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16課三國鼎立1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魏曹不1.官渡之戰:東漢末年,州郡割據,曹操和袁紹都想稱雄北方。200年,劉備孫權曹操和袁紹在官渡決戰,曹操以少勝多殲滅袁軍主力。官渡之戰為蜀吳曹操以后統一北方打下基礎。三國鼎立形勢簡圖2.赤壁之戰:208年,曹操準備統一全國,與孫劉聯軍在赤壁決戰,孫劉★魏國的建立者是曹丕,聯軍用火攻大敗曹軍。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不是曹操,曹操生活在東2三國鼎立漢末年,不是三國時期。1.三國鼎立形成0220年,曹丕在洛陽稱帝,國號魏。。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0229年,孫權稱帝,吳國建立,定都建業。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2.三國經濟狀況。曹魏重視農業生產,大力興修水利。。孫吳開發江東,造船業發達,發展了海外貿易。230年,孫權派將軍衛溫率領萬人船隊到達夷州,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系⊙都城州級駐所一政權部族界。蜀漢在丞相諸葛亮的治理下,發展經濟,改善未定今國界南海民族關系,加速了西南地區的開發。三國鼎立形勢圖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食三國滅亡的先后順序1西晉的統一及滅亡是蜀、魏、吳。1.建立:266年,司馬炎改國號為晉,以洛陽為都,史稱西晉。2.統一:280年,西晉滅吳,統一全國。3.腐朽統治:制定了一系列優待大地主、大貴族的政策,這些大地主、羅提醒八王之亂發生的原因大貴族大多缺乏治國的雄才大略,處處維護自己家族的權勢,生活(1)西晉大封同姓諸王。上以豪華奢侈為榮,追求享樂。(2)大地主、大貴族當4.八王之亂權,道德淪喪,唯利是。概況:西晉初年,晉武帝大封同姓諸王。晉惠帝時,手握重兵的八圖,享樂之風盛行。個封王為爭奪中央政權,先后起兵,相互混戰,史稱“八王之亂”。(3)晉惠帝昏庸無能。。影響:西晉從此衰落;形成了我國古代歷史土第一次大規模的人19中國古代史(上)口遷徙高潮。5.滅亡:316年,內遷的匈奴人滅掉西晉。2北方游牧民族的內遷1.時期:東漢、魏、晉時期。2.內遷民族: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鮮卑族等。3.結果:西晉時,山西、陜西內遷的各族人口,已占當地總人口的一半。4.十六國時期。歷史上把西晉滅亡后北方主要的15個政權,連同西南的成漢,總稱為“十六國”。這一時期,各國彼此攻戰,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西晉內遷少數民族分布圖。前秦:4世紀后期,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皇帝苻堅任用漢人王猛為丞相,整頓吏治,厲行法治,加強集權,招撫流民,減賦禁奢,大力興辦學校,提倡儒學。前秦境內胡漢之間的對立和矛盾有所緩和。第8課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1東晉與南朝★“王與馬,共天下”反映1.東晉的興亡及統治了東晉時期士族門閥勢。興亡:317年,司馬睿重建晉朝,以建康(今南京)為都城,史稱東力強大。晉。420年,東晉滅亡。。統治→“王與馬,共天下”:司馬睿稱帝,得益于王導為首的南北大貴族的擁戴,即位時,他邀請王導共坐御床,時人稱之為“王與馬,共食宋齊繼,梁陳承,天下”。為南朝,都金陵。→軍事:多次北伐,但未能恢復中原;淝水之戰中戰勝前秦,成功北元魏,分東西,抵御了來自北方的軍事威脅。宇文周,與高齊。→經濟:社會經濟有所發展,江南出現“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景象。2.南朝:420一589年,中國南方相繼出現宋、齊、梁、陳四個王朝,這些王朝都在建康(今南京)定都,歷史上統稱為“南朝”。其中,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宋。★左圖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朝代更替簡圖,魏西晉十六國北朝這一時期的政治特征為蜀吳東晉南朝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朝代更替簡圖2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