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月 球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嗎?嫦娥真的居住在月球上嗎?月球上到底有什么呢?新知導入認識月球模擬環形山的形成01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眾多的環形山、高地和“月海”。探究新知許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認為環形山是由火山噴發形成的。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結合觀測證據提出了新的觀點:這些環形山大部分是由來自宇宙的流星體撞擊形成的。想一想:地球為什么很少被流星體撞擊?探究新知實驗探究模擬環形山的形成①在一個盤子里鋪上約3厘米厚的細沙,用尺子刮平。②從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往沙盤里丟相同大小的石子。③再從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丟大小不同的石子。探究新知實驗探究大小不同石子模擬大小不同的隕石細沙模擬月球表面隕石落在月球表面形成凹坑這就是環形山探究新知實驗現象一、大小相同的石子越高形成的沙坑越深越大,越低形成的沙坑越淺越小。二、從相同高度扔石子,石子越大形成的沙坑越大,石子越小形成的沙坑越小。三、實驗結論:環形山是有隕石或流星體撞擊形成的。探究新知觀察“環形山”陰影的變化用手電筒光模擬陽光,直射、斜射沙盤里的石子坑,觀察石子坑陰影的變化。觀察可以發現當陽光從不同角度照射環形山時,形成的陰影不同。探究新知課外延伸觀察月球環形山最好的日期不是在滿月,而是在每月的 7—9 日和22—24 日,這時太陽光斜射月面,環形山最為明顯。探究新知月相的變化02在宇宙中,環繞行星運行的天體被稱為衛星。月球圍繞地球運行,是地球的衛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體。它還是迄今人類唯一登陸過的地外天體。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液態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月球自己并不發光,但能夠反射太陽光。探究新知月相是天文學中對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部分的稱呼。月球本身不發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見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繞太陽公轉,月球、地球、太陽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化,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也有規律地變化,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與月球、太陽之間的黃經差有對應關系,當黃經差為0°、90°、180°和270°時,月相依次稱為新月、上弦、滿月和下弦。月相來源模擬實驗①拉上窗簾,關上頂燈,打開臺燈并放在教室中央。②手臂伸直,雙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頭稍高。③原地轉動身體,讓球一直保持在身體的前方。④觀察球面受光的情形。探究新知觀察實踐月相的實際變化和和模擬實驗觀察到一樣嗎?①每晚6:00對月亮進行觀察。②將觀察到的月亮形狀和此時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記錄下來。探究新知整理月相觀察日記月亮在天空中位置變化有什么規律?探究新知上蛾眉月上弦月漸盈凸月滿月漸虧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每天固定時間觀察,6點或者9點都可以,這樣可以觀察到月亮出現在天空的不同位置。總體是上半夜上弦月出現在西部天空,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圓,下弦月出現在東部天空或者看不見,下半夜則相反,上弦月基本上看不見,下弦月出現在東部天空。變化規律探究新知上蛾眉月上弦月漸盈凸月滿月漸虧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一、填空題1.月球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2.月球上的環形山是由于______撞擊形成的。3.月亮本身不發光但可以_______太陽光。4.月球是地球的______。環形山高地月海隕石反射衛星小試牛刀二、簡答題如果到月球旅行你會觀察到什么?需要帶哪些東西?會觀察到:環形山、月海和高地,需要帶食品、水、氧氣等。小試牛刀月亮01知道了月亮上有什么02知道環形山是如何形成03知道月相變化規律04知道了什么是衛星全課小結上網查閱資料,看看關于月球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小試牛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