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3 空氣的力量課前預習1、大氣壓強驗證(1)產生原因:因為空氣受 作用并且具有 ;(2)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 格里克,做了著名的 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2、大氣壓的測量(1)精確測量出標準大氣壓數值的實驗: 實驗;(2)實驗過程:取一根長約1m、一端封閉的細玻璃管,將玻璃管灌滿汞;用手指堵住管口,將玻璃管開口向下倒插在汞液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讓管內的汞流出。發現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 mm;(3)結論:一個標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3、大氣壓的影響因素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 ;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4、應用大氣壓的現象:、 、 、 、 。知識精講知識點一:大氣壓強1.實驗探究:大氣壓強的存在鐵皮罐塌陷實驗 覆杯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特別提示:大氣壓在我們周圍時刻存在著,我們卻沒有感覺到,這是因為人體就像實驗中的開口的鐵皮罐,身體內外空氣相通,身體各部位內外所受的壓力相同,內外平衡。2.大氣壓強(1)定義:與液體一樣,空氣內部各個方向也都存在壓強,這樣壓強稱為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2)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①由于大氣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大氣層會在所作用的面上產生壓強;②大氣又具有流動性,所以大氣內部各個方向也都存在壓強。知識點二:測量大氣壓1.托里拆利實驗(1)取一根長約1m、一端封閉的細玻璃管,將玻璃管灌滿汞;(2)用手指堵住管口將玻璃管開口朝下倒插在汞液槽中;(3)放開堵管口的手指,讓管內的汞流出。實驗結果發現:玻璃管內汞柱下降一段就不再下降了,且管內外汞柱面的高度差約760mm。也就是說,此時的大氣壓強與高的汞柱產生的壓強大小正好相等。(根據公式:)備注:做托里拆利實驗時影響汞柱高度的因素:(1)管中若有氣泡,使測量結果偏小;(2)外界大氣壓的變化影響汞柱的高度;(3)管子的粗細、長短(大于760mm時)、是否傾斜、插入的深度都不影響汞柱的高度;(4)實驗時玻璃管傾斜后,管內汞柱的長度增加,而汞柱的豎直高度不變;(5)玻璃管插入汞槽的深度會改變管內汞柱上方真空部分的體積。知識點三:大氣壓的變化1.大氣壓強的大小不是一成不變的,其大小與海拔高度有關。海拔越高,那里的大氣壓強越小。2.標準大氣壓:通常把高的汞柱所產生的壓強叫做1個標準大氣壓。1個標準大氣壓P=1013=3.(拓展)沸點與大氣壓的關系大氣壓越大,沸點越高;大氣壓越低,沸點越低。這就是在高原地區煮飯不熟的原因,在高原地區需要使用高壓鍋煮飯。4.(補充)大氣壓與天氣的關系:同一地點的大氣壓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其變化規律是:冬天高、夏天低,晴天高、陰天低。考點分析考點一、大氣壓相關知識辨析例1、有關大氣壓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托里拆利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B.牛頓最早精確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C.離地面越高,大氣壓強越大D.大氣壓沒有把房頂壓塌是因為房頂上下表面均受到大氣壓的作用【總結升華】最早驗證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測量大氣壓的實驗:托里拆利實驗;3、大氣壓的影響因素:海拔高度,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越小。真題演練1、(22湖南中考)有關大氣壓的說法正確的是( )A.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B.牛頓最早精確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C.離地面越高,大氣壓強越大D.氣壓越低,水的沸點越高考點二、大氣壓的應用例2、如圖小實驗或生活現象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A. 紙片托住水 B. 橡皮膜外凸C. 形管中液面相平 D. 手指夾住鉛筆兩端【總結升華】大氣壓應用:吸管、吸盤、注射器吸取藥液、活塞式抽水機、紙片拖住水。真題演練2、(22羅莊期中12題)(如圖所示的實例中,主要利用大氣壓強工作的是( ?。?br/>考點三、大氣壓的測量例3、如圖1所示,小明利用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時,當玻璃管內的水銀柱穩定后,根據圖中數據可知該地的大氣壓 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個標準大氣壓,若將玻璃管傾斜(玻璃管上方是真空),兩液面高度差 __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小明根據此實驗自制了簡易氣壓計(如圖2所示),瓶內封閉了一部分空氣。若從一樓拿到六樓,玻璃管內的水柱將 _____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總結升華】托里拆利實驗利用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與大氣壓相等測出大氣壓為760mmHg水銀柱產生的壓強;2、水氣壓機原理:瓶內氣壓等于水柱壓強加外界大氣壓,則外界氣壓降低,水柱會上升。