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兩種電荷課程標準 課標解讀1.認識兩種電荷;2.認識摩擦起電現象;3.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4.了解驗電器的構造、原理及其作用及電子流動的方向;5.了解原子結構,認識導體和絕緣體。 1.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一種是正電荷,另一種是負電荷;2.摩擦起電的本質是電荷的轉移;3.熟悉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4.認識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5.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知識點01 兩種電荷1.物體帶電:摩擦過的物體有吸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電。帶電物體(帶電體)的基本性質:吸引輕小物體(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通草球、灰塵、輕質球等)。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①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原因:不同物質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能的轉化:機械能→電能。②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后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③感應帶電:由于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3.兩種電荷:(1)正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失去了電子。(2)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電子。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5.驗電器:(1)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如圖所示。(2)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和物體帶電多少(帶電多,金屬箔張開角度大)。(3)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6.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叫電荷量,簡稱電量;在國際單位制中,電量單位是庫侖,簡稱為庫,符號是C。元電荷(e): 在各種帶電微粒中,電子電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們把最小電荷叫做元電荷;元電荷也是物理學的基本常數之一,常用符號e表示。基本電荷e=1.6021892×10-19庫侖,是一個電子或一個質子所帶的電荷量,任何帶電體所帶電荷都是e的整數倍。【重點解析一】摩擦起電的本質1.常見的物質是由 分子、原子構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電子繞核運動。2.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為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3.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重點解析二】對電荷的理解1.帶正負電的基本粒子,稱為電荷。帶正電的粒子叫正電荷(表示符號為“+”),帶負電的粒子叫負電荷(表示符號為“﹣”)。帶有同種電荷的物體之間會互相排斥,帶有異種電荷的物體之間會互相吸引。2.自然界中的電荷只有兩種,即正電荷和負電荷。由絲綢摩擦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由毛皮摩擦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叫負電荷。3.電荷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的過程中,系統的電荷總數保持不變。【知識擴展一】驗電器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當用帶電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就有一部分電荷轉移到驗電器的金屬箔上,這兩片金屬箔由于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而張開。驗電器金屬箔張開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帶電體傳給驗電器的電荷的多少不同。【知識擴展二】電荷的中和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①如果物體所帶正、負電量不等,也會發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和現象。這時,帶電量多的物體先用部分電荷和帶電量少的物體中和,剩余的電荷可使兩物體帶同種電荷。②中和不是意味著等量正負電荷被消滅,實際上電荷總量保持不變,只是等量的正負電荷使物體整體顯不出電性。www-2-1-cnjy-com【對點練習1】(2021·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甲、乙、兩三個輕質小球,甲球帶正電。將甲與乙、丙靠近時,他們相互作用的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乙球可能帶負電,丙球一定帶正電;B.乙球一定不帶電,兩球可能帶負電;C.乙球一定帶負電,丙球可能帶正電;D.乙球可能不帶電,丙球一定帶負電【答案】A。【解析】根據電荷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甲球帶正電,由圖可知,與丙球在相互排斥,則丙球一定帶正電;甲球與乙球相互吸引,又由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質的性質,則乙球可能帶負電或不帶電,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對點練習2】(2021·貴州中考真題)在“會飛的章魚”實驗中,將塑料袋剪成細絲制成“章魚”,毛巾分別摩擦“章魚”和塑料管,將摩擦后的“章魚”拋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魚”,“章魚”使飛起來,如圖所示。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毛巾與塑料管摩擦的過程中創造了電荷;B.毛巾摩擦后的“章魚”細絲間會相互吸引;C.摩擦后的“章魚”與毛巾帶上了同種電荷;D.“章魚”飛起的原理與驗電器工作原理相同【答案】D。【解析】A.毛巾與塑料管摩擦,由于摩擦發生電荷的轉移,毛巾與塑料管帶電,不是創造電荷,故A錯誤;B.毛巾摩擦后的“章魚”細絲帶同種電荷,會相互排斥,故B錯誤;C.毛巾摩擦“章魚”,它們帶上了異種電荷,故C錯誤;D.毛巾分別摩擦“章魚”和塑料管,塑料管和“章魚”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驗電器的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章魚”飛起的原理與驗電器工作原理相同,故D正確。故選D。知識點02 導體與絕緣體1.導體:善于導電的物體。常見材料:金屬、石墨(鉛筆芯)、人體、大地、酸堿鹽溶液、含雜質的水。