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數學下冊 預習篇20.3 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1.制訂好活動方案,確定活動內容,制訂好《中學生體質健康登記表》《調查報告》等表格.2.成立各調查小組,確定收集數據的方式(可查閱資料、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3.方案實施(1)學生制訂好實施計劃(2)按照計劃實施調查(3)數據采集與匯總,進行初步分析,讓學生經歷以下過程:①收集數據。教師指導學生如何確定樣本和抽取樣本的方法,如可從八年級10個班分別抽取2名男生和5名女生,組成一個容量為40的樣本,可按學號來隨意抽取學生,本班的40名學生的體育成績則可作為統計對象直接使用。②整理數據。分析樣本的體質健康登記表中的各項數據.例如計算每個個體的最后得分,按評分標準整理樣本數據得到頻數分布表。③描述數據。根據上面的頻數分布表格,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全年級和1班的體育成績分別畫出條形圖、扇形圖、折線圖、直方圖等,使得數據分布的信息更清清楚地顯理出來。(這里包含總成績、長跑成績、立定跳遠和坐位體前屈成績四個方面)④分析數據。根據原始數據或上面的各組統計圖表,計算各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等,通過分析圖表和各種統計量得出結論。選擇題1.今年庫爾勒某一周七天每一天最高氣溫變化如折線圖所示,則關于這組數據的描述正確的是( )A.最小值是32 B.眾數是33 C.中位數是34 D.平均數是34【答案】B【分析】根據折線統計圖中的最高氣溫的具體數值,求出中位數、眾數、平均數、最小值,再進行判斷即可.【詳解】解:從折線統計圖可得,周一至周日每天的最高氣溫分別為32,33,31,34,33,33,35,這組數據的最小值是31,眾數是33,中位數是33,平均數為33,故選:B.2.小明、小聰參加了100m跑的5期集訓,每期集訓結束時進行測試,根據他們的集訓時間、測試成績繪制成如圖兩個統計圖.根據圖中信息,有下面四個推斷:①這5期的集訓共有56天;②小明5次測試的平均成績是11.68秒;③從集訓時間看,集訓時間不是越多越好,集訓時間過長,可能造成勞累,導致成績下滑;④從測試成績看,兩人的最好成績都是在第4期出現,建議集訓時間定為14天.所有合理推斷的序號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A【分析】根據條形統計圖將每期的天數相加即可得到這5期的集訓共有多少天;根據折線統計圖可以求得小明5次測試的平均成績;根據圖中的信息和題意可知,平均成績最好是在第1期.【詳解】解:對于①:這5期的集訓共有5+7+10+14+20=56(天),故正確;對于②:小明5次測試的平均成績是:(11.83+11.72+11.52+11.58+11.65)÷5=11.66(秒),故錯誤;對于③:從集訓時間看,集訓時間不是越多越好,集訓時間過長,可能造成勞累,導致成績下滑,故正確;對于④:從測試成績看,兩人的最好的平均成績是在第1期出現,建議集訓時間定為5天.故錯誤;故選:A.3.下面的條形統計圖描述了某車間一段時間內日加工零件數的情況,則這段時間日加工零件的中位數、眾數分別是( ) A.10,10 B.6,6 C.10,6 D.6,10【答案】B【分析】根據每天的零件加工個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然后找出第16、17兩天的零件加工的個數的平均數即可求得中位數,在這32個數據中,找到出現的次數最多的數即是眾數.【詳解】∵將這32個數據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其中第16個、第17個數都是6,∴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數的中位數是6.∵在這32個數據中,6出現了10次,出現的次數最多,∴這些工人日加工零件數的眾數是6.故選:B.4.為提高學生的中考體育成績某校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開設“A:籃球,B:足球,C:實心球,D:跳繩”四項運動項目.