隨堂練習1、我們生活在“大氣海洋”的底部,承受著大氣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馬德堡半球實驗是用來測量大氣壓數值的實驗B.托里拆利實驗中玻璃管內的水銀面上方是真空C.液體的沸點與大氣壓強有關,大氣壓強越大液體的沸點越低D.大氣壓的大小與大氣的密度有關,離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氣壓也越大2、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水銀氣壓計,測量當地大氣壓強的大小,他將結果匯報給物理老師,老師告訴他測量結果偏小。小明測量結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下面哪一條( ?。?br/>A.玻璃管沒有豎直放置 B.玻璃管頂部混入少量空氣C.水銀槽內水銀的液面太高 D.玻璃管太粗,管內的水銀太重3、以下現象不能用大氣壓強的知識解釋的是A. 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變癟B. “拔火罐”過程中,罐體緊緊吸在人體皮膚上C. 小學生用塑料吸管喝酸奶D. 醫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以吸取藥瓶中的藥水4、如圖所示的是居家常用的吸盤式置物籃,吸盤能緊緊吸附在豎直瓷磚面上,是因為它A. 質量很小 B. 重力很小 C. 受到大氣壓作用 D. 受到瓷磚的吸力5、如圖實驗不能說明大氣壓存在的是( ?。?br/>A. 皮碗對吸B. 瓶吞雞蛋C. 紙拖水杯 D.橡皮膜凸出6、假如地球周圍沒有了大氣層,下列的選項中不再發生的是( ?。?br/>①人們用語言交流②馬德堡半球實驗③水往低處流④用天平稱質量⑤抽水機抽水⑥塑料吸盤貼在光滑的玻璃上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7、青藏鐵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車去西藏旅游的人越來越多。 與普通列車相比,高原列車內還配有供氧系統和醫療應急系統,這樣做是因為高原上( ?。?br/>A.大氣壓強小,空氣中含氧量大 B.大氣壓強大,空氣中含氧量大C.大氣壓強小,空氣中含氧量小 D.大氣壓強大,空氣中含氧量小8、如圖所示是個自制氣壓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帶著它登山的過程中,玻璃管中液柱會逐漸上升B.玻璃管中液柱靜止時,瓶內氣壓等于大氣壓C.玻璃管中液柱靜止時,瓶內氣壓小于大氣壓D.為提高氣壓計測量精度,可選用更粗的玻璃管9、在冬季,剩有半瓶熱水的暖水瓶經過一個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軟木塞子時覺得不易拔出來,其主要原因是( )A.軟木塞受潮膨脹 B.瓶外氣體溫度降低而把瓶塞吸住C.瓶口因溫度降低而縮小 D.瓶內氣體溫度降低而壓強減小,大氣壓把瓶塞壓緊10、關于大氣壓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A.圖甲,在同一地點做托里拆利實驗,玻璃管稍傾斜一些時,水銀柱的高度不變B.圖乙,從內地帶到拉薩的袋裝食品會變得膨脹,是因為海拔高,大氣壓小C.圖丙,醫生給人們接種新冠疫苗時,用注射器把藥液注射進肌肉利用了大氣壓D.圖丁,為防止新冠病毒外溢,用車內氣壓小于車外氣壓的負壓救護車運送病人11、如圖所示,醫生給病人打吊針時包含著很多物理知識,當瓶內液體逐漸減少時,瓶內藥液對瓶蓋的壓強______,瓶內氣壓______(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一標準大氣壓相當于______ m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12、(1)用如圖甲所示的鋼筆吸墨水時,先捏筆膽排出里面的空氣,松手后___________把墨水壓進筆膽;(2)如圖乙是戰國時期的青銅汲酒器的示意圖,長柄上端與球形底部各開一小孔a、b,當汲酒器內充滿酒水時,用手嚴密地按住小孔___________(選填“a”或“b”),然后向上提升長柄就可以將酒水取出來,酒水在汲酒器中不會流出來是由于___________的作用;(3)由于青藏高原上的氣壓低,水的沸點___________(選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00℃,因此在高原上煮飯常采用壓力鍋,這樣可以___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鍋內的壓強,從而更容易將飯煮熟。14、第一個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是______,如圖所示,老師在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當地氣壓為標準大氣壓),試管的頂端混入了部分空氣,實驗時測得管內水銀柱的高度將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760mm,如果將試管頂端開一個孔,管內水銀柱會不會噴出來______(填“會”“不會”)。15、小虎同學利用注射器容積為、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估測大氣壓的值. 實驗時,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圖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的活塞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長,則大氣壓的值可表示為________.實驗過程中注射器筒內漏進了少量空氣,則測得的大氣壓值________偏大不變偏小實驗室有甲、乙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和,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實驗時應選用________甲乙注射器,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