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備 課 教 案第 周 202 年 月 日課題 3.1公民的基本權利 課時安排 3 主備人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公民基本權利的具體內容,懂得享有這些權利的重要性,了解其實現的具體方式 素養目標:理解每個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同時也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增強“法治觀念”核心素養。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憲法法律至上的觀念,能夠正確認識和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運用實際案例說明與生活相關的法律規定(法治觀念、責任意識)重 點 公民享有廣泛的基本權利難 點 公民享有廣泛的基本權利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單元導語 P33,憲法的核心內容 。 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是 。 第一課時:政治權利 【新課教學】 課前預習 目標導航 認真閱讀課本34~36頁內容,思考: 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需要哪些條件2.人身自由包括哪些? 3.完成表格二、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1. 探究分享: (1)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需要哪些條件? (2)你會選什么樣的人成為人大代表? 1. 探究分享:以下人群中哪些人能夠享有我國憲法規定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小學生、外國人、少數民族、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農民工2.出示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摘錄2. 小云發現媽媽在微博上就“縮短學生在校時間”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和網友針對不同的觀點進行了討論。 政治自由(言論自由)【≠絕對自由,受規則約束】3. 小云的爸爸通過媒體舉報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劉某違法犯罪問題。經審理,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劉某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1.小云的爸爸行使了什么權利? 小云爸爸行使的這項權利內容包括哪些?有什么意義? 3.拓展點撥:申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對某一問題的處理結果不正確,而向國家的有關機關申述理由,請求重新處理的行為。 控告: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向司法機關揭露違法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要求依法予以懲處的行為。一般是由遭受犯罪行為直接侵害的被害人或其近親屬提出。 檢舉:是指向有關部門或組織揭發違法、犯罪行為,與"舉報"的意義類似。可以通過寫舉報信、電話舉報、網絡舉報等方式檢舉。 4.拓展:公民行使監督權應該注意的問題: ①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 ②應當實事求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③要注意方式和程序,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5.探究分享 p37: 材料:嚴某通過網絡檢舉鄉政府違法占用村民承包地。誰知次日一大早,鄉政府工作人員破門而入,將還在睡夢中的嚴某強行帶到鄉政府“教育”了一天,期間一些工作人員還用言語對嚴某進行了人身攻擊。 【思考】: (1)嚴某在這里是行使什么權利? (2)鄉政府的行為是否違法?你認為嚴某的哪些基本權利受到了侵犯? 6.課堂訓練: 【2020﹒連云港】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以下人員中符合區人大代表候選條件的是( ) A.甲某,美籍,定居中國5年,因偷竊被處治安罰款200元 B.乙某,初三學生,因擅自離校被通報批評,記入學校檔案 C.丁某,因犯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附加剝奪政治權利1年 D.丙某,已婚,高中文憑,因開車誤闖紅燈被依法處罰50元 (2021湖北潛江)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在編制過程中廣泛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其中有的來自農村、社區、企業的普通干部群眾,有的來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有在網上征集到的數萬條網民意見。這( ) ①說明我國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 ②反映出我國公民的民主權利越來越大 ③有利于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 ④是公民參與民主生活、行使監督權的體現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依照憲法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下列做法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的是( ) A.16周歲的小李申請參加區人大代表的選舉 B.小麗在假期參加社區組織的文藝活動 C.小王未經國家機關批準,擅自組織游行示威 D.小吳舉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失職問題 2.“雛鷹建言行動”在北京市已經開展多年,截至目前,已有10萬余名學生參與其中。主題涉及科技冬奧、北京世園會建設等方面,不少建言還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納入提案帶上兩會。