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板塊三 世界史 第12講 發明與改變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 學案(含答案)-2024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板塊三 世界史 第12講 發明與改變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 學案(含答案)-2024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資源簡介

第12講 發明與改變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
時空定位
階段特征
兩次工業革命時期,資本主義飛速發展,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給無產階級斗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這一時期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蓬勃發展
政治 (1)資本主義民主化進程進一步加速。英國議會改革、美國南北戰爭使資產階級代議制進一步完善,俄、德、法、日、意等紛紛建立資產階級代議制度。 (2)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逐漸成為社會的兩大階級。工人運動興起,馬克思主義誕生,社會主義運動開始蓬勃發展。 (3)亞非拉廣大地區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的浪潮;亞洲覺醒,非洲人民英勇反抗列強的侵略,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 (4)文官制度在歐美各國逐漸形成,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了統治地位
經濟與社會生活 (1)工業革命后:資產階級憑借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經濟和軍事實力,在拉丁美洲、亞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來越多的地區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 (2)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為了搶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被迫加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美、德等新興工業國家興起,英國的貿易壟斷地位被打破,世界貿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3)社會生活:①交通:蒸汽機以及內燃機逐漸成為驅動船舶的主要動力,噸位大、速度快、航距遠的輪船出現了;汽車的設計越來越科學化、人性化和精細化,汽車逐步成為現代社會廣泛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②城市:城市居住條件的改善,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煤氣燈、電燈的出現創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城市開始將鐵路高架橋納入交通網絡;③通信:電報、電話逐漸普及,便利了人們的通信聯系。 (4)貨幣制度:英國制定法案實行金本位制,逐漸形成以英鎊為中心、以金幣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為主的國際金本位貨幣制度
文化 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增強,工業資產階級強烈反對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要求自由競爭,自由主義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基本的經濟政策。18世紀,思想自由成為法國社會思潮的主流,是資產階級對抗君主專制和教權主義的有力武器。自由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三大社會思潮相互交織。拿破侖戰爭后,封建、專制成為眾矢之的,民主、獨立、自由、法治等成為歐洲的普遍訴求。 教育上,法國拿破侖建立的“大學區”制度,確立了保留至今的國民教育制度;德國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學合一”的精神創辦的柏林大學,將教學與研究結合在一起;美國大學逐漸傾向于世俗化與商業化。 物理和生物等自然科學領域產生許多重大科學發現;人們將生理與臨床結合起來,探索各種藥物的功能和作用,創立了實驗藥理學
專題要點 1.改變世界面貌的工業革命: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以及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理解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以及人類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注意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是以資本主義為主導,國家社會的生產分工是初步的。 2.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了解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時代背景和基本過程,認識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為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創造了條件。了解《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理解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世界意義。認識第一國際、巴黎公社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關系。 3.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與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了解西方列強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進行殖民擴張,逐步把亞非拉大部分地區變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基本過程。理解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命題分析 情境設計 通過生活情境和學術情境考查工廠制度及工業革命的影響;通過社會情境和學習情境考查內燃機應用的影響、資本主義的擴展及早期工人運動的特點
核心考點 工廠制度和壟斷組織;兩次工業革命的特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共產黨宣言》;“亞洲的覺醒”
價值導向 崇尚科技創新;文化包容性;民主自由與公正平等;民族自信與民族意識
備考方向 從歷史解釋的角度把握工業革命的影響和工業革命時期自由主義的基本內涵;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全面認識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19世紀國際工人運動的三個階段及其特征;從歷史理解的角度把握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的異同和殖民侵略對拉丁美洲與北美地區的不同影響