現需要了解每項運動項目參加的大致人數,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進行調查(每名學生只能選擇一項),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如圖所示的統計圖,則全校1200名學生中參加實心球運動項目的學生人數大約是( )A.240 B.120 C.480 D.40【答案】A【分析】根據統計圖中參加A的人數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調查的人數,從而可以計算出全校1200名學生中參加實心球運動項目的學生人數.【詳解】由題意可得:本次調查的人數為,則全校1200名學生中參加實心球運動項目的學生人數大約是:,故選:A.5.如圖是我市4月1日至7日一周內“日平均氣溫變化統計圖”,在這組數據中,眾數和中位數分別是( )A.13;13 B.14;10 C.14;13 D.13;14【答案】C【分析】根據統計圖,利用眾數與中位數的概念即可得出答案.【詳解】從統計圖中可以得出這一周的氣溫分別是:12,15,14,10,13,14,11所以眾數為14;將氣溫按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為:10,11,12,13,14,14,15所以中位數為13故選:C6.學校舉行圖書節義賣活動,將所售款項捐給其他貧困學生,在這次義賣活動中,某班級售書情況如下表:售價 元 元 元 元數目 本 本 本 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班級所售圖書的總收入是元 B.在該班級所傳圖書價格組成的一組數據中,中位數是元C.在該班級所售圖書價格組成的一組數據中,眾數是元 D.在該班級所售圖書價格組成的一組數據中,平均數是元【答案】A【分析】把所有數據相加可對A進行判斷;利用中位數和眾數的定義對B、C進行判斷;利用平均數的計算公式計算出這組數據的平均,從而可對D進行判斷.【詳解】A、該班級所售圖書的總收入為3×14+4×11+5×10+6×15=226,所以A選項正確;B、共50本書,第25個數為4,第26個數為5,所以這組數據的中位數為4.5,所以B選項錯誤;C、這組數據的眾數為6,所以C選項錯誤;D、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為,所以D選項錯誤.故選:A.7.在第37屆中國洛陽文化節期間,某手工刺繡服裝店老板某天銷售了10件同款的女裝上衣,銷售尺碼統計如下表:尺碼/cm 155 160 165 170 175銷量/件 1 4 2 2 1則這10件上衣尺碼的平均數和眾數分別為( )A.160,164 B.160,4 C.164,160 D.164,4【答案】C【分析】根據平均數、眾數的概念直接求解.【詳解】解:平均數=(155+160×4+165×2+170×2+175×1)÷10=164;眾數是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所以眾數是160;故選:C8.如圖,在某時段有50輛車通過一個雷達測速點,工作人員將測得的車速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條形統計圖,則這50輛車車速的眾數(單位:)為( ) A.60 B.50 C.40 D.35【答案】C【分析】根據眾數的定義“眾數是指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值”即可得.【詳解】由條形統計圖可知,在這50輛車中,車速為的車輛數最多,有15輛由眾數的定義得:這50輛車車速的眾數是故選:C.填空題1.某生產線在同一時間只能生產一筆訂單,即在完成一筆訂單后才能開始生產下一筆訂單中的產品.一筆訂單的“相對等待時間”定義為該筆訂單的等待時間與生產線完成該訂單所需時間之比.例如,該生產線完成第一筆訂單用時5小時,之后完成第二筆訂單用時2小時,則第一筆訂單的“相對等待時間”為0,第二筆訂單的“相對等待時間”為.現有甲、乙、丙三筆訂單管理員估測這三筆訂單的生產時間(單位:小時)依次為a,b,c,其中,則使三筆訂單“相對等待時間”之和最小的生產順序是 .【答案】先生產丙產品,再生產乙產品,最后生產甲產品【分析】按“相對等待時間”為該筆訂單的等待時間與生產線完成該訂單所需時間之比,要想“相對等待時間”之和最小,則生產線需要將生產時間最長的產品排在最后生產,生產時間最短的產品排在最前生產,這樣訂單的等待時間最短即可求解.【詳解】解:按按“相對等待時間”為該筆訂單的等待時間與生產線完成該訂單所需時間之比,要想“相對等待時間”之和最小,則生產線需要將生產時間最長的產品排在最后生產,生產時間最短的產品排在最前生產,這樣訂單的等待時間最短,由題意可知:甲、乙、丙三筆訂單的生產時間從短到長為排列為:丙、乙、甲,∴優先生產丙產品,其次生產乙產品,最后生產甲產品,此時三筆訂單“相對等待時間”之和最小,故答案為:先生產丙產品,再生產乙產品,最后生產甲產品2.