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畫家筆下的色彩教科書內容剖析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可以綜合設定為:感受色彩、學習色彩知識、嘗試色彩表現。培養學生對色彩的藝術感受,運用色彩知識技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從具體目標而言,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通過對名家范畫的欣賞分析,了解色彩對比和筆觸在作品中所起到的情感表現作用,喚起學生對色彩的情感反應。能運用色彩知識分析繪畫作品所表現的情感。通過作品欣賞分析,感受畫面強烈的色彩對比,啟發學生感受不同對比組合的色彩聯想及色彩的象征意義。幫助學生理解冷暖對比和補色對比等色彩知識。認識色彩,了解色彩的基本要素(色相、純度、明度),運用色輪呈現原色、間色以及補色之間的關系。能夠嘗試運用色彩作畫,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教學內容本課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初中美術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課《畫幾筆下的色彩》,本課內容偏重于“造型.表現”包含“欣賞.評述”。教材中較完整的介紹了色彩有關知識,用以點帶面的方式娓娓道來,啟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逐步感受色彩,認識色彩,運用色彩表達情感。教材包括三個層面的學習內容:通過作品欣賞與分析,以小組交流的形式探究色彩與情感的體現;認識色彩色彩的對比與和諧教學思路教學任務的確定教學分為兩個課時進行。第一課時從導入新課、分析凡.高《向日葵》到將所學的分析方法運用到其他作品的分析。通過作品分析的學習過程,完成“色彩與情感表現”段落的學習。在此基礎上進入“認識色彩”段落,學習色彩各要素等知識。完成“學習活動一”設置的作業。第二課時從分析作品入手,了解什么是色調,以及“色彩的對比與和諧”段落的知識。“學習活動二”的設置是通過即興創作,用色彩表達某種情感或感受。這一活動必須與色彩知識的運用緊密相連,防止學習活動流域無需狀態。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在對色彩的感知、識別中感受色彩的沒;體驗不同色彩色調及筆觸給人的感受,認識色彩,理解色彩,了解色彩與自我表現的關系。教學難點:運用色彩知識技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大膽運用色彩的情感特性進行表現。教學建議本課內容以學生欣賞、體驗、感受為主,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評價的標準,以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對教學進行有效調控。對色彩的感受,學生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教學不可能也沒必要讓學生對色彩形成統一認識,教學目的在于喚起學生對色彩的情感反應,以及能讓學生有意識地運用色彩嘗試表現,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不同意見,保護學生個性,重視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個性表現等方面的評價。在教學中課采用的建議如下:問題情境的設計認清問題:色彩是怎樣產生的?有哪些性能?色彩能帶給你怎樣的聯想?搜集資料:布置課前任務,查找相關資料找準問題:對色彩的冷暖和對比進行比較解決問題:認識色彩的三要素、冷暖及對比與和諧小結問題:運用色相環,理清色彩的有關問題教學設計案例課程題目:《畫家筆下的色彩》學習模塊:“色彩與情感表現”和“認識色彩”課時:一課時教材信息:湖南美術出版社 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畫家筆下的色彩》學情分析:本學期是學生進入初中學習的第一個學期,這一階段年齡的學生活潑好動,參與性很強。觀察、記憶、想象、認識能力迅速發展,思維的獨立性顯著增強,雖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識,但對色彩與情感體現及色彩的明度純度并不了解,對色彩的表現能力也參差不齊,課堂參與意識淡薄。教學理念:發揚美育感召的優勢,在感受和欣賞名家范畫的同時樹立美德,提高學生思想文化素養,著力守正創新,堅定美育創新自信。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講解和評價,實現教學評一體化,全面發展美術核心素養。