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板塊三 世界史 第10講 多元與交流的時代——世界古代文明 學案(含答案)-2024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板塊三 世界史 第10講 多元與交流的時代——世界古代文明 學案(含答案)-2024高考歷史二輪復習

資源簡介

板塊三 世界史
第10講 多元與交流的時代——世界古代文明
時空定位
階段特征
從上古到中古時期,人類由原始社會逐漸邁向文明時代。古代文明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格局,地域性帝國不斷崛起,人類文明實現了交流與交融
政治 (1)遠古時期:伴隨著階級、國家和文字的出現,人類社會開始邁入文明時代。最初的文明主要出現在大河流域,呈現出起源多元、發展多樣的格局。以雅典為代表的古代希臘逐漸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古羅馬先后實行貴族寡頭政治和君主專制。 (2)中古時期:①西歐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以及教會權力與王權并立的局面,中古后期的等級君主制和議會制,構成了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產生與發展的基本背景;②在亞洲,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先后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在南亞,孔雀帝國一度統一大部分地區,笈多帝國和德里蘇丹國先后興起;東亞的日本和朝鮮學習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
經濟 (1)農業和畜牧業產生后,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變成食物的生產者,社會分工與社會結構日趨復雜。 (2)生產工具和勞作方式上:青銅器最早出現在西亞、北非地區;小亞細亞東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鐵技術。古希臘羅馬歷史上,一家一戶的家庭式勞作日漸普及。羅馬共和國晚期出現大型奴隸制莊園。西歐封建莊園盛行。 (3)商業貿易上:①在原始社會末期,手工業與農業分離,手工業者開始在便于交換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鎮的雛形;②古希臘羅馬海外貿易十分活躍,拜占庭帝國一度壟斷了中國絲綢等東方奢侈品在歐洲市場的貿易,阿拉伯商人在亞非歐三洲之間從事中介貿易,其活動范圍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區域;③絲綢之路成為古代貫通亞、歐、北非的重要貿易通道;④中古后期,西歐城市獲得自治權,市民階層涌現,商貿繁榮發展。 (4)早期城市發展上:①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生活的地區出現了城市;②古希臘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業的功能;③古羅馬城市的道路系統和供水排水系統,成為后來西方城市建設的標準
文化 各古代文明在文字、文學、科技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交流,并相互影響。 (1)西亞地區: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爾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漢謨拉比法典》是研究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重要資料。 (2)希臘羅馬:蘇格拉底致力于探討人生哲理和社會倫理;柏拉圖創建的“學園”將哲學和數學知識融會貫通;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妒~表法》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凱撒時期制定的儒略歷后經修訂成為世界通用的公歷。 (3)中古時期歐洲:基督教信仰成為西歐地區普遍的文化符號,基督教會控制著西歐社會的精神生活。西歐的基督教文化和拜占庭、俄羅斯的東正教文化是中古時期歐洲兩個主要的區域文化。 (4)亞洲:南亞的古代印度文化頗具特色,豐富多彩,對東南亞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東亞的古代朝鮮和日本的文化及東南亞文化既有本土文化的底蘊,又受到中華文化等外來文化的影響。阿拉伯文化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阿拉伯帝國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5)非洲與美洲:古代埃及人創造了獨特的象形文字,創作出豐富的文學作品;古埃及的建筑藝術深受宗教影響。美洲的三大印第安文明均創造了輝煌的文化成就
