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3~2024學年度九下開學學業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歷史道德與法治和歷史試卷共8頁。道德與法治滿分60分,歷史滿分60分,共計120分??荚嚂r間為 10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道德與法治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26分)( )1.治國有常,利民為本。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是A.增進民生福祉B.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C.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D.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2. 職業教育法修訂案、公司法修訂案、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案、黃河保護法草案等8 部法律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這體現了A. 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廣泛的基本權利B. 作為國家主人的我們都要積極行使立法權C. 在立法過程中要堅持民主立法的價值取向D. 公民參與民主監督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 3. 對右側漫畫內容理解正確的是①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②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③老人可以通過子女獲得物質幫助權④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根據下圖,判斷劉某承擔的法律責任是A.行政責任 B.民事責任 C.刑事責任 D.工作責任( )5.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2977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出席大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這表明A. 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大代表B.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制度C. 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D.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 )6.噪聲污染防治法將廣場舞噪聲擾民問題列入法治范圍。這告訴我們①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②法治既規范了自由又保障了自由③違法行為都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④有邊界才有秩序,守底線才享自由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續寫“春天的故事”。這是因為改革開放A. 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B.是現階段我國各項工作的中心C. 解決了我國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 D. 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 )8.2023年 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表明A. 科技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B.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科技強國C. 我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D.自力更生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9.所有行政行為都要于法有據,任何政府部門都不得法外設權,并且要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這表明我國依法行政的核心是A. 規范政府的行政權 B. 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C. 努力建設法治政府 D.不斷提高政府公信力( ) 10.冒著嚴寒從近20 米高的大橋上跳下去救落水女子,外賣小哥陳迎博見義勇為的事跡溫暖著蘇州城。陳迎博的義舉①有助于弘揚傳統美德,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②是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實現人生價值的行為③是包含青少年在內全體公民須履行的法定義務④是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行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中華傳統文明的元素與現代化的視覺效果碰撞在一起,融入東方美學和全球視角,展現了中國對現代化的孜孜追求。這體現出中華文化①不斷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②與時俱進的創造力③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 ④有容乃大的包容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國家標準新規定《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要求食品中的糧食及其加工品不應超過三層包裝,其他食品和化妝品不應超過四層包裝。這A. 說明了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有所改善 B. 說明公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的增強C. 能夠完全消除商品過度包裝的現象 D. 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現實需要( )13.民族獨立夢、奧運世博夢、航天潛海夢……一個個夢想變成了現實。