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從算式到方程1了方程的有關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如2x-5=1.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兩點: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數,二者缺一不可2.方程的解①判斷一個數是不是方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只含有程的解,只需將其代入方一個未知數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①程兩邊,看兩邊是否相等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我來了!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②走開,你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具有的特點: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我們一次的!1;是整式方程.三個條件,缺一不可&666⊙典例已知下列方程:①2=1:②-l③7+03x-4:④3-4=92x+40.3x②一元一次方程要求方⑤x=0;⑥3x-2y=8;⑦2x+4=6.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個數是(程的兩邊為整式,因此:A.3B.4C.5D.6(未知數)出現在分母位解析:方程②的分母中有未知數,不是整式方程;方程④的未知數的最置的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高次數是2;方程⑥含有兩個未知數;而方程①③⑤⑦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條件,所以①③⑤⑦是一元一次方程,應選B.答案:B3根據實際問題列一元一次方程1.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用實際設未知數一元一數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問題列方程次方程2.列方程的三個環節列方程的關鍵是根據題。審題:提取問題中的數量信息,正確理解問題中表示數量關系的意找出題中所給的隱含關鍵性詞語,如多、少、倍、分、增加、減少等,這些詞語體現了其中的相等關系,根據相等關的數量關系;系列出方程。分析:理清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分析時可借用表格、圖形等;15七年級上。建模:設出未知數,并用含有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出其他未知量,將問題轉化為方程,可直接或間接設未知數4等式的性質1.等式的性質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即如果a=b,那么a±c=b±c.①2.等式的性質2①等式的性質1.②等式的性質2,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即如果a=b,那么ac=hc;如果a=b(c≠0),那么a_b.②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類項與移項1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類項1.合并同類項解方程的方法與步驟合并同類項時,不。合并同類項:即將等號同側的含有未知數的項和常數項分別合并要漏掉我們哦!成一項.3。系數化為1:即在方程的兩邊同除以未知數的系數.系數化為1的依據是等式的性質2.2.合并同類項的目的3系數為1或-1的項,合并同類項的目的是把方程化為“ax=b(a≠0)”的形式,進一步求出合并同類項時不能漏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2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數字請來這一邊!1.概念: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移項必須變號.④分:s2.移項的依據:移項的依據是等式的性質13.移項的目的:通常把含有未知數的各項都移到等號的左邊,而把不“-1”的移項我變號了!含未知數的各項都移到等號的右邊.使方程更接近于x=a(常數)的形式典例(銅仁中考)方程2x+10=0的解是④移項要變號.解析:移項,得2x=-10.系數化為1,得x=-5.答案:x=-5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