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年中考名師導航《道德與法治》備考復習教學設計課題 專題4 生命的思考 單元 四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七年級上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七年級上冊教材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課程設置上,其雖然只是作為一單元內容來呈現,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初中學生生命教育的關切,作為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核心理念之一,要貫穿學科教學的全程。本單元由導語和第八課探問生命"、第九課珍視生命"、第十課綻放生命之花"組成。本單元首先引領學生探問生命可以永恒嗎 “幫助學生感悟生命來之不易,生命是獨特、不可逆和短暫的等特點,理解生命有時盡的自然規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審視個人生命與人類生命的關系,理解生命有接續,初步培養學生作為個體生命的我"在人類生命接續中的使命感,進而幫助學生理解生命至上的內涵;引導學生從個體的我"的生命體驗和認識,擴展到對人與人生命關系的體認與思考,理解休戚與共的關系;引導學生理解并踐行對生命的敬畏,珍愛自己的生命,關懷他人生命,自覺走上道德的生活。其次,結合初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幫助學生學會從愛護身體和養護精神兩方面來守護生命,引領學生既要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培養維護健康、危急情形下自救自護的意識和能力,又要追求充盈的精神生活,滿足生命的精神需求,進而引導學生學會直面挫折,增強生命的韌性,發掘生命的力量。在此基礎上,再次引發學生對生命的追問:人為什么活著 ”怎樣的一生是值得過的 “引領學生認真審視生命的意義,幫助學生理解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和貢獻;引導學生做自己生命的導演,力求生命充盈,學會關切他人,努力在平凡的生活中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追求生命的美好,活出生命的精彩。學習目標 道德修養: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義。培養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懷,樹立生命休戚與共的意識,體驗真、善、美,學會過精神生活,養護我們的精神。熱愛生活,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助人為樂、勇擔責任等優良品行。健全人格: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自救自護方法,培養熱愛生活,積極進取、不怕挫折的優良品質。知道產生不同挫折感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對于挫折的認識和態度不同,樹立正確的挫折觀,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責任意識:自覺踐行生命至上、休戚與共的觀念,能謹慎地處理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自覺做到敬畏生命。認識到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能正確對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發掘生命的力量,增強生命的韌性,做到挫而不折,挫而彌堅。擁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具有互助精神。重點 理解個人生命的獨特性,學會敬畏生命,珍愛生命。難點 認識生命的價值,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考點梳理考點1 珍視生命(5年4考)考點2 挫折(5年3考)考點3生命的意義(5年3考) 閱讀一下即可 讓學生知道復習的考點,并清楚考點中的重點,讓學生關注學習要掌握的內容,從而導入本節課學習講授新課 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要求:學生讀一遍,順便找一找關鍵詞,幫助學生記憶。1、為什么要珍愛生命?(生命的特點)2、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3、如何敬畏生命?(如何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4、怎樣愛護身體?5、為什么要養護精神?6、怎樣養護精神?7、如何正確認識挫折,戰勝挫折?8、增強生命韌性的方法有哪些?9、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什么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10、如何在平凡中創造偉大?重點句以及古詩詞的理解點名學生起來回答,可以學生一個時間來分析要回答的內容、知識點斷句可以從核心知識點去找,文學內需要幫助學生理解其內容1.從嬰孩成為兒童、少年,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說明生命是不可逆的。2.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生命不斷發展,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3.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也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4.當我們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時,我們就會珍視它。5.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6.我們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7.生活的道路并不總是平坦的,在我們懷揣美好的愿望、目標、期待去努力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失利乃至失敗。這些阻礙、失利和失敗,就是人們常說的挫折。8.面對挫折,我們可能會感到失落、焦慮、難過、憤怒、不滿等。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9. 探索生命意義,是人類生命力之一。只有人類才可能駕馭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11.生命雖然平凡,卻也時時創造偉大。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五、易混易錯1.遭遇同樣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緒感受和行為反應相同,結果相同。2.生命的接續就是從身體上接續祖先的生命。3. 生命的接續,使得每個人的生命就是自己的生命。 4.敬畏生命,只需珍愛自己的生命。5.養護精神都會受到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6.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7.守護生命首先要養護精神。8.面對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是不正常的.9. 挫折都有利于個人的發展;經歷挫折越多,成功機會就越大。10.生活中的挫折是可以避免的。11.借助他人力量是戰勝挫折的關鍵。 12.戰勝挫折全憑發掘自身力量。 13.只有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才能實現人生價值。14.人生價值在于增強生命的韌性15.意志堅強的人能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16.普通人不可能創造偉大//生命的偉大在于追求自由平等。 