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2課時 氧化鈉和過氧化鈉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鈉和氯第一節 鈉及其化合物1.從物質類別、元素化合價的角度認識Na2O、Na2O2的性質(重點),熟知過氧化鈉與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應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2.會設計實驗探究Na2O2與H2O、CO2的反應(難點),培養學生論據推理和模型認知、增強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核心素養學習目標常溫:加熱或點燃:條件不同產物不同4Na + O2 === 2Na2O(白色)(淡黃色)2Na + O2 === Na2O2△【回顧舊知】 鈉與氧氣的反應:情 境 引 入【問題】怎樣學習兩種鈉的氧化物的性質呢?運用比較法學習任務一 認識學習鈉的氧化物的一般思路——比較法物質 氧化鈉(Na2O) 過氧化鈉(Na2O2)色、態氧元素化合價陰、陽離子個數比是否為堿性氧化物生成條件化學性質特性轉化 用途白色固體淡黃色固體-2-11∶21∶2是?常溫點燃或者加熱1. Na2O的化學性質【活動一】 Na2O具有堿性氧化物的通性,請回憶并書寫相關方程式Na2O堿性氧化物Na2O + H2O === 2NaOHNa2O + CO2 === Na2CO3Na2O + 2HCl === 2NaCl + H2O通性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與水反應生成堿任務一 認識學習鈉的氧化物的一般思路任務一 認識學習鈉的氧化物的一般思路——比較法物質 氧化鈉(Na2O) 過氧化鈉(Na2O2)色、態氧元素化合價陰、陽離子個數比是否為堿性氧化物生成條件化學性質 與水反應 Na2O+H2O==2NaOH與酸性氧化物(CO2)反應 Na2O+CO2==Na2CO3與酸反應 Na2O + 2HCl ==2NaCl + H2O特性轉化 用途白色固體淡黃色固體-2-11∶21∶2是?常溫點燃或者加熱?趣味實驗:滴水生火任務二 設計實驗,探究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問題探究】(1)脫脂棉劇烈燃燒的原因是什么?(2)該實驗的反應原理是什么?寫出化學方程式。素材1 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滴水點火,水火相容”的魔術實驗,他用脫脂棉包住一些過氧化鈉粉末放在石棉網上,向脫脂棉上滴幾滴蒸餾水,注意觀察現象a.有氧氣生成;b.該反應放出熱量。2. Na2O2的性質【活動1】實驗探究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注意觀察實驗現象生成O2↓帶火星的木條生成NaOH↓pH試紙檢驗放熱反應↓觸摸外壁發燙復燃堿性實驗結論:Na2O2與水反應放熱,2Na2O2+2H2O==4NaOH+O2↑實驗現象:任務二 設計實驗,探究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足量過氧化鈉與H2O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先變紅后褪色;取反應后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產生大量氣體,為什么?試寫出過氧化鈉與水反應過程的化學方程式和總反應化學方程式。Na2O2與水反應的過程中會生成H2O2和NaOH,NaOH使酚酞溶液變紅,H2O2有強氧化性,也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加入MnO2后,H2O2在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氣。①Na2O2+2H2O==2NaOH+H2O2 ②2H2O2==2H2O+O2↑將①×2+②得總反應:2Na2O2+2H2O==4NaOH+O2↑。任務二 設計實驗,探究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活動2】實驗探究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歷程素材2 把用脫脂棉包裹的過氧化鈉放入蒸發皿中,用長玻璃管對著脫脂棉用力吹氣,觀察現象:趣味實驗:吹氣生火任務二 設計實驗,探究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問題探究】(1)脫脂棉劇烈燃燒的原因是什么?(2)該實驗的反應原理是什么?寫出化學方程式。a.有氧氣生成;b.該反應放出熱量。2Na2O2+2CO2 == 2Na2CO3+O2【情境素材】查閱相關文獻可知,潮濕的CO2才能與Na2O2反應,而干燥的CO2與Na2O2不反應。潮濕的CO2與Na2O2反應的過程可以表示如下:首先 ①Na2O2(淡黃色)+2H2O===2NaOH+H2O2;② 2H2O2===2H2O+O2↑,然后:③CO2+2NaOH===Na2CO3(白色)+H2O(①+③)×2+②得到:2Na2O2+2CO2===2Na2CO3+O2所以CO2與Na2O2反應時需與水接觸,H2O可看作“催化劑”。