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2.4光和顏色 第2課時(課件 34張PPT+視頻+教案+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2.4光和顏色 第2課時(課件 34張PPT+視頻+教案+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七下科學2.4光和顏色(2)教學設計
課題 2.4光和顏色(2) 單元 二 學科 科學 年級 七下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浙教版七下第二章第4節,教材介紹光源、光的傳播及傳播速度、光的色散現象、物體的顏色及看不見的光等知識。其中,光的直線傳播是幾何光學的基礎,又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現象的必備知識,教材利用大量圖片、小實驗等引導學生探究出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同時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解釋影子、日食、月食和小孔成像等生活中的相關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光的色散和物體的顏色等內容,則以理論探討為主,結合實例,分析總結基礎上得出結論,交用大量的實例來進行鞏固。本節內容擬用2課時完成教學,第1課時主要介紹光源、光的傳播、光的傳播速度;第2課時主要內容為光的現象現象、物體的顏色和看不見的光。
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太陽光的組成,知道白光是復色光;了解兩種看不見的光:紫外線和紅外線;知道物體的顏色的成因;科學思維:構建色散的概念,理解色光在不同物體上發生的反射和透射后的物體顏色的成因; 探究實踐:通過觀察光的色散及色光透明與不透明物體表面的實驗,分析色散規律及物體顏色的成因,提高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態度責任: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重點 復色光、三棱鏡對白光的折射作用、物體顏色的成因
難點 理解白光的色散現象及規律、物體顏色的成因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藍天麗日,白云悠悠,鮮花遍布草地,有紅的、黃的、紫的、白的……;雨后彩虹、海市蜃樓,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大自然用它的各種色彩陶冶著我們的情操。 為什么世界如此色彩斑斕? 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活動: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棱鏡上,這束光通過三棱鏡后會產生什么現象?討論分析:1)太陽光是白光,但經過三棱鏡后,卻出現了七種顏色的光,這說明了 ; [參考:太陽光中本來就存在七種顏色的光,這七種顏色的光通過三棱鏡時就從太陽光中被分離出來了 ] 2)若將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顏色中的的每一種色光稱為單色光,則白光可稱為 光; [參考:混合(復色)] 3)該實驗可說明 ; [參考:白光是由不同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一、光的色散 1、單色光 我們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單色光; 例如: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叫單色光; 2、復色光 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復色光。例如:白光、太陽光。 3、光的色散: 一束太陽光(白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成七種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 注:①光的色散指的是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 ②雨后彩虹的形成就是一種光的色散現象。 (1)牛頓對色散現象的研究: ① 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光的色散現象; ②牛頓的實驗過程: (附視頻) 讓太陽光穿過一條狹縫,射到三棱鏡上,從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以看到一條彩色的光帶,彩色光帶中的顏色是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的,從而發現了光的色散現象。 (2)彩虹的形成: ①彩虹形成的原理:光的色散現象; ②彩虹的形成:太陽光(白光)在穿過空氣中的小水滴時發生光的色散。小水滴相當于三棱鏡,白光是復色光,其中包含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而不同的單色光透過水滴(三棱鏡)時都會發生偏折,且它們的偏折能力都不能,其中紅光偏折程度最小位于最上端,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位于最下側,其他色光的偏折程度介于紅光與紫光之間,所以太陽光(白光)透過水滴時而在天空形成的彩色光帶。彩虹由外向內的色光排列順序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活動現象分析:1)在盛有水的臉盆里斜著放一面鏡子,然后,試著把太陽光反射到紙上。 2)不斷地調整鏡子的角度,在某一個角度上你可以觀察到七色的光。 你知道其中的科學道理嗎? 