幫助學生擴展知識思維導圖學生記憶,用較短的時間讀一遍,并且用心記憶,課外要求,背的。學生討論或查找內容完成學生交流發言,所處答案即可 幫助學生理清這部分要掌握的大致內容背不得內容就一定不會應用。背的內容不一定會應用。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增減適當的內容這類題型主要存在于選擇題中,或者簡單的答題之中,幫助學生理解這部分內容增加答題答對幾率這部分內容是核心句內容得分補充,需要學生多加練習課堂練習 真題演練1.(2023·云南)2023年4月13日,經過7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撲滅威脅玉溪某煙花廠的火情,保護了周邊200多戶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下列標題與該材料內容最匹配的是( ) A.探問生命 珍惜青春B.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C.綻放生命 追求榮譽D.守護生命 健康成長2.(2023·云南)為防范踩踏事件發生,學校開展了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習,你認為當遭遇擁擠踩踏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彎下腰系鞋帶、撿東西B.推搡別人,以便快速前進C.驚慌失措,逆人流行進D.盡量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3.(2021·云南)大理漾濞發生6.4級地震,讓我們對地震發生時的自救自護有很多思考。你認為地震時不可取的逃生方法是( ) A.既要有序撤到安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救與互助B.在室外,選擇開闊地帶避險C.如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等待救援D.跑進建筑物中避險4.(2023·洞口)生命是一個逐漸豐富、充盈的過程。下列做法能讓生命充盈的是( ) A.小波不想被“哥們”看不起,于是和他們一起抽煙B.小童喜歡閱讀,看到閱覽室的書就隨手拿走C.小明愛打籃球,積極組織同學參加學校籃球賽D.小林為了追星,逼著父母多給自己零花錢5.(2022·云南)“斷崖是山的挫折,卻產生了壯麗的瀑布”啟示我們( ) ①生活難免有挫折,經歷挫折不一定是壞事②要及時調整自己,積極面對挫折③挫折孕育著成功,挫折越多越好④挫折只會讓人消沉,阻礙前進的步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2·昆明)“誰說污泥滿身的不算英雄”“誰說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孤勇者》的歌詞寄寓了詞作者勇敢抗癌的心路歷程,唱出了普通人為生活拼搏的樣子,人們從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這啟示我們( ) A.正確對待挫折和逆境,增強生命韌性 B.生活中,只有英雄才能戰勝挫折C.面對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是不正常的 D.保持樂觀的心態就不會遭遇挫折7.(2022·云南)時代楷模張桂梅堅守貧因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迄今為止已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兒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張桂梅老師的事跡說明了:( ) ①我們要用心對待自己和他人,照亮自己的生命也溫暖他人②為他人、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這樣的生命才更有意義和價值③只能考慮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不能考慮個人理想④我們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書寫生命的價值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8.(2023·云南)【品讀人物故事汲取奮進力量】 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他們名字的背后記錄著動人的中國故事。 “感動中國人物” ——陸鴻幼時因病導致腦癱,不愿成為家人累贅的他,帶領殘疾人做自媒體、開網店。如今,他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創業之星。 品讀以上故事,書寫你的感悟。 故事一: 過關演練1.(2019·安徽)春天里,每一株草都在努力發芽,每一朵花都在努力綻放。下列做法可以讓中學生綻放生命光彩的有( ) ①志愿服務獻愛心 ②勞動創造增技能③無所事事度時光 ④經典誦讀養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2021·濰坊)正準備回家的郝先生,得知同事突發急病,立即開車送同事去醫院。路上遇到堵車,他撥打122求助,警民聯手上演生死時速,把病人安全送達醫院。經搶救,病人轉危為安。這一感人事例告訴我們( ) ①要關愛他人,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②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在道義上給予支持③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是一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④對生命應有一種敬畏的情懷,為挽救生命而努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綏化)“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這告訴我們( )A.生命是可以從頭再來的B.生命是永恒的C.生命是不可逆的D.生命是不需要珍惜的4.(2023·萊蕪模擬)殘疾小伙李俊“勇救落水母女”,特警秦曉強和戰友們在地震中徒手刨掘救出被困群眾卻痛失親人,鄉村教師盧文建近乎失明卻“借眼”備課堅持為農村孩子授課28年,林場“夫妻哨”張彥明、茍冬云守護秦嶺生態安全默默奉獻近30年,村醫顏新艷堅守孤島甘做村民“健康守護者……這些“中國網事 感動2022”年度人物的事跡告訴我們( ) A.生命是寶貴的,不要畏懼挫折B.關愛幫助他人,必須傾盡所有C.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D.生命拒絕貧乏,追求物質生活5.(2023·攀枝花)自然界中,光禿禿的樹干會長出新芽,斷尾的壁虎會長出新的尾巴,被壓在石頭下的小草也可能從縫隙中生長出來……這些現象啟示我們( )①身處逆境,要發掘自身生命力量 ②面對困難,應該尋求他人的幫助③戰勝挫折,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 ④遇到困難,不同的人有相同反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內江)“同一塊石頭,在弱者面前是絆腳石,在強者面前是墊腳石”。李大釗先生說: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對此,我們應該( )①增強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 ②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③面對挫折要學會毫不猶豫地放棄 ④意志消沉、精神懈怠、一蹶不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2023·吉林)中華民族自古崇尚讀書,有“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為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加快推進“書香吉林”建設,4月19日,2023年“書香吉林”閱讀季啟動。此舉有利于( )①充盈精神世界,滋養精神生命 ②傳承人類文明,堅定文化自信③營造閱讀氛圍,提升文化素養 ④彰顯科技實力,促進文化統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學生廖玉婷八歲那年,因一場車禍失去雙臂。