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世界歷史(下)第四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13課羅斯福新政1經濟大危機(1929一1933年)1.背景: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的表象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如生產相對過剩,全國性的股票投機活動等。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生產相對過剩3.爆發:1929年10月下旬,美國股票價格突然暴跌,一場規模空前的經★“1929年,美國紐約股濟大危機迅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市突然打了一個噴嚏,這4.特點:涉及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比較長;破壞性特別大。個噴嚏迅速蔓延全球,所5.影響:①沉重打擊了資本主義世界,激化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矛有資本主義國家都感冒盾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引起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局動蕩。了。”材料指經濟大危機。②人民深受其害,失業人數激增。2羅斯福新政1.實施: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宣布實施新政。2.特點: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新”的體現)。3.主要內容項目具體措施整頓金融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羅斯福發表演說體系信用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制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加強對工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業的計劃指導判的權利,確定最低工資標準,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調整農業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政策節,限制產量,穩定農產品價格推行“以工田納西水利工程的水壩代賑”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為解決失業問題,羅斯建立社會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應急的福新政采取的有效措施保障制度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是“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4.實質: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124第四單元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5.影響:①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了緩慢的復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新政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直擊中考(1)羅斯福提出:“要用計劃經濟的方法克服經濟危。”“計劃經濟的方法”是指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千預和指導。(2)羅斯福:“我們應該恐懼的唯一東西,就是恐懼本身種無食“羅斯福新政之所以成名的、缺乏理性的、沒有根據的恐懼,它會把由退卻轉變為前進為神話…不如說是政所需要的種種努力毀掉。”引起“恐懼”的是1929年經濟大危機。治上的成功。”新政在“政(3)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中說:“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治上的成功”指調整和鞏工作可做。”為此,政府采取的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賑”。固了資本主義制度。第14課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德、意、日三國法西斯的共同點:瘋狂擴軍備1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戰,對內實行獨裁統治,1.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組織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意大利法西斯對外大肆進行侵略擴張。政權建立。2.統治:對內實行獨裁統治;對外侵略擴張,1936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亞。2歐洲戰凈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經濟大危機的沉重打擊;納粹黨乘機宣傳,贏得民眾的支持。2.標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建立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德國法西斯迫害猶太人3.德國法西斯的獨裁統治:①解散國會,禁止其他政黨活動,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逮捕和迫害大批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并解散工會。②加強思想控制,焚燒大量進步書籍。③迫害、屠殺猶太人。4.擴軍備戰:希特勒大力發展軍事工業,積極擴軍備戰。3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日本不是法西斯黨控1.背景:①1927年,日本內閣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制政權,軍部是日本法西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②受經濟大危機重創,日本國內外矛斯勢力的核心,其推動對盾激化,出現法西斯組織。外擴張的表現之一就是2.標志: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發動九一八事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3.對外擴張: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2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