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法律伴我們成長10.2我們與法律同行第一部分 知識梳理一、樹立法治意識1.★為什么要樹立法治意識?P101①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人民既是法治的踐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法律的權威要靠人民維護。②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2.法治意識的內涵:P101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3.青少年怎樣樹立法治意識:P101-102①樹立法治意識,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要求②青少年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的受益者,更應該成為參與者和推動者。二、學會依法辦事1.為什么要學會依法辦事:P102法律保障人們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實現,靠我們每個人對法律的尊崇和遵守。2.★怎樣學會依法辦事:P102-103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經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違反了法律,會有什么后果。(即:樹立法律意識。)②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在實現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還要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③依法辦事,就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第二部分 同步訓練一、選擇題1. 【2023·湖北省武漢市】下面是某校八年級(2)班開展的“與法同行”主題教育活動摘要:☆“遠離毒品危害”——設計禁毒宣傳黑板報☆“慧眼識詐”——制作反電信詐騙寶典☆“筑牢信息防護墻”——收集防止個人信息泄露妙招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在于( )A. 學會獨立思考,排除外界影響 B. 增強法治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C. 完善自我認知,學會調控情緒 D. 鍛煉意志品質,增強抗挫折能力2.【2023·湖南省岳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性騷擾。作為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騷擾,應該( )①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與異性成年人接觸②正視性別差異,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隱私③端正行為態度,善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④忍氣吞聲,多從自身尋找問題和總結教訓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3.【2023·江蘇省泰州市】2023年5月至12月,教育部舉辦第八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系列活動,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將法治實踐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后服務范圍。這樣的規定可以( )A.保證學生守法 B.提升法治素養C.杜絕學生違法 D.培養高雅情趣4.【2023·江蘇省揚州市】某校九年級學生開展如下研學活動,其收獲在于( )確定主題 針對頭盔佩戴難的現狀,確定“佩頭盔,難在何處”為研究主題。 調查過程 設計問卷,發放問卷,訪談路人,采訪交警,聆聽報告。 提出建議 整理資料,分析數據,梳理原因,形成建議,提交相關部門。①提升自身學習能力 ②學會接納欣賞自己③懂得依法維護權利 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2023·江蘇省南通市】“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應當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這樣規定( )A.說明未成年人犯罪都要受到法律制裁B.是因為違法行為都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C.有利于增強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D.表明未成年人不再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6.【2022年·湖北恩施】近年來,直播帶貨的盛行讓某些網絡主播獲得大量金錢收益,但他們卻選擇偷稅漏稅,結果被稅務部門處以巨額罰款,受到法律的嚴懲。這警示我們( )A.遵守規則,學會依法辦事B.行使權利,增強民主意識C.維護權利,遵守法定程序D.履行義務,拒絕直播帶貨7.【2022年·湖北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2022年冬奧會閉幕后,一些求“墩”心切的人把目光投向非正規購買渠道,給了詐騙分子可乘之機。臨清學生小許,6000多元網購的“冬奧正品冰墩墩”竟然變成了“方便面”!這一案例警示青少年( )①學法用法,對青少年全方位網絡保護 ②謹防上當,網絡平臺陷阱太多不可用③遵法守法,購買商品一定走正規渠道 ④依法維權,遭遇侵害時立即報警求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2021·北京市】某校學生以“全民守法,中學生在行動”為主題開展了模擬法庭、法治情景劇等活動,這些活動加深了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下列選項,中學生應該做的是( )①努力為法治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②調解民間糾紛,維護公平正義③升國旗時,面向國旗肅立致敬 ④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2021·江蘇省南京市】“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一警示語告訴我們( )A. 人民法院應嚴格依法行使檢察權 B. 違法行為都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C. 犯罪不一定違法,違法一定犯罪 D. 必須樹立法律意識,防患于未然10. 【2020·廣西桂林】預防“校園欺凌”離不開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如遭遇校園欺凌,我們應該( )A. 忍氣吞聲,默默承受 B. 善用法律,及時求助C. 等待時機,打擊報復 D. 敢于斗爭,以暴制暴二、非選擇題11.【2023·貴州省銅仁市】仔細觀察下圖,聯系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從上圖中,你得到什么啟示?12.【2021·青海省】材料: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的“規劃《建議》提出,到2035年,人民的權力和權利能得到更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成果將惠及每一個人。”生活在法治社會,青少年怎樣與法同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B C A D B D B二、非選擇題11.(1)要樹立法治觀念,認真學習法律知識,知法懂法。12.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