專題要點 1.古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了解人類文明在古代世界的發生和發展的一般情況與不同特點,注意農耕和畜牧業的產生是人類文明產生的前提;了解各文明古國發展的不同特點,并分析、認識這些特點形成的不同時空條件。人類最初文明受制于不同地區的時空條件,越是文明初期受自然條件的制約越大。認識古代各大帝國的區域性影響和不同文明之間的早期聯系。 2.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注意了解中古時期歐亞地區不同國家、民族、宗教和社會變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狀況;認識這一時期世界各區域文明的多元面貌。知道西歐的封建制度并不是世界的普遍現象,了解世界文明的多樣性,以及整個世界形成的相對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
命題分析 情境設計 通過生活情境考查西歐封建社會出現的新變化;通過學術情境考查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城市自治對西歐歷史發展的影響、羅馬法的發展演變;通過社會情境考查雅典公民政治、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中世紀英國議會的發展;通過學習情境考查阿拉伯帝國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核心考點 古代文明表現出的多元特征;古代文明的區域性擴張和文明的交流;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阿拉伯帝國文化的繁榮及其在東西方文明交流中的橋梁作用;古代日本和朝鮮對中國文化的吸收;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突出成就
價值導向 制度創新;與時俱進;社會責任感;文明互鑒
備考方向 從時空觀念和歷史理解的角度把握古代世界文明多元化的原因和古代日本吸收中華文化的特點; 從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的角度關注東西方文明的不同走向、世界文明之間交流的主要途徑和西歐封建社會的特征;從家國情懷的角度總結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興衰歷程的啟示
考向一 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與不同文明之間的聯系
價值引領1 制度創新——從伯里克利時期的政策看雅典公民政治
(2020·江蘇卷,14)公元前430年雅典發生瘟疫后,伯里克利成為雅典民眾發泄怨氣的對象,將軍職務被罷免,并被判處巨額罰款。但是雅典人不久后又選舉他為將軍,并且把國家事務交托給他處理。這一現象說明雅典(  )
A.平民權力至上 B.民主制度達到高峰
C.實行輪番而治 D.采用直接民主方式
解讀
知識 為基 伯里克利擔任首席將軍期間,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而非確立起來。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廣大公民直接參與,原則上公民都有權利決定和管理國家大事,通過選舉擔任各級政府官職。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權利,其權利通過公民直接參與和管理城邦事務的方式來實現
能力 為重 根據材料可知,伯里克利被罷免后,民眾又把國家事務交給伯里克利,這些都是雅典民眾直接投票的結果,反映出在雅典政治事務中公民采用直接民主的方式做出決定,因此這種政策推動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疾楂@取、解讀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素養 導向 從家國情懷角度看雅典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從歷史解釋角度看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發展的原因
價值引領2 與時俱進——從羅馬擴張看萬民法的發展
(2022·6月浙江選考,16)在羅馬擴張的過程中,“地方習俗互相抵觸的不同地區的人們之間,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間是有糾紛的,羅馬法官不得不以某種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羅馬法逐漸形成這樣的觀點:習俗未必正確,還有一種藉以做出公平決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則……(這)是從人的本性和理性產生出來的,因而是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A.羅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漸取代萬民法
C.萬民法的作用逐漸顯現出來
D.以習慣法排解外邦人之間的糾紛
解讀
