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歷史下冊 預習篇11.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一、中國夢宏偉藍圖1.提出:2012年11月,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基本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3.實現途徑: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4.實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5.“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補充:中共十九大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行了戰略規劃。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1.“四個全面”的具體內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2.提出過程:(1)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對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2)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2014年12月,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強調,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4)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5)2020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戰略決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涵演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3.作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三、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1.表現: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持續高速增長,多種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不斷躍上新臺階。2.具體措施及作用:(1)措施一:進入新時代,我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作用: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到11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谷物總產量、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2)措施二: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作用: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3.影響: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使我國在實現國家重大戰略發展目標、主辦國際盛會、應對突發事件、戰勝重大自然災害等方面具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四、開啟新征程1.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1)時間:2021年7月1日(2)主要內容:會上,習近平宣布,我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3)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2.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1)時間:2021年11月(2)主要內容: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全面總結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重點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3.中共十二大(1)時間:2022年10月(2)會議重點:中共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3)會議號召:大會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我國錨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近1億 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這表明我國( )A.開始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 B.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C.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強軍之路【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到2020年,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近1億 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可知,截止2020年,我國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說明我國歷史性解決了絕地貧困,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B項正確;開始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是在改革開放后,并且材料內容沒有強調我國的對外開放,排除A項;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世紀初,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材料內容沒有涉及我國現代軍事建設方面的史實,無法得出走新時代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結論,排除D項。故選B項。2.下列圖片資料體現的共同主題是( )A.中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B.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C.中國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D.中國主導世界經濟發展【答案】A【詳解】根據圖片和所學可知,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A項正確;“一帶一路”與亞投行都由中國主導,不屬于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排除B項;“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針對國內推行的,排除C項;一帶一路與亞投行屬于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的典范,體現不出中國主導世界經濟發展,排除D項。故選A項。3.2013-2020年,我國新增造林面積7.7億畝,完成森林撫育10.1億畝,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十三五”以來,全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昔日的“沙進人退”變成了如今的“綠進沙退”。以上內容踐行的新發展理念是( )A.創新 B.協調 C.開放 D.綠色【答案】D【詳解】根據題干“2013-2020年,我國新增造林面積7.7億畝,完成森林撫育10.1億畝,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十三五”以來,全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昔日的“沙進人退”變成了如今的“綠進沙退”。”和所學知識可知,“綠進沙退”體現了新發展理念中的綠色,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D項正確;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排除A項;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排除B項;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排除C項。故選D項。4.2012年11月,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即“中國夢”,中國夢就是( )A.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B.完成“一帶一路”建設C.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13年3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C項正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說法不夠全面,排除A項;完成“一帶一路”建設,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排除B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屬于中國夢,是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的,排除D項。故選C項。5.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下列選項不屬于“中國夢”基本內涵的是( )A.世界和平 B.民族振興 C.人民幸福 D.國家富強【答案】A【詳解】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據所學可知,“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世界和平”不屬于“中國夢”的基本內涵,A項符合題意,A項正確;“民族振興”是“中國夢”的基本內涵之一,B項不符題意,排除B項;“人民幸福”是中國夢”的基本內涵之一,C項不符題意,排除C項;“國家富強”是中國夢”的基本內涵之一,D項不符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6.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材料體現的戰略布局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國 D.全面從嚴治黨【答案】D【詳解】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它反映了我國反腐懲惡的堅定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法律不因貪腐的官員身份特殊而免于追究法律責任,表明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體現了新一代領導集體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D項正確;題干材料不能體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排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全面深化改革”,排除B項; 材料不能體現“全面依法治國”,排除C項。故選D項。7.某校擬制作“我國生態文明成就”宣傳欄,下列適合推薦的新聞內容是( )①我國守住18億畝(1畝≈666.67平方米)耕地保護紅線②“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③《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發布④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榮獲“八一勛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可知,①我國守住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和③《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發布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有利于建設生態文明,因此,①③符合題意,B項正確;②“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屬于弘揚傳統文化,不符合題意,排除AC項;④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榮獲“八一勛章”是精神文明建設,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B項。8.馬丁·雅克說:“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這就是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開辟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也是改變世界的偉大創造。”馬丁·雅克評價的對象是( )A.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C.新發展理念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這就是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裁、超越零和博弈,開辟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和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來超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之間的隔閡、紛爭和沖突,建設一個更具包容、更加美好的大同世界。