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 明朝的對外關系學習目標 1.知道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時間、概況,理解鄭和下西洋的意義,感受鄭和下西洋所體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勇氣。2.說出戚繼光抗倭的史實;學習戚繼光不為名利、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的強烈愛國精神。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我國澳門的居住權的史實。◎重點: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 鄭和下西洋 背景 __________世紀初,明朝經濟逐步繁榮,國力雄厚,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 目的 __________為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去換取海外的奇珍 概括 __________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鄭和的船隊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__________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__________東海岸和__________沿岸 地位 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意義 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一15 明成祖 1405—1433 30 非洲 紅海·識記技巧· 提煉關鍵詞,歸納鄭和下西洋與其他國家貿易的貨物“走出去”:金銀、漆器、茶葉、絲綢、瓷器。“引進來”:香料、寶石、象牙、珊瑚、異獸。·知識拓展·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鄭和留給我們的真正財富是什么 敢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奮斗精神;和平友好、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心系海洋,情系航海的海洋戰略思想。知識點二戚繼光抗倭 背景 明朝中期,__________減弱,海防松懈,倭患日益嚴重 概況 軍隊 戚家軍戰役 1561年,戚繼光率軍在__________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地區的倭患 性質 一場__________的戰爭(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 意義 鞏固了東南海防,保障了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評價 戚繼光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__________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二國力 臺州 反侵略 民族英雄·知識拓展· 戚繼光抗倭為什么能成功 正義的抗倭戰爭得到人民支持;有英勇善戰的隊伍;有愛國熱情和憂患意識;有明政府的支持。知識點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__________的居住權。 ·知識拓展· 1573年,葡萄牙殖民者獲得在澳門的租借居住權,但是澳門的領土主權仍屬于中國。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與清朝政府簽訂條約,占領澳門并對其實行殖民統治。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三澳門合作探究任務驅動1405年7月,在浩瀚的海洋上,第一次出現了一支龐大的船隊。這只船隊在此后的二十八年間,七下“西洋”,創造了一個人間奇跡。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圖說歷史】(1)上述地圖中描述了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線,本次航行發生于哪一朝代 最遠到達哪里 【史海泛舟】(2)《明成祖實錄》記載,當時“愿比內郡依華風”“仰慕中國衣冠禮儀,乞冠帶還國”之類的事情比比皆是。這反映出當時的航海有何意義 【青史留名】(3)結合上面的遺址說明,為什么這些國家會對鄭和充滿尊敬和懷念 鄭和為我國與這些國家的交流與交往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答案:合作探究任務驅動(1)朝代:明朝。最遠到達地: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2)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友好往來;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3)原因:鄭和所率的船隊,滿載著中國的優質絲綢、精美瓷器、上等茶葉和漆器等各類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銀貨幣。所到之處,鄭和及隨行人員都要訪問當地的首領,贈送物品,表達通好的意愿,同時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易。貢獻:鄭和的遠航,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歸納總結明朝前期,我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鄭和下西洋同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的交往,屬于友好往來。明朝中后期,戚繼光領導了反侵略的抗倭戰爭,并取得了勝利。后者表現為沖突與戰爭。明朝對外交往特點的演變,非常直觀地反映了當時處于封建社會末期的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已經落伍了。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