知識 為基 ①《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成文法的起源。②羅馬公民法與萬民法的不同:公民法的對象是羅馬公民;其內容是公法較多;其來源是民眾大會、元老院決議,習慣法為主;其程序遵循形式主義原則。萬民法的對象是羅馬境內的羅馬公民與非羅馬公民;其內容是所有權與債法;其來源是清除了形式主義的羅馬固有的“私法”規范,同羅馬人發生聯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規范,以及地中海商人通用的商業習慣與法規等;其程序更為靈活
能力 為重 材料“西班牙商人……加以排解”說明隨著羅馬的不斷擴張,各種新的社會矛盾日益凸顯,公民法已不太適應新的形勢,“還有一種藉以做出公平決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則”說明萬民法應運而生,適用于羅馬境內的各族人民,簡潔靈活且實用有效??疾楂@取、解讀信息的能力
素養 導向 從史料實證角度看萬民法的作用;從時空觀念角度看羅馬擴張概況與萬民法的發展
價值引領3 多元文明——從繳稅比例示意圖看波斯帝國文明特點
(2023·江蘇高考,11)下圖是根據大流士一世時期的稅單整理而成的波斯帝國各地繳稅比例示意圖。對圖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波斯帝國(  )
A.統治中心已轉移至印度
B.基層社會治理臻于完善
C.各個地區文明孤立發展
D.財政收入依賴農業經濟
知識 為基 波斯帝國;四大文明古國
能力 為重 大流士一世時期的波斯帝國稅收主要依賴“印度”“兩河流域”“埃及”三個地區,而這三個區域農業經濟發達,由此推斷波斯帝國的財政收入依賴農業經濟。該題考查信息獲取與解讀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素養 導向 從史料實證角度看波斯帝國社會經濟的特點;從家國情懷角度看文明發展的多樣性
1.歷史理解——古代世界文明多元化的原因
2.唯物史觀——東西方文明的不同走向
3.歷史解釋——世界各地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徑
經貿 往來 經貿往來是世界各地文明交往交流的基本形式,雖然沒有擴張和戰爭引發的交流引人注目,但是,和平的經貿往來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類文明交往的形式。絲綢之路為中國和西方之間的經濟、技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為東西方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人口 遷徙 (1)人口遷徙使不同種族、文明的族群產生接觸,從而形成一批新的國家。 (2)人口遷徙對亞歐大陸各主要區域文化的形成和轉型產生了重要影響,大大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世界古代史上,西亞地區的人口遷徙最為復雜,文明之間的交流也最為活躍
軍事 征服 征服者的文明占據優勢地位,往往能夠大大加快文明的傳播速度。亞歷山大的東征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大大促進了希臘文明的傳播,是東西方文明一次大規模的交往和交流
國家 統一 在一個統一的國家內,由于相對穩定的環境和國家政策的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往、交流將更加便捷。羅馬帝國時期,亞非歐文明交流的速度加快,奠定了羅馬帝國繁榮的基礎
1.視角:《漢謨拉比法典》與兩河流域文明
(2023·連云港高三調研)《漢謨拉比法典》規定:“倘自由民對另一自由民有谷或銀之債權,不通知谷物主人,即從谷倉或谷場取去谷物,則此自由民因其不通知谷物主人而擅從谷倉或谷場取谷,應被檢舉,彼應全部交還其所取之谷,且喪失其全部。”這說明當時(  )
A.私有財產受到保護
B.違約現象比較普遍
C.農業生產較為發達
D.奴隸主利益受保障
2.視角:歐亞貿易與政治版圖
(2023·江蘇省百校聯考)“穿越歐亞的貿易暴露出東西方在財富上的巨大差距。這些差異有助于塑造接下來兩千年的地區史?;I措資金的問題成了西方歷史的主題,也成了世界歷史的主題?,F今伊朗所處的地區位于歐亞大陸貿易的中心位置,它把中亞市場同西南亞和地中海地區連接起來。因此,軸心時代第一個偉大帝國在此發端并不奇怪。”作者意在說明,歐亞貿易(  )
A.影響了歐亞地區政治版圖
B.利于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C.推動世界各國的對外擴張
D.導致東西方發展失去平衡
3.視角:契約關系與東亞文明
(2023·揚州高三調研)有學者指出,日本“武士與下屬建立主從契約關系。主君對下屬施以‘恩惠’,即認同下屬擁有土地等權利,同時給予其新的權利,并對下屬加以保護。另一方面,下屬則對主君盡忠‘奉公’——無論在平時還是在戰時,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軍事上。”這種“契約關系”(  )
A.帶有互惠互利的色彩
B.雙方處于一種平等狀態
C.強化了中央集權體制
D.使不同階層間關系和諧
4.基于史料實證與歷史理解考查古代希臘城邦政治
