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第二單元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第4課夏商周的更替①夏商周的更替★“夏傳子,家天下”,夏1.夏、商、西周的興亡朝建立后,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家天下”代替朝代夏朝商朝西周“公天下”。開國君主禹湯周武王亡國君主桀紂周幽王建立時間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前1046年滅亡時間約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都城陽城毫,后遷到殷鎬京2.商湯滅夏:夏桀統治殘暴。商湯起兵攻伐夏王桀,夏朝滅亡。3.武王伐紂:商紂王統治腐朽,殘害人民。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聯合★夏、商、西周滅亡的共同各地勢力與商軍在牧野大戰。商紂自焚而死,商朝滅亡。原因是暴政。統治者殘4.西周滅亡: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族所滅。暴,失去民心,導致亡國。2分封制目的穩定周初政治形勢,鞏固疆土依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對象宗親和功臣等天子統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受封者可諸侯內容在自己的封地內再分封,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但需向級周王進獻貢物,服從周王調兵金金金疊魚魚魚士作用保證了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穩定政局,擴大了統治范圍西周貴族等級實質確立了周王朝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社會等級制度第5課青銅器與甲骨文①青銅器1.發展演變。在原始社會后期,我國已出現了銅器。。商朝以后,青銅器數量眾多,種類豐富。功能由食器等發展到禮司母戊鼎器,其類型和數量反映了權力的大小和嚴格的等級界限。2.青銅器的制作工藝:泥范鑄造法。中國古代史(上)3.代表: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2甲骨文含義中國商周時期刻寫在龜甲和牛、羊等獸骨上的文字地位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深遠影響。目前所知,我意義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甲骨文造字特點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一片甲骨驚天下”,1899年,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現甲骨文。第6課動蕩的春秋時期1東周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東周開始。東周時期分為春秋時期(前770一前476年)和戰國時期(前475一前221年)。2春秋時期社會狀況1.經濟:鐵制農具和牛耕出現,農業發展;手工業規模擴大;商業活動活躍。2.政治: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諸侯勢力操⊙周王城⊙侯國國都控政治局面,實際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社會動蕩。齊、楚,番國進軍一吳國軍線3春秋時期諸侯爭霸1.諸侯爭霸:齊桓公(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秋爭霸形勢圖等先后稱霸。春秋末期,長江下游的吳國和越國先后北上爭霸。2.影響Q利:在爭霸過程中,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的疆域不斷擴展,為全國統一食口訣記憶戰國七雄地奠定了基礎;在長期的交往和斗爭中,出現了大規模的民族交融。理位置:齊秦楚燕趙魏0弊:爭霸戰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難。韓,東西南北到中間。3.春秋時期時代特征: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第7課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1戰國七雄長平邯鄲1.三家分晉:戰國初年,韓、趙、魏三家大夫,瓜分晉國河水臨酒周翻2.田氏代齊:齊國大夫田氏,取代原來的國君,建立田氏“梁咸陽洛陽韓齊國。3.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4.戰國時期著名戰役:桂陵之戰(圍魏救趙)、馬陵之戰(增兵減灶)、長平之戰(紙上談兵)等戰國形勢圖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