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9張PPT)§2.6 表示物質的符號元素符號的寫法A、通常用該元素拉丁文的第一個字母的大寫來表示。B、當兩種元素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可寫上該元素名稱的第二個字母(小寫)以示區別。元素符號的意義(1)表示一種元素(宏觀)。(2)表示這種元素的1個原子(微觀)。(3)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表示這種物質(宏觀)。元素可以用元素符號來表示,那么由元素組成的物質能否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呢?例如:二氧化碳從組成物質的元素看:二氧化碳氣體是由碳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從構成物質的粒子看:二氧化碳氣體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1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和1個碳原子構成的。CO2化學式定義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化學式書寫依據化學式不能憑空想象。先通過實驗確定物質的組成,然后按國際通用規則書寫。一種物質是純凈物,它的組成是固定不變的,一種物質只用一個化學式表示。化學式書寫規則(一)單質化學式的寫法先寫出組成單質的元素符號,再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用數字標出構成單質分子的原子個數。稀有氣體由原子直接構成,用元素符號表示。金屬、固態非金屬單質碳、硫、磷、硅結構比較復雜,用元素符號直接表示。金屬 單質 稀有 氣體 非金屬單質 固態單質 液態單質 氣態單質FeArS除 I2 外溴水 Br2氧氣 O2根據以上規則,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1)氦氣、氖氣、氬氣三種稀有氣體(均由單原子組成):(2)氧氣、氮氣、氯氣三種氣體(每個分子里都含有兩個原子):(3)臭氧氣體(分子內含有三個氧原子):(4)金屬鋁、金屬銅、金剛石、紅磷:(5)液態氮的化學式怎樣寫?O2 N2 Cl2N2He Ne ArO3Al Cu C P(二)化合物化學式的寫法先按照一定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再在每種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出每個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直接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常用其離子最簡單整數比表示。例: 二氧化硫氣體氯化鈉(食鹽)SO2化合物組成元素的順序如何排列?NaCl元素符號順序左邊 右邊一般規律氧元素+另一元素(氧在右)如:二氧化碳 CO2氫元素+另一元素(1)(2)(氫在左)如:水 H2O(CH4 、NH3除外)(3)(金屬元素在左)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如:氯化銅 CuCl2根據以上規則,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1)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氯化氫(分子都由2個原子構成):(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水(分子都由3個原子構成):(3)氯化鈉、硫化鋅(各組成離子的比例均為 1∶1):(4)氯化鋁(氯離子與鋁離子3:1):(5)五氧化二磷(分子由七個原子構成):SO2 CO2 H2OCO NO HClNaCl ZnSAlCl3P2O5化學式的讀法一般從右到左讀“某化某”或“幾某化幾某”如:“CuO” 讀作“P2O5” 讀作SO3 SO2 N2O NO NO2 N2O5根據以上規則,讀出下列化學式的名稱:MgO Na2O Al2O3 Fe2O3 Fe3O4氧化銅五氧化二磷說說水( H2O)和雙氧水(H2O2)在分子構成上的區別。一個水( H2O)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雙氧水( H2O2)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這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的種類是相同的,但性質卻有很大差別,這是為什么?物質的結構不同,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一個化學式給你傳遞了哪些信息?