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2張PPT)模塊三 國情與責任考點28 中華一家親課程標準(2022年版) 考點 教材鏈接 考情分析◎具備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能夠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捍衛國家主權 促進民族 團結 九上第七課 第一框 近5年中考考3次,考查的知識點:維護民族團結、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2023年、2021年和2020年均考選擇題課程標準(2022年版) 考點 教材鏈接 考情分析◎具備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能夠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捍衛國家主權 維護祖國 統一 九上第七課 第二框 近5年中考考4次,考查的知識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2022年、2021年、2020年和2019年均考選擇題◆江西中考在命題時會結合江西對口援疆、國家促進民族發展的舉措、港澳臺地區與內地(大陸)的交流、國家領導人關于國家統一的講話等。◆2024年中考備考,我們要重點識記: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的做法、“一國兩制”的內涵和成功實踐、促進兩岸統一的措施 我國各民族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分布格局。 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促進民族團結(九上P90~96 5年3考)民族政策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重要性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舉措 (1)經濟方面:①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②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2)社會方面: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3)文化方面: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成效 (1)經濟方面: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駛上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2)社會方面: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3)文化方面: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維護祖國統一(九上P97~103 5年4考)反對 分裂 原因 (1)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2)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反對 分裂 要求 (1)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2)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3)要維護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一國 兩制” 含義及基本內容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基本內容: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一國 兩制” 現實意義 (1)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2)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保持香港、澳門長期 繁榮穩定的要求 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解決 臺灣 問題 基本方針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政治基礎 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必要性 (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2)我國憲法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解決 臺灣 問題 有利條件 ①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②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解決 臺灣 問題 深化兩岸融合 發展的意義 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本制度。(×)正確說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2.“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正確說法: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3.各族人民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正確說法: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民族平等意味著各民族之間的差異已經基本消除。(×)正確說法:民族平等意味著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和法律地位,各民族之間的差異不可能消除。5.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享有高度的自治權。(×)正確說法: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具有自治權,臺灣、香港、澳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6.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堅持“九二共識”。(×)正確說法: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7.“一國兩制”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正確說法: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閱讀材料,補充右欄考點鏈接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十四) 第十五屆海峽論壇舉行2023年6月17日,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海峽論壇大會,他專門發來賀信,闡明了“①國家好,民族好,兩岸同胞才會好”的大道至理,宣示了繼續致力于②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造福臺灣同胞的政策主張,充分體現了對廣大臺灣同胞的深情牽掛和關心關懷。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由③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與福建省人民政府會同兩岸82家單位共同主辦,主題為“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①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利益至上② ③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國家行政機關(1)如何理解“國家好,民族好,兩岸同胞才會好”這一大道至理 ①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個人的未來與民族的未來緊密相連;②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③在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將國家和人民視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將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兩岸“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意義。①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②有利于兩岸同胞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拓展設問 (3)國務院與福建省人民政府的關系是怎樣的 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它領導福建省人民政府。促進民族團結 (2023江西·15)2023年4月22日,以“展民族文化 筑復興夢想”為主題的上饒市“三月三”畬族文化系列活動在鉛山縣太源畬族鄉舉辦。各地游客云集畬鄉,感受濃郁獨特的畬鄉文化,與當地畬民共襄盛舉。舉辦該活動有利于( )D①消除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 ②保障畬鄉人民的所有權益 ③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1江西·16)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年級漢族學生于青淼,經常同媽媽一起探望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結親的親戚,經常給維吾爾族妹妹哈迪恰·斯依提精心準備禮物。這表明于青淼 ( )CA.堅持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B.弘揚了以團結統一為核心的民族精神C.自覺履行了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的義務D.敢于同一切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2020江西·16)2020年6月8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考察調研。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是全面小康、脫貧還是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眾是一個大家庭,要攜手并進。”這說明,我國 ( )DA.已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B.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D.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1.(2023河北改編)“民族團結誓詞碑”銘刻著跨越時空、激動人心的誓言:我們26個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可見,“民族團結誓詞碑”是 ( ) B①各族人民大團結的象征 ②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保障③各族人民愛黨愛國的見證 ④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的見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河南)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符合我國憲法這一規定的有( )C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 ②各族人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③19個援疆省市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協調配合,長期堅持對口援疆 ④我國壯族群眾把日常對話編排成歌,千年傳唱,形成了壯族山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福建)國家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一批批醫療人員接力進藏,為雪域高原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并為藏培養大批醫療骨干,帶動了西藏醫療水平提升。