這離不開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③凝聚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④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得 分 評卷 人14.閱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內容節選,回答問題。(6分)內容 問題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1) 材料表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是什么 (2分)領導干部具體行使黨的職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監察權、司法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 (2) 我國的哪一國家機關行使監察權 它的首要職責是什么 (2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 (3)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哪三者有機統一 (2分)15.觀察漫畫, 回答問題。 (5分)(1) 漫畫中的舉措是在保護英烈的哪項人格尊嚴 (1分)(2) 維護權利守程序。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哪些 (2分)(3) 漫畫中行使國家立法權的是我國的什么機關 (2分)16.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5分)材料一:2400萬內蒙古各族兒女和睦相處、守望相助,同全國人民一道圓了全面小康夢,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2萬億元,保持了邊疆安寧的良好局面。材料二:全區衛生健康系統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大力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持續增進全區各族人民健康福祉。(1) 材料一中畫線部分的做法體現了處理民族關系的哪些方針 (2分)(2) 材料一中的“2.32萬億元”這一數字,反映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哪一方面內容 (1分)(3)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實現材料二中的工作目標,內蒙古自治區應怎樣做 (2分)17.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6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蹄疾步穩推進改革,扎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積極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1) 請用一句話概括民生的重要性。(2分)(2)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證是什么 (2分)(3) 我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怎樣的新發展理念 (2分)18.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二零二四年新年賀詞。結合賀詞內容,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2分)【內容一】孩子的撫養教育,年輕人的就業成才,老年人的就醫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這些事辦好。(1) 材料中畫線內容涉及哪些公民權利 (2分)(2) 材料直接體現了我國憲法的哪項基本原則 (2分)【內容二】假日旅游人潮涌動, 電影市場紅紅火火, “村超” “村晚”活力四射,低碳生活漸成風尚,溫暖的生活氣息、復蘇的忙碌勁頭,詮釋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現了一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3)“村超”“村晚”活力四射,彰顯哪一政治制度的優勢 (2分)(4) 低碳生活漸成風尚,是大力倡導怎樣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結果 (2分)【內容三】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好發展和安全。要堅持穩中求進、 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實現經濟行穩致遠。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經濟活力,以更大力度辦教育、興科技、育人才。(5) 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科技、人才、創新具有怎樣的重要性 (2分)(6) 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2分)歷 史得 分 評 卷人1.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十二銅表法》B.《漢謨拉比法典》 C.《羅馬民法大全》 D. 《新法典》2.以下是某學習小組在探究學習“世界古代史”時的交流內容,其中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 歐洲文明屬于大河文明 B. 三大宗教都誕生于歐洲C.各地區文明具有多樣性 D. 地區之間沒有任何交流3.如果組織學生開展以“探尋西方文明的源頭”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應首選 ( )4. 這個帝國一分為三,形成以后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個國家的雛形。這個帝國是 ( )A. 查理曼帝國 B. 奧斯曼帝國 C. 亞歷山大帝國 D. 羅馬帝國5.有學者說: “日本天皇制的歷史變遷,從中國式皇帝制開始,以英國式皇帝制結束。”這里的“中國式皇帝制”指的是日本 ( )A.推翻幕府統治實行君主立憲 B.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C. 積極學習中國先進文化制度 D. 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轉變6.因地處歐亞之間,他們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國的造紙術和印度的數字經他們傳入歐洲。 “他們”是 ( )A. 古埃及人 B. 日耳曼人 C.古印度人 D. 阿拉伯人7.小帥在百度中輸入三個關鍵詞“墾殖運動”“租地農場”“遷徙稅”,他要搜索的主題是( )A.西歐城市的發展 B.