教材分析:本課是湘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美術下冊第三單元《畫家筆下的色彩》一課內容。本課教材中通過感受色彩、學習色彩知識、嘗試色彩表現,從而培養學生對色彩的藝術感受,運用色彩知識技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教材包括兩個層面的學習內容:通過作品欣賞,配合“思考.練習”設置了詞語和色彩連線,啟發學生感受不同對比組合的色彩聯想及色彩的象征意義。用色相環呈現原色、間色及補色之間的關系設計思路:以“色彩與情感表現”為主線,以凡.高作品《向日葵》為例,從色調、對比色彩的運用、用筆特點等方面予以分析。舉一反三,如果改變其色彩為近似色對比,如果運用平涂或平靜的筆觸,會是什么效果?教學可以此為切入口,對作品從色彩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幫助學生感受色彩的表現力。結合兩幅不同風格的作品,運用分析方法:《在希望的田野上》和《猴子吹號》兩幅作品提供補充分析的材料,引導學生運用在《向日葵》賞析中所學的知識方法比較分析,獲得知識。依據美術課造型.表現學習規律,本流程設定為:色彩與情感表現——色彩聯想——認識色彩——完成“學習活動一”設置的作業。在教學流程中,對復雜的色彩知識進行舉一反三的認識與解讀,便于學生對色彩知識形成清晰的認知體系,使學生對色彩表現有較強感受。大概念:了解色彩給人的感受,認識色彩,運用色彩表達情感。問題情境:色彩是怎樣產生的?有哪些性能?色彩能帶給你怎樣的聯想?基本問題:從凡.高《向日葵》作品中,你能看出畫家運用了那些顏色?猜猜他在畫這張作品時心情怎樣?為什么有這種感覺?從戴恒揚《在希望的田野上》作品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畫家運用了哪些色彩?讓人聯想到什么?表現了畫家怎樣的情感?張菊絨的《猴子吹號》跟《在希望的田野上》這兩幅作品的用色有沒有什么區別?色相環中直線相對的色相是什么關系?他們的對比是不是最強烈的 如果要表現協調柔和的畫面效果,應該使用怎樣的色彩?色彩的冷暖是相對的還是絕對的?你能舉例說明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對比欣賞不同色彩關系的作品,通過觀察描述、討論分析、提示評價,配合思考.練習的訓練及色相環的直觀教學,使學生更好了解色彩給人的感受,認識色彩,運用色彩表達情感。教學目標:綜合目標:用對比欣賞和直觀方式帶領學生分析問題,啟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逐步理清色彩的基本知識。讓學生通過欣賞和調色訓練,了解色彩的性能,從而運用色彩知識技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力。具體目標:能夠運用色彩知識分析繪畫作品所表現的情感。能夠參考藝術家的生活背景對其作品的藝術風格做出簡單的評述。嘗試運用色彩作畫,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教學重點:了解色彩給人的感受,認識色彩,運用色彩表達情感。教學難點:色彩的感受及情感教學準備:老師:1、十二色水彩畫顏料2、毛筆、調色板、一次性方便杯、筆洗等學生:課本、水彩顏料、毛筆、素描紙教學方法:演示法、講授法、討論法與問題探究新授:教學導入(圖片欣賞導入)讓學生欣賞無色彩圖片,師問:要是我們的世界變成這樣,會有怎樣的感覺?生1:恐慌、壓抑;生2:沒有生機;生3:嚴肅、害怕.......將無色彩圖片轉換成彩色,形成對比師:是色彩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絢麗多姿。進入新授環節教學過程:色彩與情感表現通過圖片聯想(屏顯圖片),初步了解色彩能傳遞情感的功能[設計意圖]:初步了解色彩能傳遞情感的功能,為下一步的知識提升和練習做好準備。體驗:擺出原色、間色分發紙張,讓同學們用水粉顏料原色、間色進行疊加與調和。體驗各種顏色的組合。教師根據練習總結調色規律,引發色彩的聯想。準備材料:紙張、水粉顏料【設計意圖】:通過直觀體驗得出結論聯想:你最喜歡哪些顏色?為什么?列舉紅、綠、藍帶來的色彩聯想。體會總結各種顏色的具象聯想和抽象聯想展示《向日葵》:分析體會色彩搭配的規律簡介凡.高,展示凡.高《自畫像》師:你認識他嗎?是哪個國家的?生1:畫家凡.高生2:荷蘭畫家教師對凡.高作簡要介紹2、從作品認識色調、冷暖對比師:你能看出作品中運用了哪些顏色嗎?根據其中的色彩,你猜一猜他在畫這張畫時心情怎樣?【設計意圖】:聯系實際生活,展開討論,激發表現欲,開啟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從大師作品中體會發現,指導實踐。生1:大面積的黃、橙,橘色生2:還有小面積的綠色生3:他的心情很好......