這有助于 ( )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②提升西藏各族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③實現區域醫療資源平均化 ④建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維護祖國統一 (2019江西·11)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港澳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新發展、作出新貢獻的重大機遇,也是廣東發展的大機遇,將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于( ) A①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②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 ③促進粵港澳三地實現同等富裕 ④鞏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023河南)回歸祖國以來,澳門經濟快速發展,地區人均生產總值進入世界前列,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享譽全球,國際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建設成果豐碩……灼灼蓮花生光輝,祖國始終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強后盾,《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政策措施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提供了新空間、創造了新機遇。這說明 ( ) B①“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取得成功 ②澳門經濟發展全靠旅游業和國際貿易 ③國家持續支持澳門鞏固提升競爭優勢 ④當今的澳門已不需要防范外部勢力干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年清明節前后,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首次回鄉祭祖,并率28名臺灣學生赴湖南大學進行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兩岸學子就傳承中華文化、升學就業創業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對以上材料點評最恰當的是 ( )BA.加強兩岸青年交流,反對“臺獨”,反對外部勢力干涉B.要共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C.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已成為所有臺灣同胞的共識D.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3.(2023湖南岳陽)《百鳥歸巢》是中國音樂“活化石”南音的四大名譜之一。兔年春晚,兩岸南音演員共同演唱的《百鳥歸巢》結合了流行音樂元素進行樂譜延伸,借“宿鳥歸飛”意境訴說了游子對家園的眷戀,唱出了“語同音、曲同調”難以割舍的兩岸情。該節目 ( )A①體現了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 ②表明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③有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音樂南音的創新性發展 ④揭示了中華民族精神是一脈相承、一成不變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3湖北宜昌)2023年亞太大師運動會在韓國舉辦,中國臺灣跆拳道選手李某獲得銅牌,他高高舉起五星紅旗,自信地站上領獎臺。他表示,能跟著五星紅旗走,感受背靠祖國的安全感和榮譽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這表明 ( )①解決臺灣問題需要加強兩岸體育文化交流 ②海峽兩岸對實現和平統一已形成充分認同 ③臺灣同胞能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④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D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點28 中華一家親【回歸教材】思維導圖核心觀點1.我國各民族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分布格局。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3.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4.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5.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6.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7.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8.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9.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10.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11.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一個中國原則。考點梳理知識點1 促進民族團結(九上P90~96 5年3考)民族政策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 重要性 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逐步縮小發展差距,促進民族地區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由之路舉措 (1)經濟方面:①黨和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②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力度,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通過輸入技術、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2)社會方面: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發展教育,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建立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3)文化方面:國家大力扶持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積極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成效 (1)經濟方面: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駛上了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 (2)社會方面:促進民族關系更加融洽,社會更加和諧穩定,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3)文化方面:使少數民族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知識點2 維護祖國統一(九上P97~103 5年4考)反對 分裂 原因 (1)分裂會導致社會動蕩、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各族人民就會遭殃。 (2)一切破壞民族團結、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3)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求 (1)要維護國家統一、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要反對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動,尤其要堅決反對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動。 (3)要維護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一國 兩制” 含義及基本內容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簡稱“一國兩制”。 基本內容: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臺灣、香港、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現實意義 (1)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 (2)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保持香港、澳門長期 繁榮穩定的要求 必須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對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落實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特別行政區社會大局穩定,堅決防范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支持港澳鞏固提升競爭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解決 臺灣 問題 基本方針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政治基礎 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必要性 (1)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2)我國憲法規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有利條件 ①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②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深化兩岸融合 發展的意義 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澄清認知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本制度。( )正確說法: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2.“一國兩制”/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 )正確說法: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方針。3.各族人民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正確說法: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民族平等意味著各民族之間的差異已經基本消除。