但她用堅強意志直面人生意外,學會用腳寫字、洗衣、吃飯,甚至用自己的雙腳給媽媽做早餐……她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獲得“海南好少年”榮譽稱號。材料二: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林占熺,堅守“寸草向春暉,讓菌草造福世界”的理想信念,不畏艱辛,執著追求,潛心科研,解決了“菌林矛盾”這一世界難題。他研究的菌草技術,取得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被譽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范。如今,“菌草”已走出國門,為國際減貧貢獻了“中國方案”。“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黃沙破巖”,林占熺用堅持不懈的行動書寫了自己的生命價值。(1)根據材料一,中學生廖玉婷的故事啟示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挫折,增強生命韌性?(2)“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結合林占熺的事跡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思考。 分兩部分內容,真題演練,建議這部分內容采用學生自己講解,自己學習;過關演練,采用的分值,讓學生自己看看掌握了多少 復習課,做題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所以做題是不可少的內容第一個是真題演練,第二個是過關演練,真題作為做題的師范由老師或學生學習的過程之中合作暫開,一起探究做題的方法。過關演練是學生快速的反應以及做題的效果展示。課堂小結 回顧一節課復習的內容,讓學生自己總結還沒掌握的內容,利用自習課加固所復習內容 個人自己發言或所想板書 關鍵詞:生命的特點、敬畏生命、守護生命,生命的韌性,生命的意義其余PPT展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2張PPT)課題:2024年中考名師導航《道德與法治》備考復習------專題4 七年級上 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教師:【云南版本,可全國通用】 考點1 珍視生命(5年4考) 考點2 挫折(5年3考) 考點3生命的意義(5年3考) 道德修養: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義。培養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懷,樹立生命休戚與共的意識,體驗真、善、美,學會過精神生活,養護我們的精神。熱愛生活,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助人為樂、勇擔責任等優良品行。 健全人格: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自救自護方法,培養熱愛生活,積極進取、不怕挫折的優良品質。知道產生不同挫折感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對于挫折的認識和態度不同,樹立正確的挫折觀,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 責任意識:自覺踐行生命至上、休戚與共的觀念,能謹慎地處理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自覺做到敬畏生命。認識到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能正確對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發掘生命的力量,增強生命的韌性,做到挫而不折,挫而彌堅。擁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具有互助精神。1、★為什么要珍愛生命?(生命的特點)①生命來之不易。②生命是獨特性。③生命是不可逆的。④生命也是短暫的。⑤生命是不可預知的。2、★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①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生命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②我們的生命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3、★如何敬畏生命?(如何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①敬畏生命,讓我們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使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②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自愿選擇,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4、★怎樣愛護身體?①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③我們需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5、為什么要養護精神?①我們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②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命狀態,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6、怎樣養護精神?①我們的精神發育,需要物質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制約。只要我們守住自己的心靈,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②我們每個人的精神生命都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守護精神家園,我們不能丟失優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揚民族精神。7、★如何正確認識挫折,戰勝挫折?①生活難免有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②人們對挫折的認識和態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行為反應。③我們需要及時調整自己,正確對待挫折。④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蘊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⑤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⑥發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學會與他人建立聯系,向他人尋求幫助,獲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勵。8、增強生命韌性的方法有哪些?①欣賞、培養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談一談。③考慮并接受最糟糕的結果。④關心、幫助他人。⑤培養某方面的興趣。9、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什么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①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對自己)②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付出自己的愛心,無論大小,自愿承擔責任。(對他人)③能夠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對社會)10、如何在平凡中創造偉大?①運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勞動,創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長久的、不平凡的社會價值。