表示二氧化碳這種物質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組成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二個氧原子構成化學式的意義宏觀上1、表示一種物質2、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微觀上3、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4、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表示水這種物質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表示一個水分子表示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思考:化學式“NaCl”和“Si”分別表達了哪些信息?NaCl:氯化鈉這種物質;(宏觀)氯化鈉是由鈉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宏觀)氯化鈉中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個數比為1:1。(微觀)Si:單質硅/硅這種物質;(宏觀)硅元素;(宏觀)一個硅原子。(微觀)【練習】1. 指出下列符號表示的意義。O氧元素、一個氧原子2O二個氧原子O2氧氣、一個氧分子2O2二個氧分子2. 指出下列式子中 “3”表示的意義。3H3CO2SO3O33個氫原子3個二氧化碳分子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有3個氧原子一個臭氧分子中有3個氧原子3. 指出下列化學式中的錯誤并加以改正。氯氣 Cl 氦氣 He2氧氣 O3 一氧化碳 Co三氧化二鋁 AlO 硫化鉀 KS4. 在化學符號3H2O中,3表示:2表示:Cl2HeO2COAl2O3K2S3個水分子每個水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5. 寫出化學式或物質的名稱。氧氣____ 氬氣____ 硫____ 鐵____四氧化三鐵 ______ 二氧化氮_____N2____ C____ Hg___ P2O5________AgCl______ CuCl2______ H2S______O2ArSFeFe3O4NO2氮氣碳汞五氧化二磷氯化銀氯化銅硫化氫6. 在化學式為HNO3和H2CO3的一個分子中,具有相同的( )A. 氫元素和氧元素B. 氧原子個數C. 氫原子和氧原子D. 氫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B變式:在化學式為HNO3和H2CO3的兩種物質中,具有相同的( )A1. 寫出下列物質化學式: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鋁 氫氣氖氣 硫磺氟化氫 四氧化三鐵牛刀小試CO2 P2O5Al H2Ne SHF Fe3O41. 寫出下列物質化學式:水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鋁 氫氣 四氧化三鐵氖氣 硫磺 一氧化二氮硅 氟化氫 雙氧水水銀 四氯化碳 氬氣試一試2. 說出下列化學式的名稱:NaF CaO HCl KClSO3 SO2 N2O5 CCl4H2O H2 He Cu氟化鈉 氧化鈣 氯化氫(鹽酸) 氯化鉀三氧化硫 二氧化硫 五氧化二氮 四氯化碳水 氫氣 氦氣 銅3. 指出下列符號表示的意義:O2OO22O2CO22CO2氧元素、一個氧原子2個氧原子一個氧分子、氧氣2個氧分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2個二氧化碳分子原子分子離子組合分解得失電子得失電子HH2鈉原子Na失去一個電子形成鈉離子Na+氯原子Cl得到一個電子形成氯離子 Cl-你能由此總結一下離子符號的寫法嗎?(1)寫出形成該離子的元素的元素符號。(2)用正負號把離子所帶的電荷表示出來,表明離子是陰離子還是陽離子。(3)用數字表明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標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在正負號前)。帶1個單位電荷的離子,1可以省略。Mg+MgMg2+Na+離子符號的寫法根據以上規則,寫出下列物質的離子符號:(1) 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銀離子:(2) 帶二個單位負電荷的氧離子:(3) 帶二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離子:(4) 帶三個單位正電荷的鋁離子:Ag+S2-O2-Al3+離子和原子有何不同?它們之間有何聯系?