活動:讓太陽光透過紙板的圓孔,照到白紙上,先后將紅、藍、綠三種透明的塑料薄膜蒙在紙板的圓孔上,你在白紙上會看到:(1)紅色的塑料薄膜通過的光呈 色(說明只通過了__ 光); (2)藍色的塑料薄膜通過的光呈 色(說明只通過了_____光); (3)綠色的塑料薄膜通過的光呈 色(說明只通過了 _ 光)。 二、物體的顏色 1、眼睛能看到物體的原因: 眼睛接收到了來自于物體的光。 (1)眼睛能看到發光體的原因: 光源發出的光直接進入我們的眼睛,我們看到光源的存在。 (2)眼睛能看到不發光物體的原因: 不發光的物體能反射光,這種反射光進入眼睛,我們便也看到了這個物體。 2、眼睛能看到不同顏色物體的原因: 不同物體可能發出或反射不同顏色的光,不同顏色的光進入眼睛,我們便看到了不同的顏色物體。 3、物體的顏色: (1)透明物體的顏色: 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透過該物體的色光決定的。 ①透明物體只允許通透過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如,物體允許透過紅光(其他色光被吸收),則該物體呈現紅色; ②透明物體能透過所有的色光,則該物體呈現無色透明。 例子: 交通信號燈分紅燈、綠燈和黃燈,其實燈絲是相同的,只是外包的玻璃不同,紅玻璃只能通過紅光,綠玻璃只能通過綠光,黃玻璃只能通過黃光,所以不同信號燈中燈泡的玻璃不同,射出來的光顏色就不同。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該物體所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物體呈現各種色彩也是因為它能反射不同顏色的光。 ①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如,物體只反射紅光(其他色光被吸收),則該物體呈現紅色。 ②不透明物體若反射所有的色光,則該物體呈現白色。白色的物體能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到的是含有各種色光的混合光,因此感覺是“白色”的。 ③不透明物體若吸收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則該物體呈現黑色。黑色物體是因為它吸收了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不到來自它的反射光,因此,感覺是“黑色”的。 討論交流:1)為什么窗玻璃看上去一般是透明的 2)商場里買的衣服,回到家一看可能會與你在商場中看到的顏色不一樣。那是為什么 4、光的三原色:(1)光的三原色: 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能夠產生各種色彩,因此把紅、綠、藍三種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2)光的三原色的應用: 彩色電視機畫面上豐富的色彩就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讀圖: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的三原色:紅、黃、青; 印刷的三原色:紅、品紅、青。 閱讀:植物葉子的顏色三、看不見的光 1、太陽光中包括可見光和不可見光。 2、紅外線和紫外線是兩種與我們關系密切的看不見的光。 3、紅外線: (1)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在光的色散實驗中,如果將溫度計放在彩色光帶的紅光外側時,溫度計的示數會上升。人們常用紅外線燈加熱、取暖;利用紅外線理療燈輔助治療疾病。 (2)太陽光中含紅外線: 太陽的熱主要是通過紅外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的。 (3)所有物體都會發射紅外線: 自然界的所有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外輻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強。 (4)紅外理療燈有助于照射皮膚的血液循環,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能促進傷口愈合,它是醫院常用的治療方法;紅外線 (4)紅外線的應用: ①電視機遙控器:當按下遙控器的按鍵時,遙控器通過紅外線調節電視頻道; ②紅外線探測器、紅外線照相機、紅外線夜視儀等都是利用紅外線的強弱來識別不同溫度的物體。 ③紅外制導導彈:某些動物(如響尾蛇)是靠紅外線來捕食的,響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間有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用來測定周圍動物的準確位置而捕獲獵物。人們模仿響尾蛇制成了一種紅外制導導彈,導彈上的紅外裝置可以引導導彈追蹤熱的目標,對其進行有效攻擊。 4、紫外線: (1)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人民幣上 有用熒光物質印的字,驗鈔機會發出一種人們看 不見的光——紫外線,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從而使我們看到它。 (2)紫外線具有較高的能量,能殺死微生物,常被人們用來消毒滅菌。照射適量的紫外線,有助于人體健康,但照射過量的紫外線,會使人皮膚變黑,誘發皮膚癌。 (3)自然界中的紫外線主要來源于太陽。大氣中的臭氧層能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線的照射。 活動中引起探究的興趣和學習的欲望從活動中獲得相應的概念:色散、復色光和單色光歸納、總結,完善用所學知識解釋相應的現象活動中可獲的信息:透明物體允許透過什么單色光就呈什么色透明和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不因素決定的;理論與實例相聯系,鞏固、內化知識色光的三原色不同于顏料的三原色或印刷的三原色:豐富知識面因為還沒有學過太陽光譜,所以只拓展不要求,只知道紅外線和紫外線是兩種不可見的光,各自有各自的作用,使學生樹立知識聯系生活實際的意識。
