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學習目標 1.識記明朝三部科技巨著的作者、主要內容及其地位。2.知道明朝修筑長城的目的及長城建筑的特點;了解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特點。3.歸納明代小說和藝術的主要成就。◎重點: 李時珍和《本草綱目》,明長城和北京城,明朝小說的文學成就和時代特點。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 科技名著 《本草綱目》 作者 __________類別 規模空前的__________著作 內容 全書約190萬字,共記載了藥物1800多種,收錄藥方11000多個,還附有1100多幅藥物形態圖影響 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傳播 17世紀初傳入__________和朝鮮,以后陸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天工開物》 作者 __________類別 __________巨著 內容 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地位 被譽為“__________” 《農政全書》 作者 __________內容 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__________的創新研究成果 地位 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一李時珍 藥物學 日本 宋應星 科技 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徐光啟 農學·知識拓展· 明朝時期科學家能夠取得成就的原因(1)客觀原因:明朝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國力雄厚;前人豐富的科技成果。(2)主觀原因:科學家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知識點二 明長城和北京城 (1)明長城①修筑目的:明朝建立后,為了防御北方__________南擾,先后18次修筑長城。②起止點:形成了東起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總長萬余里的明長城。 (2)北京城①修建:__________時,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和改造發展起來的。②構成:明朝北京城有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核心是__________,即紫禁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 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二(1)①蒙古貴族 ②鴨綠江邊 嘉峪關(2)①明成祖 ②宮城圖示歸納比較秦長城和明長城的異同項目 秦長城 明長城目的 抵御匈奴南下 防御蒙古貴族南擾起止 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東起鴨綠江邊,西至嘉峪關建筑 土筑 用條石和青磚砌成作用 軍事上抵御了少數民族的侵擾;經濟上促進了北疆經濟的開發;政治上是連接統一民族國家的紐帶象征意義 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艱苦勤奮,堅韌剛毅和充滿向心的凝聚力知識點三 小說和藝術 (1)小說的代表作品①《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于__________,俗稱《三國演義》,作者是__________。②《水滸傳》:作者是__________。③《西游記》:出現于明代中期,作者是__________。 (2)特點及意義:明代的這三部小說,雖然主題和風格各異,但都__________宏大,__________嚴整 , __________曲折,__________豐富,語言生動,對以后的小說、戲劇等文學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戲劇①概況:明朝時期,出現了書法名家__________、繪畫名家__________等。__________成為城鄉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②代表人物及作品:湯顯祖是明朝后期最負盛名的__________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歸納記憶· 明朝科技著作多,本草天工農政書。建筑成就也顯著,北京長城世界名。文學有三大名著,三國水滸西游記。戲劇成就有代表,湯顯祖創《牡丹亭》。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三(1)①元末明初 羅貫中 ②施耐庵 ③吳承恩(2)規模 結構 情節 想象(3)①董其昌 徐渭 戲劇表演 ②戲劇 《牡丹亭》合作探究任務驅動【原創】習近平總書記說,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的遺產、書寫在書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材料一 文物是凝固的歷史。圖一(1)材料一中圖一是中國歷史軸線圖(局部)。《清明上河圖》處于 處;《送子天王圖》位于 處。(填寫圖中字母即可) 【陳列在廣闊大地的遺產】材料二 陳列在廣闊大地的遺產,讓我們能夠穿越歷史時空,觸摸中華文明的脈動。明長城 紫禁城 大運河圖二 圖三 圖四 (2)將材料二中圖二、圖三、圖四的遺產與評價進行連線。遺產 評價圖二 評價一: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圖三 評價二:加強了當時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圖四 評價三: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更是中華精神的象征【書寫在書籍里的文字】材料三《本草綱目》 《天工開物》 《農政全書》這部巨著,總結了我國古代醫藥學成就,豐富了我國醫藥學寶庫,在世界醫藥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這部書對我國古代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記述了中國在當時世界上具有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 全面總結了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先進經驗、技術革新和作者關于農學的創新研究成果(3)說出材料三中三本書籍內容上共有的特點,并分析這一特點形成的原因。(4)綜上所述,請你為以上的歷史探究活動擬定一個主題。答案:合作探究任務驅動(1)C;B。(2)圖二連線評價三;圖三連線評價一;圖四連線評價二。(3)特點:都是對前人經驗的總結和發揚,具有總結性。原因:封建專制制度空前加強;八股取士等文化專制政策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限制了人們的創造力。(4)傳承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等。(合理即可)歸納總結明朝社會經濟的發展為科技、文學作品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明朝涌現出一批總結性的巨著,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等。市民文學蓬勃興起,小說成為文學主流,具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如《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同時,在建筑方面,明朝也給我們留下了世界級的經典之作,如明長城和故宮,展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藝和創造才能。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