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5張PPT)【五大主題】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專題復習本資料依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版)》,以學業要求五大主題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為經線,以課程五大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具備的思想前提, 道德修養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觀念是行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體現,責任意識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內在要求為緯線,圍繞課程內容以“成長中的我”為原點,由“自我認識”到“我與自然”“我與家庭”“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國家和人類文明”六個為知識點,按學業質量的要求結合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整理。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專題復習主題五 國情教育專題二十二 科技強國 教育創新(政治認同:政治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知識導航課標要求考點梳理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課標要求【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知道創新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一部創新史,從而增強文化認同,提高文化自信,培養民族自豪感;道德修養:體會創新改變我們的生活,增強對創新的好感,熱愛創新,增強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修養;法治觀念:體會創新與美好生活的內在聯系,時刻遵循在法律的架構內創新;健全人格: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創新型人才;責任意識:樹立熱愛科學的精神,同時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立志為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努力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內容要求】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考點梳理考點一:創新改變生活(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①生活處處有創新。②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③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④創新讓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1.創新與生活的關系?考點梳理考點一:創新改變生活(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1)★個人:①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②創新點燃激情,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③創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讓我們勇敢面對挑戰,激發潛能,超越自我。(2)社會:①知識創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②技術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③制度創新促進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3)★★★國家:)①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④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⑤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等。(4)★人類:⑥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⑦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2.創新的意義(為什么要創新?)考點梳理考點一:創新改變生活(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①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②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③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4.創新的目的: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3.改革和創新的關系:考點梳理考點二: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1)地位: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我國科技創新現狀:①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②不足: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1.我國為什么要建成科技創新強國?考點梳理考點二: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國家:①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2)★青少年:①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③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的能力;④勤思考、善觀察,培養動手能力,積極參加小發明、小創作等科技活動。⑤培養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⑥有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精神?)★★★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考點梳理考點三:教育的重要性(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我國教育事業獲得巨大發展,教育改革全面推進,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大進展,教育質量穩步提升。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成就?考點梳理考點三:教育的重要性(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①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②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期盼。★2.教育的重要性?考點梳理考點四:激發創新活力(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①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②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③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1.為什么要激發創新活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考點梳理考點四:激發創新活力(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①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我們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心,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②企業要提升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③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④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2.如何激發創新活力?考點梳理考點四:激發創新活力(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表現:①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 ④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3.創新精神考點梳理考點四:激發創新活力(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表現:①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 ④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3.創新精神考點梳理考點四:激發創新活力(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重要性:保護知識產權就是要尊重創造、保護創新。要求: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②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4.保護知識產權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席在2024新年賀詞中指出: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有力量,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斗者”號極限深潛。.....我國之所以取得以上成績,是因為( )A. 我國廣泛引進先進技術B. 堅持自力更生,拒絕引進國外先進技術C.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D.把科技創新作為當前工作的中心C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2.成都大運會的衣、食、住、行、賽都融入了大量“科技元素”,“智慧蚊蟲誘捕機”通過環保仿生技術助力病媒生物防治、智能無人“深夜食堂”呈上香濃大運咖啡,在場館里,還設置有機器人陪練……可見( )①創新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 ②創新能讓人們生活更美好③技術創新能推動經濟增長 ④創新能讓人們更有幸福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3.