種菜能手王大叔種植了一批新品種黃瓜,為了了解這種黃瓜的生長情況,他隨機抽查了50株黃瓜藤上長出的黃瓜根數,繪制了如圖的統計圖,則這組數據中黃瓜根數的中位數是 .【答案】【分析】根據直方圖和中位數的定義,即可得到答案.【詳解】解:∵他隨機抽查了50株黃瓜藤上長出的黃瓜根數,∴中位數落在第25株和第26株上,分別為10根、10根;∴中位數為10;故答案為:10.3.某電腦公司銷售部為了制訂下個月的銷售計劃,對20位銷售員本月的銷售量進行了統計,繪制成如圖所示的統計圖,則這20位銷售員本月銷售量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分別是 .【答案】14.4臺、12臺、10臺【分析】根據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定義確定即可.【詳解】解:根據題意得銷售10臺的人數是,銷售30臺的人數是,銷售12臺的人數是,銷售14臺的人數是,則這20位銷售員本月銷售量的平均數是(臺);把這些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中位數是第10,11個數的平均數,則中位數是(臺);因為銷售10臺的人數最多,所以這組數據的眾數是10合.故答案為:14.4臺、12臺、10臺4.我國是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為了倡導“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小剛在他所在班的50名同學中,隨機調查了10名同學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單位:t),并將調查結果繪成了如下的條形統計圖,則這10個樣本數據的平均數是 ,眾數是 ,中位數是 .【答案】 6.8 6.5 6.5【分析】根據條形統計圖,即可知道每一名同學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再根據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中位數和眾數的概念進行求解;【詳解】觀察條形圖,可知這組樣本數據的平均數是: =6.8,即這組樣本數據的平均數為6.8(t).在這組樣本數據中,6.5出現了4次,出現的次數最多,這組數據的眾數是6.5(t).將這組樣本數據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其中處于中間的兩個數都是6.5,有6.5+6.52=6.5,即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6.5(t).故答案為6.8,6.5,6.5.5.在一次愛心捐款中,某班有40名學生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有捐5元、10元、20元、50元的.如圖所示的是不同捐款的人數比例,那么這個班的學生平均每人捐款 元,中位數是 元,眾數是 元.【答案】 16 , 5 , 5 .【分析】先根據扇形統計圖中各種情況所占的比例,利用加權平均數公式求出這個班的學生捐款的平均數;再分別求出捐5元、10元、20元、50元的人數,根據中位數、眾數的定義即可求出這個班的學生捐款的中位數、眾數.【詳解】這個班的學生捐款的平均數是:5×60%+10×10%+20×10%+50×20%=16(元);捐5元、10元、20元、50元的人數分別是:40×60%=24,40×10%=4,40×10%=4,40×20%=8,把40名同學捐款從小到大排列,最中間的兩個數是5,5,所以中位數是(5+5)÷2=5(元);由于捐款5元的有24人,人數最多,所以眾數是5元,答:這個班的學生捐款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分別是16元、5元、5元.解答題1.本學期某校舉行了有關垃圾分類知識測試活動,并從該校七年級和八年級中各隨機抽取40名學生的測試成績,整理如下:小明將樣本中的成績進行了數據處理,如表為數據處理的一部分,根據圖表,解答問題:年級 平均數 眾數 中位數 方差七年級 7.5 7 7 2.8八年級 a 8 b 2.35(1)填空:表中的a= ,b= ;(2)你認為 年級的成績更加穩定,理由是 ;(3)若規定6分及6分以上為合格,該校八年級共1200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測試活動,估計參如此次測試活動成績合格的學生人數是多少?