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現代史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第12課民族大團結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五十六個星座,五十1.含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妹是一家。”歌詞表達了2.現狀:全國已經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5個自治區,30個自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治州,120個自治縣(旗)。興盛。3.意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從制度和政策層面保障了少數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權利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這對維護民族團結、鞏固祖國統一和促進民族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實現各民族共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發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共同繁榮發展1.國家采取許多優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員,還通過技術、資金、物資等多種方式,加強民族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食2006年,青藏鐵路全線同繁榮發展。通車,大大加強了祖國內2.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地與邊疆地區的聯系。3.20世紀末,中央決定進行西部大開發。第3課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①“一國兩制”的構想1.提出: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后,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2.含義: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有高度的自治權。3.地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2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1.香港回歸: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2.澳門回歸:1999年12月20日,中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3.意義: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中葡澳門政權交接儀式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86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香港、澳門能夠順利回歸祖國的原因(1)“一國兩制”構想為解決香港和澳門問題開辟了途徑。“一國兩制”實踐實踐(2)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和中葡關于澳門問題方針香港祖國澳門的聯合聲明為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提供了依據。回歸統一回歸(3)根本原因是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借鑒指導借鑒(4)祖國統一是包括港澳同胞在內的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兩岸關系新發展愿望。第14課海峽兩岸的交往1對臺基本方針形成告臺灣同胞書1.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明確提出要解放臺灣。2.20世紀50年代中期,確立了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的思想。3.改革開放以后,確立了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不久,在“一國兩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制”構想基礎上,形成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基本方針。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2海峽兩岸關系發展1.197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停止對金門和馬祖的炮擊。海峽兩岸局勢逐步走向緩和。2.1987年,臺灣當局開始被迫調整“三不”政策,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海峽兩岸同胞近40年的隔絕狀態被打破。3.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1991年祖國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汪辜會談關系協會。兩岸授權這兩個民間團體開始進行經濟性、事務性商談★1993年,汪辜會談舉行,和政治對話。對促進兩岸關系健康發展4.1992年,海協會與海基會就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達發揮了積極作用。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共識,后被稱為“九二共識”。海峽兩岸關系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5.1995年,江澤民提出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6.2005年,胡錦濤會見連戰及其所率的“和平之旅”訪問團,雙方重申上直天津港)首航儀式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臺海和平穩定。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會見,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展。套這7.2008年11月,兩岸達成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等協議,兩岸海峽兩岸海上直航關系取得重大進展。(天津港)首航儀式8.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8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