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1課 清朝前期的文學藝術學習目標 1.了解曹雪芹創作小說《紅樓夢》的背景,知道《紅樓夢》的思想內容和創作特色。2.了解昆曲、京劇的演變歷程,知道京劇是“國粹”。3.理解文學藝術是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重點: 《紅樓夢》的文學成就和時代特點,昆曲和京劇的形成和興衰。預習導學重點梳理知識點一 《紅樓夢》 (1)概況:清代的小說創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藝術成就__________、影響最__________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__》。 (2)作者:曹雪芹,名霑(zhān),出身貴族世家,“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出了《石頭記》。(3)評價:《紅樓夢》已被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知識拓展· (1)明清時期,我國商品經濟發展,推動著市民文化日趨成熟和繁榮,小說成為文學的主流。(2)明清時期的小說在思想內容上反映了反封建的主題,在時代背景上反映了封建社會走向衰落的特點。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一(1)最高 深遠 紅樓夢知識點二 昆曲與京劇藝術 (1)昆曲興起 原是流行于蘇州昆山一帶的昆山腔發展 明朝__________末期,經過改良,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劇種,代表作有湯顯祖的《__________》 頂峰 清朝前期發展到達頂峰,洪昇的《__________》、孔尚任的《__________》成為昆曲的傳世之作 衰落 清朝中期以后,作品庸俗,成為統治階級和社會上層的玩物。由于脫離廣大民眾和現實生活,昆曲逐漸走向衰落(2)京劇①背景:乾隆時,北京成為戲班薈萃之地。1790年,_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獻藝,贏得觀眾喜愛。 ②形成:徽調不斷吸收昆曲、秦腔、京調、漢調等地方戲的優點,加以創造和改進,在__________年間逐漸形成為一個新的劇種“__________”,后被稱為“京戲”或“京劇”。 ③發展:京劇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經過表演藝術家的不斷創新,日臻完善,成為最主要的劇種,流傳四方。·易錯易混· 元代最著名的戲劇家是關漢卿,代表作為《竇娥冤》;明代著名的戲劇家有湯顯祖,代表作為《牡丹亭》;清朝的戲劇家有洪昇和孔尚任,代表作分別為《長生殿》和《桃花扇》。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二(1)萬歷 牡丹亭 長生殿 桃花扇(2)①四大徽班 ②道光 皮黃戲合作探究任務驅動 四大名著是我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星之一。閱讀材料,完成以下探究。【圖片看著作】(1)圖一郵票反映的歷史故事是東漢末年的桃園三結義,這一故事情節出自哪一部文學名著 其作者是誰 這部文學名著的地位如何 (2)圖二反映的是什么經典故事 它出自哪一部作品 反映的是哪一時期的故事 (3)圖三中的卡通人物是誰 《西游記》是以什么事件為原型創作的 (4)圖四所示著作的思想性強、藝術性高,表現在哪里 【史料探成因】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民文化的繁榮,清代的文學藝術取得很大的成就,小說創作大放異彩,戲劇表演也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5)閱讀以上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清朝時期小說戲劇發展的原因。答案:合作探究任務驅動(1)名著:《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羅貫中。地位:是我國章回體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2)故事:武松打虎。作品:《水滸傳》。時期:宋代。(3)人物:孫悟空。事件:玄奘西行。(4)表現:該作品不僅重點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還熱情地歌頌了被奴役、被蹂躪的奴婢進行抗爭的精神,憤怒地批判了以專制家長為代表的頑固勢力,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紅樓夢》全書背景廣闊,情節復雜,頭緒紛繁,人物眾多,書中有姓名的就有700多人,但作者以嚴謹的結構、清晰的層次、精練而生動的語言,把故事的進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出來,在藝術上達到了極高的水平。(5)原因:①市民生活的需要:明中葉以后,逐漸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市民階層不斷壯大,所以反映市民階層思想感情和復雜的社會生活的通俗文藝形式小說和戲曲得到長足的發展。②科學技術的發展:明清兩代,隨著工商業市鎮的繁榮和書坊、印刷業的迅速發展,適合廣大平民欣賞的趣味性小說因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而廣泛流傳。③文化專制的結果:明清兩代統治階級對知識分子采取籠絡和高壓兩手政策,客觀上加強了小說創作的力量。歸納總結《紅樓夢》以其思想性、藝術性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昆曲被稱為“百戲之母”,而京劇,更被稱為“國粹”。我們應該勇敢地擔負起傳播與復興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重任,以經典浸潤人生,以詩文陶冶情志,以心靈傳承文明,共同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這份足以感動人類和后世的珍貴文化遺產。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