(2022·6月浙江選考,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希臘也沒有一個共同的國王和共同的行政管理機構,每個城市自成一個國家。只有某些東西把希臘聯合在一起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體育運動。……譬如,為了紀念眾神之父宙斯,人們每隔四年在其圣地舉行一次盛大的賽會。這個圣地叫奧林匹亞,那里有大的神廟,也有一座運動場,所有的希臘人,多里安人和伊安尼爾人、斯巴達人和雅典人都來到那里,以顯示他們在短跑、擲鐵餅、投標槍、摔跤和賽車方面的才能。
——摘自[英]貢布里希《寫給大家的簡明世界史:從遠古到現代》
材料二 (雅典)民主活動的范圍比過去大大擴大了……這套體系也體現了雅典為現今許多學者稱為“極端民主制”的基本原則?!瓋H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才享有公民權……而且,這種民主權利本身有時也流于形式,失之過濫;公民大會往往在一些別有用心之徒的煽惑之下,通過了一些懷有偏見的錯誤決議,傷及無辜,扼殺了新的思想。所以雅典民主政治始終只是意味著社會上一少部分成員的政治權利,存在著無可逾越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
——摘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
(1)閱讀材料一,根據材料概括古希臘各城邦的關系,指出奧林匹亞遺址在當時所起的作用。(6分)
(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寫出雅典城邦被排除于公民權之外的人員構成。雅典民主政治“無可逾越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體現在哪幾個層面?(說明:只列關鍵詞,無需展開)(4分)
考向二 中古時期世界各區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價值引領1 人文關懷——從莊園法庭訴訟案件解決看中世紀歐洲基層治理
(2023·江蘇高考,12)1289—1304年,在英國辛德雷克莊園中,農民之間的訴訟多因被告滿足原告的訴求而在莊園法庭外解決,只有31%的訴訟最終通過莊園法庭裁決。莊園法庭在裁決農民之間糾紛時往往強調情理而非法律。據此可知,該莊園法庭(  )
A.以保護農民利益為宗旨
B.主要處理莊園主和農民的糾紛
C.重視維護莊園秩序穩定
D.依據大陸法裁決莊園經濟訴訟
知識 為基 中世紀;莊園制;莊園法庭
能力 為重 材料反映該莊園法庭注重調解糾紛和人文關懷,而不是突出法律的剛性規定,這樣有助于矛盾的緩和、秩序的穩定。該題考查信息的獲取與解讀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素養 導向 從史料實證角度看莊園制特點;從歷史理解角度分析莊園法庭做法的合理性
價值引領2 自強自立——從西歐城市復蘇看城市自治的產生
(2022·海南卷,11)中世紀后期,西歐城市復蘇的標志之一是“修建城墻”。一“墻”之隔區分了墻內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墻內居民因特許權解除了在采邑制和莊園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關系,并可自由選擇其經濟活動的內容和方式。這一歷史現象(  )
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間的關系
B.概括了西歐封建莊園的特征
C.呈現了王權逐步加強的趨勢
D.說明了城市自治產生的前提
解讀
知識 為基 ①封君封臣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領主與騎士之間。②西歐封建莊園廣義指西歐封建主憑借各種政治權力對依附農民進行剝削、統治的一定地區;狹義指歐洲封建主主要用勞役地租形式剝削依附農民、獨立進行管理及核算的一個地段,即封建主經營土地的一個單位。③從15世紀開始,王權在與教會、貴族和市民的錯綜復雜的斗爭中逐漸增強,逐漸形成歐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國”,“新君主國”隨著權力的日益集中,到17世紀大都實行君主專制統治
能力 為重 據材料“墻內居民因特許權解除了在采邑制和莊園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關系”可知,中世紀一些城市允許莊園居民恢復人身自由,有利于加速莊園經濟的解體,為城市自治經濟的興起奠定法律基礎。考查獲取、解讀信息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素養 導向 從唯物史觀角度看西歐城市自治產生的前提;從歷史解釋角度認識西歐城市復蘇;從時空觀念角度看中世紀后期西歐城市的發展
價值引領3 聯合團結——從英國議會下院的組成看城市市民與國王聯合
(2022·北京卷,12)英國議會最初由封建教俗貴族組成,旨在協助國王解決財政困難。1265年騎士和城市市民代表首次參加議會,并于1341年起單獨議事,最終組成議會下院。通過議會,國王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金錢和人力的支持,而議會亦可向國王提出請愿。關于中世紀英國議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國王可不經議會同意而加征新稅
B.下院形成標志著君主立憲制建立
