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3.8 空氣污染與保護當污染物進入空氣中,超過了空氣的自凈能力,危害人體舒適和健康或危害環境時,就構成了空氣污染。你所知道的空氣污染源有哪些?這些污染源所產生的污染物分別是什么?① 工廠排出的廢氣、煙塵污染空氣② 燃料燃燒排放的廢氣和煙塵③ 汽車尾氣污染空氣④ 火山噴發的粉塵和氣體空氣污染的因素① 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火山爆發時,有大量的粉塵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噴射到大氣中,造成火山噴發地區煙霧彌漫,毒氣熏人。② 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生活燃煤、汽車尾氣、裝修等空氣污染物及來源目前,被人們注意到的空氣污染物有100多種 ,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NO2)、一氧化碳(CO)及可吸入顆粒物等是常見的空氣污染物。汽車尾氣中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煙等。PM2.5的自然來源,包括風揚塵土、火山灰、森林火災、植物花粉等。PM2.5主要來源是人為排放,主要有機動車尾氣,石化、醫化及噴涂廢氣、火電廠排放廢氣、煤煙塵、餐飲油煙、建筑、水泥及道路揚塵等。通常把顆粒粒徑在10微米以下稱為可吸入顆粒物。PM2.5與人體健康PM 是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的英文縮寫,是大氣中的固體或顆粒狀物質。顆粒物主要可以分成總懸浮顆粒(TSP)、 PM10、 PM2.5 三類。總懸浮顆粒物(TSP)也稱為PM100,即直徑小于等于 100微米的顆粒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細顆粒物。雖然 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PM10是指直徑大于 2.5微米、小于等于10微米的顆粒物,可以進入人呼吸系統的顆粒物, 故又稱可吸入顆粒物。空氣污染物 主要來源 突出的危害二氧化硫(SO2)含硫燃料的燃燒引發呼吸道疾病、嚴重者死亡;造成酸雨,破壞地面設施等氮氧化物(NxOy)汽車飛機等尾氣引發眼睛、呼吸系統炎癥造成酸雨;破壞臭氧層等一氧化碳(CO)汽車尾氣、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燒破壞人體血液輸氧功能,使人死亡等可吸入顆粒(粉塵、鉛、碳顆粒等)汽車尾氣、建筑、生活等城市垃圾擴散引發咳嗽、喉病、“塵肺”、“矽肺”、肺癌等,導致云霧增多,使能見度降低。空氣污染的危害① 影響人的健康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長發育。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的空氣達15 ~ 20立方米。當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過多時,就會引起慢性氣管炎、塵肺、矽肺、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空氣污染物還會引起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刺激而引起疾病。列舉由于空氣污染而造成健康受影響的例子。空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也是十分嚴重的。② 破壞生態平衡,改變氣象規律,造成災害。防止空氣污染的方法1、控制污染源、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對燃料進行預處理(如燒煤前先進行脫硫),改進燃燒技術等減少排污量。2、改善環境狀況,合理規劃工業區與非工業區。要合理選擇廠址,規劃城區與工業區,不要讓排放的廢氣過度集中,不要造成重復迭加污染,以免造成局部地區嚴重污染事件發生。在生產和生活中,盡可能開發無污染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 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氣)。3、使用清潔能源。4、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森林對大氣有很強的凈化作用,森林中的植物能消除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并像一個天然的吸塵器,能吸收大量的煙塵和粉塵。樟樹、丁香、楓樹、橡樹、木槿、榆樹與馬尾松等植物有很強的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的能力。松樹等樹木還能分泌殺菌素,殺死病菌的作用。5、制定環境保護法律,加強空氣質量的預報。空氣質量指數空氣質量指數(簡稱AQI)是一種評價大氣環境質量狀況簡單而直觀的指標,可以直觀、簡明、定量地描述空氣污染程度。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顆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空氣質量指數范圍為 0至 500,并分成 6個級別。