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七號,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已經走過了長達24年的歷程。20年20人進入太空,華夏兒女叩問蒼穹,步履不歇;30戰30捷一氣呵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再立新功。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揚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創新精神②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③我國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為科技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④我國堅持以科技創新為中心,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A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4.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數實融合”點燃主火炬塔,獻上了亞運史上首個數字點火儀式。數字火焰點亮時代,也燃燒在每個人的心間,真正展現“萬里尚為鄰”的友誼之情。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①展現出我國強大的科技實力,說明我國已經建成創新強國②有利于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動力③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國際地位和競爭力④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D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5.2023年9月3日,華為Mate60Pro全面開售,搭載中國自產的5G芯片,引發全球關注。華為在麒麟系統和自產芯片上的成功,表明美國對華經濟制裁和技術封鎖非但沒能限制中國的技術發展,反而倒逼中國高科技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這啟示我們( )A.堅持獨立自主,拒絕國外技術引進B.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C.要把自主創新作為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D.我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取得全面領先B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6.工程師是推動工程科技發展的創新主體,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年1月19日上午,“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81名個人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50個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年首次開展“國家工程師獎”表彰,是為了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打造新時代卓越工程師隊伍,強化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激勵動員廣大工程師奮進新時代、建功新征程。據此,下列認識你贊同的是( )①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②創新僅局限于科技領域③取得這些重大成果得益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科技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B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7.2024年春晚大量運用多種創新技術打造科技感十足“年夜飯”,“思想+藝術+技術”融會創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科技感十足,為觀眾帶來栩栩如生的立體影像。這表明( )A.科技改變未來,創新讓生活更加美好B.科技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C.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科技強國D.科技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A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8. 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太空教師”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航天員在授課時為何要佩戴耳機?為什么火箭發射的時候,航天員要躺在艙內呢?……開設“天宮課堂”( )①有利于弘揚創新精神,提高科學素養②體現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③有利于激發青少年的創新熱情和夢想④說明我國科技創新的總體發展水平很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9.2023年11日下午,“成都市第39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儀式暨2023成都科創青春派”在成都市廣播電視臺舉行。本次活動( )①有利于弘揚創新精神,提高科學素養②體現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③有利于激發青少年的創新熱情和夢想④說明我國科技創新的總體發展水平較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0.2023年11月7日,在重慶閉幕的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上,我國首次提出《國際科技合作倡議》,倡導并踐行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國際科技合作理念。這表明( )A.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全面領先世界B.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C.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D.創新已成為所有國家發展戰略重心B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1.2023年10月26日17時4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3名航天員隨后將從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中國航天走過了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從“埋頭苦干”到“昂首領跑”的艱辛歷程。這啟示我們( )①中國要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道路②謀未來就要謀創新,中國在創新中踏上航天強國之路③中國空間站是中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④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2.《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這表明( )①國家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②我國教育公平取得了重要進展③教育是促進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④我國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A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3.2023年被樹為“科技創新先鋒人物”的周斌創辦上海百瑞洗滌設備有限公司 ,不斷加強對生產的管理以及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力爭在每一個工藝上都不斷突破,不斷創新。他打破傳統的做法體現的創新精神是( )A. 敢為人先、敢于承擔錯誤的勇氣和自信B.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C. 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D. 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B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4. 九章三號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并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研發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在2023年10月11日的宣布中,該團隊成功構建了包含255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三號”,這標志著我國在超導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一成果鞏固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先地位,并展示了量子計算在解決超級計算機無法勝任的重大實用問題上的巨大潛力。這說明( )①要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②核心技術可以“要來”“買來”“討來”③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④要加大科研投入,推進科技創新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A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5.2023年12月7日,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簡稱“錦屏大設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備實驗條件。這標志著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正式投入科學運行。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創新是個人行為,也是團隊的創造活動②中國科技自立自強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③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④創新激發活力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6.2023年9月21日下午,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科普授課,演示了球形火焰實驗、奇妙“乒乓球”實驗、動量守恒實驗以及又見陀螺實驗,并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太空授課旨在( )。