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九單元溶液飽和溶液溶解度帶著以下問題閱讀教材P33至35“導言和模塊一(飽和溶液)”的有內容:1、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2、談“飽和”與“不飽和”必須指明“溫度”和“溶劑”。3、實際生活中判斷溶液是溶液飽和的方法。4、溶液飽和與否與溶液的濃稀的關系。5、什么叫結晶,結晶有哪些方法?【實驗9-5】室溫下氯化鈉溶于水20ml水加5gNaCl充分攪拌再加5gNaCl充分攪拌注意:玻璃棒攪拌盡量不要碰到燒杯內壁和燒杯底部。以不發出聲音為準!再加15mL水充分攪拌再加15mL水,氯化鈉溶解說明了什么?【實驗9-6】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一、飽和溶液1、概念飽和溶液:在一定的溫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理解“飽和溶液”時,要明確以下兩點:①必須指明溫度和溶劑,因為改變溫度和溶劑后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可以相互轉換。②“這種溶質”:則該溶液對A物質而言是飽和溶液,對B物質而言則可能是不飽和溶液。2、相互轉化3、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這種溶質 能否繼續溶解。②沒有未溶解的溶質,再加少量的溶質,不能再溶解的是飽和溶液。⑴概念:溶質從飽和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叫做結晶。結晶后剩余的溶液稱為母液,母液屬于該溫度下該晶體的飽和溶液⑵條件:達到飽和后蒸發溶劑或降低溫度。注意:降溫或蒸發溶劑不一定結晶,因為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過程中沒有晶體析出!⑶方法:①冷卻熱飽和溶液法;②蒸發溶劑法。4、結晶(是物質分離提純的重要方法)硝酸鉀晶體第二步:冷卻熱飽和溶液降溫結晶第一步:制熱飽和溶液海水貯水池蒸發池結晶池粗鹽母液氯化鈉多種化工原料蒸發結晶: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因含氯化鎂和氯化鈣等雜質易潮解苦鹵(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鎂、溴等濃度大濃度小食鹽溶解食鹽的不飽和溶液10毫升水10毫升水熟石灰不完全溶解熟石灰的飽和溶液0.2克熟石灰2克食鹽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講授新課5、飽和、不飽和與濃、稀的關系在同一溫度下對于同種溶質來說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要濃。當堂練習:1、下列有關溶液的認識中錯誤的是( )A.析出晶體后的溶液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B.在溶液里進行的反應通常是比較快的。C.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D.食物里的營養成分經消化變成溶液,容易被人體吸收。2、能證明KCl溶液在20°c時已經達到飽和狀態的方法是( )A.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結果溶液變稀。B.取少量該溶液,降溫到10°c,有KCl晶體析出。C.取少量該溶液升溫,無KCl晶體析出。D.溫度不變時,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晶體,晶體不再溶解(質量不減少)。CDAD6、20°c時,向50gKNO3溶液中加入5gKNO3晶體,充分攪拌后仍有部分晶體未溶解,加熱后晶體全部溶解,下列關于該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加入晶體前一定是飽和溶液 B.加熱前一定是飽和溶液C.加熱后一定是飽和溶液 D.此過程中溶液質量不變BD5、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飽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飽和溶液要濃B.飽和石灰水一定是濃溶液C.溶液一定是固體或氣體溶于水形成的D.溶液一定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的溶解能力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B任何物質的飽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C某溫度下KNO3的不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D某溫度下在KNO3的飽和溶液中加入食鹽,若溫度不變則食鹽不溶解。8、怎樣判斷某一溶液是否是飽和溶液( )A、保持溶劑的質量不變,降低溫度看是否有溶質析出B、保持溶液的溫度不變,蒸發水分看是否有溶質析出C、保持溶液的溫度不變,繼續加同種溶質,看能否繼續溶解D、保持溶液的溫度不變,繼續加不同種溶質,看能否繼續溶解CC1、固體物質溶解度概念有哪些要素?2、物質溶解性與溶解度有什么關系?3、溶解度概念揭示了什么概念量?4、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唯一外因是什么?閱讀教材P35至38第二自然段有關“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的內容。然后完成下列各題:二、固體物質的溶解度1、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概念(用“S”表示)在一定的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溶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條件:在一定溫度下(因為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變 化而變化)標準:在100g溶劑里(是人為規定的標準,是控制溶劑質量 的一種選擇,否則無法研究)狀態:達到飽和狀態(只有達到飽和狀態,溶質溶解的量才 是一個確定的值)單位:以“g”為單位(因為溶解度是溶質質量,且與溶劑 的單位一致)20℃時,提純50g粗鹽,用多少水溶解粗鹽較合理?2、溶解度概念四要素思考: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31.6克的意義?20℃時,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鉀的質量為31.6克;20℃時,100克水中溶了31.6克的硝酸鉀就達到飽和狀態。