西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C.羅馬教會的興起 D. 西歐莊園的發展8.若想研究“歐洲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這一單元主題,有價值的文獻史料是 ( )A.《人權宣言》文本 B.《拍賣黑人奴隸》廣告C.《拿破侖》電影海報 D.《獨立宣言》文本9.如圖所示的著作跨越了經濟、政治、哲學等多個領域,被譽為“工人階級的圣經”。該“著作”的作者是 ( )A.馬克思、恩格斯B. 馬克思C. 恩格斯D. 列寧10.19世紀中期,外國勢力侵入日本,面對淪為殖民地的危機, 日本將“危機”變為“機遇”,經過改革走上了現代化的發展道路。這場改革是 (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維新 C. 卡德納斯改革 D.彼得一世改革11.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小說集,再現了法國19 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其中的經典之作有 ( )A.《神曲》 B.《高老頭》 C.《物種起源》 D.《英雄交響曲》12.圖示法是歷史學習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如圖所示的會議是 ( )A. 巴黎和會B. 華盛頓會議C. 開羅會議D.雅爾塔會議13.從1933年起,美國政府花費130多億美元大規模修建了眾多公共工程。下表體現的羅斯福新政的措施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橋梁 新機場 地下水道12.2萬幢 66.4萬英里 7.7萬座 285個 2.4萬英里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14.2022年是歐元正式流通20周年,歐元流通給歐元區帶來便利、穩定和繁榮,是歐洲一體化的重要標志?;厮莸?0世紀90年代,歐洲為進一步推動一體化進程成立了( )A. 歐洲煤鋼共同體 B.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C. 歐共體 D. 歐洲聯盟15.近年來,全球人均可用淡水減少了26%,爬行動物、鳥類和魚類的數量減少了 29%,此外,全球碳排放量和平均氣溫持續上升,這表明人類在發展中面臨著 ( )A. 恐怖主義問題 B. 貧富分化問題 C. 環境惡化問題 D. 毒品泛濫問題得 分 評卷人16. 閱讀下列材料, 回答問題。材料一: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歷時500年,它們都是資本主義歷史的產物?!瓎⒚伤枷爰医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旗幟,又在上面添加了 “理性”的字樣。這兩者之間,歷史的聯系,邏輯的發展是十分清晰的。材料二: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 “第一國際”等國際工人組織相繼創立和發展,在不同時期指導和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的聯合和斗爭。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范圍內如雨后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材料三: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遙遙相望。有人說,是華盛頓創立了美國,是林肯拯救了美國。(1) 材料一中“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結合所學,寫出在啟蒙運動推動下歐洲出現的政治革命。(2分)(2) 根據材料二,概括馬克思主義誕生的影響。結合所學,寫出馬克思主義在法國的革命實踐活動。(2分)(3) 材料三中“華盛頓創立了美國”是通過什么戰爭實現的 結合所學,指出這一戰爭后美國確立聯邦制共和國的法律文獻以及林肯為“拯救美國”作出的努力。(3分)(4) 綜合上述探究,歸納推動大國崛起的因素。(1分)17.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的優越地位在十八世紀歸功于優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紀初期則幾乎完全歸功于機械技術,紡織業、冶金業、采礦業等行業大量采取機器生產。……到1830年,英國已成為“工業歐洲的老師”。材料二:材料三: 1870-1940年, 美國城市人口由占全國人口的25.7%升至56.5%, 1921年,占人口1%的富豪擁有國民財富的59%。(1) 材料一中英國“優越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英國在“機械技術”領域最關鍵的發明是什么 為什么英國能成為“工業歐洲的老師” (3分)(2) 根據材料二表一,與英國相比,美國的工業產值發生了什么變化 根據表二,分析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2分)(3) 依據材料三,概述工業革命給“美國”帶來的變化。(2分)(4) 作為新時代中國少年,請談談你能為國家科技創新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分)18.俄國的發展之路,不僅改變著自身,而且也影響著世界進程。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為了保持沙皇俄國的大國地位,沙皇正著手開始一項改革計劃 社會改革為政府發起的工業化進程鋪平了道路,使俄國在19世紀后半期發生了轉型。材料二:材料三:美國作家維爾斯第一次來蘇聯的時候,稱列寧是“克里姆林宮的幻想家”,表示出對社會主義的懷疑。1934年當他第二次來到蘇聯的時候,他對斯大林說: “現在資本主義應該向你們學習,理解社會主義精神?!?br/>材料四:“蘇聯的領袖們并沒有像羅曼·羅蘭期待的那樣,及時發現和糾正包括高度計劃經濟體制在內的一些政策弊端,以至于積重難返,喪失了讓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機會?!?br/>(1) 材料一中的“社會改革”指的是什么 這次改革使俄國發生了怎樣的社會“轉型” (2分)(2) 材料二中圖1是列寧在哪一事件后宣布成立的政權 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導致圖2俄國1921~1925年糧食變化趨勢出現的政策因素。(2分)(3) 根據材料三,指出“維爾斯”對社會主義認識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導致其認識變化的原因。(2分)(4) 材料四中“高度計劃經濟體制”指的是哪一模式 “喪失了讓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機會”導致的嚴重后果是什么 (2分)(5) 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總結俄國發展的經驗教訓。(1分)19.