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長方體的認識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內容總覽學習目標01新知導入02探究新知03課堂練習04課堂總結05分層作業06目錄教學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讓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其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經歷探究的全過程,進一步積累探究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能力。視頻導入長 方 體新知導入長方體的認識新知講解面面棱(面和面相交的線段).頂點(棱和棱的交點)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新知講解拿幾個長方體的物品來觀察,并將小組同學的發現填在表中。新知講解1) 長方體有 個面。 2)每個面是什么形狀? 。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 4)長方體有 條棱;5)哪些棱長度相等?。6)長方體有 個頂點。新知講解要求:1、數一數、比一比、畫一畫、量一量看看長方體的面、棱、頂點都有哪些特征?2、填表。小組合作學習新知講解展示匯報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新知講解展示匯報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新知講解展示匯報長方體有 8 個頂點。........新知講解說一說:長方體有什么特征。面棱頂點6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形狀、面積完全相同。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有8個頂點。新知講解用細木條和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框架。新知講解要求:1、小組合作制作長方體框架。2、回答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新知講解我的準備。........我準備的:........說一說:你準備了什么?新知講解長方體框架制作過程新知講解我做出的長方體框架。我做出的長方體框架。................長方形正方形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2)相交于一點的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新知講解答:可以分成3組。答:不相等。根據制作過程,回答下面的問題。新知講解你 知 道 嗎 ?習慣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長度作為長,把前后方向棱的長度作為寬,豎著的棱的長度作為高。長寬高.新知講解長方體兒歌長方體立體圖形,8頂6面12條棱;棱分三組長、寬、高,每組4條要記好。對棱對面無差別,按序點數免重復。寬長高.新知講解剪下本書附頁中圖1的圖樣,按要求做一做。1)把圖樣中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涂上同樣的顏色。2)用這個圖樣做一個長方體。3)量一量所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各多少厘米。4)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看到幾個面。課堂練習------基礎題1、填一填。1)長方體有( )個面,它們都是( )形,也可能是( )個面是正方形。62)長方體有12條棱,每相對的( )條被算作一組,12條棱可以分成( )組。長方243課堂練習------基礎題1、判斷對錯。( )長方體的6個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長方體有12條棱,長、寬、高各4條。( )長方體除了相對的面相同,也可能有兩個相鄰的面相同。( )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形狀都相等。×√√√課堂練習------基礎題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和a平行的棱有( )條。A 3條 B 4條 C 5條Aabc課堂練習------基礎題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 )條。A 3條 B 4條 C 5條Babc作業布置------基礎題4、小賣部要做一個長2.2米、寬0.4米,高0.8米的玻璃柜臺。現在要在柜臺邊上安上角鐵,至少需要多少米角鐵?(2.2+0.4+0.8)×4=13.6(米)答:至少需要13.6米角鐵。課堂練習------提高題5、用一根48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長5厘米,寬4厘米,它們的高是多少厘米?48÷4-5-4=3(厘米)答:它們的高是3厘米。?54課堂練習------拓展題6、一個長方體,長12厘米,寬和高都是8厘米,這個長方體前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左面呢?下面呢?(請畫出長方體立體草圖,標出相應數據后再計算)前面:12×8=96(平方厘米)后面:8×8=64(平方厘米)下面:12×8=96(平方厘米)8厘米12厘米8厘米課堂總結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平行且相等。板書設計面 棱 頂點6個 12條 8個長方體的認識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作業布置要認真完成呦!1)a圖是( )體,它的6個面都是( )形。2)b圖是( )體,它的6個面,有( )個面是( )形,有( )個面是( )形。作業布置------知識技能類1、填一填。長方ab長方長方4長方2正方2、選擇正確答案。作業布置------知識技能類1)下列物體中,形狀不是長方體的是( )。A 火柴盒 B 紅磚 C 茶杯2)把正方體放在桌子上,最多可以看到( )個面。 A 2 B 3 C 4CB作業布置------知識技能類3、小蘭有一根長75厘米的鐵絲,她要用這根鐵絲做一個長7厘米,寬和高都是6厘米的長方體框架,這根鐵絲夠嗎?(7+6+6)×4=76(厘米)76>75答:這根鐵絲不夠。作業布置------知識技能類4、用金屬條制作一個柜臺的框架,做這個柜臺用了20米長的金屬條,柜臺長3米,寬0.8米,高是多少米?20-3×4-0.8×4=4.8(米)4.8÷4=1.2(米)答:高是1.2米。作業布置------選做題5、學校有一棟長方體形狀的教學樓,現準備買彩燈線裝飾教學樓的地面外的八條棱,學校至少應該買幾捆彩燈線?(線每捆80米,教學樓長30米,寬20米,高40米。)30×2+20×2+40×4=260(米)260÷80=3.25(捆)答:學校至少應該買4捆彩燈線。作業布置------綜合實踐類6、用彩紙做一個長方體。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 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學習目標描述: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2、學習內容分析:《長方體的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是一節概念課,屬于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是學生在能夠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由研究平面圖形到研究立體圖形的擴展,是空間觀念的飛躍。是后面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基礎,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3、學科核心素養分析: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經歷探究的全過程,進一步積累探究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能力。讓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感受其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二、教學重、難點1、重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2、難點: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三、教學過程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導入新課 任務一:導入新課。