原子: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不顯電性離子: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顯電性離子和原子通過得失電子相互轉化。它們的質子數是相同的,仍是同種元素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顯正電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顯負電觀察下列離子的帶電情況NH4 + :是 離子,帶 個單位 電荷OH - :是 離子,帶 個單位 電荷SO42- :是 離子,帶 個單位 電荷銨根1正氫氧根1負硫酸根2負我們稱這種由2種以上元素原子組成的離子稱為某某根離子,是帶電原子團。常見的帶電原子團離子的名稱 離子的符號 離子所帶的電荷數OH-NO3-SO42-CO32-PO43-NH4+SO32-HCO3-氫氧根離子硝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銨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1-1-2-3-2+1-2-1指出下列式子中 “2”表示的意義:CO32-2OH-H2SO4一個碳酸根離子帶2個單位的負電荷2個氫氧根離子一個硫酸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Ca2+一個鈣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根據化學式或分子模型寫出原子個數比:化學式 HCl H2O NH3 CH4 PCl5 SO3分子 模型 原子個數比 1:32:11:31:41:11:5每種化合物都有特定的組成,一種元素的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時,它們的個數都是確定的。各個原子的個數用化合價來表示化合價的概念一種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數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質,叫做這種元素的化合價。化合價的表示方法標在該元素符號正上方+3-2AlO32Mg O-2+2化合價數值化合價有正價和負價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常見元素的化合價金屬 元素 元素 符號 常見的 化合價 非金屬 元素 元素 符號 常見的化合價鉀 K +1 氫 H +1鈉 Na +1 氟 F -1銀 Ag +1 氧 O -2鈣 Ca +2 氯 Cl -1、+5、+7鎂 Mg +2 溴 Br -1、+5、+7鋇 Ba +2 碘 I -1、+5、+7鋅 Zn +2 氮 N -3、+5鋁 Al +3 磷 P -3、+5銅 Cu +1、+2 硫 S -2、+4、+6鐵 Fe +2、+3 碳 C -4、+2、+4錳 Mn +2、+4、+6、+7 硅 Si -4、+4離子的名稱 離子的符號 電荷數氫氧根離子 OH- -1硫酸根離子 SO42- -2硝酸根離子 NO3- -1碳酸根離子 CO32- -2碳酸氫根離子 HCO3- -1銨根離子 NH4+ +1亞硫酸根離子 SO32- -2磷酸根離子 PO43- -3化合價-1-2-2-3-2-2-1+1原子團的化合價化合價口訣鉀鈉銀氫正一價,鈣鎂鋇鋅正二價。氟氯溴碘負一價,通常氧為負二價。一二銅,二三鐵,三鋁四硅三五磷。二四六硫二四碳,單質零價永不變。負一硝酸氫氧根,負二硫酸碳酸根。負三記住磷酸根,唯有銨根是正一。化合價的一般規律:(1)常見化合物中氫總是顯____價,氧總是顯____價。(2)金屬元素常顯____價。(3)非金屬元素跟氧化合時常顯____價,跟氫化合時常顯_____價。(3)單質的化合價為_____。(5)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____。(6)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里常顯_____的化合價。+1-2正正負00不同化合價與離子符號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化合價 離子表示 方法符號聯系 標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1”不能省略(先正負后數目)標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1”能省略(先數字后正負)HOMg+1-2+2H+Mg2+O2-同種元素的化合價與離子所帶的電荷,通常數值相等,正負相同。化合價的應用已知化合物中一種元素的化合價,求另一種元素的化合價。