②面對生活的艱難考驗,不放棄、不懈怠,為家庭的美好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用認真、勤勞、善良、堅持、責任、勇敢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③★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1.從嬰孩成為兒童、少年,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說明 。2.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 。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生命不斷發展,人類的 也不斷積累和豐富。3.生命是 ,也是 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4.當我們對生命懷有 時,我們就會珍視它。5.守護生命首先要 。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6.我們每個人活著,除了要 和 ,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7.生活的道路并不總是平坦的,在我們懷揣美好的愿望、目標、期待去努力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失利乃至失敗。這些 ,就是人們常說的 。8.面對挫折,我們可能會感到 等。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 。9. 探索生命意義, 。只有人類才可能駕馭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11. 。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生命是不可逆的接續精神文明脆弱的、艱難的堅強的、有力量敬畏之心關注自己的身體關注生理需要身體健康阻礙、失利和失敗挫折失落、焦慮、難過、憤怒、不滿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是人類生命的原動力之一生命雖然平凡,卻也時時創造偉大1.遭遇同樣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緒感受和行為反應相同,結果相同。2.生命的接續就是從身體上接續祖先的生命。3. 生命的接續,使得每個人的生命就是自己的生命。4.敬畏生命,只需珍愛自己的生命。5.養護精神都會受到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6.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7.守護生命首先要養護精神。8.面對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是不正常的.糾正:人們面對挫折采取不同的態度,有會不同的結果。糾正:我們每個人不僅是在身體上接續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斷繼承和創造人類的精神文明成果。糾正:生命的接續,使每個人的生命不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糾正:敬畏生命需要珍愛自己的生命 ,還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糾正:精神發育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糾正: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內心地自愿選擇。糾正:守護生命首先要愛護身體。糾正:面對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是正常的。9. 挫折都有利于個人的發展 ;經歷挫折越多,成功機會就越大。10.生活中的挫折是可以避免的。11.借助他人力量是戰勝挫折的關鍵。12.戰勝挫折全憑發掘自身力量。13.只有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才能實現人生價值。14.人生價值在于增強生命的韌性15.意志堅強的人能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16.普通人不可能創造偉大//生命的偉大在于追求自由平等。糾正:挫折是把雙刃劍,對人的發展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糾正:生活難免有挫折,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糾正:戰勝挫折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但這不是關鍵因素。糾正:戰勝挫折需要借助外力,向他人尋求幫助。糾正:只要能為社會作出貢獻,就能實現人生價值,平凡人也能實現人生價值。糾正:人生的價值在于創造與奉獻。糾正:生命是不可逆的。糾正:普通人在平凡中也能創造偉大,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真 題 演 練1.(2023·云南)2023年4月13日,經過7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撲滅威脅玉溪某煙花廠的火情,保護了周邊200多戶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下列標題與該材料內容最匹配的是( )A.探問生命 珍惜青春 B.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C.綻放生命 追求榮譽 D.守護生命 健康成長【答案】B【知識點】敬畏生命【解析】AD:探問生命、珍惜青春;守護生命、健康成長,在題干中沒有體現,故AD不符合題意;B: 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撲滅威脅玉溪某煙花廠的火情,保護了周邊200多戶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敬畏生命,堅持生命至上的表現,故B說法正確;C:綻放生命,不是為了追求榮譽,故C說法錯誤;故答案為:B。2.(2023·云南)為防范踩踏事件發生,學校開展了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習,你認為當遭遇擁擠踩踏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彎下腰系鞋帶、撿東西 B.推搡別人,以便快速前進C.驚慌失措,逆人流行進 D.盡量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答案】D【知識點】愛護身體【解析】ABC:在遭遇擁擠踩踏時,彎腰系鞋帶、推搡他人、驚慌失措,逆人流行進等行為都是危險的,故ABC做法錯誤;D:遭遇擁擠踩踏時,要盡量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3.(2021·云南)大理漾濞發生6.4級地震,讓我們對地震發生時的自救自護有很多思考。你認為地震時不可取的逃生方法是( )A.既要有序撤到安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救與互助B.在室外,選擇開闊地帶避險C.如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等待救援D.跑進建筑物中避險【答案】D【知識點】愛護身體【解析】守護生命要掌握自救自護的知識。在地震時,在室外,選擇開闊地帶避險;既要有序撤到安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救與互助:如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等待救援,ABC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要求,應排除。D錯誤,跑進建筑物中避險是錯誤的,容易被建筑物砸傷。故答案為:D。4.(2023·洞口)生命是一個逐漸豐富、充盈的過程。下列做法能讓生命充盈的是( )A.小波不想被“哥們”看不起,于是和他們一起抽煙B.小童喜歡閱讀,看到閱覽室的書就隨手拿走C.小明愛打籃球,積極組織同學參加學校籃球賽D.