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下冊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 知識梳理和真題練習★課標對接核心素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對任何人的違法犯罪行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法治觀念)★知識梳理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諦1.自由的意義?(P99)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2.如何正確認識自由?(P99-P100)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②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③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3.自由的含義?(P100)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4.法治與自由的關系?(P100)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5.平等的意義?(P101)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6.平等在法律意義上的含義?(P101)①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②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P102-P103)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②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第二框 自由平等的追求1.如何珍視自由?(P104)①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②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2.如何踐行平等?(P105-P107)①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②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④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3.特權(P105)(1)含義: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2)表現:有的人或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或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或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制裁。(3)追求特權的后果: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易混易錯1.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的。(×)糾正: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2.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道德的紅線。(×)糾正: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3.男女同工同酬屬于條件平等。(×)糾正:男女同工同酬屬于機會平等。現代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均等。(×)糾正:現代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題掃描1.(岳陽)羅某觀看電影《長津湖》后,在網上使用侮辱性語言抹黑中國人民志愿軍“冰雕連”英烈,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并在相關網站及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該案例表明( B )①權利和自由都是有界限的②違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違法③羅某的行為屬行政違法行為④詆毀英雄的行為為法律所不容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湖北)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曹廣晶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曹廣晶作出逮捕決定。曹廣晶被查處一案告訴我們( D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領導干部知法犯法更要從重從嚴處罰③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在本案中互相配合④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天津)《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為廣大婦女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平等獲得發展機遇、平等享有發展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這表明( D )①婦女群體處處優先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④平等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襄陽)“向往平等,天經地義;追求平等,人性所至。”下列關于踐行平等的說法正確的是( A )A.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 B.踐行平等就要追求自由C.踐行平等就要享受權利 D.踐行平等就要履行義務5.(包頭)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下列選項中,能體現法律意義上平等的是( C )①出入電梯“女士優先”②兒童乘坐公交應得到特殊關照③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④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樣的發展條件和機會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宿遷)2023年2月7日,黑龍江省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鶴崗市委原書記張恩亮貪污、受賄、挪用公款一案,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七百三十萬元。該案例說明( A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法律是全體公民的共同意志C.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D.違法行為必將受到刑法制裁7.(重慶)今年修訂后實施的職業教育法讓職業教育發展迎來明媚春天。該法依據憲法制定,明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要求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校生就業的報考、錄用條件,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D )①明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能消除兩種教育的差異②禁止設置就業報考門檻,職校生的人權進一步得到法治保障③職業教育法依據憲法制定,彰顯憲法精神,兩者法律效力相同④適當降低對職校生的學歷要求不違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鎮江)某業主因為對小區物業管理有意見,發表了一些負面評價,小區物業將其告至法院。法院判決業主為維護自身權益所作的負面評價未超出必要限度,不構成對物業公司的名譽侵權。這一判決說明( C )A.自由是受到限制的 B.法律保護弱勢群體C.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D.不同情況差別對待9.(內江)【無法治不自由】白云飄飄,一只風箏在天上飛。風箏許了一個愿,乞求天空能讓自己掙脫那根線,讓自己不再被束縛。突然,一陣狂風襲來,風箏被吹得搖搖晃晃,它一心想掙脫線的約束,昂頭借風拼命掙扎。線終于斷了,風箏如愿以償,滿心歡喜的它來不及擁抱藍天,就一頭栽了下來,再也無法飛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掙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無力回天”?(2)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請你談談我們應如何實現自由的追求?【答案】(1)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2)①要實現自由的追求,就要珍視自由。②要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③要珍視自由,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10.(涼山州)材料:“叮咚、叮咚……”課堂上小明攜帶的手機發出了響亮的聲音,老師走到他身旁,要求他將手機上交保管,小明拒絕上交。對此,同學們議論紛紛……同學甲:老師真愛管閑事,我們的手機想帶到哪就帶到哪,愛怎么用就怎么用,這是我們的自由。同學乙:話可不能這么說,我們可以使用手機,但不能把它帶進課堂來呀。法律鏈接:《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規定,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請你運用自由與法治關系的相關知識對同學甲的觀點進行辨析。【答案】甲同學甲的觀點錯誤、同學乙的觀點正確。