①啟迪科學智慧,弘揚科學精神 ②引領文明新風尚,塑造健全人格 ③提高創新能力,實現自主創新 ④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國家認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科技賦能亞運會,科技與文化相融合】材料一: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正式開幕。開幕式實現了兩個首創:3D雙威亞首次應用于大型運動場,首次采用“數實融合”的點火方式。杭州有“數字之城”和“互聯網之都”之稱,舉辦亞運會可謂“智”感十足。首個一站式觀賽服務平臺,首個移動支付互聯亞運會,連同亞運首款數字特許商品“數字火炬”,智能體育場碧余館,數字煙花……諸多的創舉彰顯了智能時代的中國科技創新,預示著杭州亞運會將成為劃時代的一屆亞運會。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1)“開幕式兩個首創”受益于我國實施的哪些戰略?(2)材料中處處可見技術創新,請說說創新對我們國家和民族有什么重要性?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創新驅動是國運所系,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④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⑤創新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二:杭州亞運會融入了豐富的中華文化元素。比如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是一組承載深厚底蘊和充滿時代活力的機器人,組合名為“江南憶”,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它融合了杭州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和創新基因。火炬設計方案名為“薪火”,設計思想源自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以其莊重大氣、意蘊深遠的造型,通過火炬手們的手手相傳,向世界展現中國設計的獨特創意、中國制造的硬核力量。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①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②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③有利于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④有利于擴大對外文化交流,讓世界了解中國,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⑤有利于展現和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3)請談談杭州亞運會融入豐富中華文化元素的意義?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2.【創新驅動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2023年我國我國科技創新成果捷報頻傳: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成功,科幻情節或將不再遙遠;“拉索”記錄“宇宙煙花”爆發全程;中國天眼看到“時空的漣漪”;“墨子號”巡天正式投入觀察;我國首個萬米深地科探井開鉆;我國科學家發現耐堿基因可使作物增產;一箭41星發射升空;“朱雀二號”成功入軌,成為全球首款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投入運行;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九章三號”再度刷新“神機”世界紀錄;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①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②不足: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1) 聯系材料結合教材說說我國的科技現狀?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①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2)請就把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給出合理化建議。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3.【科技助力發展 創新引領未來】【新聞分析】習近平主席在2024新年賀詞中說: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有力量。經過久久為功的磨礪,中國的創新動力、發展活力勃發奔涌。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斗者”號極限深潛。國貨潮牌廣受歡迎,國產新手機一機難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給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中國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奮力攀登,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創造。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①我國的綜合國力、科技實力不斷提高;②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③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取得重大成果;④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⑤中華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⑥國家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1)創新成果豐碩。從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中,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創新實踐】2023年5月27日,由湖南省科協聯合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團省委共同主辦的第44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儀式在長沙市雅禮中學舉行。學生們大膽探索,把一個個奇思妙想變成了創意新穎的科技作品,讓人驚嘆。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①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增強社會責任感;②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③敢于質疑,勇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④培養好奇心,提高創新思維能力;⑤努力探索,注重實踐,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2)人人皆可創新,九年級(1)班以“立志創新見行動”為主題召開主題班會。請你代表小組寫出發言。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主題五 國情教育專題二十二 科技強國 教育創新(政治認同:政治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課標要求【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知道創新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一部創新史,從而增強文化認同,提高文化自信,培養民族自豪感;道德修養:體會創新改變我們的生活,增強對創新的好感,熱愛創新,增強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修養;法治觀念:體會創新與美好生活的內在聯系,時刻遵循在法律的架構內創新;健全人格: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創新型人才;責任意識:樹立熱愛科學的精神,同時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立志為個人成長、社會進步、國家發展努力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內容要求】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九上第一單元富強與創新 第二課 創新驅動發展)考點梳理考點一:創新改變生活1.創新與生活的關系?①生活處處有創新。②創新是一種生活方式。③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需要創新,也都可以創新。④創新讓生活更美好。我們的生活將因創新變得更加便捷、舒適和豐富多彩。★2.創新的意義(為什么要創新?)(1)★個人:①創新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獲得成就感;②創新點燃激情,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③創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讓我們勇敢面對挑戰,激發潛能,超越自我。(2)社會:①知識創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②技術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增加社會財富;③制度創新促進公平正義,推動社會進步;(3)★★★國家:)①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②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④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⑤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等。(4)★人類:⑥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⑦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3.改革和創新的關系:①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②改革在不斷創新中提升發展品質,創新通過改革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③國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創新引擎,釋放更多創新活力,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創新更好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4.創新的目的: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考點二: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1.