考向一 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
價值引領1 唯物史觀——從生產組織方式轉變看壟斷組織
(2021·江蘇卷,15)如圖是美國時評漫畫家烏多·開普勒于1901年創作的漫畫《下一個!》(圖中有“美孚石油”字樣)。該畫作旨在揭示美國(  )
A.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B.能源需求不斷擴大
C.壟斷資本支配力強大 
D.權力制衡機制遭到破壞
解讀
知識 為基 ①19世紀晚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科學技術的新成果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使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集中的程度越來越高;大量的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到少數大資本家手中。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②壟斷組織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能力 為重 根據材料“1901年”“美孚石油”及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壟斷資本支配力逐漸強大。考查獲取、解讀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素養 導向 從唯物史觀角度看工業革命時期生產組織方式轉變的影響;從時空觀念和歷史解釋角度看壟斷組織的影響
價值引領2 唯物史觀——從倫敦大霧看工業革命的影響
(2020·江蘇卷,18)1873年12月,英國倫敦出現了持續一周的大霧,許多人有強烈的窒息感,約有1 150人在此次毒霧中喪生。當時來到倫敦的一位作家在給友人的信中抱怨:“我本應繼續在倫敦演講,但霧快要捏碎我的心臟。”這位作家的抱怨(  )
A.源于機器大工業生產活動
B.揭露了壟斷資本主義罪惡
C.表現出西方社會精神危機
D.是由于汽車尾氣污染環境
解讀
知識 為基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是世界上最早實現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國家。歷史證明,工業革命不單單帶給人們好處,生態環境污染也是工業革命造成的。英國就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國家
能力 為重 由材料“1873年12月,英國倫敦出現了持續一周的大霧,許多人有強烈的窒息感,約有1 150人在此次毒霧中喪生”可知,環境污染問題是由蒸汽機的廣泛使用造成的,源于機器大工業生產活動。考查獲取、解讀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素養 導向 從唯物史觀角度看環境污染的原因;從歷史解釋的角度看工業革命的影響
1.歷史理解——全面認識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全球化 角度 兩次工業革命中涌現出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為世界聯系的加強提供了物質條件,推動了整體世界的形成和發展
社會轉 型角度 兩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人類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變
現代化 角度 兩次工業革命推動了世界的現代化進程,促進了人類社會政治的法制化、民主化,經濟的工業化、城市化,思想的科學化以及社會生活的文明化
社會化 角度 兩次工業革命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如無產階級相對貧困化問題(包括童工問題),城市化問題,特殊人群(包括失業者、退休者、殘疾人等)的生活保障、醫療健康、教育、住房、社會服務問題
生態文 明角度 兩次工業革命雖然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工業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環境的惡化和資源的過度消耗,影響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歷史解釋——工業革命時期自由主義的基本內涵
思想 自由 自由主義是啟蒙思想的重要內容,最早提出是在英國,18世紀成為法國社會思潮的主流,是資產階級對抗君主專制和教權主義的有力武器
政治 自由 英國最早實踐了自由主義思想,保護個人自由、私有財產成為國家的基本職能,其后,美國、法國、德國等歐美國家先后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
經濟 自由 工業革命后,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增強,工業資產階級強烈反對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要求自由競爭,自由主義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基本的經濟政策,一直延續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經濟大危機
藝術 自由 工業革命后,自由主義對藝術創作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們要求擺脫理性、規則、形式對人類思想的束縛,印象派、現代派都是自由主義哲學影響下的產物
3.唯物史觀——全面認識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1)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
(2)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深遠影響
不平 等性 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資本輸出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控制著這些國家、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命脈
改造性 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的自然經濟不斷解體,舊思想、舊制度受到沖擊,整個世界進一步資本主義化
全球化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對封閉孤立的狀態,使世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有利于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1.視角:外來移民與技術革新
(2023·南京金陵中學考前模擬)1685年法國政府宣布新教非法后,成千上萬的法國新教徒為避難移居英國,他們中包括許多技術工匠,這些工匠帶去的商業、工業和金融上的新技巧很快在鼓勵專利發明的英國實現了本土化并被廣泛推廣。這反映了在當時的英國(  )
A.工匠精神決定經濟發展的面貌
B.發生工業革命的條件已經成熟
C.多種因素共同為經濟轉型奠基
D.宗教改革助推社會經濟的發展
2.視角:工業化與城市化
(2023·海安高級中學高三段測)據下表可知,這一時期英格蘭(  )
英格蘭1600—1801年城市人口估計(千人)
  年代 地區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倫敦人口 200 475 575 675 960
其他城 市人口 135 205 275 540 1 420
城市人 口總數 335 680 850 1 215 2 380
A.工業化沖擊了原有的城市化進程
