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教科科學一年級上冊3.用手來測量第二單元 比較與測量學習目標1.測量可以量化比較結果;人體可以作為測量工具;知道“拃”是張開的拇指到中指間的長度,每一拃要首尾相連。2.能對桌子的高度進行預測;能用手來測量桌子的高度,并標記測量過程;會觀察、比較紙帶上的標記的相同和不同之處。3.發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測量的認同感;逐步適應使用多種測量工具和測量單位;認同以圖表形式組織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意識到細致的一拃一拃的測量可以使測量結果更準確;意識到比較和測量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課前準備學生準備:一條紙帶、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筆、一個膠棒、學生活動手冊。觀察圖片,說一說哪棵樹的樹干粗?√測量,使比較更準確。我們的身體也是測量工具。資料閱讀(手指名稱)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資料閱讀(一拃)一拃zhǎ判斷仔細觀察圖片,判斷哪個才是“一拃”?( )( )( )××√沒有張開不是中指判斷哪張圖片的測量方法是正確的?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你能測量一下科學課本短邊的長度(幾拃)嗎?你能測量一下桌子高度有幾拃嗎?請設計方案。測量步驟:①先預測桌子的高度相當于幾拃。②剪一條和桌子高度相同的紙帶。③測量紙帶有幾拃。④換個伙伴再測一次。⑤分別記錄在活動手冊上。預測就是猜嗎?預測不是猜,而是依靠經驗和實在的觀察作出的判斷。測量記錄①你們的測量結果一樣嗎?②同樣的高度,為什么拃數不一樣?測量小結紙帶和桌子不匹配?不是同一根手指?手指沒有緊連著一拃?手指長度都不相同?測量是讓比較更準確,而用手測量讓比較變方便了,但每個人手指的長度不同,導致測量結果不夠準確,這個問題需要得到解決。我們的身體還有哪些部分可以做測量?延伸拓展(挑戰任務)挑戰1:用腳測量自己房間的寬度。挑戰2:用手測量家中家具的長度。小試牛刀所有人拃的長度都是相同的。( )×每個人手的大小不一,所以拃的長度也是不一樣的。小試牛刀給下列測量步驟排序( )。1.數一數一共幾拃2.一拃接一拃(每拃的指尖緊緊相連)3.在相連處畫線做記號4.從桌角開始A.4231 B.2341 C.1234A小試牛刀在用紙帶幫助測量時,要注意( )。A.用的手指要相同B.每拃的指尖不用相連C.一拃一拃要相連C每拃相連才能測出相對準確的距離。課堂總結人體可以作為一種測量工具。“拃”是張開的拇指到中指間的長度,每一拃要首尾相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