C.城市市民是國王聯合的重要對象
D.貴族通過議會掌握了國家行政權
解讀
知識 為基 14世紀,議會取得批準征稅、進行立法等重要權力,國王不經議會同意不得增加新稅;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標志著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英國下議院的成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議會,而且當時的貴族議會并未掌握國家行政權
能力 為重 據材料可知,英國議會下院由騎士和城市市民組成,單獨議事,一定程度上支持國王,這說明城市市民是國王聯合的重要對象。考查獲取、解讀信息和知識遷移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素養 導向 從歷史解釋角度看中世紀英國議會的特點;從史料實證角度看城市市民與國王的聯合
1.歷史解釋——西歐封建社會的多元性特征
多元的社會結構 政治上,天主教會、封建領主與自治城市鼎立;經濟上,莊園經濟、小農經濟與商品經濟并存;文化上,天主教神學、日耳曼文化、希臘羅馬文化共存
封君封臣的體制 封君與封臣通過特定儀式建立一種契約關系,領主不能強加給封臣某種義務,封臣要承擔效忠領主等義務
相對獨立的莊園 自給自足是西歐莊園經濟的顯著特征,在莊園中以領主為中心,形成相對獨立的政治集團,領主在自己的莊園中,行使某種程度的統治權
追逐自由的城市 城市建立在商業貿易的交結點上,封建關系脆弱。自治城市建立一種自治機構來對抗領主,維護市民生活與商業貿易,為市民文化的生長提供土壤
宗教的禁欲主義與世俗的貴族文化 宗教文化宣揚對上帝、神權的敬畏,通過禁欲控制人們生活。貴族宣揚以忠誠為核心的騎士精神
2.歷史理解——古代日本吸收中華文化的特點
由被動到主動、由間接到直接 早期中華文化主要通過朝鮮輸入日本,后來日本統治者出于鞏固統治的需要,主動派遣使節、留學僧和留學生來中國學習
選擇性與主體性 日本將外來文化吸收、選擇、融合,在堅持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擇其所長,去其所短,進行改造,創立日本特色的文化
實用主義 以儒學為例,儒學傳入日本之初,只在小范圍內緩慢發展。 后來日本統治者企圖利用儒家的部分思想來規范統治秩序和加強中央集權,推動了儒學在日本的發展。 幕府建立、武士興起,由于長期的戰亂紛爭使人們對現世失去信心,人們開始將希望寄托于來世。于是,儒學成為佛教在日本傳播的輔助工具
收放自如 (1)當日本需要中華文化時,則敞開胸懷,如饑似渴地吸收。 (2)當它不需要或認為沒有必要時,它則利用天然屏障與外界隔離,最終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明
3.唯物史觀——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興衰歷程的啟示
1.視角:王權與教會相互依賴
(2023·連云港考前調研)511年,法蘭克王國召開由基督教主教參加的教務會議,會上宣讀了國王給主教們的信,承諾給予身陷囹圄的基督教徒們應有的保護與自由。會議還通過了教會法,規定:在沒有國王的命令或國王代理人的授權時,任何人不得將世俗人士晉升為教士。這說明當時(  )
A.王權與教會相互借重
B.王權松散局面有所改善
C.教權從屬于世俗權力
D.教會法成為王權的基石
2.視角:拜占庭帝國與文明發展
(2023·南通模擬)拜占庭帝國信仰東正教并傳承著古希臘文化。14世紀時,奧斯曼帝國不斷入侵,使拜占庭學者帶著大批的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珍品及文學、歷史、哲學等書籍,紛紛逃往西歐避難,在那里講授古希臘輝煌的歷史和文化。由此可見(  )
A.天主教文化受到批判和改造
B.奧斯曼帝國興起并成為文化中心
C.意大利具有成熟的文化體系
D.政治格局的變動影響了文化發展
3.視角:瑪雅文明與象形文字
公元前后,瑪雅人創造了與埃及、中國的象形文字體系相似的文字。瑪雅人認為文字是由“日眼大神”創造的,因此,文字由祭司壟斷。16世紀開始,許多掌握文字的祭司被火刑燒死,瑪雅文寫本基本都被當作“魔鬼的作品”付之一炬。這反映了(  )
A.美洲文化受外來文化影響明顯
B.瑪雅信仰中太陽神居重要地位
C.政教合一的國家制度逐步瓦解
D.殖民者導致瑪雅文明發展中斷
4.基于唯物史觀與歷史理解考查人類文明發展趨勢的復雜化
(2023·揚州高三調研)(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類文明體主要類型的簡單分類法
文明體類型 主要特征 什么時候
親屬社會 小型的(少于50人),移動的,與鄰居有聯系 舊石器時代,不過,其中一些持續到21世紀
早期農 業村莊 農民群體,幾百號人,與鄰居有松散聯系 大約距今11000年農業肇始之際初次出現,擴展到世界許多地區,覆蓋四個世界區,至今還存在于一些地區
游牧 社會 游牧民群體,與鄰居有松散聯系,偶爾能夠結盟形成龐大的軍隊 大約公元前4000年伴隨次級產品革命(提高了對大型牲畜的利用效率)而首次出現;只存在于非洲—歐亞大陸,不適合農耕的干旱地區
農耕 社會 人口幾百萬的大型群體,將廣大地區的村莊和城市聯結在一起,出現了國家、稅收體系、讀寫能力以及紀念性建筑 大約公元前3000年之前諸多世紀,最早出現在蘇美爾和埃及;也出現在包括美洲在內的農業廣為傳播的其他地區;19世紀之前主要的社會類型
現代全球社會 相互聯系的全球文明體,建立在現代工業技術之上 只出現于現代人類的社會類型