吉林某校歷史社團以“大國關系對世界的影響”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同盟國與協約國】到(第一次) 大戰結束時,歐洲的控制已明顯削弱,而且正在各地受到挑戰。不僅從歐洲歷史的角度看,而且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看,第一次世界大戰也都是作為一個歷史轉折點而引人注目。(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什么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個歷史轉折點”的原因。(2分)(2) 寫出兩例圖 A“軸心國集團”發動的突然襲擊事件。圖B宣言的簽署有什么重要意義 (3分)【北約與華約】(3) 圖C“德國分裂”標志著哪一局面基本形成 寫出圖D“北約和華約對峙”形成的世界格局。(2分)【世界多極化】(4) 蘇聯解體后,世界朝多極化趨勢發展,但世界并不太平。引發當今世界局部沖突的重要根源是什么 寫出一例推動世界格局朝多極化方向發展的重要力量。(2分)(5) 通過探究,結合當今時代主題,談談如何正確處理大國關系。(1分)20.新航路開辟以后,西方國家逐漸在世界建立起殖民統治,世紀殖民體系在民族民主運動的沖擊下最終全面崩潰。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發現世界】 (1) 歐洲的哪位航海家最先“發現”了美洲大陸 (1分)【殖民掠奪】 (2)憑借“無敵艦隊”在美洲建立殖民大帝國的是哪個國家 為英國帶來巨額利潤的貿易是以什么為中心 (2分)【英雄人物】 (3) 寫出兩例18—19 世紀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人物。(2分)【民族解放】 (4)第一次世界大戰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請你用兩列史實說明。(2分) (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非洲最后獨立的是哪一國家 寫出一例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2分)【思想感悟】 (6)通過以上問題的探究,你有何感悟 (1分)2023~2024學年度九下開學歷史學業質量檢測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4)蘇聯模式 (1分);蘇聯解體 (1分)考試范圍:九年級上、下冊 (5)經驗教訓:改革要符合本國國情,從實際出發;改革能推動社會發展;要順應時代要求:(1)題型:中考題型,只有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沒有列舉題。 發展潮流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2) 。 19.(1)薩拉熱窩事件 (1分);不出歷史小短文題型() , 。 ①一戰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3 問題的問法一定要明確 不可有歧義 除了開放性試題②一戰后,世界由資本主義一統天下到兩種社會制度并存;之外,其他試題的答案都以教材為主。③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答出其中一點即可,1分)1.B 2.C 3.B 4.A 5.B 6.D 7.B 8.A 9.B 10.B 11.B 12.B 13.C(2)德國突然襲擊波蘭、德國突然襲擊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 (答任意兩點即可,214.D 15.C (各1分)分);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1分)。16.(1)人文主義 (1分);法國大革命 (1分)。(3)歐洲冷戰對峙局面 (1分);兩極格局 (1分)。(2)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或馬克思主義政黨建立和發展起來 (1分);(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1分);巴黎公社 (1分)。中國、日本、俄羅斯、歐盟、廣大發展中國家 (答出任意一點即可,1分)。(3)戰爭:美國獨立戰爭 (1分);(5)大國之間要加強合作,減少對抗,用和平方式處理國際爭端,促進共同發展等。法律文獻:1787年美國憲法 (1分);(符合題意即可,1分)努力:頒布了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隸,率領北方軍隊贏得內戰勝20.(1)哥倫布 (1分)。利,維護了國家統一 (任答一點得1分)。(2)西班牙 (1分);販賣黑奴 (1分)。(4)因素:思想解放運動推動;杰出領導人物的推動。(任答一點得1分)(3)華盛頓、杰斐遜、章西女王。(答出兩位即可,2分)17.(1)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制度或資本主義制度 (1分);瓦特蒸汽機或蒸汽機 (1分);(4)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分);埃及華夫脫運動 (1分)。因為工業革命最早在英國發生和完成 (1分)。(5)納米比亞 (1分);古巴推翻了美國的支持的獨裁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或巴(2)美國工業產值在世界所占比重在1861年遠遠落后于英國,到1913卻大大超過了英拿馬人民收回來巴拿馬運河的主權。(1分)國 (1分);美國第二次科技革命處于領先地位 (1分)。(6)有壓迫就有反抗;推翻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運動是人類歷史的巨大進步;學習英雄(3)促進了美國的城市化 (1分);貧富分化加劇 (1分)人物勇于抗爭的精神等。(答出其中一點或符合題意即可,1分)(4)努力學習,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長大后報效祖國,促進我國科技發展做準備等。(1分)18.(1)改革:1861年農奴制改革 (1分);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1分)。(2)事件:十月革命 (1分);政策因素:新經濟政策的實施 (1分)。(3)變化:從懷疑到贊賞 (1分)。原因:由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或計劃經濟手段使經濟建設成就顯著 (1分)。{#{QQABSYQUgggAABIAAQhCEwUaCkGQkACACIoOQEAEMAAByRNAB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吉林省吉林市亞橋中學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下學期開學學業質量檢測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docx (開學卷)九年歷史 -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