1、出示視頻:長 方 體 師:你知道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 通過觀看視頻,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長方體,為新課的學習做準備。 教師觀察學生的練習參與程度,對積極參加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及時的鼓勵與表揚。學習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征。 任務二: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征。學習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師:組成長方體的是面,面和面相交的線段叫作棱,棱和棱的交點叫作頂點。 2、出示例題1:拿幾個長方體的物品來觀察,并將小組同學的發現填在表中。 3、小組合作學習:要求:1)數一數、比一比、畫一畫、量一量看看長方體的面、棱、頂點都有哪些特征?2)填表。4、展示匯報。生1:長方體有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生2: 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生3: 長方體有 8 個頂點。 5、填表。 說一說:長方體有什么特征。 6、出示例題2:用細木條和橡皮泥做一個長方體框架。 7、小組合作完成。 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合作制作長方體框架。 2)回答問題。 8、展示匯報。 1)展示準備。 生1: 生2: 2)觀看制作過程。 3)展示作品。 生1: 生2: 4)根據制作過程,回答下面的問題。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成幾組? 2)相交于一點的三條棱的長度相等嗎? 9、你知道嗎?學習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習慣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長度作為長,把前后方向棱的長度作為寬,豎著的棱的長度作為高。 如圖: 10、跟我說兒歌《長方體》長方體立體圖形,8頂6面12條棱;棱分三組長、寬、高,每組4條要記好。對棱對面無差別,按序點數免重復。 11、完成做一做。 剪下本書附頁中圖1的圖樣,按要求做一做。 1)把圖樣中完全相同的長方形涂上同樣的顏色。 2)用這個圖樣做一個長方體。 3)量一量所做長方體的長、寬、高各多少厘米。 4)觀察這個長方體,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巡視指導。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培養學生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能力。 老師對積極參與、表達能力強的同學予以表揚,對于學困生及時鼓勵。遷移運用 任務三:課堂練習基礎題:1、填一填。 1)長方體有( )個面,它們都是( )形,也可能是( )個面是正方形。 2)長方體有12條棱,每相對的( )條被算作一組,12條棱可以分成( )組。 2、判斷對錯。( )長方體的6個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長方體有12條棱,長、寬、高各4條。( )長方體除了相對的面相同,也可能有兩個相鄰的面相同。 ( )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形狀都相等。 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和a平行的棱有( )條。 A 3條 B 4條 C 5條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 )條。 A 3條 B 4條 C 5條 4、小賣部要做一個長2.2米、寬0.4米,高0.8米的玻璃柜臺。現在要在柜臺邊上安上角鐵,至少需要多少米角鐵?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有效應用。 分層挑選學生的作答,及時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課堂效果,收集本節課學生知識吸收的反饋信息。提高題:5、用一根48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長5厘米,寬4厘米,它們的高是多少厘米?拓展題: 一個長方體,長12厘米,寬和高都是8厘米,這個長方體前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左面呢?下面呢?(請畫出長方體立體草圖,標出相應數據后再計算) 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課堂小結 任務五: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生1:長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生2: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平行且相等。 通過師生回顧全課,說說本課所學內容,總結知識,升華認識。 對于聽課認真,積極參與的同學進行表揚。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1、填一填。1)a圖是( )體,它的6個面都是( )形。2)b圖是( )體,它的6個面,有( )個面是( )形,有( )個面是( )形。2、選擇正確答案。1)下列物體中,形狀不是長方體的是( )。 A 火柴盒 B 紅磚 C 茶杯把正方體放在桌子上,最多可以看到( )個面。 A 2 B 3 C 4 3、小蘭有一根長75厘米的鐵絲,她要用這根鐵絲做一個長7厘米,寬和高都是6厘米的長方體框架,這根鐵絲夠嗎? 4、用金屬條制作一個柜臺的框架,做這個柜臺用了20米長的金屬條,柜臺長3米,寬0.8米,高是多少米? 選做題:5、學校有一棟長方體形狀的教學樓,現準備買彩燈線裝飾教學樓的地面外的八條棱,學校至少應該買幾捆彩燈線?(線每捆80米,教學樓長30米,寬20米,高40米。)綜合實踐類:6、用彩紙做一個長方體。板 書設 計 長方體的認識 面 棱 頂點 6個 12條 8個 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正方體和正方體》 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新課標關于本單元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內容要求”、“學業要求”、“教學提示”三個方面。內容要求:通過實例了解體積或容積的意義,知道體積或容積的度量單位,能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體驗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了解這些圖形的展開圖,探索并掌握這些圖形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公式,能用這些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圖形認識與測量的過程中,進一步形成量感、空間觀念和幾何直觀。學業要求:認識長方體、正方體,能說出這些圖形的特征,能辨認這些圖形的展開圖,會計算這些圖形的體積和表面積。能用相應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形成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應用意識。能說出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以及容積單位升、毫升,能進行單位換算,能選擇合適單位描述實際問題,形成空間觀念。教學提示:1)圖形的認識與測量的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對立體圖形的測量,從度量的角度認識立體圖形的特征,理解長度、面積、體積都是相應度量單位的累加,通過對平面圖形性質的認識,感知數學說理的過程。2)借助現實生活中的實物,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特征,溝通立體圖形之間的聯系,以及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增強空間想象力。