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認識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且未知數猜猜我是誰?的次數都是1,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5=1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含有一個未知數,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未知數的次數是1.4.根據實際問題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審題,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4=2。設未知數,用字母表示問題中的未知量咱們都是整式.。利用實際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三個典例(晉江中考)已知關于x的方程2x-a-5=0的解是x=-2,則a的值必需條件:(1)只含有為().一個未知數;(2)是整A.1B.-1C.9D.-9式方程;(3)未知數的解析:將x=-2代入方程2x-a-5=0中,得-4-a-5=0,解得a=-9.次數都是1.答案:D2等式的基本性質1.等式的基本性質。等式兩邊同時加(或減)同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平之。等式兩邊同時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所得結果仍是等式2.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把÷3★等式的基本性質方程ax+b=0(a≠0)進行變形,最后化為x=-。的形式。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移項1.移項的定義:把原方程中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種變形叫移項2.移項的目標:將方程中的所有未知項都集中到方程的左邊,常數項36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都集中到方程的右邊,便于合并同類項3.移項的理論依據:移項相當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將方程兩邊同請來這一邊!時加(或減)同一個代數式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驟勇=08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過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我變號了未知數的系數化為1等步驟,把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轉化”成x=a★移項要變號的形式具體步驟如下:1.去分母:將方程兩邊的每一項同時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約去分母,2.去括號:運用乘法分配律,把有括號的方程轉化為不含括號的方程,一般先去小括號,再去中括號,最后去大括號3.移項:將方程中含有未知數的項放在一邊,不含未知數的項放在另去那邊要變除法.一邊,所移的項一定要變號4.合并同類項:將方程轉化為ax=b(a≠0)的形式2=5.系數化為1:方程兩邊都除以未知數的系數或乘未知數的系數的倒我自己在這邊,你去那邊數,得到方程的解x。=4÷2典例(濱州中考)解方程:3x+52x-】23食系數化為1的依據是等式的基本性質2,方解:去分母,得3(3x+5)=2(2x-1).去括號,得9x+15=4x-2.程左右兩邊同時除以17移項、合并同類項,得5x=-17.系數化為1,得x=未知數的系數或乘未知數的系數的倒數。3應用一元一次方程一水精變高了等積、等長變形問題1.周長、體積公式:長方形周長:C=(長+寬)×2=2(a+b);圓柱體體積:V=底面積×高=S·h=πrh(S=r2,r為底面圓的半徑);長方體體積:V=長×寬×高=abc.2.等積變形問題:形狀發生了變化,而體積沒變.此時,相等關系是變化前后體積相等,3.等長變形問題:形狀、面積發生了變化,而周長沒變.此時,相等關系食等積變形問題:體積不是變化前后周長相等變,高度改變典例將內直徑為20cm的圓柱形水桶中的水(水桶是滿的)全部倒3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