HCl CCl4 CO2 SO3MgO MgS Na2S NH3+1-1+4-2-2-2+2+1-1+4-2+6-2+2+1-3根據化學式推斷元素化合價:KMnO4中Mn的化合價______KClO3中Cl的化合價______Na2CO3中C的化合價______Na2SO4中S的化合價______HnRO2n+1中R的化合價__________+5+4+6+(3n+2)+7根據元素化合價,即可正確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例如:寫出氧化鈉的化學式1. 先寫出元素符號 NaO2. 并在元素符號正上方標出化合價 NaO3. 再根據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寫出各元素的原子數 Na2O+1 -22.利用元素的化合價的性質,寫出硫化鋅、氟化銀、氯化鋇、硫酸、氫氧化銅、硝酸銨的化學式。1.已知磷有兩種氧化物,其中磷的化合價分別為+3和+5 ,寫出這兩種磷的氧化物的化學式。P23O+3 價磷的氧化物的化學式+3-2P25O+5 價磷的氧化物的化學式+5-2ZnSAgFBaCl2H2SO4Cu(OH)2NH4NO3檢查化學式的正誤檢查下列化學式是否正確 MgO2 CaOH NH4SO4 AlOAl2O3MgOCa(OH)2(NH4)2SO4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二氧化碳、硫酸銅分別由什么構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硫酸銅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的。一般特征:由金屬和非金屬組成或由金屬和原子團組成離子化合物NaCl ZnS MgO FeSO4 KNO3構成物質分子離子原子大多數物質金屬、稀有氣體、碳(C)、硅(Si)、磷(P)、硫(S)等離子化合物:由金屬和非金屬組成或由金屬和原子團組成【練習】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并說說它們是由什么微粒構成的?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鐵 銅氯化鈉 氖氣 硫酸銅 氬氣氧氣 氧化鈣 氯化鎂 水CO2分子CO分子Fe原子Cu原子NaCl離子Ne原子CuSO4離子Ar原子O2分子CaO離子MgCl離子H2O分子化學式練習元素氫(qing) 氦(hai) 碳(tan) 氮(dan)氧(yang) 氟(fu) 氖(nai) 鈉(na)鎂(mei) 鋁(lv) 硅(gui) 磷(lin)硫(liu) 氯(lv) 氬(ya) 鉀(jia)鈣(gai) 鋅(xin) 銅(tong) 鐵(tie)銀(yin) 汞(gong) 錳(meng) 鋇(bei)離子硫酸根離子 硫酸氫根離子 亞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 碳酸氫根離子 硝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 氫氧根離子 銨根離子氫離子 鈉離子 銀離子鉀離子 鈣離子 鋇離子鋅離子 鎂離子 銅離子亞鐵離子 鐵離子 鋁離子氯離子 硫離子單質氫氣 氦氣 碳 氮氣氧氣 氟氣 氖氣 鈉鎂 鋁 硅 磷硫 氯氣 氬氣 鉀鈣 鋅 銅 鐵銀 汞 錳 鋇化合物1、氧化物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鐵 氧化鐵(鐵銹)氧化亞鐵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硅氧化鈣(生石灰) 氧化鋁 氧化銅氧化亞銅 氧化鉀 氧化鈉氧化鎂 氧化鋅 二氧化錳過氧化氫(雙氧水) 水 氧化汞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五氧化二氮2、氯(-1)化物氯化鈉 氯化鉀 氯化銀氯化鋇 氯化銅 氯化鈣氯化鋅 氯化銨 氯化鋁氯化鐵 氯化鎂 氯化氫氯化亞鐵 四氯化碳3、硫(-2)化物硫化鋅 硫化鈉 硫化鋇硫化銅 硫化銀 硫化亞鐵4、氫氧(-1)化物(堿)氫氧化鈉 氫氧化鐵 氨水(一水合氨)氫氧化鎂 氫氧化亞鐵 氫氧化鈣氫氧化鉀 氫氧化銅 氫氧化鋇5、硫酸(-2)鹽硫酸銅 硫酸鋁 硫酸鉀硫酸鈉 硫酸鋇 硫酸氫鉀硫酸氫鈉 硫酸鈣 硫酸鎂硫酸亞鐵 硫酸鐵 硫酸銨6、碳酸(-2)鹽碳酸鈉 碳酸鋇 碳酸氫鉀碳酸氫鈉 碳酸鈣 碳酸鎂7、銨(+1)鹽硫酸銨 硝酸銨 碳酸銨碳酸氫銨 亞硫酸銨 磷酸銨其他氨氣 甲烷 乙醇(酒精)高錳酸鉀 錳酸鉀 氯酸鉀鹽酸 硫酸 硝酸化學式練習元素氫(qing) H 氦(hai) He 碳(tan) C 氮(dan) N氧(yang) O 氟(fu) F 氖(nai) Ne 鈉(na) Na鎂(mei) Mg 鋁(lv) Al 硅(gui) Si 磷(lin) P硫(liu) S 氯(lv) Cl 氬(ya) Ar 鉀(jia) K鈣(gai) Ca 鋅(xin) Zn 銅(tong) Cu 鐵(tie) Fe銀(yin) Ag 汞(gong) Hg 錳(meng) Mn 鋇(bei) Ba離子硫酸根離子 SO42- 硫酸氫根離子 HSO4- 亞硫酸根離子 SO32-碳酸根離子 CO32- 碳酸氫根離子 