因為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②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③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④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⑤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⑥在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下冊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 知識梳理和真題練習★課標對接核心素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對任何人的違法犯罪行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法治觀念)★知識梳理第一框 自由平等的真諦1.自由的意義?(P99)擁有自由,不僅能增強個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發每個人的活力,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繁榮。2.如何正確認識自由?(P99-P100)①自由不是為所欲為,它是有限制的、相對的。必要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護。無限制的自由只會走向自由的反面,導致混亂與傷害。②無論現實世界還是網絡空間,自由都是法律之內的自由。③自由在法律上的體現,就是我們享有的和正當行使的各項權利。3.自由的含義?(P100)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4.法治與自由的關系?(P100)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④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會生活中,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5.平等的意義?(P101)①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6.平等在法律意義上的含義?(P101)①同等情況同等對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選舉一人一票等)②不同情況差別對待。(比如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應獲得優先權和得到特殊關照)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P102-P103)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②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第二框 自由平等的追求1.如何珍視自由?(P104)①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②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2.如何踐行平等?(P105-P107)①反對特權。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②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面對不平等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④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3.特權(P105)(1)含義: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2)表現:有的人或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或利用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或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制裁。(3)追求特權的后果: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易混易錯1.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的。( )糾正:2.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道德的紅線。( )糾正:3.男女同工同酬屬于條件平等。( )糾正:現代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法律面前人人均等。( )糾正:★真題掃描1.(岳陽)羅某觀看電影《長津湖》后,在網上使用侮辱性語言抹黑中國人民志愿軍“冰雕連”英烈,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并在相關網站及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該案例表明( )①權利和自由都是有界限的②違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違法③羅某的行為屬行政違法行為④詆毀英雄的行為為法律所不容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湖北)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曹廣晶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曹廣晶作出逮捕決定。曹廣晶被查處一案告訴我們(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領導干部知法犯法更要從重從嚴處罰③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在本案中互相配合④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天津)《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為廣大婦女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平等獲得發展機遇、平等享有發展成果提供了法律保障。這表明( )①婦女群體處處優先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④平等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襄陽)“向往平等,天經地義;追求平等,人性所至。”下列關于踐行平等的說法正確的是( )A.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 B.踐行平等就要追求自由C.踐行平等就要享受權利 D.踐行平等就要履行義務5.(包頭)平等是人類的崇高理想,是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下列選項中,能體現法律意義上平等的是( )①出入電梯“女士優先”②兒童乘坐公交應得到特殊關照③任何違法犯罪行為都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④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樣的發展條件和機會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宿遷)2023年2月7日,黑龍江省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鶴崗市委原書記張恩亮貪污、受賄、挪用公款一案,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七百三十萬元。該案例說明(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法律是全體公民的共同意志C.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D.違法行為必將受到刑法制裁7.(重慶)今年修訂后實施的職業教育法讓職業教育發展迎來明媚春天。該法依據憲法制定,明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要求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校生就業的報考、錄用條件,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明確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能消除兩種教育的差異②禁止設置就業報考門檻,職校生的人權進一步得到法治保障③職業教育法依據憲法制定,彰顯憲法精神,兩者法律效力相同④適當降低對職校生的學歷要求不違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鎮江)某業主因為對小區物業管理有意見,發表了一些負面評價,小區物業將其告至法院。法院判決業主為維護自身權益所作的負面評價未超出必要限度,不構成對物業公司的名譽侵權。這一判決說明( )A.自由是受到限制的 B.法律保護弱勢群體C.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D.不同情況差別對待9.(內江)【無法治不自由】白云飄飄,一只風箏在天上飛。風箏許了一個愿,乞求天空能讓自己掙脫那根線,讓自己不再被束縛。突然,一陣狂風襲來,風箏被吹得搖搖晃晃,它一心想掙脫線的約束,昂頭借風拼命掙扎。線終于斷了,風箏如愿以償,滿心歡喜的它來不及擁抱藍天,就一頭栽了下來,再也無法飛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掙脫了束縛的風箏為什么“無力回天”?(2)自由主要指人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依照自己意志活動的權利。請你談談我們應如何實現自由的追求?10.(涼山州)材料:“叮咚、叮咚……”課堂上小明攜帶的手機發出了響亮的聲音,老師走到他身旁,要求他將手機上交保管,小明拒絕上交。對此,同學們議論紛紛……同學甲:老師真愛管閑事,我們的手機想帶到哪就帶到哪,愛怎么用就怎么用,這是我們的自由。同學乙:話可不能這么說,我們可以使用手機,但不能把它帶進課堂來呀。法律鏈接:《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規定,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請你運用自由與法治關系的相關知識對同學甲的觀點進行辨析。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下冊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 知識梳理和真題練習(學生版).docx 八年級下冊 第七課 尊重自由平等 知識梳理和真題練習(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