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現代史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第15課鋼鐵長城1陸、海、空軍的建設1.陸軍: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發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裝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種的現代化部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2.海軍中國核潛艇整裝待發。建立:在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部★1970年,我國研制出第隊一華東軍區海軍建立。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東海、南海和一艘核潛艇,并于1974北海艦隊。年裝備我國海軍。。裝備:1971年,我國自行研制的導彈驅逐艦完成了多次科學試驗和對外出訪任務。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兵種: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多兵種組成,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活動范圍逐步擴大。3.空軍:人民空軍是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輝煌戰績。1956年,我國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空軍的現代化建設有了新的飛躍。遼寧艦2導彈部隊的發展1.組建:1966年,中國組建第二炮兵部隊(2015年更名為火箭軍)。它是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y提醒2.任務:主要擔負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和平與發展雖然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但彈精確打擊任務。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3.組成:由核導彈部隊、常規導彈部隊、作戰保障部隊等組成,裝備了然存在,我國要以獨東風系列彈道導彈和長劍巡航導彈等。立、強大的姿態,屹立3新時代強軍之路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1.2014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古田召開,強調軍隊政治工作要走科技強軍之路。為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2.中國人民解放軍調整組建五大軍種,成立五大戰區。國防和軍隊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中國不打美國牌,也不打蘇聯牌,中國也不允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許別人打中國牌。”這反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映了我國政府奉行獨立1.新中國成立初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成立后的第一年自主的外交政策。里,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88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2.過程。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羅提醒。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兩國總理發表聯合聲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提出標志著我國外交的基本原則。政策的成熟。3.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4意義: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2亞非會議(萬隆會議)1.概況:1955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在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2.成果: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的領導人的態度,但是他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改變了會議的航向?!边@次會議是萬隆會議,周恩第7課外交事業的發展來提出的“求同存異”方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針“改變了會議的航向”。1.原因:中國國力的增強及國際地位的提高;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支持。2.概況: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臺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我國20世紀70年代外2中美、中日建交交史上的三件大事是中國1.中美關系正?;?br/>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中美敵對: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政府敵視新中國,對新中國實行封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鎖禁運、包圍威脅的政策。雙方敵對的狀態長達20多年。0基辛格訪華: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0尼克松訪華: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正式簽署并發表了《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y提醒尼克松回憶說:“當我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們的手握在一起時,一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2.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時代開始了?!边@句話3全方位外交的含義是中美兩國關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外交活動,拓展多邊系開始走向正常化。外交,加強與聯合國的合作,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8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