引導學生經歷體積單位的確定過程,通過操作、轉化等活動,探索立體圖形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借助折疊紙盒兒等活動經驗,認識立體圖形展開圖,建立立體圖形和展開后的平面兒圖形之間的聯系,培養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本單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為:觀察能力、概括能力、抽象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應用意識。課標解讀:長方體、正方體的內容是小學五年級的內容。本單元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體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掌握體積單位間和容積單位間的進率,同時學會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以及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增強空間想象力。(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本單元內容涉及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它們的展開圖,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以及它們的體積和容積、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還有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本單元內容較多,主要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算一算等活動,理解、并推導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體積的計算公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單元學習前后內容聯系:(三)學生認知情況學習本單元內容之前,學生在一年級認識了立體圖形,對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認識,這些為長方體、正方體的學習打下了基礎。生活中,學生見過了大量的長方體、正方體的物體,并發現了它們的特征。同時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學習方法探究新知的能力。大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發展意識,對有挑戰性的任務感興趣。這為本單元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本單元的學習,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二、單元目標擬定1.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及它們的展開圖。2.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3.理解體積單位和容積單位及體積單位間和容積單位間的進率。4.會測量規則物體和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理解體積的意義。2、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容積)的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3、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容積)的計算公式。(二)教學重難點1、建立正確的體積觀念。2、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和體積(容積)的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本單元主要內容包括三部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特點:1、注重結合學生熟悉的實物。本單元內容非常注重聯系實際。比如在編寫學習長方體的認識和正方體的特征時,安排學生從生活中找出幾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物品來觀察,然后總結特征。練習時,觀察魔方、紙巾盒等。在學習容積時,利用油桶、糧倉、盒子等生活中的物體幫助學生理解容積的含義。2、注重學生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本單元的概念、特征、計算方法都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來學習的。例如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之后,都安排了操作題,讓學生用橡皮泥和小棒做一個長方體和做一個正方體框架。在學習表面積的意義的時候,教材設計了拿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紙盒剪開剪,然后觀察剪開后的圖形,從而獲得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為學習表面積奠定基礎。在學習體積的時候,先讓學生用小正方體擺出不同的長方體,然后發現規律,繼而推導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3、重視對概念的理解。本單元的概念較多,如表面積、體積、容積等。這些概念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為了幫助更好地學生理解這些概念,教材在編排時,首先讓學生剪長方體、正方體紙盒,先觀察展開圖,再展示概念。編寫長方體的體積,首先引入《烏鴉喝水》的故事,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學生感知物體所占的空間。又通過做實驗,讓學生切身體會物體占空間的大小。五、單元課時規劃□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3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圖形與幾何 長方體和正方體 長方體的認識 1正方體的認識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 1長方體的表面積 1體積和體積單位 1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1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容積和容積單位 1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1探索圖形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3.1《長方體的認識》 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 任務一:導入新課。 觀看視頻。 你知道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嗎?任務二:學習長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 1、通過觀看視頻,知道生活中的長方體。通過學習,認識長方體,知道長方體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3.2《正方體的認識》 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掌握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會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系與區別。 任務一:復習長方體的知識。 標出下面長方體的長、寬、高。任務二:學習正方體的特征。 正方體有什么特征? 1. 通過練習,能說出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和特點。2.通過學習,能說出正方體的特點,掌握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練習與區別。3.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 目標: 通過操作,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不同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特征的認識。 