【答案】(1)7.5;8(2)八,八年級成績的方差小于七年級(3)1080【分析】(1)根據眾數和中位數的定義求解即可;(2)根據方差的意義求解即可;(3)用總人數乘以樣本中6分及6分以上人數所占比例即可.【詳解】(1)解:由表可知,八年級成績的平均數a==7.5,所以a=7.5;八年級成績最中間的2個數分別為7、8,所以其中位數b==7.5,故答案為:7.5;8(2)解:八年級的成績更加穩定,理由是八年級成績的方差小于七年級,故答案為:八,八年級成績的方差小于七年級;(3)解:估計參如此次測試活動成績合格的學生人數是1200×=1080(人).2.某品牌牛奶供應商提供A、B、C、D四種不同口味的牛奶供學生飲用,學校為了了解學生對不同口味的牛奶的喜好,對全校訂牛奶的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根據統計圖的信息解決下列問題:(1)本次調查的學生有多少人?(2)補全上面的條形統計圖;(3)扇形統計圖中C對應的圓心角度數是 ;(4)若該校有400名學生訂了該品牌的牛奶,每名學生每天只訂一盒牛奶,要使學生能喝到自己喜歡的牛奶,則該牛奶供應商送往該校的牛奶中,A、B口味的牛奶共約多少盒?【答案】(1)150人;(2)見解析;(3)144°;(4)200盒【分析】(1)利用A類別人數及其百分比可得總人數;(2)總人數減去A、B、D類別人數,求得C的人數,即可補全統計圖;(3)用360°乘以C類別人數所占比即可得出答案;(4)總人數乘以樣本中A、B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即可.【詳解】解:(1)本次調查的學生有:30÷20%=150(人);(2)C類別人數為:150-(30+45+15)=60(人),補全條形圖如下:(3)扇形統計圖中C對應的圓心角度數是360°×=144°故答案為:144°.(4)根據題意得:400×=200(人),答:該牛奶供應商送往該校的牛奶中,A,B口味的牛奶共約200盒3.某初中要調查學校學生(總數 1000 人)雙休日課外閱讀情況,隨機調查了一部分學生,調查得 到的數據分別制成頻數直方圖(如圖 1)和扇形統計圖(如圖 2).(1)請補全上述統計圖(直接填在圖中);(2) 試確定這個樣本的中位數和眾數;(3)請估計該學校 1000 名學生雙休日課外閱讀時間不少于 4 小時的人數.【答案】(1)畫圖見解析;(2)中位數是3小時,眾數是4小時;(3)400人.【分析】(1)根據閱讀5小時以上頻數為6,所占百分比為12%,求出數據的總數,再用數據總數減去其余各組頻數得到閱讀3小時以上頻數,然后補全頻數分布直方圖,分別求得閱讀0小時和4小時的人數所占百分比,補全扇形圖;(2)利用各組頻數和總數之間的關系確定中位數和眾數;(3)用1000乘以每周課外閱讀時間不小于4小時的學生所占百分比即可.【詳解】解:(1)總人數:612%= 50 (人),閱讀3小時以上人數:50-4-6-8-14-6= 12 (人),閱讀3小時以上人數的百分比為1250= 24% ,閱讀0小時以上人數的百分比為450= 8% .圖如下:(2)中位數是3小時,眾數是4小時;(3) 1000(28% + 12%)= 100040%= 400(人)答:該學校1000名學生雙休日課外閱讀時間不少于4小時的人數為400人.4.某校有3600名學生,為了解全校學生的上學方式,該校數學興趣小組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隨機調查了該校部分學生的主要上學方式(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只能從以下六個種類中選擇一類),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統計圖.(1)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學生共有 人,其中選擇D類的人數有 人;(2)在扇形統計圖中,求E類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的度數,并補全C對應的條形統計圖;(3)若將A、B、C.D.E這四類上學方式視為“綠色出行”,請估計該校選擇“綠色出行”的學生人數.【答案】(1)450,72;(2),答案見解析;(3)3456人.【分析】(1)用A的人數除以A所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即得總的學生數;用D所占總人數的百分比乘以總的學生數即得D的學生人數;(2)用100%減去A、B、C、D、F所占的百分比,得到E所占的百分比,然后再乘360°,即得到E類對應的圓心角;用20%乘以總的學生數即得到C類的學生數;(3)用3600×4%即得到F類學生的人數,再用3600減去F類學生數即可.