這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A項正確;馬丁·雅克評價的是提出“改造世界”的偉大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是有關一個國家的發展理念或道路,與題意不符,排除BC項;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周恩來總理在20世界50年代提出的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不是材料所述“文明發展新道路”,排除D項。故選A項。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在1957年提出了“趕英超美”的口號,發動了“大躍進”運動;1978年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張;進入21世紀,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中國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這種變化主要是由于( )A.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B.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C.中國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總是發生變化D.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忽視了客觀經濟發展規律【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毛澤東在1957年提出了‘趕英超美’的口號,發動了‘大躍進’運動……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講述的是中國共產黨隨著不斷地實踐,在不同的階段提出不同的口號、思想理論,且越來越貼近實際,這種變化主要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排除B項;我國一直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排除C項;從“趕英超美”到“發展才是硬道理”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變化符合客觀經濟發展規律,排除D項。故選A項。10.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_______,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_______”處的內容是( )A.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B.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工業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C.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C項正確;2021年,我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排除A項;建國一百周年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排除B項;2021年,我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排除D項。故選C項。二、綜合題11.近代以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中國人民的艱辛探索從未間斷。中國人民有能力站起來,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材料一材料二 毛澤東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標志著中國已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開始了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楊忠虎、王明《中共黨史簡明讀本》材料三 輿論熱詞統計時間 輿論熱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20世紀80年代初一90年代初 包產到戶、經濟特區材料四 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的講話》(1)近代列強的入侵激起了民族意識的不斷覺醒,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什么?20世紀初期的一場愛國運動因群眾參與的廣泛性,實現了民族意識第一次全面覺醒,這場運動是什么?抗日戰爭使“民族意識覺醒達到全新高度”,談談你對此的認識?(2)材料二中“最偉大的事件”是指什么事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完成的標志是什么?(3)與第一組熱詞的出現有關的會議是什么?與第二組熱詞“包產到戶”有關的政策是什么?(4)根據材料說明“中國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并概括“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的原因?【答案】(1)鴉片戰爭;五四運動;抗日戰爭是全民族抗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戰的勝利證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頑強生命力和非凡創造力的民族;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是抗戰的中流砥柱;我們要大力傳承抗戰精神;要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2)新中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4)名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原因:這條道路是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探索出來的,這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這是一條能夠帶領中國走向國富民強,實現中國夢的道路。【詳解】(1)開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國獨立主權的完整性遭到破壞,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運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所以場運動是五四運動;認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是全民族抗戰;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抗戰的勝利證明,中華民族是具有頑強生命力和非凡創造力的民族;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是抗戰的中流砥柱;我們要大力傳承抗戰精神;要進一步增強民族自信心,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2)事件:根據材料二“毛澤東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可知,新中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到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以“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完成的標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會議:根據材料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政策:根據材料三“包產到戶、經濟特區”可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所以有關的會議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包產到戶”有關的政策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4)名稱:根據材料四“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可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原因:根據材料四“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可知,這條道路是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探索出來的,這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道路;這是一條能夠帶領中國走向國富民強,實現中國夢的道路。12.2021年,中國共產黨將迎來建黨100周年。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以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根據所學知識完成相關內容。材料一時間 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① 年7月 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4年1月 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1927年8月1日 ② 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1927年10月 創建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③ 革命根據地。1935年1月 ④ 會議召開,是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37年9月 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 ⑤ 統一戰線正式建立。1940年下半年 八路軍發動了 ⑥ ,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1945年 中共七大召開,大會確立 ⑦ 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1946年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1949年4月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革命道路馬克思主義 武裝斗爭奪取政權蘇聯(俄) 在中心城市發動武裝起義,奪取全國勝利中國材料二“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造、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九十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選自《堅守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又道路前 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材料三 “習近平指出,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摘自統編教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1)請將材料一表格中劃橫線部分的內容補充完整。(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從1927年~1937年,國共關系發生了什么變化?并指出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3)閱讀材料二指出中國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從中看出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4)根據材料三,指出在建國一百周年時中國要實現的目標。試分析中國底氣十足的原因。【答案】(1)①1921②南昌③井岡山④遵義⑤抗日民族⑥百團大戰⑦毛澤東(2)變化:從國共內戰到國共合作;(或:從國共對峙到合作抗日)原因: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或: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3)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原因: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從國情出發,走自己的路。其它表述也可)(4)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原因: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等。【詳解】(1)內容:根據材料一表格信息結合所學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之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故①為1921。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故②為南昌。1927年10月,毛澤東在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故③為井岡山。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故④為遵義。