任務一:導入新課。 觀看視頻:給媽媽包裝禮物。任務二:學習長方體的展開圖。 將一個長方體沿著棱剪開,不能剪斷,會得到哪些圖形? 任務三:學習正方體的展開圖。 將一個正方體沿著棱剪開,不能剪斷,會得到哪些圖形? 1.通過觀看視頻,初步感知長方體的表面積。2. 通過學習,認識長方體的不同的展開圖,能確定哪個展開圖能圍成長方體。3、通過學習,認識正方體的不同的展開圖,能確定哪個展開圖能圍成正方體。3.4《長方體的表面積》 目標: 通過自主探索,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計算方法。能結合具體情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任務一:復習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征。 根據左邊的長方體填一填。任務二: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1. 通過練習,說出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和特點。2. 通過學習,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計算方法。3.5《體積和體積單位》 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實驗體會并理解體積的意義,認識幾個常用的體積單位 任務一:導入新課。 觀看視頻:烏鴉喝水。任務二:學習幾個常用的體積單位。下面的洗衣機、電飯鍋和手機,哪個體積最大?哪個體積最小?你怎么知道的? 1. 通過感知體積的意義,總結體積的定義。2. 通過自主探索,認識幾個常用的體積單位。3.6《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和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任務一:導入新課。 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任務二: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怎樣計算長方體的體積? 1. 通過計算和觀察,發現長方形和長、寬的關系;長方體的體積和長方體的長、寬、高有關系。2.通過學習,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3.7《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目標: 經歷體積單位間進率的推導過程,理解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為1000的道理。會進行名數的變換,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任務一:導入新課。 填一填。任務二:學習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下面兩個正方體的體積相等嗎?為什么?任務三:學習名數的變換,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1. 通過練習,復習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間的進率。2. 通過體積單位間進率的推導過程,理解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為1000的道理。3. 通過練習,會進行名數的變換,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3.8《容積和容積單位》 目標: 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容積的含義,知道容積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進率,會計算容積,理解容積和體積的聯系和區別。 任務一:導入新課。填一填。任務2: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 下面哪些物體有容積?為什么?任務3:學習長方體、正方體容積的計算。 1.通過練習,復習體積和體積單位。2. 通過探究,理解容積的含義,知道容積單位及它們之間的進率,會計算容積,理解容積和體積的聯系和區別。3. 通過完成例題5,學會體積的計算方法3.9《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目標: 通過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深化。 任務1:導入新課。 計算下面物體的體積。任務2:學習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設法求出下面兩種物體的體積。 1. 通過練習,復習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2. 通過實驗活動,掌握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深化。3.10《探索圖形》 目標: 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發現小正方體涂色情況的位置特征和規律,加深對正方體特征的認識和理解 任務1:導入新課。 填一填。任務2:探索、發現小正方體涂色情況的位置特征和規律。 ①、②、③中三面、兩面、一面涂色以及沒有涂色的小正方體各有多少個?任務3:學習“塔形”排列的小正方體的個數。 如何擺出下面的幾何體,你會數嗎? 1. 通過練習復習正方體知識。2. 通過操作、觀察,發現小正方體涂色情況的位置特征和規律,加深對正方體特征的認識和理解。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會“塔形”排列的小正方體的個數。以后學習的相關內容。六年級下冊第3單元·圓柱和圓錐本單元學習內容。·長方體和正方體已經學過的相關內容。一年級上冊第4單元·認識圖形二年級上冊第5單元·觀察物體活動一:視頻導入。活動二:學習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和特征。活動一:導入新課。活動二:學習長方體的展開圖。活動一:練習,導入新課。問題1:長方體有什么特征?問題1:長方體的表面積怎樣計算?問題1: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什么樣?問題1:體積和體積單位?任務一: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問題1:正方體有什么特征?活動二:學習正方體的特征。活動一:練習導入新課。任務二: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活動三:學習正方體的展開圖。長方體和正方體1.1活動二: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怎樣計算。活動一:導入新課。活動二:學習常見的體積單位。活動一:導入新課。活動一:導入新課。問題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活動二: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活動一:導入新課。活動二:學習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問題3: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活動三:學習單位的變換,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任務三: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活動三:學習單位的變換,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活動二:學習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活動二:學習不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測量方法。活動一:導入新課。問題4:容積和容積單位?問題5: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問題6:探索圖形。活動二:探索、發現小正方體涂色情況的位置特征和規律。活動一:導入新課。活動三:學習“塔形”排列小正方體個數的特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長方體的認識》教學設計.doc 3.1《長方體的認識》課件.pptx 《長方體和正方體》單元整體設計.doc 長方體框架制作.mp4 長方體的認識.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