B.完成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
C.倫敦逐漸喪失城市化水平的優勢
D.資產階級代議制得以確立并完善
3.視角:制造業產量與世界地位
(2023·南京高三二模)如圖為1860年和1900年四國制造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比例示意圖,其中對應國家最有可能的是(  )
A.英國、美國、德國、俄國
B.英國、德國、美國、中國
C.法國、日本、俄國、中國
D.中國、德國、美國、俄國
4.基于唯物史觀與歷史理解考查工業化與世界格局
(2021·江蘇卷,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0年大不列顛工業地圖(局部)
1780年至1851年英國出口增長
年份 總出口(百萬英鎊) 名義GDP(百萬英鎊僅計英格蘭) 工業品在工業產品中的比重(%)
1780 8.7 116.6 25
1801 28.4 230.9 40
1831 38.9 372.4 49
1851 67.3 505.5 69
——以上材料摘自[英]喬爾·默克兒《啟蒙經濟:英國經濟史新論》
綜合以上材料信息,擬定一個論題,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表述清晰。)
考向二 資本主義的擴展、科學社會主義與民族獨立運動
價值引領1 文化包容性——從文明開化看明治維新
(2022·湖北卷,14)1871年12月,巖倉具視率使團出訪歐美。初到美國時,他的傳統發式與和式禮服引來無數好奇的圍觀者,這刺激他剪掉發髻并訂制西式禮服。1872年11月,巖倉具視拜見英國女王時已經是全身西式裝扮。這一變化說明(  )
A.維新官員積極踐行“文明開化”
B.日本社會生活開始西化
C.社會習俗的轉變引領改革浪潮
D.巖倉使團重視外交禮儀
解讀
知識為基 文明開化是指在明治時代西方的文明傳入日本,使其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現巨大轉變的現象
能力為重 明治維新期間,巖倉具視出訪歐美,由傳統發式與和式禮服轉變為全身西式裝扮,這反映了維新官員學習西方文化、習俗,積極踐行“文明開化”。考查獲取、解讀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素養導向 從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角度看明治維新期間的文明開化
價值引領2 公正合理——從工人組織活動看早期工人運動的特點
(2022·江蘇卷,14)1792年,英國工人階級的組織“倫敦通訊會”通過發展會員、召開動員大會等方式發動群眾,同時與“憲法知識會”等資產階級改革團體協調活動。該組織開展這些活動的目的是(  )
A.推翻英國君主專制
B.爭取合法政治權利
C.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D.實施八小時工作制
解讀
知識 為基 1792年英國已經是君主立憲制;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提出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施八小時工作制屬于工人階級斗爭的結果
能力 為重 據材料可知,英國工人階級通過工人組織、發動群眾、資產階級協調活動等方式,爭取合法政治權利。考查獲取、解讀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素養 導向 從歷史解釋角度看英國工人階級爭取合法權利的斗爭方式;從時空觀念角度看早期工人運動的特點
價值引領3 破舊立新——巴黎公社的歷史功績
(2023·全國甲卷)有學者認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個斷裂,歷史的連貫性步伐在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階級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來締造一個新的世界。這里的“斷裂”是指(  )
A.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則被顛覆
B.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人們生活
C.空想社會主義的第一次嘗試
D.封建保守勢力復辟夢想破滅
解讀
知識為基 無產階級的使命;巴黎公社的性質
能力為重 據題意可知,該學者認為這個斷裂是因為歷史的連貫性被打斷,工人階級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來締造一個新的世界。結合所學可知,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宣告了無產階級專政的一個新世界,顛覆了資本主義社會所創造的法則。考查分析問題的能力
素養導向 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巴黎公社的成功之處;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無產階級革命斗爭
1.歷史解釋——美國南北戰爭、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的異同
項目 美國南北戰爭 俄國農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維新
不同點 背景 奴隸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農奴制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民族危機激化了國內的矛盾
方式 革命(戰爭) 改革
任務 維護國家統一,解放黑人奴隸 解放農奴 擺脫民族危機
性質 資產階級革命 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局限 未消除種族歧視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相同點 時間 都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
背景 都受工業革命的影響,生產力發展要求改變生產關系
影響 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歷史理解——19世紀國際工人運動三個階段及其特征
3.歷史理解——殖民侵略對拉丁美洲和北美地區的不同影響
4.唯物史觀——“亞洲覺醒”的四大特點
1.視角:資本主義發展與日本明治維新
(2023·常州教育學會高三監測)1882年后,英語成為日本學校的正式外語課程,不少新式中學的數理化工世界歷史和地理的教材幾乎都是翻印來自美國和英國的英文原版教科書,當時“學校教育被稱為英語、數學、國語、漢學的教育,而英語居第一位”。這種現象折射了日本(  )
A.開始淪為英語國家的半殖民地
B.緊跟歐美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
C.通過“文明開化”推動近代化
D.成功清除封建專制的殘余勢力
2.視角:科學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
(2023·南通高三四模)第一國際成立時,各國工人運動中各種非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思想還占統治地位,馬克思沒有立即宣布《共產黨宣言》中所提出的原則。巴黎公社爆發后,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深刻地闡釋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并將其作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的宣言發表。這一變化表明(  )
A.工人運動發展促進馬克思主義傳播
B.馬克思主義被各國工人階級所接受
C.第一國際有力支持了巴黎公社運動
D.國際工人運動中消除了舊思想干擾
3.視角:民族獨立運動與印度反英斗爭