課堂練習 1、下列屬于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D ) A. 立竿見影 B. 鏡花水月 C. 海市蜃樓 D. 雨后彩虹2、陽光可給我們帶來光和熱,下列關于陽光的說法錯誤的是( B ) A.陽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B.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因為紫外線具有較大的能量C.紅外線可烘干一些物體,是利用紅外線的熱作用D.紫外線可用于識別偽鈔,因為它能使熒光物質發生熒光3、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下列有關生活中的色彩描述合理的是( C ) A.我們能看到世界萬物,是因為所有的物體自身都會發光,發出的光會進入人眼B.我們透過紅色的塑料薄膜看到的所有物體顏色都是紅色C.太陽光是復合色光,我們可以利用三棱鏡等光學元件將其分解成多種單色光D.我們看到物體之所以是白色,是因為它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4、文具市場上流行著一種紅色透明遮擋板,將它覆蓋在寫有題目(黑字)和答案(紅字)的白紙上,能達到”看見題目”而”看不見答案”的效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紅字反射紅光,被遮擋板全部吸收,所以看不見紅字答案B.黑字反射所有色光,紅光透過遮擋板,所以能看見黑字題目,C.遮擋板吸收了白紙和答案反射的紅光,所以看不見紅字答案D.若換用藍色透明遮擋板觀察白紙,會同時看到黑字題目和答案5、某學校課外活動興趣小組在黑暗的實驗室里,對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什么決定進行了如下探究。[實驗一]先后用不同顏色的膜對著不同顏色的光進行觀察,得到的結果如表一所示。表一照射光的顏色綠色紅色紅色綠色白光膜的顏色綠色紅色藍色紅色黃色觀察到的顏色綠色紅色黑色黑色黃色(1)由表一可知: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   決定的;[實驗二]用不同的顏色膜材料ETFE做大棚實驗表二大棚外膜的顏色藍色無色紫色一天中棚外的最高溫度36℃36℃36℃一天中棚內的最低溫度38℃50℃30℃光的通過量90%98%50%(2)綜合上述兩個實驗的信息,你認為膜的顏色用   色更好。(3)請你根據上述結論解釋,水果店賣西瓜(紅瓤)時,總喜歡撐一頂紅色半透明的遮陽傘是因為   。[答案:(1)透過的色光(2)藍色(3)紅色半透明傘可以透過紅光]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
課堂小結 1、光的色散實際上就是通過三棱鏡等物體將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彩虹就是光的色散而形成的現象。 2、太陽光是白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復色光。 3、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物體的色光決定的;透明物體只能透過與它顏色相同的光。 4、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 5、紅外線和紫外線都是看不見的光,紅外線有熱效應,紫外線能使熒火物質發光,紫外線具有較高的能量,能消毒殺菌。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
板書 形成知識體系框架,便于學生記憶。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七下§2.4光和顏色(2)學案
姓名
[學習目標]
1、了解太陽光的組成,知道白光是復色光;
2、了解兩種看不見的光:紫外線和紅外線;
3、知道物體的顏色的成因。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光的色散
1、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 光,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 光;
2、光的色散現象是 通過實驗發現的:讓太陽光穿過一條狹縫,射到三棱鏡上,從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以看到一條彩色的光帶,彩色光帶中的顏色是按 的順序排列的,從而發現了光的色散現象。
知識點2、物體的顏色
1、我們看到物體的原因是眼睛接收到了物體 的光;
2、白色的物體能反射 了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到的是含有各種色光的 光,因此感覺是“白”的;
3、黑色物體是因為它 了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不到來自它的反射光,感覺是“黑”的;
4、物體呈現各種色彩是由 不同顏色的光所決定的。
5、 三種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能夠產生 。
知識點3、看不見的光
1、 線和 線都是看不見的光;
2、紅外線具有 效應,太陽的熱主要是通過 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的。
3、自然界的 都在不停地向外輻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 ,輻射的紅外線就越 。
4、紫外線能使 物質發光,紫外線還能殺死 ,常被人們用來消毒滅菌。
5、自然界中的紫外線主要來源于 。而 能吸收大部分來自太陽的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線的照射。
二、例題講解
例題1、冬天,在商店購買的紅外線烤火爐,看起來它發出淡紅色的光,這是因為(  )
A.紅外線本身就是一種淡紅色的光
B.烤火爐的電熱絲的溫度超過標準,發出紅外線的同時還發出少量紅色的光,紅外線本身是看不見的,看見的淡紅色的光并不是紅外線
