸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后續處理”的操作是蒸發,在進行該操作時,當蒸發皿中_______________即可停止加熱。蒸發時用玻璃棒攪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加入的和 溶液為適量,上述流程仍存在一處明顯缺陷,請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較多固體時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沒有除去反應生成的(5)最終得到的硫酸鈉質量___(填“ ”“ ”或“ ”)硫酸鈉粗品中所含的硫酸鈉質量。14.(2023·遼寧撫順模擬)化學小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以“物質的鑒別”為主題的學習活動。(1)活動一:氣體物質的鑒別【活動目的】鑒別空氣與氧氣。【操作及結論】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向兩種氣體中分別伸入帶 火星的木條 木條______ 該氣體為氧氣木條無明顯變化 該氣體為空氣復燃(2)活動二:固體物質的鑒別【活動目的】鑒別氫氧化鈉與氯化鈉。【操作與結論】分別取少量固體于兩個表面皿上,在空氣中放置一會兒,觀察到其中一種固體表面潮濕并逐漸溶解,該固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表面無明顯變化的為另一種固體。【交流與討論】經討論后,小組同學認為只用水也可以鑒別兩種物質,依據是:氫氧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氯化鈉溶于水,溶液溫度無明顯變化。氫氧化鈉(或)升高(3)活動三:液體物質的鑒別【活動目的】鑒別稀硫酸與碳酸鈉溶液。【實驗操作】將兩種溶液編號為甲溶液、乙溶液,并分別取樣于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稀鹽酸。【實驗現象】甲溶液中無明顯現象,乙溶液中有氣泡產生。【實驗結論】甲溶液為________,乙溶液為另一種溶液。乙溶液中產生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下列物質可以鑒別稀硫酸與碳酸鈉的是____(填序號,雙選)。A.酚酞溶液 B.氧化銅C.銅 D.氯化鋇溶液稀硫酸15.(2022·海南)化學項目式學習小組對使用后并久置于潮濕空氣中的生石灰干燥劑的成分進行探究。【猜想與假設】樣品的成分可能是和 中的一種或兩種。【查閱資料】時的溶解度:為,為 。【設計實驗】學習小組設計如下實驗進行探究。編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① 取樣品于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溶解 溫度無變化,燒杯 底有白色固體 有② 將①中液體過濾,取少量濾液于試 管中,滴入 滴酚酞試液 溶液變紅 有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氣泡產生 有【反思評價】(1) 微溶于水,實驗①結論不完全正確,實驗②和實驗③結論正確。請你完善實驗③的實驗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谥羞m量濾渣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2)小組通過合作探究,最后得出樣品中含有和 。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生石灰干燥劑中產生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3)學習小組用熟石灰進一步研究酸堿中和的性質,如圖1,取少量熟石灰于燒杯中,加適量水充分攪拌后,熟石灰未完全溶解,在燒杯中連接 傳感器,然后緩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熟石灰逐漸溶解。 傳感器數據曲線如圖2,請從微觀角度分析 段變化的實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過程中,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加入稀鹽酸時,氫氧根離子數目減少,燒杯中氫氧化鈣固體溶解,氫氧根離子補充到溶液中,直至氫氧化鈣固體完全溶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