【詳解】解:(1)用A的人數除以A占總人數的比值:162÷36%=450(人),故本次問卷調查的學生共有450人,其中D類的人數有:450×16%=72(人).故答案為:共有460人,D類的人數有72人.(2)E類學生占總人數的百分比為:1-36%-14%-20%-16%-4%=10%,故E類對應的圓心角為:10%×360°=36°,C類學生為:20%×450=90(人),如下圖所示:所以.(3)3600名學生中,F類所占的人數為:3600×4%=144(人),故選擇“綠色出行”的學生人數為:3600-144=3456(人),所以該校選擇“綠色出行”的學生人數為3456(人).5.為宣傳6月6日世界海洋日,某校八年級舉行了主題為“珍惜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競賽活動.為了解全年級500名學生此次競賽成績(百分制)的情況,隨機抽取了部分參賽學生的成績,整理并繪制出如下不完整的統計表(表1)和統計圖(如圖).請根據圖表信息解答以下問題:(1)本次調查一共隨機抽取了個參賽學生的成績;(2)表1中a= ;(3)所抽取的參賽學生的成績的中位數落在的“組別”是 ;(4)請你估計,該校九年級競賽成績達到90分以上(含90分)的學生約有多少人.【答案】(1)100(2)16(3)C(4)180人【分析】(1)根據D組的人數除以其占比即可得到本次調查學生人數;(2)用總人數減去各組人數即可求解;(3)根據中位數的定義即可求解;(4)根據D組的占比即可估計全校九年級競賽成績達到90分以上(含90分)的學生人數.【詳解】(1)本次調查一共隨機抽取學生:36÷36%=100(人),故答案為100;(2)a=100 36 28 20=16,故答案為16;(3)本次調查一共隨機抽取100名學生,中位數落在C組,故答案為C;(4)該校九年級競賽成績達到90分以上(含90分)的學生有500×36%=180(人),故該校九年級競賽成績達到90分以上(含90分)的學生約有180人.6.某區教育系統為了更好地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印制了應知應會手冊,該區教育局想了解教師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應知應會知識掌握程度,抽取了部分教師進行了測試,并將測試成績繪制成下面兩幅統計圖,請根據統計圖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問題:(1)計算樣本中,成績為98分的教師有 人,并補全兩個統計圖;(2)樣本中,測試成績的眾數是 ,中位數是 ;(3)若該區共有教師6880名,根據此次成績估計該區大約有多少名教師已全部掌握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應知應會知識?【答案】(1)14人,統計圖見解析;(2)98,100;(3)2752名【分析】(1)先根據96分人數及其百分比求得總人數,再根據各組人數之和等于總數可得98分的人數;(2)根據中位數和眾數的定義可得;(3)利用樣本中100分人數所占比例乘以總人數可得.【詳解】解:(1)本次調查的人數共有人,則成績為98分的人數為(人,補全統計圖如下:故答案為:14;(2)本次測試成績的中位數為分,眾數100分,故答案為:98,100;(3),估計該區大約有2752名教師已全部掌握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應知應會知識.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年級數學下冊 預習篇20.3 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1.制訂好活動方案,確定活動內容,制訂好《中學生體質健康登記表》《調查報告》等表格.2.成立各調查小組,確定收集數據的方式(可查閱資料、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3.方案實施(1)學生制訂好實施計劃(2)按照計劃實施調查(3)數據采集與匯總,進行初步分析,讓學生經歷以下過程:①收集數據。教師指導學生如何確定樣本和抽取樣本的方法,如可從八年級10個班分別抽取2名男生和5名女生,組成一個容量為40的樣本,可按學號來隨意抽取學生,本班的40名學生的體育成績則可作為統計對象直接使用。②整理數據。分析樣本的體質健康登記表中的各項數據.例如計算每個個體的最后得分,按評分標準整理樣本數據得到頻數分布表。③描述數據。