C.紅外線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見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見的,看得見的那部分是淡紅色的
D.以上說法都是錯誤的
例題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單顏色的紅光通過棱鏡后也會發生色散現象
B.光的色散是光通過介質后發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
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為白色光
D.彩虹的形成是因為太陽光通過了充滿水汽的大氣
例題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照在物體上時,物體的顏色由照射光的顏色決定
B.實驗表明,色光的混合規律與顏料的混合規律相同
C.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出紅外線,來實現對電視機的遙控
D.任何情況下,紫外線的照射對人體都是有害的
例題4、某同學為了研究光的色散,設計了如下實驗:在墻角放置一個盛水的容器,其中有一塊與水平面成45°角放置的平面鏡,如圖所示,一束陽光斜射向水面,經水面折射向平面鏡,被平面鏡反射再經水面折射后照在白紙上,該同學可在白紙上看到(  )
A.上紫下紅的彩色光帶 B.上紅下紫的彩色光帶
C.外紅內紫的環狀光帶 D.一片白光
(例題4圖) (例題5圖)
例題5、探究不透明物體的顏色,小明做了如下實驗:
(1)如圖所示,讓太陽光穿過紙板的狹縫射到三棱鏡上,經三棱鏡分解后的彩色光帶通過藍色玻璃板,在白紙上觀察到的光帶顏色是   。
(2)用綠色的紙屏直接吸收經棱鏡色散后的彩色光帶,觀察到紙屏上出現的顏色是   。
(3)實驗結論:不透明物體的顏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   ,吸收跟物體顏色   (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色光。
三、隨堂練習:
1、1666年,牛頓將太陽光射到三棱鏡上,從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以看到一條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彩色光帶,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①太陽光是復色光,②和③是單色光
B.②→③順序依次是從紅光到紫光
C.單色平行光照射同一個凸透鏡時,紅光焦距比紫光短
D.這個現象產生的原理是光的色散
2、小敏穿了一件白襯衫、藍褲子和一雙黑皮鞋,走進一間只亮著紅燈的房子里,別人看到他所穿服裝的顏色分別是(  )
A.白襯衫、紅褲子和紅皮鞋 B.紅襯衫、藍褲子和黑皮鞋
C.白襯衫、藍褲子和黑皮鞋 D.紅襯衫、黑褲子和黑皮鞋
3、絕大多數魚類的體溫與周圍水溫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魚,其體溫比周圍水溫高。為證實這一點,可對水中的月魚進行拍照,應選用的器材是(  )
A.紅外線照相機 B.可見光照相機 C.紫外線成像儀 D.超聲波成像儀
4、在看不見的光中有紅外線和紫外線,下面關于紅外線和紫外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紅外線可以用來殺菌、消毒 B.可以利用紫外線來識別偽鈔
C.可以利用紫外線來遙控電視 D.夜視攝像頭是利用物體發出的紫外線
5、自然界中黑色的花很少,而紅、黃色的花卻很多,主要原因是因為(  )
A.黑色花能吸收自然界的一切色光,包括黑色光,所以容易受到傷害,不易存活
B.因紅光外側的紅外線熱效應較強,紅色花將太陽光中的紅光反射出去,從而使花免受傷害
C.黃花能發出黃色的光,吸引昆蟲傳粉
D.紅花能吸收太陽光中的紅色光,促進自身的光合作用
6、小科用一束白光A做光的色散實驗(如圖),其中1、3表示兩束邊緣色光,2是中間色,則下列符合小科看到的實驗現象的是(  )
A.1是紫光,2是綠光,3是紅光 B.1是綠光,2是紅光,3是紫光
C.1是紅光,2是綠光,3是紫光 D.1是紅光,2是紫光,3是綠光
(第6題圖) (第7題圖) (第8題圖)
7、如圖所示,將一束太陽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鏡上,在棱鏡后側光屏上的AB范圍內觀察到了不同顏色的光,則(  )
A.A處應是紫光 B.只有AB之間有光
C.將照相底片放到B的外側,底片不會感光 D.將溫度計放到A的外側,溫度計液柱會上升
8、如圖2022年5月9日,北京天空出現日暈景觀。
(1)在5000m的高空,水蒸氣遇冷形成小冰晶,太陽光照射小冰晶后,分解成紅、橙、黃、綠、   、靛、紫七種顏色的光,這樣太陽周圍就出現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稱為“光暈”;
(2)這種景象說明太陽光是   (選填“單色光”或“復色光);
(3)日暈的形成與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都是光的   現象。
四、課后鞏固:
1、關于光的色散實驗,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白光通過三棱鏡后,傳播方向發生改變 B.色散現象表明,白光是復色光
C.單色光通過三棱鏡時,傳播方向不會發生改變 D.單色光通過三棱鏡時,不會發生色散
2、關于紅外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治療疾病時,在紅外線照射下,人體組織的溫度會升高
B.紅外線人眼是看不見的,所以它不是光
C.紅外夜視儀可依靠目標自身的紅外輻射形成“熱圖像”,達到夜晚觀察目標的目的
D.現代遙感衛星利用紅外線探測器及時準確地發現大森林火場的位置及范圍
3、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下列有關生活中的色彩描述合理的是(  )
