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北省武漢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冊期末考點復習測量方法及其誤差測量方法:①累積法:以多求少或以少求多例:測一張紙的厚度,可以先測100張紙的厚度例:測一座樓的高度,可以先測一層樓中一個臺階的高度②配合法:用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測量長度③例: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測量硬幣的直徑化曲為直:測量彎曲物體的長度例:將細線與被測部分軌跡重合,再將細線拉直,最后測量細線長度練習題1:(2021江夏一中)李陽同學為了測量某一品牌導線的直徑,采用了以下辦法.剪下一段導線后,把這段導線緊密地單層在一支鉛筆上纏繞40圈,形成一個導線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測量這導線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所示.則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這個導線圈的長度是________cm,這一品牌導線的直徑是_______mm.練習題2:(2021一初慧泉10月考)如圖所示,是某同學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一個硬幣的直徑時的情形,則相比較而言最佳的測量方式是( )A B C D練習題3: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于2019年8月30日起發(fā)行,小明想測量第五套人民幣1元硬幣的直徑,下列測量方法中最佳的是練習題4:用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測量球的直徑,如圖中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br/>A. B. C. D.考點:錯誤與誤差知識點四:誤差與偏差(測量錯誤)1、誤差是 測量值 和 真實值 之間的差異.誤差產(chǎn)生原因: ①與測量時估讀有關; ②跟測量工具的精確程度有關;③受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2、測量錯誤產(chǎn)生原因:① 不遵循測量和儀器使用規(guī)則 ;②讀數(shù)、記錄結果時粗心3、減小誤差方法:①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②采用具有更高 精確度的測量工具 ;③運用合理的測量方法 4、誤差與錯誤:誤差只能 減小 不能消除,測量錯誤是可以避免的典例1: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以下哪個是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 )A.刻度尺沒有跟課本的長邊平行B.刻度尺沒有緊貼課本(錯誤)將刻度尺的0刻度線與被測物體一端對準,緊貼被測物體C.讀數(shù)時,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數(shù)值估計不準確D.觀察刻度尺時,視線沒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錯誤)視線要與尺面垂直練習題1:(2023武漢市武珞路中學)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A.誤差是由于測量者操作錯誤而產(chǎn)生的,因此誤差總是存在的B.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由于測量者估讀而產(chǎn)生的誤差C.長度測量中,為了減小誤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讀幾位的方法D.隨著科技的進步,測量儀器將進一步改進,測量誤差最終將被消除練習題2:(2023武漢市華一寄宿中學)生活中經(jīng)常要測量,測量的結果會產(chǎn)生誤差,誤差會影響測量精度。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測量時出現(xiàn)誤差,則說明一定是出了差錯B正確測得某一本書的長為 25.70cm,測量時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則測量結果偏大D.只要測量儀器足夠精密,就可以避免誤差練習題3:(2021六中上智)關于誤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測量結果和真實值的差異,叫做誤差B.誤差的產(chǎn)生跟測量工具有關系,測量工具越精密,誤差就越小C.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D.隨著精密儀器的不斷出現(xiàn),測量方法不斷改進,誤差不僅可以減小,而且可以避免練習題2:有關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誤差就是測量中產(chǎn)生的錯誤B. 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誤差C. 實驗中認真仔細地進行測量可以消除誤差D. 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練習題3:關于誤差和錯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選用精密的儀器可以避免誤差 B.誤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確導致的C.讀數(shù)時估讀數(shù)字越多,誤差越小 D.誤差不能消除,只能盡量減小典例1:有五位同學輪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他們測量的結果分別是:18.23cm、18.65cm、18.24cm、18.25cm、18.22cm。該物體長度的平均值是( D )相差太多,需要去除 (18.23+18.24+18.25+18.22)÷4=18.235 需要四舍五入,精確度保持一致A.18.318cm B.18.32cmC.18.235cm D.18.24cm練習題1:(2023武漢市武珞路中學)某同學用分度值為 1cm 的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共測量了 8 次,記錄的結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則該物體長度是( )A.5.236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練習題2: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圖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則該物體長度應記為( ?。?br/>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練習題3:某同學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五次測出同一木板的長度,記錄結果如下:①17.82cm,②17.83cm,③17.81cm,④17.28cm,⑤17.81cm該物體的真實長度接近于( )A.17.8175cm B.17.71cm C.17.82cm D.17.81cm練習題4:某同學測量小球的直徑,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2.41cm、2.43cm、2.40cm、2.42cm,這個球的直徑是( )A、2.415cm B、2.42cm C、2.420cm D、2.43cm練習題5:某同學用一把刻度尺測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寬度,在不同位置先后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下: 2.36cm,2.83cm,2.37cm,2.37cm。