根據上面的頻數分布表格,以小組為單位根據全年級和1班的體育成績分別畫出條形圖、扇形圖、折線圖、直方圖等,使得數據分布的信息更清清楚地顯理出來。(這里包含總成績、長跑成績、立定跳遠和坐位體前屈成績四個方面)④分析數據。根據原始數據或上面的各組統計圖表,計算各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等,通過分析圖表和各種統計量得出結論。選擇題1.今年庫爾勒某一周七天每一天最高氣溫變化如折線圖所示,則關于這組數據的描述正確的是( )A.最小值是32 B.眾數是33 C.中位數是34 D.平均數是342.小明、小聰參加了100m跑的5期集訓,每期集訓結束時進行測試,根據他們的集訓時間、測試成績繪制成如圖兩個統計圖.根據圖中信息,有下面四個推斷:①這5期的集訓共有56天;②小明5次測試的平均成績是11.68秒;③從集訓時間看,集訓時間不是越多越好,集訓時間過長,可能造成勞累,導致成績下滑;④從測試成績看,兩人的最好成績都是在第4期出現,建議集訓時間定為14天.所有合理推斷的序號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3.下面的條形統計圖描述了某車間一段時間內日加工零件數的情況,則這段時間日加工零件的中位數、眾數分別是( ) A.10,10 B.6,6 C.10,6 D.6,104.為提高學生的中考體育成績某校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開設“A:籃球,B:足球,C:實心球,D:跳繩”四項運動項目.現需要了解每項運動項目參加的大致人數,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進行調查(每名學生只能選擇一項),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如圖所示的統計圖,則全校1200名學生中參加實心球運動項目的學生人數大約是( )A.240 B.120 C.480 D.405.如圖是我市4月1日至7日一周內“日平均氣溫變化統計圖”,在這組數據中,眾數和中位數分別是( )A.13;13 B.14;10 C.14;13 D.13;146.學校舉行圖書節義賣活動,將所售款項捐給其他貧困學生,在這次義賣活動中,某班級售書情況如下表:售價 元 元 元 元數目 本 本 本 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班級所售圖書的總收入是元 B.在該班級所傳圖書價格組成的一組數據中,中位數是元C.在該班級所售圖書價格組成的一組數據中,眾數是元 D.在該班級所售圖書價格組成的一組數據中,平均數是元7.在第37屆中國洛陽文化節期間,某手工刺繡服裝店老板某天銷售了10件同款的女裝上衣,銷售尺碼統計如下表:尺碼/cm 155 160 165 170 175銷量/件 1 4 2 2 1則這10件上衣尺碼的平均數和眾數分別為( )A.160,164 B.160,4 C.164,160 D.164,48.如圖,在某時段有50輛車通過一個雷達測速點,工作人員將測得的車速繪制成如圖所示的條形統計圖,則這50輛車車速的眾數(單位:)為( ) A.60 B.50 C.40 D.35填空題1.某生產線在同一時間只能生產一筆訂單,即在完成一筆訂單后才能開始生產下一筆訂單中的產品.一筆訂單的“相對等待時間”定義為該筆訂單的等待時間與生產線完成該訂單所需時間之比.例如,該生產線完成第一筆訂單用時5小時,之后完成第二筆訂單用時2小時,則第一筆訂單的“相對等待時間”為0,第二筆訂單的“相對等待時間”為.現有甲、乙、丙三筆訂單管理員估測這三筆訂單的生產時間(單位:小時)依次為a,b,c,其中,則使三筆訂單“相對等待時間”之和最小的生產順序是 .2.種菜能手王大叔種植了一批新品種黃瓜,為了了解這種黃瓜的生長情況,他隨機抽查了50株黃瓜藤上長出的黃瓜根數,繪制了如圖的統計圖,則這組數據中黃瓜根數的中位數是 .3.某電腦公司銷售部為了制訂下個月的銷售計劃,對20位銷售員本月的銷售量進行了統計,繪制成如圖所示的統計圖,則這20位銷售員本月銷售量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分別是 .4.我國是世界上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為了倡導“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小剛在他所在班的50名同學中,隨機調查了10名同學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單位:t),并將調查結果繪成了如下的條形統計圖,則這10個樣本數據的平均數是 ,眾數是 ,中位數是 .5.