講授新課3、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的因素⑴內因:溶質溶劑的種類。⑵溫度:只有溫度改變,物質的溶解度就隨之改變。①在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②在相同條件下,同一物質在不同的溶劑中的溶解度不同。例:固體物質的溶解度與( )無關。A、溶質、溶劑的多少 B、溫度的高低C、溶劑的種類 D、溶質的種類A1. 20 ℃時碳酸鈣的溶解度是0.0013g,所以碳酸鈣是 溶物質。2. 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 g,則氯化鈉屬于( )A.易溶物質 B.可溶物質C.微溶物質 D.難溶物質難(不)A練一練講授新課4、固體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⑴列表法:用實驗方法測得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用列表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方法。如:優缺點:數據直觀準確;數據不夠齊全,反映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不直觀。⑵作圖法——溶解度曲線。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根據實驗測得的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數據,在直角坐標系中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即繪制出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這種曲線叫做溶解度曲線。這種處理數據的方法叫做作圖法。優缺點:數據齊全,反映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形象直觀;但數據來源不可靠,可能有誤差。30205040硝酸鉀講授新課 點、線、面的意義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曲線①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鉀、氯化鉀)。【陡升型】②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如氯化鈉)。【緩升型】③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下降型】10908070可以比較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這兩種物質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相同。可以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確定溫度對某物質溶解度的影響情況。確定某種物質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互相轉換的方法。確定物質結晶、分離提純的方法.例.下圖是a、b兩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1)在_____________,可配制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的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30℃時a純堿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例8.下圖是M、N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在t2℃時,往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先后加入agM和agN(兩種物質溶解時互不影響,且溶質仍是M、N),充分攪拌。將混合物的溫度降低到t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A. t2℃時,得到M的飽和溶液。B. t2℃時,得到N的不飽和溶液。C.溫度降低到t1℃時,M、N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得到M、N的不飽和溶液。D.溫度降低到t1℃時,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飽和溶液。聯系生活實際:天氣悶熱時,魚兒為什么總愛在水面上進行呼吸?三、氣體物質的溶解度氣體物質的溶解度概念:通常用的氣體的溶解度,是指該氣體在壓強在101kPa和一定溫時,在1體積水里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比較】固體溶解度與氣體溶解度的不同P1、P2、P3的大小關系是?t1、t2的高低關系是?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喝了汽水以后,常常會打嗝。打開啤酒瓶蓋,看到大量的氣泡冒出。燒開水時,剛把水壺放到火上就看到有氣泡冒出 。在悶熱的天氣里,魚兒常出現浮頭的現象。⑵解釋下列現象:1. 你設想增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A. 升溫增壓; B. 升溫減壓;C. 降溫增壓; D. 降溫減壓。2.下列幾種物質中①硝酸鉀、②熟石灰、③氧氣、④二氧化碳,其中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只有①CD練一練講授新課同種溶質在不同的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的溶質在同種溶劑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物質的溶解性物質的溶解度易溶可溶微溶難(不)溶固體的溶解度氣體的溶解度影響因素(溫度)影響因素(溫度、壓強)表示方法表示方法課堂小結定性描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