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寫出圖中儀器a的名稱:①(2)用固體混合物制取氣體A,若要收集比較純凈的氣體選擇的收集裝置是①寫出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②。加熱試管一段時間后,水下導管口有連續并比較均勻氣泡冒出,其原因是:試管內氣體溫度升高,且試管內③,氣壓變大,大于外壓,在壓強差的作用下,氣體從導管口逸出。(3)要完成制備并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實驗,需要補充一種新配制的溶液,該溶液中溶質的俗稱是(4)實驗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氫氣體,可通過盛有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的F裝置除去氯化氫氣體,則該F裝置的口(填①或②)與收集裝置連接。(5)選擇B裝置作為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實驗結束后,向B中滴入無色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氯化鈣溶液顯中性),從而可以確定的是,B裝置內溶液中C+與C的個數比(選填“可能或“不可能”)為1:3。33.(4分)現有A、B、C、D、E、F六種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是一種黑色固體,組成B的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7:3,E是人體胃液的主要成分,A、B、D、E是不同類別的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部分反應在溶液中進行),圖中用兩圓間的短線“一”表示兩種物質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箭頭“→”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初中范圍內的所有反應及轉化關系均已給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D物質的化學式:D(2)寫出C轉化為F發生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寫出過量的B與E溶液反應的實驗現象為(4)上述的反應及轉化關系中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有種:34.(6分)請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過程和提供的數據計算,并回答下列問題:加入100g稀鹽政恰好完全反應后,加入95.4g水20g含純破的氮化鈉樣品211g的不飽和液(1)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求解樣品中發生反應的物質的質量(x)的比例式(3)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若配制實驗中所用的稀鹽酸,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36.5%的濃鹽酸的質量為(5)工業上欲用上述樣品100t制氯化鈉,若不計損失,則最終能得到純凈的氯化鈉的質量為(6)通過海水曬鹽也可以得到氯化鈉,其大致過程如下,圖A池是池。海水貯水池一A結品池多種化母液工產品35.(7分)學習酸、堿、鹽相關知識之后,同學們對氫氧化鈣產生了濃厚興趣。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取一定量氫氧化鈣溶液于四支試管中,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無色酚碳酸鈉二氧化碳稀鹽酸致溶液溶液甲(1)試管甲中觀察到的現象是導管口有氣泡冒出,①(2)試管乙中觀察到的現象是無色溶液變紅。(3)試管丙中出現白色沉淀。(4)請寫出試管丁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②通過以上實驗,同學們對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實驗探究】實驗結束后,小松同學先將試管丁中的溶液倒入廢液缸后,再將試管丙中物質過濾,把所得濾液緩慢倒入廢液缸中,觀察到先有氣泡產生,后又出現了白色沉淀,從而確定混合前試管丁中溶液的溶質是③】(填化學式)。【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哪些離子?【進行猜想】猜想一:Na、C猜想二:Nat、C、CO32猜想三:Na*、C、Ca2+、CO子猜想四:④【討論與交流】經過大家討論,一致認為猜想三是錯誤的,理由是⑤【活動與探究】為了驗證猜想,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鈣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得出結論:猜想二成立。【深入交流】小雷同學將試管丙和試管丁兩廢液混合時,溶液中離子的數目變化趨勢的曲線繪制如圖所示,其中曲線a可以表示⑥(填離子符號)。◆溶液中離子的數目【總結與提升】通過上述探究可知,在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離子成分做出猜想時,可以結合離子間的反應關系確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離子,然后再針對可能存在的離子,選擇與⑦的試劑,驗證可能存在的離子是否存在即可。0試管丙廢液質量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