A.我們能看到世界萬物,是因為所有的物體自身都會發光,發出的光會進入人眼
B.我們透過紅色的塑料薄膜看到的所有物體顏色都是紅色
C.太陽光是復合色光,我們可以利用三棱鏡等光學元件將其分解成多種單色光
D.我們看到物體之所以是白色,是因為它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4、在暗室里的紅燈光下,看白紙和白紙上寫的紅字,得到的感覺是(  )
A.紙是白色的,字能看得清 B.紙是白色的,字看不清
C.紙是紅色的,字能看得清 D.紙是紅色的,字看不清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玻璃呈“無色”是因為它能透過一切色光 B.衣服呈白色是因為它能發出白光
C.衣服呈紅色是因為它吸引紅光 D.物體呈黑色是因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
6、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吸收太陽光,而其體內的葉綠素是綠色的,所以(  )
A.綠色光對綠色植物生長最有利 B.綠色光對綠色植物生長最不利
C.各種色光對綠色植物生長的作用相同 D.綠色植物能吸收所有綠色光
7、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具有變色效應的新材料,該材料處于拉伸狀態時為藍色,壓縮狀態時為紅色,則該材料(  )
A.在拉伸狀態時吸收藍色光 B.在拉伸狀態時反射藍色光
C.在壓縮狀態時吸收紅色光 D.在壓縮狀態時反射藍色光
8、上虞江濱公園里小虞將照相機鏡頭對準一株綠葉紅花的月季,為追求某種藝術效果他想拍攝一組綠葉黑花的照片,則小明應該選擇濾鏡的顏色( )
A.無色 B.綠色 C.紅色 D.藍色
9、將完全相同的四塊金屬片甲、乙、丙、丁,按如圖所示方式放置,若將甲表面涂成白色,乙、丙、丁表面涂成黑色,則在陽光下暴曬一段時間后,比較它們的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丙的溫度最低 B.甲的溫度一定比丁高
C.乙的溫度最高 D.甲丙兩組實驗一定可以證明黑色物體吸熱本領更強
10、如圖是小科復習光學知識構建的思維導圖。其中”現象Ⅰ”處可補充的實例是(  )
A.湖水中青山的倒影 B.陽光下旗桿的影子
C.在岸邊看到水中的魚 D.雨后天空出現彩虹
11、小敏根據教材活動,讓太陽光透過紙板的圓孔,照到白色的光屏上。若將透明的綠色塑料薄膜蒙在紙板圓孔上,下列符合事實的是(  )
A.紅光照射時,光屏上呈現紅色光斑 B.綠光照射時,光屏上呈現綠色光斑
C.太陽光照射時,綠色塑料薄膜吸收綠光 D.太陽光照射時,光屏上看到除綠色以外所有的光
(第11題圖) (第12題圖)
12、如圖,讓一束太陽光照射三棱鏡,射出的光射到豎直放置的白屏上。
(1)如圖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這是光的   現象。
(2)下列應用中:①遙控器;②驗鈔機;③醫院“B超機”;④消毒柜。
屬于紫外線應用的是   ,屬于紅外線應用的是   (填序號)。
(3)如果把一張紅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紅紙上看到的顏色是   色;如果色散后的光通過綠色玻璃再射到紅紙上,則在紅紙上看到的顏色是   色。
(4)光線經過三棱鏡后是向它的底邊偏折,可以用來類比說明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對于同一凸透鏡,   (選填“紅光”或“紫光”)的焦距更大。
13、如圖所示,把兩只燒瓶的一側都涂成黑色,另一側都涂成白色,瓶口都用單孔橡皮塞連接有一段有色液柱,兩個裝置氣密性良好,并同時甲涂黑色的一側正對太陽,將乙白色的一側正對太陽,幾分鐘后,可以觀察到有色液柱移動的距離甲為L1,乙為L2,則L1   L2(填“>”“<”或“=”),原因是   。
14、一位科學家把一株綠色植物放在不同顏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測量該植物對每種光的吸收值,實驗結果如下表。請據表回答下列問題:
一株綠色植物對不同顏色光的吸收百分率
光的顏色 紅 橙 黃 綠 藍 紫
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這位科學家設計該實驗的目的是   。
(2)若分別用紅光和綠光照射該植物,則 光對植物生長最有利。原因是   。
參考答案:
一、知識點梳理:
1、 多種色光 單色 復色 2、 牛頓 紅、橙、黃、綠、藍、靛、紫
知識點2、物體的顏色
1、反射出來 2、反射 混合 3、 吸收 4、 反射或透射
5、紅、綠、藍 各種色彩
知識點3、看不見的光
1、紫外 紅外 2、 熱 紅外線 3、 所有物體 高(低) 強(弱)
4、 熒光 微生物 5、 太陽 臭氧層
二、例題講解:
例題1、B
解析:A.紅外線是紅光外面看不到的光,故A錯誤;BCD.烤火爐的電熱絲的溫度超過標準,因此在發出紅外線的同時還發出少量紅色的光,紅外線本身是看不見的,看見的淡紅色的光并不是紅外線,故B正確,C、D錯誤。故B符合題意。
例題2、D
解析:A.單顏色的紅光通過棱鏡后也會發生色散現象——單色光是不會發生生色散現象的;B.光的色散是光通過介質后發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為白色光——可能;D.彩虹的形成是因為太陽光通過了充滿水汽的大氣——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空氣中的水滴上形成的色散,故正確。故D符合題意。
例題3、C
解析:A.光照在物體上時,物體的顏色由反射光的顏色決定,故A錯誤;B.實驗表明,色光的混合規律為加色法,顏料的混合規律為減色法,故B錯誤;C.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出紅外線,來實現對電視機的遙控,故C正確;D.紫外線的照射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故D錯誤。故C符合題意。
例題4、B