(2023·煙臺模擬)提拉克多次到孟買工人中進行宣傳,深受歡迎。他說:“必須首先給人房子,然后你才能要求他們把屋子布置得井井有條。”在他的努力下,1906年國大黨把“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西”(自產)、抵制英貨和民族教育四大要點作為黨的綱領。由此可知,他主張(  )
A.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以實現民族解放
B.解決民生問題是民族自決的前提
C.用非暴力不合作方式爭取民族自治
D.唯有民族獨立才能實現民族振興
4.基于歷史理解與歷史解釋考查恩格斯的貢獻
(2023·淮安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3年3月15日,馬克思逝世后的第二天,恩格斯就堅定地表達了保衛馬克思思想、投身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域批判斗爭的決心。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實際地成為國際工人運動思想上和實踐上的導師,繼續參與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對各國工人運動進行指導。恩格斯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思想過程中曾做出開創性的理論貢獻。1890年至1894年間,恩格斯駁斥誤解或詆毀唯物史觀的各種觀點,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要義做出系統闡釋,全面和系統地揭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真諦。恩格斯晚年以重寫“導言”和“序言”的方式,對再版或新版的馬克思著作進行多個方面的重要闡釋。1895年3月,恩格斯根據19世紀90年代初革命實踐的新變化,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策略思想作了他一生最后一次闡釋,充分肯定了無產階級政黨利用普選權進行合法斗爭。——摘編自顧海良《恩格斯的思想、精神與風范》
(1)根據材料,概括恩格斯在推動社會主義運動方面所做的杰出貢獻。
(2)根據材料,簡述恩格斯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優秀品質。
第12講 發明與改變的時代——兩次工業革命時期
考向聚焦
考向一
高考真題研讀
價值引領1 C 價值引領2 A
模擬經典演練
1.C [根據材料可知,法國新教徒為避難移居英國,為英國帶去商業、工業和金融上的新技巧,在英國本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推動了英國經濟轉型,故選C項;決定的說法太絕對,排除A項;工業革命發生是多種因素的合力,法國移民的到來只是外來因素之一,排除B項;宗教改革助推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主旨不符,排除D項。]
2.A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40年代,正值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導致工廠逐漸集中,形成了許多工業城市,工業化沖擊了原有的城市化進程,A項正確;僅憑材料數據無法判斷這一時期英格蘭是否已經完成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型,排除B項;倫敦的城市化水平優勢并未喪失,排除C項;1689年10月《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代議制得以確立,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D項。]
3.B [據所學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后,美國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因此1900年制造業占比最高的國家是美國,顯然圖中第三個國家是美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后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因此1860年制造業占比最高的是英國,對應的是圖中第一個國家,故選B項。]
4.示例 論題:工業革命加強了世界聯系。
論述: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工場手工業,生產力發展突飛猛進,在生產領域、社會領域中都引起根本性變化。工業革命的不斷深入發展,推動了英國城市化進程,催生了一批新興工業城市。英國的技術革新,推動了英國生產力的發展,在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不斷向外輸送工業品,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和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考向二
高考真題研讀
價值引領1 A 價值引領2 B 價值引領3 A
模擬經典演練
1.C [根據材料可知,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為了吸收歐美先進的工業文明,重視英語課程,推動了日本近代化,故選C項;日本最終并未淪為英語國家的殖民地,排除A項;1890年大陸政策的提出,標志著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道路,排除B項;日本明治維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勢力,建立了具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代議制政權,排除D項。]
2.A [根據材料可知,巴黎公社爆發后,馬克思深刻闡釋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并將其作為第一國際宣言發表,體現了其隨著巴黎公社爆發和第一國際發展而進一步傳播,故選A項;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并不代表其被各國工人階級都接受,排除B項;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并非第一國際對巴黎公社的支持,排除C項;材料信息未涉及舊思想,排除D項。]
3.D [提拉克認為“必須首先給人房子,然后你才能要求他們把屋子布置得井井有條”,即民族獨立是社會革命的前提和基礎,D項正確,排除B項;提拉克是印度資產階級民族解放斗爭的杰出領導人,代表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不可能主張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排除A項;C項是甘地的主張,排除。]
4.(1)杰出貢獻:指導和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促進科學社會主義的傳播和發展;堅決捍衛馬克思主義;豐富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唯物史觀)。
(2)優秀品質: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堅持理論創新;理想遠大(追求全人類解放);共產主義信念堅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来县| 湖口县| 裕民县| 华安县| 进贤县| 岐山县| 舒城县| 廉江市| 黎城县| 汉中市| 育儿| 青浦区| 顺义区| 宽甸| 定州市| 老河口市| 资兴市| 北票市| 雷波县| 遵化市| 宁德市| 定陶县| 常德市| 田东县| 冕宁县| 惠水县| 梅州市| 滕州市| 清河县| 洛川县| 兴宁市| 蒙城县| 肇源县| 巴里| 临朐县| 江山市| 丰顺县| 东城区| 敦化市| 成武县| 苍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