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第1課時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學習任務單人教版 小學數學 五下 學校 班級 姓名課題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第1課時)學習任務 了解分數的產生過程,知道分數的發展史。理解分數分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在理解分數意義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抽象概括能力。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單位“1”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 【學習難點】理解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也可以看做單位“1”。1.回顧,你能說一說各部分名稱并舉例說說它的含義嗎?2.自學教材45,46頁的內容,用多色筆勾畫出疑惑點;使用任務單獨立思考完成知識鏈接、新知探究部分的學習,完成學以致用部分習題檢測學習成果。3.針對自主學習中找出的疑惑點,收集整理課上小組討論交流,答疑解惑。學習筆記:任務一:分數產生的原因觀察教材第45頁插圖,思考以下問題:1.古時候人們在測量物體的時候沒有現在的測量工具,你知道他們是怎樣測量的嗎?2.思考:測量的時候,剩下的不足一節了,該怎樣表示呢?3.把下面的東西平均分給兩個同學。說一說每個人分到多少。總結分數產生的原因:。任務二:理解分數的意義及單位“1”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1.描述以“一個物體”為單位“1”的分數表示法。 出示一個正方形,一條線段,一個圓形(一個圖形一個計量單位一個物體) 你能說出每幅圖中的的含義嗎 強調”平均分”(板書:平均分)學生根據圖示敘述:2.探究以“一些物體”為單位“1”的分數表示法。例1:我們也可以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例如:(1)把1盒粽子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這盒粽子的 ( )。(2)把1盒月餅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3份是這盒月餅的 ( )。認識什么是單位“1”: 。3.學習分數單位(1)請你把下面的糖果分一分,各用不同的分數表示。(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些糖的( )。(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些糖的( )。(3)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些糖的( )。(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這些糖的( )。(2)概括分數單位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用分數分別表示下面各圖的涂色部分,正確的是( )。A. B.C. D.2.一張長方形的紙,對折三次,每小份是這張紙的( )。A. B. C.3.一組圓形的是,這組圓形的是下列哪幅圖?( )A. B. C.4.“天安門廣場的面積比故宮的占地面積約小”中的單位“1”是( )。A.天安門廣場的面積 B.故宮的占地面積 C.無法確定5.再涂( )塊,涂色部分就占。A.1 B.2 C.36.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圖中的涂色部分。7.用直線上的點表示下列分數。8.說出下面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五(1)班的三好學生占全班人數的。(2)地球表面大約有被海洋覆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