小林為了追星,逼著父母多給自己零花錢【答案】C【知識點】生命貧乏與充盈的表現【解析】根據所學,當我們敞開自己的胸懷,不斷嘗試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建立聯系時,生命中的道德體驗就會不斷豐富,對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會不斷增強。生命得到滋養,也因此而一點點充盈起來。愛打籃球,積極組織同學參加學校籃球賽,有利于他人建立聯系,是高雅的興趣愛好,能讓生命充盈,所以C符合題意,正確。A錯誤,抽煙是不能拒絕不良誘惑的表現,體現了生命的貧乏。B錯誤,看到閱覽室的書就隨手拿走,這是違紀行為,不能充盈生命。D錯誤,逼著父母多給自己零花錢,不體諒父母,不能充盈生命。故答案為:C。5.(2022·云南)“斷崖是山的挫折,卻產生了壯麗的瀑布”啟示我們( )①生活難免有挫折,經歷挫折不一定是壞事②要及時調整自己,積極面對挫折③挫折孕育著成功,挫折越多越好④挫折只會讓人消沉,阻礙前進的步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識點】如何克服挫折【解析】人生難免有挫折,挫折是把雙刃劍,對于弱者來說是壞事,對于強者來說則是好事。我們要不斷克服困難,戰勝挫折。題文描述表明生活難免有挫折,經歷挫折不一定是壞事,我們要及時調整自己,積極面對挫折,①②符合題意;③錯誤,挫折不是越多越好;④錯誤,沒有認識到挫折的積極作用;故答案為:A。6.(2022·昆明)“誰說污泥滿身的不算英雄”“誰說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孤勇者》的歌詞寄寓了詞作者勇敢抗癌的心路歷程,唱出了普通人為生活拼搏的樣子,人們從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這啟示我們( )A.正確對待挫折和逆境,增強生命韌性 B.生活中,只有英雄才能戰勝挫折C.面對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是不正常的 D.保持樂觀的心態就不會遭遇挫折也是會遭遇挫折,人生難免有挫折,故排除D;故答案為:A。【答案】A【知識點】如何克服挫折【解析】人生難免有挫折,《孤勇者》的歌詞寄寓了詞作者勇敢抗癌的心路歷程,唱出了普通人為生活拼搏的樣子,人們從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這啟示我們正確對待挫折和逆境,增強生命韌性,故A正確;不是只有英雄才能戰勝挫折,故排除B;面對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是正常的,故排除C;保持樂觀的心態,7.(2022·云南)時代楷模張桂梅堅守貧因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迄今為止已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兒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張桂梅老師的事跡說明了:( )①我們要用心對待自己和他人,照亮自己的生命也溫暖他人②為他人、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這樣的生命才更有意義和價值③只能考慮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不能考慮個人理想④我們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書寫生命的價值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7.B【知識點】有意義的生命【解析】張桂梅老師堅守貧困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兒圓夢大學,是對他人生命的關愛,啟示我們要要用心對待自己和他人,照亮自己的生命也溫暖他人,我們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書寫生命的價值;為他人、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這樣的生命才更有意義和價值,①②④說法正確;③:既要考慮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也要考慮個人理想,將國家發展放在第一位,③錯誤;故答案為:B。8.(2023·云南)【品讀人物故事汲取奮進力量】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他們名字的背后記錄著動人的中國故事。“感動中國人物” ——陸鴻 幼時因病導致腦癱,不愿成為家人累贅的他,帶領殘疾人做自媒體、開網店。如今,他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創業之星。品讀以上故事,書寫你的感悟。 啟示我們要正確面對挫折磨礪堅強意志,發掘生命的力量,自強可以讓我們更自信,自信讓我們充滿激情,生命的價值要用認真、勤勞、堅持、勇敢、責任來書寫。【知識點】增強生命韌性的方法【解析】結合故事一中陸鴻身殘志堅,克服重重困難,帶領殘疾人創業的事跡,從自強不息、戰勝挫折、自信、生命的價值等方面回答即可;過關 演 練1.(2019·安徽)春天里,每一株草都在努力發芽,每一朵花都在努力綻放。下列做法可以讓中學生綻放生命光彩的有( )①志愿服務獻愛心 ②勞動創造增技能③無所事事度時光 ④經典誦讀養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生命貧乏與充盈的表現【解析】參加志愿活動是服務社會的行為,體現人生的價值,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勞動創造增技能,我國每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廣大人民群眾用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換來的,勞動創造未來。經典誦讀養護我們的精神世界,綻放生命的光彩, 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③錯誤,無所事事度時光是虛度年華,生命貧乏的表現。故答案為:C。2.(2021·濰坊)正準備回家的郝先生,得知同事突發急病,立即開車送同事去醫院。路上遇到堵車,他撥打122求助,警民聯手上演生死時速,把病人安全送達醫院。經搶救,病人轉危為安。這一感人事例告訴我們( )①要關愛他人,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②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在道義上給予支持③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是一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④對生命應有一種敬畏的情懷,為挽救生命而努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關愛他人的內涵和意義;如何關愛他人;敬畏生命【解析】郝先生救助同事生命的事跡,說明我們對生命應有一種敬畏的情懷,為挽救生命而努力,要關愛他人,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①④說法正確。②錯誤,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在行動上給予支持。③說法與人物事跡無關,應排除。故答案為:B。3.(2023·綏化)“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這告訴我們( )A.生命是可以從頭再來的 B.生命是永恒的C.生命是不可逆的 D.生命是不需要珍惜的【答案】C【知識點】對生命有時盡的理解【解析】“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表明生命是不可逆的,啟示我們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要珍惜生命,C正確,符合題意。A錯誤,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不可以從頭再來。B錯誤,生命是短暫的,不是永恒的。D錯誤,題干材料啟示我們要珍5.