師: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進行暖色分析)【情境改變】:師:如果凡.高在失落、郁悶的心情下,你覺得他會用什么樣的色彩來畫向日葵?【設計意圖】:從作品認識色調,冷暖對比生1:不同深淺的藍色生2:深綠色生3:灰色......師:色彩具有一定的情感性,那么他是如何傳情達意的呢?“通感”的精彩論述。欣賞有代表性的大師作品,讓學生說說所體會到的情感。實踐:用色彩表達:啟發學生體會通感,說出哪些題材可以用色彩表達出來。(四季、情緒、味道、音樂、舞蹈等)老師用吸管、手示范色彩情感表達(啟發學生用大小不同的吸管吹、滴、甩、融、淌、畫等方法作畫;用手的指腹、指尖、指甲、手背、手掌來作畫,引導學生嘗試更多表現方法。)二、認識色彩1、回憶一下小學的色彩知識,三原色、間色、復色2、三原色三間色的講解(現場調色演示)3、借助色環學習色彩的色相、純度、明度以及同類色,了解色彩的冷暖。從色輪中可以看出不同色相之間的關系。通過比較,學習色彩知識。師:同一幅作品,不同的色彩,給人的感覺一樣嗎?【設計意圖】了解對比色、同類色、鄰近色,通過比較幫助學生建立色彩的感受。生1:不一樣生2:有的很鮮艷奪目生3:有的很協調......師總結:色相環中直線相對的色相互為補色,適合表現沖突強烈的感覺。而相鄰的色彩最協調,適合表現和諧、柔和的感覺。在色相環中,接近或偏向藍色區域的顏色偏冷,而接近紅黃區域的顏色偏暖。色彩的冷暖是相對而言,在不同的色相中都會有冷暖差異。如玫瑰紅相對于朱紅,玫瑰紅偏冷,檸檬黃相對于中黃,檸檬黃偏冷等。實踐(完成學習活動一)嘗試改變《向日葵》的色彩和筆觸,并用改變色彩明度和純度的辦法使色彩的層次豐富起來。【設計意圖】這種模仿改造的訓練,使學生通過切身體驗來理解色彩和筆觸在繪畫中的運用。學生作品展示教學評價本課教學從色彩給人的感受導入,對色彩的情感表現及色彩的聯想進行比較分析,引出色彩搭配的規律,再到認識色彩、色調及冷暖對比。教學內容充實,與學生互動頻繁。結合多媒體課件,學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清晰了解了色彩給人的感受,進而認識色彩,了解對比色、同類色、鄰近色,通過比較幫助學生建立色彩的感受。通過教學評價,我們看到也有些同學能夠嘗試運用色彩的性能表達情感,對色彩知識形成了比較清晰的認知體系。較好的完成了本課教學目標。教學反思在本課教學內容中,我比較注重學生的參與,讓他們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美術的樂趣。同時,我還注重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通過欣賞討論,培養學生探求新知的精神,注重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在整堂課中,由于內容略多面面俱到,使得教學時間緊,節奏快,導致最后學生作業時間不夠。如果再次上這一課內容,我將側重展開一兩點,以點帶面有詳有略,做到張弛有度。互動環節可分組討論,明確小組目標,提高課堂效益。(共39張PPT)假如我們的世界是這樣的,同學們會有什么感覺呢?假如我們的世界是這樣的,同學們會有什么感覺呢?是色彩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絢麗多姿紅色給人一種熱情、沖動、溫暖、興奮的感覺黃色給人一種陽光、溫暖、親切、柔和的感覺藍色給人一種冷靜、沉思、冰冷、平淡的感覺綠色給人一種生命、清新、優雅、自然的感覺紫色給人一種高貴、優雅、神秘、大方的感覺白色給人一種光明、圣潔,清凈、幽雅的感覺黑色給人一種莊重、嚴肅、孤獨、寂靜的感覺在下列詞語中選擇,與四個不同色彩搭配的色框作相應的連線。神秘溫暖熱烈平靜安詳緊張舒緩認識色彩色相、明度、純度十二色相環色彩的三要素:色相:色彩的相貌特征,如紅、黃、藍等。紅色黃色橙色綠色藍色紫色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明度:色彩的明亮程度純度:指色彩的飽和度純度慢慢降低三 原 色二次復色(也稱間色)三原色二次復色三次復色紅黃藍橙綠紫紅橙黃橙黃綠藍綠藍紫紅紫說明:1 、十二色相環是由三原色、二次復色、三次復色組合而成。2、二次復色是由原色調配而成。3、三次復色是由原色和二次復色調配而成。冷 色 調冷 色 調暖 色 調暖 色 調色彩是可以傳遞情感的冷暖色分別可以傳遞怎么樣的情感?觀察色彩,你覺得梵·高在畫這張畫時心情怎么樣?為什么?色彩的冷暖—失望、悲觀、冷漠色彩的對比與和諧在色輪上將距離越 的、越鮮艷的顏色搭配 在一起越適合表現 沖突強烈 的感覺將距離越 的、純度越低的顏色搭配 在一起越適合表現 和諧、柔和的感覺遠近運用所學知識在練習卡的右邊畫上合適的顏色,更加準確地表達出你的心情。實戰演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畫家筆下的色彩教學案例.docx 畫家筆下的色彩(上課一).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