1937年9月,國民黨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史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這樣,以國共為主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故⑤為抗日民族。1940年下半年,八路軍總部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了100多個團,在華北廣闊的地域,對日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進攻,史稱“百團大戰”。故⑥為百團大戰。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大會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選舉產生了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在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人黨章。故⑦為毛澤東。(2)變化:根據所學可知,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進入長達10年的國共內戰時期。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第二次國共合作重新建立。因此,1927年~1937年,國共關系發生的變化是從國共內戰到國共合作(或:從國共對峙到合作抗日)。原因:根據所學可知,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日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國共兩黨暫時放下成見,聯合抗日。(3)道路:根據材料二“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共產黨根據中國的實際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原因:根據材料二“九十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可知,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原因。(符合題意即可)(4)目標:根據材料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可知,在建國一百周年時中國要實現的目標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原因: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可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方面簡要說明,言之有理即可作答。13.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三農”的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古代農業興起與發展】材料一:如下圖中國原始農耕時代重要遺址分布圖(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原始農耕時代遺址分布的地域特點。材料二:春秋時期,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2)依據材料二,概括推動春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古代農業政策與技術】材料三:漢文帝時,大臣賈誼上書建議,“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大臣晁錯提出“分民于農桑,薄賦斂”。文帝采納了他們的建議,提倡以農為本。——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四:“順天時,量地力,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齊民要術·種谷》(3)分別概括材料三中漢文帝的農業政策和材料四中發展農業遵循的原則。【建言現代鄉村振興】材料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二十大報告(4)鄉村振興人人有責,請依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為現代鄉村振興提2條合理化建議。【答案】(1)特點:分布非常廣泛,主要是位于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及東北遼河流域。(2)因素:鐵制農具和牛耕。(3)政策:以農為本。原則: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農時。(順天時,量地力)(4)建議: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任意2條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給分)【詳解】(1)特點:依據材料一圖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原始農耕時代遺址分布的地域特點是分布非常廣泛,主要是位于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及東北遼河流域。(2)因素:依據材料二“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可知,推動春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鐵制農具和牛耕。(3)政策:根據材料三“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文帝采納了他們的建議,提倡以農為本”可知,材料三中漢文帝的農業政策以農為本。原則:根據材料四“順天時,量地力,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可知發展農業遵循的原則是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農時。(4)建議:依據材料五“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并結合所學,能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有: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等。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會議,它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樹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它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材料二材料三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摘自中共十九大報告(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作出了什么歷史性的決策?(2)據材料二,指出1978年以來廣東經濟發生的總體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引起變化的原因。(3)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如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答案】(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2)變化:經濟飛速增長;1984年經濟增長率迅速追上全國,之后一路領先。原因: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在深圳等地設立經濟特區。(3)[示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等等。【詳解】(1)會議、決策:根據材料“……它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樹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和所學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知識可知,在歷史的轉折關頭,人們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條新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次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2)變化:根據1978年以來廣東及全國經濟增長變化圖可知,1978年以來廣東經濟飛速增長,經濟增長率由低于5%發展到高于20%;1984年經濟增長率迅速追上全國,之后一路領先全國經濟。原因:根據所學改革開放的知識可知,可以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在深圳等地設立經濟特區,引進了外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等角度分析。(3)實現:根據上述材料和所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知識可知,可以從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等角度作答。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歷史下冊 預習篇11.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一、中國夢宏偉藍圖1.提出:2012年11月,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基本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3.實現途徑: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4.實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5.“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補充:中共十九大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行了戰略規劃。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1.“四個全面”的具體內容: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2.提出過程:(1)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并對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2)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3)2014年12月,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強調,從嚴治黨是全黨的共同任務,全面從嚴治黨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4)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5)2020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戰略決策。“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涵演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3.作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三、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1.表現: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持續高速增長,多種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綜合國力不斷躍上新臺階。2.具體措施及作用:(1)措施一:進入新時代,我國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作用: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到11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谷物總產量、制造業規模、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2)措施二: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籌建和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加快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作用:我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居世界前列。3.影響: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使我國在實現國家重大戰略發展目標、主辦國際盛會、應對突發事件、戰勝重大自然災害等方面具備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精神力量。四、開啟新征程1.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1)時間:2021年7月1日(2)主要內容:會上,習近平宣布,我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3)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2.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1)時間:2021年11月(2)主要內容: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全面總結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重點總結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和積累的新鮮經驗。