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近代史第八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第25課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1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1.歷程階段時間原因★西方列強忙于一戰,中產生19世紀六七十年代洋務運動的誘導,外商企業的刺激國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外國人在華辦廠采礦的刺激;“實春天”,其中發展最快的初步發展甲午中日戰爭后業救國”思潮和辛亥革命后中華民是紡織業和面粉業。國臨時政府發展實業的政策“短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官春天”期間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國民建主國主義發展受挫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黨官僚資本的建立和擴張2.著名企業家。甲午中日戰爭后,狀元實業家張謇創辦大生紗廠,帶動了很多中★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國人走上“實業救國”道路。官僚資本主義是壓在民族資產階級頭上的三座。處于內憂外患夾縫中的民族工業頑強發展,出現了榮氏兄弟、盧大山。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業家。3.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特點。發展過程艱難曲折,總的來說還比較落后,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差。羅提醒。行業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阻礙中國近代民族工。地區分布極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業發展的根本原因是2社會生活的變化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1.交通通信:19世紀70年代以后,新式交通工具傳入中國。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促進了商品的流通,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2.社會習俗。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和勸禁纏足等革除社會陋俗的法令;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代之以簡單的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的稱謂,代之以“先生”的稱呼,體現出自由平等的新風尚。。人們的飲食、服飾、婚喪以及休閑娛樂方式出現了崇洋逐新的趨向。辛亥革命后軍警3.特點: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是不平衡的;總體上,呈現出新舊并為行人剪辮子74第八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呈、多元發展的特征。第26課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科舉都廢除了,1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還讀什么經!1.教育。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興辦了同文館、福州船政學堂等新式學校。。甲午戰爭后,清政府在天津創辦北洋西學堂,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百日維新期間,清政府創辦京師大學堂。★“革千年沉痼之積。1905年,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通令興辦學堂,頒布各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中國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起來。弊…所以作人才而興中國者,其在斯乎?!辈牧?br/>2.新聞出版業。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是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指廢除科舉制度。報紙。天津的《大公報》、上海的《新聞報》和延安的《解放日報》,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報紙。上海的《東方雜志》、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創辦的新華書店,成為出版發行進步書刊的重要陣地。2文學藝術的成就《申報》創刊號1.文學。比較著名的有: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討伐封建主義的檄文)《阿Q正傳》(批判國民性問題的經典之作)、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駱駝祥子》等。。1942年,毛澤東提出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解放區文藝工作者創造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如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等小說。《愚公移山》(局部)2.美術。齊白石:擅繪花鳥草蟲,畫法上工筆、寫意兼長,造詣精深。。徐悲鴻:《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中國畫技法和意境上開辟了新時代。3.音樂: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等名曲、洗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等,以及大型歌劇《白毛女》。4.電影: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拍攝的京劇《定《定軍山》劇照軍山》,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拍攝的《歌女紅牡丹》;趙丹、周璇等留下了《十字街頭》《馬路天使》《漁光曲》等經典影片。7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