(2023·攀枝花)自然界中,光禿禿的樹干會長出新芽,斷尾的壁虎會長出新的尾巴,被壓在石頭下的小草也可能從縫隙中生長出來……這些現象啟示我們( )①身處逆境,要發掘自身生命力量 ②面對困難,應該尋求他人的幫助③戰勝挫折,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 ④遇到困難,不同的人有相同反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知識點】如何克服挫折【解析】 自然界中,光禿禿的樹干會長出新芽,斷尾的壁虎會長出新的尾巴,被壓在石頭下的小草也可能從縫隙中生長出來…,這說明生命都蘊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 這啟示我們, 身處逆境,要發掘自身生命力量, 戰勝挫折,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所以①③符合題意,正確;②不符合題意,選項觀點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④觀點錯誤,遇到困難,不同的人有不同反應。故答案為:B。6.(2023·內江)“同一塊石頭,在弱者面前是絆腳石,在強者面前是墊腳石”。李大釗先生說: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對此,我們應該( )①增強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 ②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③面對挫折要學會毫不猶豫地放棄 ④意志消沉、精神懈怠、一蹶不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A【知識點】如何克服挫折【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李大釗強調青年的生活里沒有“困難”“障礙”等字眼,要敢于挑戰,用自身的努力改變環境,這啟示我們應該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增強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用雙手創造美好明天。①②說法正確,符合題意;③說法錯誤,要勇于戰勝挫折,不能遇到挫折就放棄;④說法錯誤,是不良品質,不利于戰勝挫折;故答案為:A。7.(2023·吉林)中華民族自古崇尚讀書,有“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為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加快推進“書香吉林”建設,4月19日,2023年“書香吉林”閱讀季啟動。此舉有利于( )①充盈精神世界,滋養精神生命 ②傳承人類文明,堅定文化自信③營造閱讀氛圍,提升文化素養 ④彰顯科技實力,促進文化統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中華文化;養護精神【解析】①②③、“書香吉林”閱讀活動著力傳播先進文化、普及科技知識,充盈精神世界,滋養精神生命,豐富全民精神文化生活,堅定文化自信,為營造共建共享、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貢獻力量,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文化統一”說法錯誤,不同特質的文化應相互融合,故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學生廖玉婷八歲那年,因一場車禍失去雙臂。但她用堅強意志直面人生意外,學會用腳寫字、洗衣、吃飯,甚至用自己的雙腳給媽媽做早餐……她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獲得“海南好少年”榮譽稱號。材料二: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林占熺,堅守“寸草向春暉,讓菌草造福世界”的理想信念,不畏艱辛,執著追求,潛心科研,解決了“菌林矛盾”這一世界難題。他研究的菌草技術,取得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被譽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范。如今,“菌草”已走出國門,為國際減貧貢獻了“中國方案”。“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黃沙破巖”,林占熺用堅持不懈的行動書寫了自己的生命價值。(1)根據材料一,中學生廖玉婷的故事啟示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挫折,增強生命韌性?(2)“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結合林占熺的事跡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思考。(1)面對挫折,我們需要及時調整自己,正確對待挫折;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2)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這樣的一生是值得的;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付出自己的愛心,無論大小,自愿承擔責任,這樣的一生是值得的;能夠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這樣的一生是值得的。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題:2024年中考名師導航《道德與法治》備考復習------專題4 七年級上 第四單元 生命的思考-------考點1 珍視生命(5年4考)考點2 挫折(5年3考)考點3生命的意義(5年3考)道德修養: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義。培養熱愛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懷,樹立生命休戚與共的意識,體驗真、善、美,學會過精神生活,養護我們的精神。熱愛生活,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助人為樂、勇擔責任等優良品行。健全人格: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自救自護方法,培養熱愛生活,積極進取、不怕挫折的優良品質。知道產生不同挫折感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對于挫折的認識和態度不同,樹立正確的挫折觀,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責任意識:自覺踐行生命至上、休戚與共的觀念,能謹慎地處理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自覺做到敬畏生命。認識到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能正確對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發掘生命的力量,增強生命的韌性,做到挫而不折,挫而彌堅。擁有同理心,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具有互助精神。1、★為什么要珍愛生命?(生命的特點)①生命來之不易。②生命是獨特性。③生命是不可逆的。④生命也是短暫的。⑤生命是不可預知的。2、★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①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生命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②我們的生命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著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們也必須承認別人的生命同樣重要。3、★如何敬畏生命?(如何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①敬畏生命,讓我們從對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對他人生命的關懷,使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共同生活。