解析:在深盤中盛一些水,盤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平面鏡下部浸入水中,讓陽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鏡上,太陽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會發生折射現象;水中的光線通過水中的平面鏡會發生反射現象;被平面鏡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 中時會發生折射,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的偏折情況不同,所以光線照射到白紙上,就可以看到紅、橙、黃、綠 藍、靛、紫, 上紅下紫的彩色光帶。
故A、C、D錯誤,B正確。
例題5、(1)藍色(2)綠色(3)相同;不相同
解析:(1)藍色玻璃板只能透過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因此在白紙上觀察到的光帶顏色是藍色。
(2)綠色的紙屏只能吸收綠色光,其它顏色的光被吸收,那么觀察到紙屏上出現的顏色是綠色。
(3)實驗結論:不透明物體的顏色跟被它反射的色光的顏色相同,吸收跟物體顏色不相同的色光。
三、隨堂練習:
1、C 2、D 3、A 4、B 5、B 6、C 7、D
8、(1)藍(2)復色光(3)色散
四、課后鞏固:
1、C 2、B 3、C 4、D 5、A 6、B 7、B 8、B 9、C 10、B
11、B 12、(1)色散(2)②④;①(3)紅;黑(4)紅光
13、>;黑色物體更易吸收熱量
14、(1)探究綠色植物對光的吸收率和光的顏色的關系
(2)紅光;該植物對紅光的吸收率比對綠光的大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34張PPT)
第二章 對環境的察覺
浙教版七年級下冊
第4節 光和顏色(2)
---光的色散、物體的顏色、看不見的光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了解太陽光的組成,知道白光是復色光;了解兩種
看不見的光:紫外線和紅外線;知道物體的顏色的成因;
科學思維:構建色散的概念,理解色光在不同物體上發生的反
射和透射后的物體顏色的成因;
探究實踐:通過觀察光的色散及色光透明與不透明物體表面的
實驗,分析色散規律及物體顏色的成因,提高分析、歸納、
總結的能力;
態度責任: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新知導入
1、光源是指能 的物體;
2、光在 中沿直線傳播;
3、小孔成像時所成的像是 的 像;
4、光在 中傳播速度最大,約為 m/s;在其他介質中傳播速度都 真空中的速度;
5、光年是 單位,1光年≈ m。
自行發光
同種均勻物質
倒立 實
真空
3×108
小于
長度
9.46×1015
新知講解
藍天麗日,白云悠悠,鮮花遍布草地,有紅的、黃的、紫的、白的……;雨后彩虹、海市蜃樓,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大自然用它的各種色彩陶冶著我們的情操。
為什么世界如此色彩斑斕?
活動:
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棱鏡上,這束光通過三棱鏡后會產生什么現象?
太陽光穿過三棱鏡后,變成了一條多彩的色帶:
色帶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順序排列著。
活動討論
1)太陽光是白光,但經過三棱鏡后,卻出現了七種顏色的光,這說明了 ;
2)若將紅、橙、黃、綠、藍、靛、紫這七種顏色中的的每一種色光稱為單色光,則白光可稱為 光;
3)該實驗可說明 ;
太陽光中本來就存在七種顏色的光,這七種顏色的光通過三棱鏡時就從太陽光中被分離出來了
混合(復色)
白光是由不同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新知講解
一、光的色散
1、單色光
我們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單色光;
例如: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叫單色光;
2、復色光
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復色光。例如:白光、太陽光。
3、光的色散:
一束太陽光(白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成七種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
注:①光的色散指的是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
②雨后彩虹的形成就是一種光的色散現象。
新知講解
(1)牛頓對色散現象的研究:
① 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光的色散現象;
②牛頓的實驗過程:
讓太陽光穿過一條狹縫,射到三棱鏡上,從棱鏡另一側的白紙屏上可以看到一條彩色的光帶,彩色光帶中的顏色是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的,從而發現了光的色散現象。
(點擊圖片播放)
新知講解
(2)彩虹的形成:
①彩虹形成的原理:光的色散現象;
②彩虹的形成:太陽光(白光)在穿過空氣中的小水滴時發生光的色散。小水滴相當于三棱鏡,白光是復色光,其中包含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而不同的單色光透過水滴(三棱鏡)時都會發生偏折,且它們的偏折能力都不能,其中紅光偏折程度最小位于最上端,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位于最下側,其他色光的偏折程度介于紅光與紫光之間,所以太陽光(白光)透過水滴時而在天空形成的彩色光帶。彩虹由外向內的色光排列順序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現象分析
1)在盛有水的臉盆里斜著放一面鏡子,然后,試著把太陽光反射到紙上。
2)不斷地調整鏡子的角度,在某一個角度上你可以觀察到七色的光。
你知道其中的科學道理嗎?