HCO3- 硝酸根離子 NO3-磷酸根離子 PO43- 氫氧根離子 OH- 銨根離子 NH4+氫離子 H+ 鈉離子 Na+ 銀離子 Ag+鉀離子 K+ 鈣離子 Ca2+ 鋇離子 Ba2+鋅離子 Zn2+ 鎂離子 Mg2+ 銅離子 Cu2+亞鐵離子 Fe2+ 鐵離子 Fe3+ 鋁離子 Al3+氯離子 Cl- 硫離子 S2-單質氫氣 H2 氦氣 He 碳 C 氮氣 N2氧氣 O2 氟氣 F2 氖氣 Ne 鈉 Na鎂 Mg 鋁 Al 硅 Si 磷 P硫 S 氯氣 Cl2 氬氣 Ar 鉀 K鈣 Ca 鋅 Zn 銅 Cu 鐵 Fe銀 Ag 汞 Hg 錳 Mn 鋇 Ba化合物1、氧化物二氧化硫 SO2 三氧化硫 SO3 一氧化碳 CO二氧化碳 CO2 四氧化三鐵 Fe3O4 氧化鐵(鐵銹) Fe2O3氧化亞鐵 FeO 五氧化二磷 P2O5 二氧化硅 SiO2氧化鈣(生石灰) CaO 氧化鋁 Al2O3 氧化銅 CuO氧化亞銅 Cu2O 氧化鉀 K2O 氧化鈉 Na2O氧化鎂 MgO 氧化鋅 ZnO 二氧化錳 MnO2過氧化氫(雙氧水) H2O2 水 H2O 氧化汞 HgO一氧化氮 NO 二氧化氮 NO2 五氧化二氮 N2O52、氯(-1)化物氯化鈉 NaCl 氯化鉀 KCl 氯化銀 AgCl氯化鋇 BaCl2 氯化銅 CuCl2 氯化鈣 CaCl2氯化鋅 ZnCl2 氯化銨 NH4Cl 氯化鋁 AlCl3氯化鐵 FeCl3 氯化鎂 MgCl2 氯化氫 HCl氯化亞鐵 FeCl2 四氯化碳 CCl43、硫(-2)化物硫化鋅 ZnS 硫化鈉 Na2S 硫化鋇 BaS硫化銅 CuS 硫化銀 Ag2S 硫化亞鐵 FeS4、氫氧(-1)化物(堿)氫氧化鈉 NaOH 氫氧化鐵 Fe(OH)3 氨水(一水合氨) NH3·H2O氫氧化鎂 Mg(OH)2 氫氧化亞鐵 Fe(OH)2 氫氧化鈣 Ca(OH)2氫氧化鉀 KOH 氫氧化銅 Cu(OH)2 氫氧化鋇 Ba(OH)25、硫酸(-2)鹽硫酸銅 CuSO4 硫酸鋁 Al2(SO4)3 硫酸鉀 K2SO4硫酸鈉 Na2SO4 硫酸鋇 BaSO4 硫酸氫鉀 KHSO4硫酸氫鈉 NaHSO4 硫酸鈣 CaSO4 硫酸鎂 MgSO4硫酸亞鐵 FeSO4 硫酸鐵 Fe2 (SO4)3 硫酸銨 (NH4)2SO46、碳酸(-2)鹽碳酸鈉 Na2CO3 碳酸鋇 BaCO3 碳酸氫鉀 KHCO3碳酸氫鈉 NaHCO3 碳酸鈣 CaCO3 碳酸鎂 MgCO37、銨(+1)鹽硫酸銨 (NH4)2SO4 硝酸銨 NH4NO3 碳酸銨 (NH4)2CO3碳酸氫銨 NH4HCO3 亞硫酸銨 (NH4)2SO3 磷酸銨 (NH4)3PO4其他氨氣 NH3 甲烷 CH4 乙醇(酒精) C2H6O高錳酸鉀 KMnO4 錳酸鉀 K2MnO4 氯酸鉀 KClO3鹽酸 HCl 硫酸 H2SO4 硝酸 HNO3化學式元素氫(qing) 氦(hai) 碳(tan) 氮(dan)氧(yang) 氟(fu) 氖(nai) 鈉(na)鎂(mei) 鋁(lv) 硅(gui) 磷(lin)硫(liu) 氯(lv) 氬(ya) 鉀(jia)鈣(gai) 鋅(xin) 銅(tong) 鐵(tie)銀(yin) 汞(gong) 錳(meng) 鋇(bei)錫(xi) 鉛(qian) 鉑(bo) 金(jin)離子硫酸根離子 硫酸氫根離子 亞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 碳酸氫根離子 硝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 氫氧根離子 銨根離子鉀離子 鈉離子 銀離子氫離子 鈣離子 鎂離子鋇離子 鋅離子 氯離子鋁離子 亞鐵離子 亞銅離子氧離子 鐵離子 銅離子單質氫氣 氮氣 氦氣 氬氣氧氣 氟氣 氯氣 氖氣硫 碳 硅 磷鎂 鋁 鈉 鉀鈣 鋅 銅 鐵銀 汞 錳 鋇化合物1、氧化物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四氧化三鐵 氧化鐵(鐵銹)氧化亞鐵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硅氧化鈣 氧化鋁 氧化銅氧化汞 氧化鉀 氧化鈉氧化鎂 氧化鋅 二氧化錳過氧化氫 二氧化氮 水酸鹽酸 硫酸 硝酸碳酸 磷酸 醋酸堿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氫氧化鉀氫氧化鎂 氫氧化鋁 氫氧化鐵氫氧化銅 氫氧化鋇 氨水鹽氯化鈉 氯化鉀 氯化銀氯化鋇 氯化銅 氯化鈣氯化鋅 氯化銨 氯化鋁氯化鎂 氯化亞鐵 氯化鐵硫酸銅 硫酸鋁 硫酸鉀硫酸鈉 硫酸鋇 硫酸氫鉀硫酸氫鈉 硫酸鈣 硫酸鎂硫酸亞鐵 硫酸鐵 硫酸銅晶體碳酸鈉 碳酸鋇 碳酸氫鉀碳酸氫鈉 碳酸鈣 碳酸鎂硝酸銀 硝酸鋇 硝酸鈉硝酸鋁 硝酸銅 硝酸鉀硫酸銨 硝酸銨 碳酸銨碳酸氫銨 亞硫酸銨 磷酸銨高錳酸鉀 錳酸鉀 氯酸鉀其他甲烷 乙醇 氨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6 表示物質的符號.pptx 2.6表示物質的符號.doc 化學式練習.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