雛鷹建言行動( ) 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力和實踐力 ②增加了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 ③是中小學生積極參與民主生活的表現 ④使學生能直接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第二課時:人身自由 1.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36—38頁,思考以下問題: 人身自由(36—38頁) 2.探究分享 P37 材料:嚴某通過網絡檢舉鄉政府違法占用村民承包地。誰知次日一大早,鄉政府工作人員破門而入,將還在睡夢中的嚴某強行帶到鄉政府“教育”了一天,期間一些工作人員還用言語對嚴某進行了人身攻擊。 【思考】: (1)嚴某在這里是行使什么權利? (2)鄉政府的行為是否違法?你認為嚴某的哪些基本權利受到了侵犯? 以下情形屬于侵犯人身自由嗎? 3.新聞鏈接 2021年2月19日,《解放軍報》報道了去年6月在邊境沖突中誓死捍衛國土的一線官兵英雄事跡。就在全國人民為英雄的事跡感動,向烈士悼念時,仇某明卻于當天晚上10時29分、10時46分,在微博上使用個人注冊賬號“辣筆小球”發布兩條貶低、嘲諷衛國戍邊的英雄烈士的信息,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社會影響惡劣。 3月1日上午,南京市人民檢察院發布案情通報稱,建鄴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對犯罪嫌疑人仇某明批準逮捕。 4.判斷: (1)銀行柜員將客戶信息以每人0.5元的價格賣給地產商和廣告商; (2)賈某因私怨在公共場合惡意辱罵鄰居林某 (3)小白給同桌起了侮辱性外號。 (4)春風被夏雨冒名頂替上大學 (5)黃旭華獲得了2019年最高科技獎 (6)照相館未經小新同意,使用小新的藝術照作為相館宣傳用途 5.公民基本權利包括政治權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權利三大類。關于權利說法正確的是( ) ①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主要包括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通信自由 ②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 ③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權利 ④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是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某班同學對社會生活中的事件進行討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于2020年9月8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頒授勛章獎章。這表明公民享有( ) A.姓名權 B.名譽權 C.榮譽權 D.勞動權 第三課時: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其他基本權利 1.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 (1)財產權(2)勞動權(3)物質幫助權(4)受教育權(5)文化權利 2.區分: 占有權:財產所有人對其財產的實際控制權;如:擁有。 使用權:財產所有人根據財產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滿足自己需要的權利;如居住、開超市等。 收益權:財產所有人在其經營、使用的財產上獲得經濟利益的權利;如出租等。 處分權:財產所有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處理其財產的權利;如:吃掉、送給、賣給等。 是否這份財產的收益權? 不再屬于我 3.新聞鏈接 2020年1月21日,武漢市衛健委表示,凡是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除了醫保報銷外,其余費用全部由政府財政兜底。國家醫保局藥物管理司司長熊先軍表示,要確保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截至2020年7月19日,全國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發生醫保結算13.55萬人次,涉及醫療費用18.74億元,醫保支付12.32億元,支付比例達到67%。其中不同病情的新冠肺炎患者個人治療費用從幾千元到上百元不等。 材料說明國家保障公民的什么權利? 4.材料:小云的爸爸媽媽的工資收入在當地屬于中等水平,爺爺奶奶每月能領到養老金。小云的媽媽用自己的一部分工資買了基金,能夠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早餐后,小云去上學,爸爸媽媽去上班,爺爺奶奶相伴去公園散步。這是他們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從小云一家人的生活中,可以看出他們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小云上學,體現她享有__________權。 爸爸媽媽上班,體現他們享有________權。 爺爺奶奶領取養老金,體現他們享有_______ 權。 媽媽買基金,體現了她享有______權。 5.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規定“未經自然人同意,不得向他人非法提供其個人信息”“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它保障了公民的( ) A.隱私權 私有財產權 B.隱私權 人身自由權 C.姓名權 通信自由權 D.姓名權 私有財產權 6.我國憲法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社會經濟權利。我國公民的社會經濟權利主要包括( ) ①財產權 ②勞動權 ③物質幫助權 ④受教育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關于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下面隸屬關系不正確的是( ) A.集會自由——政治自由 B.姓名權——人格尊嚴權 C.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人身自由 D.財產權——社會經濟權利 8.其他權利 P41 此外,我國公民還享有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三、互動展示 質疑辨析 學生個別回答或者展示答案。 四、總結歸納 構建網絡 見板書設計 五、學以致用 拓展提升 1.見PPT的“課堂練習” 2.作業:每周三晚上默寫知識點 3.練習冊:3.1板書設計: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