我國為什么要建成科技創新強國?(1)地位: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我國科技創新現狀:①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②不足: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國家:①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2)★青少年:①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精神;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③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的能力;④勤思考、善觀察,培養動手能力,積極參加小發明、小創作等科技活動。⑤培養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⑥有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青少年如何培養創新精神?)考點三:教育的重要性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成就?我國教育事業獲得巨大發展,教育改革全面推進,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教育公平取得重大進展,教育質量穩步提升。★2.教育的重要性? ①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②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期盼。考點四:激發創新活力★1.為什么要激發創新活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①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②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③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2.如何激發創新活力?①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我們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心,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②企業要提升創新能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③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④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3.創新精神★表現:①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 ④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4.保護知識產權重要性:保護知識產權就是要尊重創造、保護創新。要求: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②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席在2024新年賀詞中指出: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有力量,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斗者”號極限深潛。.....我國之所以取得以上成績,是因為( )A. 我國廣泛引進先進技術B. 堅持自力更生,拒絕引進國外先進技術C. 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D.把科技創新作為當前工作的中心2.成都大運會的衣、食、住、行、賽都融入了大量“科技元素”,“智慧蚊蟲誘捕機”通過環保仿生技術助力病媒生物防治、智能無人“深夜食堂”呈上香濃大運咖啡,在場館里,還設置有機器人陪練……可見( )①創新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 ②創新能讓人們生活更美好③技術創新能推動經濟增長 ④創新能讓人們更有幸福感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七號,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已經走過了長達24年的歷程。20年20人進入太空,華夏兒女叩問蒼穹,步履不歇;30戰30捷一氣呵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再立新功。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①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揚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創新精神②黨和國家始終堅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③我國不斷增強的綜合國力為科技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④我國堅持以科技創新為中心,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4.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式,“數實融合”點燃主火炬塔,獻上了亞運史上首個數字點火儀式。數字火焰點亮時代,也燃燒在每個人的心間,真正展現“萬里尚為鄰”的友誼之情。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①展現出我國強大的科技實力,說明我國已經建成創新強國②有利于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新動力③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國際地位和競爭力④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2023年9月3日,華為Mate60Pro全面開售,搭載中國自產的5G芯片,引發全球關注。華為在麒麟系統和自產芯片上的成功,表明美國對華經濟制裁和技術封鎖非但沒能限制中國的技術發展,反而倒逼中國高科技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這啟示我們( )A.堅持獨立自主,拒絕國外技術引進B.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C.要把自主創新作為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D.我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取得全面領先6.工程師是推動工程科技發展的創新主體,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年1月19日上午,“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81名個人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50個團隊被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年首次開展“國家工程師獎”表彰,是為了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打造新時代卓越工程師隊伍,強化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激勵動員廣大工程師奮進新時代、建功新征程。據此,下列認識你贊同的是( )①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②創新僅局限于科技領域③取得這些重大成果得益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④科技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7.2024年春晚大量運用多種創新技術打造科技感十足“年夜飯”,“思想+藝術+技術”融會創新、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科技感十足,為觀眾帶來栩栩如生的立體影像。這表明( )A.科技改變未來,創新讓生活更加美好B.科技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C.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科技強國D.科技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8. 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太空教師”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航天員在授課時為何要佩戴耳機?為什么火箭發射的時候,航天員要躺在艙內呢?……開設“天宮課堂”( )①有利于弘揚創新精神,提高科學素養②體現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③有利于激發青少年的創新熱情和夢想④說明我國科技創新的總體發展水平很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2023年11日下午,“成都市第39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儀式暨2023成都科創青春派”在成都市廣播電視臺舉行。本次活動( )①有利于弘揚創新精神,提高科學素養②體現創新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③有利于激發青少年的創新熱情和夢想④說明我國科技創新的總體發展水平較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2023年11月7日,在重慶閉幕的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上,我國首次提出《國際科技合作倡議》,倡導并踐行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國際科技合作理念。這表明( )A.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全面領先世界B.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C.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D.創新已成為所有國家發展戰略重心11.2023年10月26日17時46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3名航天員隨后將從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進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中國航天走過了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從“埋頭苦干”到“昂首領跑”的艱辛歷程。