3.中共十二大(1)時間:2022年10月(2)會議重點:中共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謀劃,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3)會議號召:大會號召,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我國錨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近1億 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這表明我國( )A.開始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 B.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C.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D.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強軍之路2.下列圖片資料體現的共同主題是( )A.中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B.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C.中國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D.中國主導世界經濟發展3.2013-2020年,我國新增造林面積7.7億畝,完成森林撫育10.1億畝,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十三五”以來,全國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880萬公頃,昔日的“沙進人退”變成了如今的“綠進沙退”。以上內容踐行的新發展理念是( )A.創新 B.協調 C.開放 D.綠色4.2012年11月,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即“中國夢”,中國夢就是( )A.實現祖國統一大業 B.完成“一帶一路”建設C.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5.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下列選項不屬于“中國夢”基本內涵的是( )A.世界和平 B.民族振興 C.人民幸福 D.國家富強6.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材料體現的戰略布局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國 D.全面從嚴治黨7.某校擬制作“我國生態文明成就”宣傳欄,下列適合推薦的新聞內容是( )①我國守住18億畝(1畝≈666.67平方米)耕地保護紅線②“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③《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發布④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榮獲“八一勛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馬丁·雅克說:“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這就是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開辟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也是改變世界的偉大創造。”馬丁·雅克評價的對象是( )A.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C.新發展理念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在1957年提出了“趕英超美”的口號,發動了“大躍進”運動;1978年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張;進入21世紀,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中國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這種變化主要是由于( )A.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深入B.中國共產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勝利完成C.中國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總是發生變化D.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忽視了客觀經濟發展規律10.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_______,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_______”處的內容是( )A.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B.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工業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C.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二、綜合題11.近代以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中國人民的艱辛探索從未間斷。中國人民有能力站起來,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材料一材料二 毛澤東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它標志著中國已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開始了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中國歷史揭開了新的篇章。——楊忠虎、王明《中共黨史簡明讀本》材料三 輿論熱詞統計時間 輿論熱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改革開放20世紀80年代初一90年代初 包產到戶、經濟特區材料四 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我們創造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我們也能夠繼續拓展和走好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的講話》(1)近代列強的入侵激起了民族意識的不斷覺醒,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什么?20世紀初期的一場愛國運動因群眾參與的廣泛性,實現了民族意識第一次全面覺醒,這場運動是什么?抗日戰爭使“民族意識覺醒達到全新高度”,談談你對此的認識?(2)材料二中“最偉大的事件”是指什么事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完成的標志是什么?(3)與第一組熱詞的出現有關的會議是什么?與第二組熱詞“包產到戶”有關的政策是什么?(4)根據材料說明“中國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并概括“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的原因?12.2021年,中國共產黨將迎來建黨100周年。中國共產黨自建立以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根據所學知識完成相關內容。材料一時間 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程① 年7月 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924年1月 國民黨一大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正式建立。1927年8月1日 ② 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1927年10月 創建第一個革命根據地 ③ 革命根據地。1935年1月 ④ 會議召開,是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37年9月 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 ⑤ 統一戰線正式建立。1940年下半年 八路軍發動了 ⑥ ,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1945年 中共七大召開,大會確立 ⑦ 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1946年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1949年4月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革命道路馬克思主義 武裝斗爭奪取政權蘇聯(俄) 在中心城市發動武裝起義,奪取全國勝利中國材料二“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造、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九十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選自《堅守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又道路前 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材料三 “習近平指出,為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共產黨確立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摘自統編教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1)請將材料一表格中劃橫線部分的內容補充完整。(2)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從1927年~1937年,國共關系發生了什么變化?并指出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3)閱讀材料二指出中國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從中看出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么?(4)根據材料三,指出在建國一百周年時中國要實現的目標。試分析中國底氣十足的原因。13.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三農”的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古代農業興起與發展】材料一:如下圖中國原始農耕時代重要遺址分布圖(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原始農耕時代遺址分布的地域特點。材料二:春秋時期,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促進了農業上的深耕細作,并為開發山林、擴大耕地創造了條件。——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2)依據材料二,概括推動春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古代農業政策與技術】材料三:漢文帝時,大臣賈誼上書建議,“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大臣晁錯提出“分民于農桑,薄賦斂”。文帝采納了他們的建議,提倡以農為本。——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四:“順天時,量地力,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齊民要術·種谷》(3)分別概括材料三中漢文帝的農業政策和材料四中發展農業遵循的原則。【建言現代鄉村振興】材料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二十大報告(4)鄉村振興人人有責,請依據材料五并結合所學,為現代鄉村振興提2條合理化建議。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會議,它沖破了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樹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它在撥亂反正,提出改革任務,推動農村改革方面起了偉大的歷史作用。材料二材料三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摘自中共十九大報告(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作出了什么歷史性的決策?(2)據材料二,指出1978年以來廣東經濟發生的總體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引起變化的原因。(3)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如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歷史下冊 11.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導學案 學生版.docx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歷史下冊 11.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導學案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