這是一種色散現象:利用水和鏡子能把太陽光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單色光,再通過鏡子反射出去的緣故。
活動:
讓太陽光透過紙板的圓孔,照到白紙上,先后將紅、藍、綠三種透明的塑料薄膜蒙在紙板的圓孔上,你在白紙上會看到:
(1)紅色的塑料薄膜通過的光呈 色(說明只通過了__ 光);
(2)藍色的塑料薄膜通過的光呈 色(說明只通過了_____光);
(3)綠色的塑料薄膜通過的光呈 色(說明只通過了 _ 光)。






說明:透明物體能透過什么顏色的光,這個物體就呈現什么顏色。
新知講解
二、物體的顏色
1、眼睛能看到物體的原因:
眼睛接收到了來自于物體的光。
(1)眼睛能看到發光體的原因:
光源發出的光直接進入我們的眼睛,我們看到光源的存在。
(2)眼睛能看到不發光物體的原因:
不發光的物體能反射光,這種反射光進入眼睛,我們便也看到了這個物體。
2、眼睛能看到不同顏色物體的原因:
不同物體可能發出或反射不同顏色的光,不同顏色的光進入眼睛,我們便看到了不同的顏色物體。
新知講解
3、物體的顏色:
(1)透明物體的顏色:
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透過該物體的色光決定的。
①透明物體只允許通透過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如,物體允許透過紅光(其他色光被吸收),則該物體呈現紅色;
②透明物體能透過所有的色光,則該物體呈現無色透明。
例子:
交通信號燈分紅燈、綠燈和黃燈,其實燈絲是相同的,只是外包的玻璃不同,紅玻璃只能通過紅光,綠玻璃只能通過綠光,黃玻璃只能通過黃光,所以不同信號燈中燈泡的玻璃不同,射出來的光顏色就不同。
新知講解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該物體所反射的色光決定的。物體呈現各種色彩也是因為它能反射不同顏色的光。
①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如,物體只反射紅光(其他色光被吸收),則該物體呈現紅色。
②不透明物體若反射所有的色光,則該物體呈現白色。白色的物體
能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到的是含有各種色光的混合光,
因此感覺是“白色”的。
③不透明物體若吸收所有的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則該物體呈現黑色。黑色物體是因為它吸收了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眼睛接收不到來自它的反射光,因此,感覺是“黑色”的。
討論交流
1)為什么窗玻璃看上去一般是透明的
2)商場里買的衣服,回到家一看可能會與你在商場中看到的顏色不一樣。那是為什么
一般的窗玻璃是無色透明物體,能夠透過所有的色光,眼睛接收到的是含有各種色光的復色光,因此看上去是無色的。
因為太陽光中的色光最全,而且各種色光的強度也比較均勻,太陽光照在衣服上,反射出的色光就是衣服上的各種顏色。而商場里常用日光燈,日光燈的色光不全,偏重靛、紫光,所以不管什么顏色在日光燈下都帶有一點灰暗的色調。我們常說的“夜不觀色”就是這個道理。
新知講解
4、光的三原色:
(1)光的三原色:
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能夠產生各種色彩,因此把紅、綠、藍三種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
紅+藍=品紅
綠+藍=靛(青)
綠+紅=黃
紅+藍+綠=白
新知講解
(2)光的三原色的應用:
彩色電視機畫面上豐富的色彩就是由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讀圖:
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的三原色:紅、黃、青;
印刷的三原色:紅、品紅、青。
閱讀:
植物葉子的顏色
新知講解
三、看不見的光
1、太陽光中包括可見光和不可見光。
2、紅外線和紫外線是兩種與我們關系密切的看不見的光。
太陽光譜示意圖
不可見光
不可見光
可 見 光
紫外線
紅外線
新知講解
3、紅外線:
(1)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在光的色散實驗中,如果將溫度計放
在彩色光帶的紅光外側時,溫度計的示數會上升。人們常用紅外線燈加熱、取暖;利用紅外線理療燈輔助治療疾病。
(2)太陽光中含紅外線:
太陽的熱主要是通過紅外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的。
(3)所有物體都會發射紅外線:
自然界的所有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外輻射紅外線。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強。
(4)紅外理療燈有助于照射皮膚的血液循環,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能促進傷口愈合,它是醫院常用的治療方法;紅外線
新知講解
(4)紅外線的應用:
①電視機遙控器:當按下遙控器的按鍵時,遙控器通過紅外線調節電視頻道;
②紅外線探測器、紅外線照相機、紅外線夜視儀等都是利用紅外線的強弱來識別不同溫度的物體。
③紅外制導導彈:某些動物(如響尾蛇)是靠紅外線來捕食的,響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間有熱能的靈敏感受器,可用來測定周圍動物的準確位置而捕獲獵物。人們模仿響尾蛇制成了一種紅外制導導彈,