則該工件的寬度應記為( )A.2.37cm B.2.367cm C.2.36cm D.2.48cm2023~2024武漢市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測量及其誤差測量方法:①累積法:以多求少或以少求多例:測一張紙的厚度,可以先測100張紙的厚度例:測一座樓的高度,可以先測一層樓中一個臺階的高度②配合法:用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測量長度③例:刻度尺和三角形配合測量硬幣的直徑化曲為直:測量彎曲物體的長度例:將細線與被測部分軌跡重合,再將細線拉直,最后測量細線長度練習題1:(2021江夏一中)李陽同學為了測量某一品牌導線的直徑,采用了以下辦法.剪下一段導線后,把這段導線緊密地單層在一支鉛筆上纏繞40圈,形成一個導線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測量這導線圈的長度,測量情況如圖所示.則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1_____mm.這個導線圈的長度是___2.36____cm,這一品牌導線的直徑是__0.59_____mm.練習題1:如圖所示,是某同學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一個硬幣的直徑時的情形,則相比較而言最佳的測量方式是( C )A B C D:練習題2: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于2019年8月30日起發(fā)行,小明想測量第五套人民幣1元硬幣的直徑,下列測量方法中最佳的是( D )練習題3:用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測量球的直徑,如圖中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B?。?br/>A. B. C. D.考點:錯誤與誤差知識點四:誤差與偏差(測量錯誤)1、誤差是 測量值 和 真實值 之間的差異.誤差產(chǎn)生原因: ①與測量時估讀有關; ②跟測量工具的精確程度有關;③受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2、測量錯誤產(chǎn)生原因:① 不遵循測量和儀器使用規(guī)則 ;②讀數(shù)、記錄結果時粗心3、減小誤差方法:①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②采用具有更高 精確度的測量工具 ;③運用合理的測量方法 4、誤差與錯誤:誤差只能 減小 不能消除,測量錯誤是可以避免的典例1: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以下哪個是產(chǎn)生誤差的原因( C )A.刻度尺沒有跟課本的長邊平行B.刻度尺沒有緊貼課本(錯誤)將刻度尺的0刻度線與被測物體一端對準,緊貼被測物體C.讀數(shù)時,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數(shù)值估計不準確D.觀察刻度尺時,視線沒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錯誤)視線要與尺面垂直練習題1:(2023武漢市武珞路中學)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B )A.誤差是由于測量者操作錯誤而產(chǎn)生的,因此誤差總是存在的B.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由于測量者估讀而產(chǎn)生的誤差C.長度測量中,為了減小誤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讀幾位的方法D.隨著科技的進步,測量儀器將進一步改進,測量誤差最終將被消除練習題2:(2023武漢市華一寄宿中學)生活中經(jīng)常要測量,測量的結果會產(chǎn)生誤差,誤差會影響測量精度。下列有關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 )A測量時出現(xiàn)誤差,則說明一定是出了差錯B正確測得某一本書的長為 25.70cm,測量時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測量某物體的長度,則測量結果偏大D.只要測量儀器足夠精密,就可以避免誤差練習題3:(2021六中上智)關于誤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A.測量結果和真實值的差異,叫做誤差B.誤差的產(chǎn)生跟測量工具有關系,測量工具越精密,誤差就越小C.通過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D.隨著精密儀器的不斷出現(xiàn),測量方法不斷改進,誤差不僅可以減小,而且可以避免練習題4:有關誤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A. 誤差就是測量中產(chǎn)生的錯誤B. 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可以消除誤差C. 實驗中認真仔細地進行測量可以消除誤差D. 采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練習題5:關于誤差和錯誤的說法正確的是 ( D )A.選用精密的儀器可以避免誤差 B.誤差是由于操作不正確導致的C.讀數(shù)時估讀數(shù)字越多,誤差越小 D.誤差不能消除,只能盡量減小典例1:有五位同學輪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他們測量的結果分別是:18.23cm、18.65cm、18.24cm、18.25cm、18.22cm。該物體長度的平均值是( D )相差太多,需要去除 (18.23+18.24+18.25+18.22)÷4=18.235 需要四舍五入,精確度保持一致A.18.318cm B.18.32cmC.18.235cm D.18.24cm練習題1:(2023武漢市武珞路中學)某同學用分度值為 1cm 的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共測量了 8 次,記錄的結果如下:5.24dm、5.23dm、5.2dm、5.245dm、5.86dm、5.25dm、5.22dm、5.24dm,則該物體長度是( C )A.5.236dm B.5.31dm C.5.24dm D.5.2325dm練習題2: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圖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則該物體長度應記為( C ?。?br/>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練習題3:某同學用同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五次測出同一木板的長度,記錄結果如下:①17.82cm,②17.83cm,③17.81cm,④17.28cm,⑤17.81cm該物體的真實長度接近于( C )A.17.8175cm B.17.71cm C.17.82cm D.17.81cm練習題4:某同學測量小球的直徑,記錄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2.41cm、2.43cm、2.40cm、2.42cm,這個球的直徑是( B )A、2.415cm B、2.42cm C、2.420cm D、2.43cm練習題5:某同學用一把刻度尺測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寬度,在不同位置先后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下: 2.36cm,2.83cm,2.37cm,2.37cm。則該工件的寬度應記為( A?。?br/>A.2.37cm B.2.367cm C.2.36cm D.2.48c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