指數越大,表征顏色越深,說明空氣污染狀況越嚴重,對人體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空氣質量指數越大空氣污染越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大全球十大類環境問題①全球氣候變暖②臭氧層破壞③酸雨危害⑤資源能源短缺④淡水資源危機⑦土地荒漠化⑥森林銳減⑧生物多樣性銳減⑨垃圾成災⑩有毒化學品全球轉移酸 雨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降水過程中吸收并溶解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形成硫酸(H2SO4 )和硝酸(HNO3 ) 等有害物質。pH越小,酸性越強。空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來自哪里呢?我國的能源結構是以煤炭為主,所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較大,經檢測,酸雨約占降水量的44.5%。酸雨不僅危害健康,而且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損害農作物和林木生長,危害漁業,腐蝕建筑物、工業設備和文化古跡。臭氧空洞臭氧(O3)是一種藍色的、帶有腥臭氣味的氣體。它是氧分子(O2)在紫外線照射下分解為氧原子,氧原子再跟氧分子結合而形成的。O22O紫外線O2O+O3你知道紫外線的危害嗎?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人的皮膚、眼睛甚至免疫系統都會造成傷害,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破壞植物葉內的葉綠素,從而阻礙農作物和樹木的光合作用。離地面 22 ~ 25千米處,臭氧濃度值達到最高,這一層大氣稱為“臭氧層”,能阻擋和削弱過強的紫外線,對生物起到保護作用。近年來,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觀測發現,大氣層中的臭氧層正遭到破壞,地球南北極上空臭氧層中的臭氧濃度明顯下降,相繼出現了臭氧薄層(俗稱“臭氧空洞”)。你知道臭氧層被破壞的危害嗎?① 影響人類的健康臭氧層被破壞后,使得人類接受過量紫外線輻射的機會大大增加了。臭氧層的臭氧減少1%,皮膚癌的發病率增加 2%。白內障患者增加0.6%。② 影響農作物的生產過量的紫外線輻射會使植物葉片變小,減少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面積,從而影響作物的產量。研究表明,臭氧減少2.5%,大豆將會減產25%。③ 影響水生生態系統紫外線輻射的增加會直接引起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幼體魚類以及整個水生食物鏈的破壞。高空臭氧層是保護層,但近地低空中的臭氧卻是一種污染物。含量增加可以引起光化學煙霧,危害森林、作物、建筑物等,臭氧還會直接引起人的機體失調和中毒。世界各國目前都在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臭氧層被破壞。例如,禁止生產和使用含氯氟烴的致冷劑、發泡劑、洗潔劑、噴霧劑等化學物質。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為氯氟烴,“氟利昂”就是其中一種氯氟烴。【練習】1. 空氣污染給人類和大自然帶來嚴重危害。下列措施中,對減少空氣污染沒有直接作用的是( )A. 減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B. 工廠的廢氣經凈化處理后排放C. 提倡使用無磷洗衣粉 D. 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2. 為了保護大氣中的臭氧層,可采取的措施是( )A. 減少并逐步停止冰箱制冷劑氟利昂的生產和使用 B. 防止CO大量排入大氣中C. 防止SO2大量排入大氣中D. 減少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發展氫能源CA3. 以下各組物質中,屬于環保部門檢測范圍的一組大氣污染物的是( )A. SO2 NO2 CO2 O2 總懸浮顆粒B. CH4 HCl H2 O2 總懸浮顆粒C. NO2 SO2 CO O3 總懸浮顆粒D. N2 O2 O3 總懸浮顆粒4. 一下關于環境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臭氧層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線 ; ②溫室效應將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氣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污染; ④汽車尾氣排放的增加加劇了空氣污染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CDC5. 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的空氣質量日報 :下列情況對表中三個空氣質量指標不會影響的是( )A. 用氫氣做燃料 B. 露天焚燒垃圾C. 汽車排放尾氣 D. 用煤做燃料6. 你認為減少酸雨產生的途徑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廠煙囪造高;③燃料脫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開發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①③④⑤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