任務二 設計實驗,探究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活動3】 利用化學方程式和雙線橋,對比分析過氧化鈉與水、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提示 我們先看看雙線橋的表示2Na2O2+2H2O === 4NaOH+O2↑化合價升高,失2×e-,被氧化化合價降低,得2×e-,被還原﹣1 ﹣2 02Na2O2+2CO2 === 2Na2CO3+O2化合價升高,失2×e-,被氧化化合價降低,得2×e- ,被還原﹣1 ﹣2 0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O2 是氧化產物,NaOH、Na2CO3是還原產物Na2O2是強氧化劑任務二 設計實驗,探究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 ①與H2O反應:②與CO2反應:相同質量的Na2O2分別與H2O和CO2反應,轉移的電子數:①=②,若1個Na2O2與H2O反應則轉移1個電子。【活動4】 利用化學方程式和單線橋,對比分析過氧化鈉與水、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任務二 設計實驗,探究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②從化學方程式的計量數分析可知,無論是CO2、H2O還是二者的混合物,與足量的Na2O2反應時,參與反應的CO2或H2O與放出O2的分子個數之比均為________。2∶1提示【交流研討1】有的同學認為Na2O與Na2O2都是堿性氧化物,你同意這種觀點嗎?提示 不同意。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是指能與酸反應只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Na2O2與鹽酸反應時不僅生成NaCl和水,還會有氧氣生成,故不屬于堿性氧化物。任務二 設計實驗,探究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交流研討2】試根據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推測其與鹽酸的反應并寫出化學方程式。(選用)提示 過氧化鈉與鹽酸的反應可看作是過氧化鈉先與水反應,然后生成的氫氧化鈉再與鹽酸發生中和反應,由此可推知,過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4HCl===4NaCl+2H2O+O2↑。任務二 認識學習鈉的氧化物的一般思路——比較法物質 氧化鈉(Na2O) 過氧化鈉(Na2O2)色、態氧元素化合價陰、陽離子個數比是否為堿性氧化物生成條件化學性質 與水反應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與酸性氧化物(CO2)反應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 === 2Na2CO3+O2與酸反應 Na2O + 2HCl ==2NaCl + 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特性轉化 用途白色固體淡黃色固體-2-11∶21∶2是否,過氧化物常溫點燃或者加熱任務二 設計實驗,探究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交流研討3】將適量過氧化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有什么現象?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選用)提示 有氣泡放出,溶液顏色變淺,同時有藍色沉淀生成。2Na2O2+2H2O===4NaOH+O2↑,2NaOH+CuSO4===Cu(OH)2↓+Na2SO4。提示 2Na2O2+2SO2 === 2Na2SO4【交流研討4】過氧化鈉與SO2 如何反應?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選用)Na2O2強氧化性的表現Na2O2可以用來漂白織物、麥稈、羽毛等與酚酞溶液:溶液先變紅后褪色與二氧化硫:Na2O2+SO2 == Na2SO4與FeCl2溶液: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歸納總結2.有強氧化性,具有殺菌、消毒、漂白的作用。任務三 根據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推測其用途及保存方法【交流研討2】結合Na2O2的性質思考實驗室中應該如何保存Na2O2 提示 Na2O2能夠與空氣中的CO2和H2O反應,應該密封保存。1.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非常理想的應用于密閉艙室的氧氣再生物質,各國都對其進行了研究,并有多種型號產品裝艇使用。【交流研討1】結合Na2O2的性質思考Na2O2有哪些用途 任務三 認識學習鈉的氧化物的一般思路物質 氧化鈉(Na2O) 過氧化鈉(Na2O2)色、態氧元素化合價陰、陽離子個數比是否為堿性氧化物生成條件化學性質 與水反應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與酸性氧化物(CO2)反應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 === 2Na2CO3+O2與酸反應 Na2O + 2HCl ==2NaCl + 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特性 強氧化性、漂白性轉化 2Na2O+O2 === 2Na2O2 用途 供氧劑、漂白劑、消毒劑、呼吸面具及潛艇的氧氣來源白色固體淡黃色固體-2-11∶21∶2是否,過氧化物常溫點燃或者加熱1.