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學習目標 1.了解清朝農業的恢復和發展、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的基本史實。2.分析清朝前期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商品經濟活躍之間的關系。3.理解清朝人口增長的原因和表現,正確認識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重點:清朝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的表現。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 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背景 明朝末年的大動蕩對社會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政策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大力推行__________政策 表現 __________面積不斷擴大;興修__________;__________產量大幅度提高;經濟作物種植有較大發展 影響 有利于__________的穩定和繁榮,對__________和城鎮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一墾荒 耕地 水利 糧食 社會 手工業知識點二 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1)手工業的發展①絲織業、棉織業、印染業、礦冶業、制瓷業、制糖業、制茶業等手工業都有很大的發展。②出現了比較成熟的__________,其中有些頗具規模。 (2)商業的發展①形成了由農村集市、 城鎮市場、區域性市場和全國性市場組成的__________。 ②一些農村地區發展為__________。 ③在__________、江寧、揚州、蘇州、杭州、廣州等大城市中,工商業非常繁榮;在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如山西的__________、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幫的出現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知識拓展· 清朝手工工場的特點、實質和生產過程(1)特點:以生產商品為目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2)實質: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傭工人,他們之間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3)生產過程:機戶擁有大量資金和織機,開設機房,雇傭機工進行生產。機工計日領取工資,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二(1)②手工業工場(2)①商業網?、诠ど虡I市鎮?、郾本x商知識點三 人口的增長 (1)背景:明朝鼎盛時期,全國人口達到1億多。明末以來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造成人口銳減。 (2)原因:清朝前期的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復社會經濟的措施,使經濟發展,__________,社會安定,__________的數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長。 (3)表現:到康熙時,全國人口總數已達到__________億;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展到__________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4)影響:人口的快速增長,影響了經濟的__________。 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三(1)經濟衰敗 連年戰亂(2)國力增強 人口(3)1.5 3(4)持續發展合作探究任務驅動 探究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長和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時間 《清實錄》記錄的人口數 時間 《清實錄》記錄的人口數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2010萬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 3.5億乾隆六年(1741年) 1.4億 道光二十年(1840年) 4.1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3億 咸豐元年(1851年) 4.3億 材料二 王朝更替之后大約經歷了一代人,明末清初的混亂才得以平息,人們終于可以在平靜的生活中孕育后代……(清朝的)皇帝有一種危機感,若不予民以食則帝國將亡……產業的振興、糧食的增產、面對饑荒等地方危機的對策等成為官員的重要職務。 ——摘編自上田信《海與帝國:明清時代》 中國農業的核心是作物制度,在缺乏重大的技術發明的情況下,作物的性能足以使農業的前沿地帶越來越離開低地、盆地和谷地而進入較干旱的丘陵和山區……16世紀的中國發生了繼宋朝引進占城大米之后的第二次農業革命。 ——摘編自何炳棣《1368—1953中國人口研究》 材料三 為了減輕人口日益增長的地區壓力,清朝對森林覆蓋的山地進行了堪稱全國性的開墾。對丘陵和山地的開墾如此密集,以致水土流失已成為嚴重的問題……中國本部已經沒有農業擴展的余地,到19世紀40年代已經無法解決日益尖銳的農村失業問題。——摘編自何炳棣《1368—1953中國人口研究》(1)根據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人口變化情況。(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朝前期人口出現變化的原因。(3)根據材料三回答,政府主要采取什么措施減輕人口增長帶來的壓力 這一措施具體造成了哪些問題 (4)綜合上述三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人口增長的看法。答案:合作探究任務驅動(1)變化情況:人口急劇增長。(2)原因:政權、社會穩定;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引進及推廣高產糧食作物。(3)措施:開墾荒地。問題:過度開墾,水土流失;人地矛盾;日益尖銳的農村失業問題。(答出兩點即可)(4)看法:人口的增長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合理即可)歸納總結明清時期,大量高產農作物的引種、手工業技藝的進步、商品經濟的空前活躍使封建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商業也因此空前繁榮,出現了大的商業城市和商幫。經濟的發展使人口的數量有了很大的增長,這既有利于經濟的發展,又阻礙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