這啟示我們( )①中國要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道路②謀未來就要謀創新,中國在創新中踏上航天強國之路③中國空間站是中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④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這表明( )①國家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②我國教育公平取得了重要進展③教育是促進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④我國教育普及程度明顯提高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2023年被樹為“科技創新先鋒人物”的周斌創辦上海百瑞洗滌設備有限公司 ,不斷加強對生產的管理以及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力爭在每一個工藝上都不斷突破,不斷創新。他打破傳統的做法體現的創新精神是( )A. 敢為人先、敢于承擔錯誤的勇氣和自信B.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C. 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D. 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14. 九章三號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并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研發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在2023年10月11日的宣布中,該團隊成功構建了包含255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三號”,這標志著我國在超導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一成果鞏固了我國在國際量子計算領域的領先地位,并展示了量子計算在解決超級計算機無法勝任的重大實用問題上的巨大潛力。這說明( )①要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②核心技術可以“要來”“買來”“討來”③必須自強奮斗,敢于突破④要加大科研投入,推進科技創新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5.2023年12月7日,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簡稱“錦屏大設施”)土建公用工程完工,具備實驗條件。這標志著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正式投入科學運行。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創新是個人行為,也是團隊的創造活動②中國科技自立自強有利于增強綜合國力③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④創新激發活力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2023年9月21日下午,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面向全國青少年進行太空科普授課,演示了球形火焰實驗、奇妙“乒乓球”實驗、動量守恒實驗以及又見陀螺實驗,并與地面課堂進行互動交流。太空授課旨在( )。①啟迪科學智慧,弘揚科學精神 ②引領文明新風尚,塑造健全人格 ③提高創新能力,實現自主創新 ④激發民族自豪感,增強國家認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科技賦能亞運會,科技與文化相融合】材料一:第19屆亞運會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正式開幕。開幕式實現了兩個首創:3D雙威亞首次應用于大型運動場,首次采用“數實融合”的點火方式。杭州有“數字之城”和“互聯網之都”之稱,舉辦亞運會可謂“智”感十足。首個一站式觀賽服務平臺,首個移動支付互聯亞運會,連同亞運首款數字特許商品“數字火炬”,智能體育場碧余館,數字煙花……諸多的創舉彰顯了智能時代的中國科技創新,預示著杭州亞運會將成為劃時代的一屆亞運會。(1)“開幕式兩個首創”受益于我國實施的哪些戰略?(2)材料中處處可見技術創新,請說說創新對我們國家和民族有什么重要性?材料二:杭州亞運會融入了豐富的中華文化元素。比如杭州亞運會吉祥物是一組承載深厚底蘊和充滿時代活力的機器人,組合名為“江南憶”,出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名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它融合了杭州的歷史人文、自然生態和創新基因。火炬設計方案名為“薪火”,設計思想源自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以其莊重大氣、意蘊深遠的造型,通過火炬手們的手手相傳,向世界展現中國設計的獨特創意、中國制造的硬核力量。(3)請談談杭州亞運會融入豐富中華文化元素的意義?(4分)2.【創新驅動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2023年我國我國科技創新成果捷報頻傳:介入式腦機接口試驗成功,科幻情節或將不再遙遠;“拉索”記錄“宇宙煙花”爆發全程;中國天眼看到“時空的漣漪”;“墨子號”巡天正式投入觀察;我國首個萬米深地科探井開鉆;我國科學家發現耐堿基因可使作物增產;一箭41星發射升空;“朱雀二號”成功入軌,成為全球首款成功入軌的液氧甲烷火箭;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投入運行;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商運投產;“九章三號”再度刷新“神機”世界紀錄;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1) 聯系材料結合教材說說我國的科技現狀?(2)請就把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給出合理化建議。3.【科技助力發展 創新引領未來】【新聞分析】習近平主席在2024新年賀詞中說:這一年的步伐,我們走得很有力量。經過久久為功的磨礪,中國的創新動力、發展活力勃發奔涌。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斗者”號極限深潛。國貨潮牌廣受歡迎,國產新手機一機難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給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中國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奮力攀登,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創造。(1)創新成果豐碩。從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中,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創新實踐】2023年5月27日,由湖南省科協聯合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團省委共同主辦的第44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儀式在長沙市雅禮中學舉行。學生們大膽探索,把一個個奇思妙想變成了創意新穎的科技作品,讓人驚嘆。(2)人人皆可創新,九年級(1)班以“立志創新見行動”為主題召開主題班會。請你代表小組寫出發言。參考答案: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C 2.C 3.A 4.D 5.B 6.B 7.A 8.B 9.B 10.B 11.B 12.A 13.B 14.A 15.C 16.B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科技賦能亞運會,科技與文化相融合】(1)“開幕式兩個首創”受益于我國實施的哪些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強國戰略(2)材料中處處可見技術創新,請說說創新對我們國家和民族有什么重要性?①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②創新驅動是國運所系,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③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④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⑤創新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3)請談談杭州亞運會融入豐富中華文化元素的意義?(4分)①有利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②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③有利于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凝聚力④有利于擴大對外文化交流,讓世界了解中國,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⑤有利于展現和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2.【創新驅動發展 建設科技強國】(1) 聯系材料結合教材說說我國的科技現狀?①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②不足: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2)請就把我國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給出合理化建議。①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3.【科技助力發展 創新引領未來】(1)創新成果豐碩。從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中,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①我國的綜合國力、科技實力不斷提高;②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③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取得重大成果;④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⑤中華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⑥國家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2)人人皆可創新,九年級(1)班以“立志創新見行動”為主題召開主題班會。請你代表小組寫出發言。①樹立遠大理想,發揚艱苦奮斗,增強社會責任感;②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③敢于質疑,勇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④培養好奇心,提高創新思維能力;⑤努力探索,注重實踐,養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名師導航·通用版】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專題二十二 科技強國 教育創新(學案).doc 【名師導航·通用版】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專題二十二 科技強國 教育創新(課件) .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