在一次愛心捐款中,某班有40名學生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有捐5元、10元、20元、50元的.如圖所示的是不同捐款的人數比例,那么這個班的學生平均每人捐款 元,中位數是 元,眾數是 元.解答題1.本學期某校舉行了有關垃圾分類知識測試活動,并從該校七年級和八年級中各隨機抽取40名學生的測試成績,整理如下:小明將樣本中的成績進行了數據處理,如表為數據處理的一部分,根據圖表,解答問題:年級 平均數 眾數 中位數 方差七年級 7.5 7 7 2.8八年級 a 8 b 2.35(1)填空:表中的a= ,b= ;(2)你認為 年級的成績更加穩定,理由是 ;(3)若規定6分及6分以上為合格,該校八年級共1200名學生參加了此次測試活動,估計參如此次測試活動成績合格的學生人數是多少?2.某品牌牛奶供應商提供A、B、C、D四種不同口味的牛奶供學生飲用,學校為了了解學生對不同口味的牛奶的喜好,對全校訂牛奶的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兩幅不完整的統計圖,根據統計圖的信息解決下列問題:(1)本次調查的學生有多少人?(2)補全上面的條形統計圖;(3)扇形統計圖中C對應的圓心角度數是 ;(4)若該校有400名學生訂了該品牌的牛奶,每名學生每天只訂一盒牛奶,要使學生能喝到自己喜歡的牛奶,則該牛奶供應商送往該校的牛奶中,A、B口味的牛奶共約多少盒?3.某初中要調查學校學生(總數 1000 人)雙休日課外閱讀情況,隨機調查了一部分學生,調查得 到的數據分別制成頻數直方圖(如圖 1)和扇形統計圖(如圖 2).(1)請補全上述統計圖(直接填在圖中);(2) 試確定這個樣本的中位數和眾數;(3)請估計該學校 1000 名學生雙休日課外閱讀時間不少于 4 小時的人數.4.某校有3600名學生,為了解全校學生的上學方式,該校數學興趣小組以問卷調查的形式,隨機調查了該校部分學生的主要上學方式(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只能從以下六個種類中選擇一類),并將調查結果繪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統計圖.(1)參與本次問卷調查的學生共有 人,其中選擇D類的人數有 人;(2)在扇形統計圖中,求E類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的度數,并補全C對應的條形統計圖;(3)若將A、B、C.D.E這四類上學方式視為“綠色出行”,請估計該校選擇“綠色出行”的學生人數.5.為宣傳6月6日世界海洋日,某校八年級舉行了主題為“珍惜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知識競賽活動.為了解全年級500名學生此次競賽成績(百分制)的情況,隨機抽取了部分參賽學生的成績,整理并繪制出如下不完整的統計表(表1)和統計圖(如圖).請根據圖表信息解答以下問題:(1)本次調查一共隨機抽取了個參賽學生的成績;(2)表1中a= ;(3)所抽取的參賽學生的成績的中位數落在的“組別”是 ;(4)請你估計,該校九年級競賽成績達到90分以上(含90分)的學生約有多少人.6.某區教育系統為了更好地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印制了應知應會手冊,該區教育局想了解教師對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應知應會知識掌握程度,抽取了部分教師進行了測試,并將測試成績繪制成下面兩幅統計圖,請根據統計圖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問題:(1)計算樣本中,成績為98分的教師有 人,并補全兩個統計圖;(2)樣本中,測試成績的眾數是 ,中位數是 ;(3)若該區共有教師6880名,根據此次成績估計該區大約有多少名教師已全部掌握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應知應會知識?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數學下冊 20.3 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 導學案 學生版.docx 預習篇 2024年八年級數學下冊 20.3 體質健康測試中的數據分析 導學案 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