——摘編自[美]大衛·克里斯蒂安等《大歷史:虛無與萬物之間》
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提出一個論題并加以論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論結合,論述充分,邏輯清晰)
第10講 多元與交流的時代——世界古代文明
考向聚焦
考向一
高考真題研讀
價值引領1 D 價值引領2 C 價值引領3 D
模擬經典演練
1.A [根據材料可知,法典保護了谷物主人的財產所有權,故選A項;據材料可知當時有借貸關系的存在,但債權人無權在不通知債務人的情況下將債務人的財物占為私有,也不能說明債務人的違約,排除B項;《漢謨拉比法典》的實質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和權威,農業生產較為發達與主旨不符,排除C項;自由民包括奴隸主階層和平民階層,法典并未強調奴隸主利益受保障,排除D項。]
2.A [材料體現的是歐亞貿易對于帝國興起的影響,即影響了歐亞地區政治版圖,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對政治版圖的影響,非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排除B項;材料中的范圍是歐亞,非世界各國,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歐亞貿易對東西方發展的影響,排除D項。]
3.A [根據材料可知,武士與下屬這種“契約關系”是雙向的權利和義務,帶有互惠互利的色彩,故選A項;材料中強調的是主從契約關系,不是平等關系,排除B項;幕府統治時期,中央集權受到削弱,排除C項;材料只提到武士與下屬的關系,不同階層關系無法體現,排除D項。]
4.(1)關系:彼此分立,又保持密切聯系;有共同信仰,共同參加運動會。
作用:古希臘圣地;體育競技中心。
(2)構成:婦女,奴隸,外邦移民(或“外邦人”)。
層面:民主范圍;民主性質;參政方式。
考向二
高考真題研讀
價值引領1 C 價值引領2 D 價值引領3 C
模擬經典演練
1.A [從題目中可知,國王承諾給予基督教徒保護與自由,同時教會法規定沒有國王命令不得晉升教士,這表明國王與教會在某種程度上達成了一種相互合作的關系,故選A項;材料主旨是主權與教會的關系,無法證明當時王權松散局面的改善,排除B項;教會權力一直保持一定程度的獨立性,沒有從屬于世俗權力,排除C項;材料中只體現國王與教會在某種程度上展開合作,無法看出教會法成為王權的基石,排除D項。]
2.D [材料中沒有描述天主教的信息,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奧斯曼帝國興起并成為文化中心,排除B項;拜占庭學者逃往西歐,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展,但無法判斷意大利的文化體系是否成熟,排除C項。]
3.D [材料表明瑪雅人創造了獨特的文字,瑪雅文字及其寫本是其文化的主要載體,掌握文字的祭司也是文化的傳承人,但16世紀開始,祭司被殺,寫本被毀,聯系所學可知,這是西班牙殖民入侵造成的,D項正確。]
4.示例:
論題:人類文明體呈現逐漸復雜化的趨勢。
闡述:在舊石器時代,人類過著群居生活,以血緣為基礎的小型“親屬社會”,過著主要依靠“采集和漁獵”的移動式的生活。大約距今1萬年前,人類的一些區域進入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和畜牧業逐漸發展并傳播開來,以農民群體為基礎的早期農業村莊出現并擴展到世界許多地區。大約公元前4000年,伴隨著游牧業的發展,在非洲—歐亞不適合農耕的地區,以游牧民群體為基礎的游牧社會出現,牧民之間、牧民與農業文明區之間存在松散的聯系,游牧社會偶爾能夠結盟形成龐大的軍隊并進行遠征。大約公元前3000年之前的諸多世紀,在一些大河流域出現了人數更多更復雜更多樣的農耕社會,如西亞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中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華夏文明等,這些文明將廣大地區的人口、村莊和城市聯結在一起,出現了國家、稅收體系、讀寫能力以及紀念性建筑,人類文明體復雜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新航路開辟以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逐漸形成相互聯系的全球文明體,建立在現代工業技術之上的“現代全球社會”是人類文明體復雜化的新階段。
總之,人類文明體隨著歷史發展復雜化程度逐漸提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贡嘎县| 阳泉市| 津市市| 凌云县| 四会市| 阳东县| 托克托县| 温宿县| 益阳市| 夹江县| 南平市| 苗栗县| 娄底市| 延津县| 沿河| 琼中| 聂拉木县| 边坝县| 弋阳县| 高阳县| 八宿县| 中山市| 太仓市| 祁连县| 鹤山市| 漠河县| 清新县| 正宁县| 平陆县| 辉县市| 兴宁市| 邢台县| 法库县| 闽清县| 靖宇县| 长丰县| 汤原县| 淳化县| 九龙坡区| 上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