( )正確說法:民族平等意味著各民族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和法律地位,各民族之間的差異不可能消除。5.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正確說法: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具有自治權,臺灣、香港、澳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6.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堅持“九二共識”。( )正確說法: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7.“一國兩制”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正確說法: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議題探究考點 閱讀材料,補充下欄考點鏈接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十四) 第十五屆海峽論壇舉行2023年6月17日,第十五屆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海峽論壇大會,他專門發來賀信,闡明了“①國家好,民族好,兩岸同胞才會好”的大道至理,宣示了繼續致力于②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造福臺灣同胞的政策主張,充分體現了對廣大臺灣同胞的深情牽掛和關心關懷。第十五屆海峽論壇由③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與福建省人民政府會同兩岸82家單位共同主辦,主題為“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考點鏈接①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利益至上② ③ 請你補充 (1)如何理解“國家好,民族好,兩岸同胞才會好”這一大道至理 (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兩岸“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的意義。拓展設問 (3)國務院與福建省人民政府的關系是怎樣的 【參考答案】議題探究考點考點鏈接 ②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③國家行政機關(1)①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個人的未來與民族的未來緊密相連;②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③在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將國家和人民視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將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2)①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有利于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②有利于兩岸同胞增進理解、信任,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3)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它領導福建省人民政府。【真題精粹】命題點1 促進民族團結例題1 (2023江西·15)2023年4月22日,以“展民族文化 筑復興夢想”為主題的上饒市“三月三”畬族文化系列活動在鉛山縣太源畬族鄉舉辦。各地游客云集畬鄉,感受濃郁獨特的畬鄉文化,與當地畬民共襄盛舉。舉辦該活動有利于 ( )①消除各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 ②保障畬鄉人民的所有權益 ③促進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例題2 (2021江西·16)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八年級漢族學生于青淼,經常同媽媽一起探望在“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結親的親戚,經常給維吾爾族妹妹哈迪恰·斯依提精心準備禮物。這表明于青淼 ( )A.堅持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B.弘揚了以團結統一為核心的民族精神C.自覺履行了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的義務D.敢于同一切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作斗爭例題3 (2020江西·16)2020年6月8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考察調研。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是全面小康、脫貧還是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眾是一個大家庭,要攜手并進。”這說明,我國 ( )A.已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B.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D.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方針對點訓練1.(2023河北改編)“民族團結誓詞碑”銘刻著跨越時空、激動人心的誓言:我們26個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可見,“民族團結誓詞碑”是 ( )①各族人民大團結的象征 ②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保障 ③各族人民愛黨愛國的見證 ④各民族實現共同富裕的見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河南)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為。”符合我國憲法這一規定的有( )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行徑 ②各族人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③19個援疆省市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協調配合,長期堅持對口援疆 ④我國壯族群眾把日常對話編排成歌,千年傳唱,形成了壯族山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福建)國家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一批批醫療人員接力進藏,為雪域高原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并為藏培養大批醫療骨干,帶動了西藏醫療水平提升。這有助于 ( )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②提升西藏各族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③實現區域醫療資源平均化 ④建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命題點2 維護祖國統一例題 (2019江西·11)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港澳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新發展、作出新貢獻的重大機遇,也是廣東發展的大機遇,將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利于 ( )①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②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內涵 ③促進粵港澳三地實現同等富裕 ④鞏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對點訓練1.(2023河南)回歸祖國以來,澳門經濟快速發展,地區人均生產總值進入世界前列,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享譽全球,國際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建設成果豐碩……灼灼蓮花生光輝,祖國始終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強后盾,《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政策措施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提供了新空間、創造了新機遇。這說明 ( )①“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取得成功 ②澳門經濟發展全靠旅游業和國際貿易 ③國家持續支持澳門鞏固提升競爭優勢 ④當今的澳門已不需要防范外部勢力干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年清明節前后,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首次回鄉祭祖,并率28名臺灣學生赴湖南大學進行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兩岸學子就傳承中華文化、升學就業創業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對以上材料點評最恰當的是 ( )A.加強兩岸青年交流,反對“臺獨”,反對外部勢力干涉B.要共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C.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已成為所有臺灣同胞的共識D.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3.(2023湖南岳陽)《百鳥歸巢》是中國音樂“活化石”南音的四大名譜之一。兔年春晚,兩岸南音演員共同演唱的《百鳥歸巢》結合了流行音樂元素進行樂譜延伸,借“宿鳥歸飛”意境訴說了游子對家園的眷戀,唱出了“語同音、曲同調”難以割舍的兩岸情。該節目 ( )①體現了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 ②表明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 ③有助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音樂南音的創新性發展 ④揭示了中華民族精神是一脈相承、一成不變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3湖北宜昌)2023年亞太大師運動會在韓國舉辦,中國臺灣跆拳道選手李某獲得銅牌,他高高舉起五星紅旗,自信地站上領獎臺。他表示,能跟著五星紅旗走,感受背靠祖國的安全感和榮譽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這表明 ( )①解決臺灣問題需要加強兩岸體育文化交流②海峽兩岸對實現和平統一已形成充分認同③臺灣同胞能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④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真題精粹命題點1 1.D 2.C 3.D 對點訓練 1.B2.C 3.A命題點2 A 對點訓練 1.B 2.B 3.A 4.D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考點28 中華一家親.docx 考點28 中華一家親(52頁).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