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入 南昌秋水廣場噴泉 化學噴泉實驗 第五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 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 第2課時 氨 活動探究一:感受氨氣 色、態、味 無色,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密度比空氣小 密度 溶解性 極易溶于水 (1:700) 活動探究一:感受氨氣 氨氣易液化 一、物理性質 易液化 無色,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密度比空氣小 極易溶于水(1:700) 氫氧化鈉 紅色石蕊試紙 濃氨水 膠頭滴管 止水夾 噴泉實驗 1:燒瓶內為什么能形成噴泉? 2:裝滿水的膠頭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 思考與討論 3:噴泉實驗成功的關鍵 4:溶液為什么變成紅色? 結合實驗現象,思考與討論以下問題: 結合實驗現象,思考與討論以下問題: 1:燒瓶內為什么能形成噴泉? 思考與討論 氨氣極易溶于水,使燒瓶內壓強減小,燒杯內的水被壓入燒瓶,形成噴泉 2:裝滿水的膠頭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 引發噴泉實驗 3:噴泉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 4:溶液為什么變成紅色? ①裝置氣密性好 ②氣體純度高 溶液顯堿性 氨氣與水發生了化學反應 二、化學性質 氨水為什么顯堿性? NH3+H2O NH3.H2O NH3.H2O NH4++OH- 1、與水的反應: NH3·H2O,NH3,H2O 氨水的成分 一水合氨 NH 3·H 2O =NH3↑ +H2O 一水合氨很不穩定 △ NH4+ ,OH-,H+(極少量) 分子: 離子: 活動探究二:氨氣能否與酸反應 實驗步驟: ①向一個礦泉水瓶中加入約1ml(約20滴)濃氨水,擰緊瓶蓋, ②向另一個礦泉水瓶中加入約1ml(約20滴)濃鹽酸, ③將有濃氨水的礦泉水瓶小心倒置過來,將瓶蓋擰緊, ④擠壓任一礦泉水,觀察實驗現象。 活動探究二:氨氣能否與酸反應 濃氨水:易揮發 濃鹽酸:易揮發 與濃鹽酸反應實驗現象:產生白煙 與濃硫酸反應實驗現象:無明顯現象 濃硫酸:難揮發 濃氨水:易揮發 2、與酸的反應 NH3+HCl = NH4Cl (現象:白煙) 氨氣與酸反應的實質 用于檢驗氨氣 練一練:寫出氨氣與硝酸、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H3 + HCl = NH4Cl (現象:白煙) 2NH3+H2SO4 = (NH4)2SO4 NH3 + HNO3 = NH4NO3 與揮發性酸(HCl、HNO3等)有白煙生成; 難揮發性酸H2SO4無此現象。 (現象:白煙) 銨鹽 活動探究三:分析氨氣中氮的化合價,預測化學性質 NH3 -3 具有還原性 認識物質的性質還可以從組成元素的化合價視角,分析NH3分子中N元素的化合價,你認為NH3還可能具有怎樣的性質? 3、NH3具有還原性 與O2反應 純氧: 4NH3+3O2 2N2+6H2O 點燃 4NH3+5O2 4NO+6H2O 催化劑 氨的催化氧化,它是工業上制硝酸的基礎 N2 NH3 NO NO2 HNO3 O2 O2 H2O H2 氨的催化氧化 液氨汽化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急劇降低 室內滑冰場的冰是怎么鋪上去的? 作制冷劑 三、氨氣的用途 三、氨氣的用途 氨的用途 制硝酸 制純堿 制尿素 做致冷劑 總結 下列裝置中都收滿了NH3,你認為他們能引發噴泉實驗嗎?如果能,要如何操作? 知識遷移 學以致用 現在很多冷凍加工車間都會利用液氨做制冷劑,如果液氨泄漏該如何應對? 1.上網查找資料,了解氨的合成歷史,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 2.完成同步導練《第2課時 氨的相關習題》; 3.預習《氨氣的制備》《銨鹽》。 課后作業 感謝觀看,請批評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