②不漠視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視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尊重、關注、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③對生命的敬畏是內心的自愿選擇,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4、★怎樣愛護身體?①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③我們需要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5、為什么要養護精神?①我們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②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命狀態,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6、怎樣養護精神?①我們的精神發育,需要物質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制約。只要我們守住自己的心靈,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②我們每個人的精神生命都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守護精神家園,我們不能丟失優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弘揚民族精神。7、★如何正確認識挫折,戰勝挫折?①生活難免有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②人們對挫折的認識和態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行為反應。③我們需要及時調整自己,正確對待挫折。④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蘊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⑤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⑥發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學會與他人建立聯系,向他人尋求幫助,獲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勵。8、增強生命韌性的方法有哪些?①欣賞、培養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談一談。③考慮并接受最糟糕的結果。④關心、幫助他人。⑤培養某方面的興趣。9、★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什么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①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對自己)②當別人需要幫助時,付出自己的愛心,無論大小,自愿承擔責任。(對他人)③能夠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對社會)10、★如何在平凡中創造偉大?①運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勞動,創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長久的、不平凡的社會價值。②面對生活的艱難考驗,不放棄、不懈怠,為家庭的美好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用認真、勤勞、善良、堅持、責任、勇敢書寫自己的生命價值。③★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1.從嬰孩成為兒童、少年,生命的時光一去不復返。說明生命是不可逆的。2.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生命不斷發展,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3.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也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4.當我們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時,我們就會珍視它。5.守護生命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關心身體的狀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6.我們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7.生活的道路并不總是平坦的,在我們懷揣美好的愿望、目標、期待去努力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失利乃至失敗。這些阻礙、失利和失敗,就是人們常說的挫折。8.面對挫折,我們可能會感到失落、焦慮、難過、憤怒、不滿等。面對挫折,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們可以逐漸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9. 探索生命意義,是人類生命的原動力之一。只有人類才可能駕馭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11.生命雖然平凡,卻也時時創造偉大。當我們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時,生命便會從平凡中閃耀出偉大。1.遭遇同樣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緒感受和行為反應相同,結果相同。2.生命的接續就是從身體上接續祖先的生命。3. 生命的接續,使得每個人的生命就是自己的生命。4.敬畏生命,只需珍愛自己的生命。5.養護精神都會受到物質生活條件的制約6.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誰的命令,而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7.守護生命首先要養護精神。8.面對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是不正常的.9. 挫折都有利于個人的發展;經歷挫折越多,成功機會就越大。10.生活中的挫折是可以避免的。11.借助他人力量是戰勝挫折的關鍵。12.戰勝挫折全憑發掘自身力量。13.只有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才能實現人生價值。14.人生價值在于增強生命的韌性15.意志堅強的人能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16.普通人不可能創造偉大//生命的偉大在于追求自由平等。1.(2023·云南)2023年4月13日,經過7個多小時的艱苦奮戰,云南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撲滅威脅玉溪某煙花廠的火情,保護了周邊200多戶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下列標題與該材料內容最匹配的是( )A.探問生命 珍惜青春 B.敬畏生命 生命至上C.綻放生命 追求榮譽 D.守護生命 健康成長2.(2023·云南)為防范踩踏事件發生,學校開展了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學習,你認為當遭遇擁擠踩踏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彎下腰系鞋帶、撿東西 B.推搡別人,以便快速前進C.驚慌失措,逆人流行進 D.盡量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3.(2021·云南)大理漾濞發生6.4級地震,讓我們對地震發生時的自救自護有很多思考。