導彈上的紅外裝置可以引導導彈追蹤熱的目標,對其進行有效攻擊。
新知講解
4、紫外線:
(1)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人民幣上
有用熒光物質印的字,驗鈔機會發出一種人們看
不見的光——紫外線,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從而使我們看到它。
(2)紫外線具有較高的能量,能殺死微生物,常被人們用來消毒滅菌。照射適量的紫外線,有助于人體健康,但照射過量的紫外線,會使人皮膚變黑,誘發皮膚癌。
(3)自然界中的紫外線主要來源于太陽。大氣中的臭氧層能吸收太陽光中大部分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線的照射。
課堂練習
1、下列屬于光的色散現象的是(  )
A. 立竿見影 B. 鏡花水月
C. 海市蜃樓 D. 雨后彩虹
D
課堂練習
2、陽光可給我們帶來光和熱,下列陽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陽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
B.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因為紫外線具有較大的能量
C.紅外線可烘干一些物體,是利用紅外線的熱作用
D.紫外線可用于識別偽鈔,因為它能使熒光物質發生熒光
B
課堂練習
3、我們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下列有關生活中的色彩描述合理的是(  )
A.我們能看到世界萬物,是因為所有的物體自身都會發光,發出的光會進入人眼
B.我們透過紅色的塑料薄膜看到的所有物體顏色都是紅色
C.太陽光是復合色光,我們可以利用三棱鏡等光學元件將其分解成多種單色光
D.我們看到物體之所以是白色,是因為它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C
課堂練習
4、文具市場上流行著一種紅色透明遮擋板,將它覆蓋在寫有題目(黑字)和答案(紅字)的白紙上,能達到”看見題目”而”看不見答案”的效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紅字反射紅光,被遮擋板全部吸收,所以看不見紅字答案
B.黑字反射所有色光,紅光透過遮擋板,所以能看見黑字題目,
C.遮擋板吸收了白紙和答案反射的紅光,所以看不見紅字答案
D.若換用藍色透明遮擋板觀察白紙,會同時看到黑字題目和答案
D
課堂練習
5、某學校課外活動興趣小組在黑暗的實驗室里,對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什么決定進行了如下探究。
[實驗一]先后用不同顏色的膜對著不同顏色的光進行觀察,得到的結果如表一所示。
表一
(1)由表一可知: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   決定的;
透過的色光
課堂練習
[實驗二]用不同的顏色膜材料ETFE做大棚實驗
表二
(2)綜合上述兩個實驗的信息,你認為膜的顏色用   色更好。
(3)請你根據上述結論解釋,水果店賣西瓜(紅瓤)時,總喜歡撐一頂紅色半透明的遮陽傘是因為  。

紅色半透明傘可以透過紅光
課堂總結
1、光的色散實際上就是通過三棱鏡等物體將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的現象;彩虹就是光的色散而形成的現象。
2、太陽光是白光,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復色光。
3、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物體的色光決定的;透明物體只能透過與它顏色相同的光。
4、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
5、紅外線和紫外線都是看不見的光,紅外線有熱效應,紫外線能使熒火物質發光,紫外線具有較高的能量,能消毒殺菌。
板書設計
2.4 光和顏色(2)
1、光的色散
太陽光(白光) 紅、橙、黃、綠、藍、靛、紫
(復色光) (單色光)
2、透明物體的顏色由透過物體的色光決定的;
3、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4、紅外線:熱效應,加熱、理療等
紫外線:使熒火物質發光,消毒殺菌等
三棱鏡
可見的光
看不見的光
彩虹
作業布置
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
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
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
4、預習“光的反射”。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十堰市| 莱西市| 永平县| 资源县| 澜沧| 延安市| 班玛县| 木兰县| 新闻| 绥芬河市| 子长县| 寿阳县| 扎兰屯市| 曲阜市| 贵阳市| 柳江县| 舞钢市| 临澧县| 合川市| 南安市| 乌兰浩特市| 太白县| 安化县| 鸡泽县| 兰州市| 丹阳市| 建水县| 通化市| 镇康县| 鄢陵县| 疏附县| 涪陵区| 兰西县| 梅河口市| 自治县| 名山县| 阳新县| 杭州市| 龙胜| 鄢陵县|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