下列對于Na2O、Na2O2的比較正確的一項是A.Na2O2、Na2O久置于空氣中變為白色NaOH固體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與水反應)的白色固體C.Na2O2在和CO2的反應中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D.Na2O2、Na2O均可作供氧劑√變為白色Na2CO3固體Na2O不能作供氧劑Na2O2是淡黃色固體評 價 練 習2. Na2O2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劑。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Na2O2遇到濕潤的紫色石蕊試紙后,石蕊試紙最終變為藍色B.過氧化鈉沾到紅色鮮花上,鮮花無變化C.將Na2O2投入CuCl2溶液中有藍色沉淀及氣泡產生D.向飽和燒堿溶液中加入Na2O2,充分反應后,溶液中Na+的數目不變褪色√最終氧化石蕊使其褪色Na2O2先與水反應生成NaOH與O2,NaOH再與CuCl2反應生成Cu(OH)2沉淀Na2O2與水反應生成NaOH與O2 ,消耗水,飽和的燒堿溶液中有NaOH析出,溶液中Na+數目減少評 價 練 習學習小結部分含鈉化合物之間的轉化歸納總結我的收獲一、知識層面二、方法層面比較學習法、實驗探究法1.下列對于Na2O、Na2O2的比較正確的一項是A.Na2O、Na2O2都是鈉的氧化物,都能與H2O反應生成O2B.Na2O、Na2O2都具有強還原性C.Na2O2具有漂白性,能夠用來漂白食品D.Na2O2與水反應時,1個Na2O2在反應中轉移1個電子√Na2O與水反應只生成NaOHNa2O2強氧化性不能漂白食品評 價 練 習2.對于反應:2Na2O2+2H2O==4NaOH+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Na2O2是氧化劑,H2O是還原劑B.當2分子H2O參加反應時,生成1分子O2C.當生成1分子O2時,轉移的電子數為4D.每有18 g H2O與足量Na2O2反應,則固體增重4 g√2 g2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評 價 練 習3.(2022·南陽高一檢測)下列反應中,Na2O2只表現出氧化性的是A.2Na2O2+2H2O == 4NaOH+O2↑B.2Na2O2+2H2SO4 == 2Na2SO4+2H2O+O2↑C.Na2O2+SO2 == Na2SO4D.5Na2O2+2KMnO4+8H2SO4 == 5Na2SO4+K2SO4+2MnSO4+5O2↑+ 8H2O√評 價 練 習4.下列對過氧化鈉的敘述正確的是A.過氧化鈉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過氧化鈉是堿性氧化物B.過氧化鈉能與水反應,所以過氧化鈉可以作氣體的干燥劑C.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產生氧氣,故可用于呼吸面具中D.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時,過氧化鈉只作氧化劑√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Na2O2與酸反應還生成O2會引入新雜質O2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評 價 練 習5.如圖是實驗室研究潛水艇中供氧體系反應機理的裝置圖(夾持儀器略)。(1)A裝置為CO2的發生裝置,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2H+== Ca2++H2O+CO2↑(2)B裝置可除去A裝置中可能揮發出的__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HCl(3)C裝置為O2的發生裝置,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4)D裝置可除去C裝置中未反應的____,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H+== H2O+CO2↑2OH-+CO2==+H2O評 價 練 習6.如下圖所示A是固體金屬單質,燃燒時火焰呈黃色。(1)寫出下列轉化的化學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別列舉物質A、B的一種主要用途。鈉可用于鈦、鋯、鈮、鉭等金屬的冶煉(只要回答合理即可)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劑(只要回答合理即可)2Na+O2 === Na2O2 2Na2O2+2H2O===4NaOH+O2↑評 價 練 習7.在鮮活水產品的長途運輸中,必須考慮以下幾點:①水中需要保持適量的O2;②及時去除魚類等排出的CO2;③防止細菌的大量繁殖。(1)過氧化物具有殺菌消毒的性質,金屬的過氧化物能與H2O反應產生O2,如2Na2O2+2H2O===4NaOH+O2↑。現有兩種在水中能起供氧滅菌作用的物質:Na2O2和CaO2,已知CaO2能緩慢與水反應。根據以上介紹,運輸鮮活水產品時應選擇______放入水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O2與水反應劇烈,生成的NaOH溶液堿性太強,不利于鮮活水產品的存活(或CaO2能緩慢與水反應,供氧時間長,水溶液堿性弱,有利于鮮活水產品的長途運輸)(2)寫出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aO2+2H2O===2Ca(OH)2+O2↑評 價 練 習CaO2 根據題給信息可知,選擇的物質應該能持續吸收CO2并能不斷提供O2,還要抑制細菌的大量繁殖,結合Na2O2的性質可知Na2O2不適合,因為Na2O2與水反應劇烈,且生成物NaOH為強堿,不利于鮮活水產品的存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