你認為地震時不可取的逃生方法是( )A.既要有序撤到安全的地方,也要注重自救與互助B.在室外,選擇開闊地帶避險C.如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等待救援D.跑進建筑物中避險4.(2023·洞口)生命是一個逐漸豐富、充盈的過程。下列做法能讓生命充盈的是( )A.小波不想被“哥們”看不起,于是和他們一起抽煙B.小童喜歡閱讀,看到閱覽室的書就隨手拿走C.小明愛打籃球,積極組織同學參加學校籃球賽D.小林為了追星,逼著父母多給自己零花錢5.(2022·云南)“斷崖是山的挫折,卻產生了壯麗的瀑布”啟示我們( )①生活難免有挫折,經歷挫折不一定是壞事②要及時調整自己,積極面對挫折③挫折孕育著成功,挫折越多越好④挫折只會讓人消沉,阻礙前進的步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2·昆明)“誰說污泥滿身的不算英雄”“誰說對弈平凡的不算英雄”“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孤勇者》的歌詞寄寓了詞作者勇敢抗癌的心路歷程,唱出了普通人為生活拼搏的樣子,人們從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這啟示我們( )A.正確對待挫折和逆境,增強生命韌性 B.生活中,只有英雄才能戰勝挫折C.面對挫折,產生負面情緒是不正常的 D.保持樂觀的心態就不會遭遇挫折7.(2022·云南)時代楷模張桂梅堅守貧因山區教育事業數十年,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迄今為止已幫助1800多名貧困女孩兒圓夢大學,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小題。張桂梅老師的事跡說明了:( )①我們要用心對待自己和他人,照亮自己的生命也溫暖他人②為他人、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這樣的生命才更有意義和價值③只能考慮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不能考慮個人理想④我們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書寫生命的價值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8.(2023·云南)【品讀人物故事汲取奮進力量】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他們名字的背后記錄著動人的中國故事。“感動中國人物” ——陸鴻幼時因病導致腦癱,不愿成為家人累贅的他,帶領殘疾人做自媒體、開網店。如今,他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創業之星。品讀以上故事,書寫你的感悟。故事一: 1.(2019·安徽)春天里,每一株草都在努力發芽,每一朵花都在努力綻放。下列做法可以讓中學生綻放生命光彩的有( )①志愿服務獻愛心 ②勞動創造增技能③無所事事度時光 ④經典誦讀養精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2021·濰坊)正準備回家的郝先生,得知同事突發急病,立即開車送同事去醫院。路上遇到堵車,他撥打122求助,警民聯手上演生死時速,把病人安全送達醫院。經搶救,病人轉危為安。這一感人事例告訴我們( )①要關愛他人,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②當他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在道義上給予支持③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是一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④對生命應有一種敬畏的情懷,為挽救生命而努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綏化)“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這告訴我們( )A.生命是可以從頭再來的 B.生命是永恒的C.生命是不可逆的 D.生命是不需要珍惜的4.(2023·萊蕪模擬)殘疾小伙李俊“勇救落水母女”,特警秦曉強和戰友們在地震中徒手刨掘救出被困群眾卻痛失親人,鄉村教師盧文建近乎失明卻“借眼”備課堅持為農村孩子授課28年,林場“夫妻哨”張彥明、茍冬云守護秦嶺生態安全默默奉獻近30年,村醫顏新艷堅守孤島甘做村民“健康守護者……這些“中國網事 感動2022”年度人物的事跡告訴我們( )A.生命是寶貴的,不要畏懼挫折 B.關愛幫助他人,必須傾盡所有C.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 D.生命拒絕貧乏,追求物質生活5.(2023·攀枝花)自然界中,光禿禿的樹干會長出新芽,斷尾的壁虎會長出新的尾巴,被壓在石頭下的小草也可能從縫隙中生長出來……這些現象啟示我們( )①身處逆境,要發掘自身生命力量 ②面對困難,應該尋求他人的幫助③戰勝挫折,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 ④遇到困難,不同的人有相同反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內江)“同一塊石頭,在弱者面前是絆腳石,在強者面前是墊腳石”。李大釗先生說: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其本身自由之精神,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對此,我們應該( )①增強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的能力 ②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③面對挫折要學會毫不猶豫地放棄 ④意志消沉、精神懈怠、一蹶不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2023·吉林)中華民族自古崇尚讀書,有“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為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加快推進“書香吉林”建設,4月19日,2023年“書香吉林”閱讀季啟動。此舉有利于( )①充盈精神世界,滋養精神生命 ②傳承人類文明,堅定文化自信③營造閱讀氛圍,提升文化素養 ④彰顯科技實力,促進文化統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學生廖玉婷八歲那年,因一場車禍失去雙臂。但她用堅強意志直面人生意外,學會用腳寫字、洗衣、吃飯,甚至用自己的雙腳給媽媽做早餐……她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獲得“海南好少年”榮譽稱號。材料二: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林占熺,堅守“寸草向春暉,讓菌草造福世界”的理想信念,不畏艱辛,執著追求,潛心科研,解決了“菌林矛盾”這一世界難題。他研究的菌草技術,取得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被譽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范。如今,“菌草”已走出國門,為國際減貧貢獻了“中國方案”。“咬定青山大地,立根黃沙破巖”,林占熺用堅持不懈的行動書寫了自己的生命價值。(1)根據材料一,中學生廖玉婷的故事啟示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挫折,增強生命韌性?(2)“怎樣的一生是值得的?”結合林占熺的事跡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這一問題的思考。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中考名師導航《道德與法治》專題3:生命的思考【配套教學設計】.doc 2024年中考名師導航《道德與法治》專題4:生命的思考【配套PPT】.pptx 2024年中考名師導航《道德與法治》備考第一輪復習:專題4 生命的思考【大單元:思維導圖 核心知識點 重點句 易混易錯 真題演練】.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