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說明:金屬導體中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酸、堿、鹽溶液中的電流是正、負離子都參與定向運動。2.絕緣體:不能(不善于)導電的物體。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善于導電的原因:沒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原因是:加熱使絕緣體中的一些電子掙脫原子的束縛變為自由電荷。4.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物體。常見材料:鍺、硅等。【重點解析】導體與絕緣體1.導體中存在自由電荷:金屬導電,靠的是自由電子。絕緣體不易導電,是因為電荷束縛在原子、分子的范圍內,不能自由移動。2.注意:(1)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不能理解為一定不能導電。(2)絕緣體與導體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條件變化時,絕緣體有可能變成導體。(3)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是由于其內部沒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動的電荷,不能理解為“絕緣體內部沒有電荷”。【知識擴展】導電與帶電“導電”與“帶電”的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別:導電過程是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的過程,導電體是導體;帶電過程是電子得失的過程,能帶電的物體可以是導體,也可以是絕緣體。【對點練習1】(2021·山東菏澤市)下列物品具有導電屬性的是( )。A.塑料學生尺 B.擦字橡皮 C.食用油 D.銅鑰匙【答案】D。【解析】ABC.一般情況下,塑料學生尺、擦字橡皮、食用油是絕緣體,不能導電,故ABC不符合題意;D.銅是良好的導體,銅鑰匙具有導電性,故D符合題意。故選D。【對點練習2】(2021·北京中考真題)圖示的四種用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A. 金屬勺;B. 瓷碗;C. 塑料殼;D. 木鏟【答案】A。【解析】A.金屬勺容易導電,屬于導體,故A符合題意;B.瓷碗不容易導電,屬于絕緣體,故B不符合題意;C.塑料殼不容易導電,屬于絕緣體,故C不符合題意;D.木鏟不容易導電,屬于絕緣體,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題組A 基礎過關練1.電視機的熒光屏表面上經常吸附很多的灰塵,其主要原因是( )。A.灰塵的自然堆積;B.電視機工作時屏表面溫度較高而吸附空氣中灰塵;C.熒光屏有較強的吸附灰塵能力;D.電視機工作時顯示屏有靜電而吸附灰塵【答案】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據此結合選項進行分析判斷。【解析】電視機工作時,由于電子運動到了屏幕上,使屏幕帶了電,而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故把灰塵吸引到了屏幕上。故選:D。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自然界中只有正、負兩種電荷;B.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C.摩擦起電的過程是創造電荷的過程;D.靜電總是有害的【答案】A。【解析】A、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即正電荷和負電荷,故A正確;B、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故B錯誤;C、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故C錯誤;D、靜電對生活也是有益的,比如靜電復印等,故D錯誤。故選:A。3.下列現象中,與靜電無關的事( )。A.在一些地毯的紡織過程中,往往會在地毯里夾雜一些不銹鋼的鋼絲;B.運送汽油的油罐車上常有一條鐵鏈拖在地上;C.冬天,晚上脫毛衣時會看到火花、聽到響聲;D.輸電線的芯線用鋁制成,外皮用塑料制成【答案】D。【解析】A、毛織地毯中夾有的不銹鋼導電纖維可以用來導走由于摩擦而使毛織地毯所帶的電荷,與靜電現象有關,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B、油罐車在運送石油的過程中,石油與油罐相互摩擦,摩擦起電,如果產生的靜電荷不及時導走,容易產生電火花,引起火災。所以在油罐車的下面掛一個鐵鏈,目的是導走石油與油罐摩擦產生的靜電荷。故該現象與靜電有關,不符合題意,故B錯誤;C、化纖衣服與身體摩擦,摩擦起電,產生了靜電荷,脫衣服時,靜電荷之間放電,產生電火花。這一現象也與靜電有關。故C不符合題意;D、輸電線的芯線用鋁制成,外皮用塑料制成,是因為塑料是絕緣體,不易發生觸電事故,故此選項與靜電無關,故符合題意,故D正確;故選:D。4.通常情況下,下列物體中屬于導體的是( )。A.食用油 B.鐵鍋 C.瓷碗 D.木鏟【答案】B。【解析】A、食用油不導電,是絕緣體,故A不符合題意;B、鐵鍋的材料是金屬,屬于導體,故B符合題意;C、瓷碗的材料是陶瓷,是絕緣體,故C不符合題意;D、干木材是很好的絕緣體,木鏟不屬于導體,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 構成,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 和不帶電的 構成。【答案】電子;質子;中子。【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故答案為:電子;質子;中子。6.如圖所示,將一帶電體接觸帶正電的驗電器時,若:(1)金屬箔張角變大,說明帶電體是帶____電的。(2)金屬箔張角變小,說明帶電體是帶____電的。(3)金屬箔閉合后又張開,說明帶電體是帶___電的,且所帶電荷量比驗電器所帶電荷量 。(填“多”或“少”)【答案】正;負;負;多。【解析】帶正電的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都帶正電荷,金屬箔帶同種電荷排斥而張開。(1)當帶正電的物體接觸帶正電的驗電器時,使兩片金屬箔帶更多的正電,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張角更大;(2)當帶少量負電的物體接觸帶正電的驗電器時,驗電器的部分正電荷和物體的負電荷發生中和現象,使兩片金屬箔帶的正電荷減少,張角減小;(3)當很多帶負電的物體接觸帶正電的驗電器時,帶電體上的部分負電荷和驗電器的正電荷發生中和現象,使兩片金屬箔帶的正電荷減少為0,帶負電荷的物體的負電荷又轉移的驗電器上,使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帶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張角又增大。故答案為:正;負;負;多。題組B 能力提升練1.如圖所示,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后,驗電器金屬箔張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正電;B. 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C. 通常情況下橡膠棒是導體;D. 金屬箔張開瞬間電流的方向是由金屬球到金屬箔【答案】B。【解析】A.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故A錯誤;B.驗電器是根據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故B正確;C.通常情況下橡膠棒不容易導電,是絕緣體,故C錯誤;D.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當橡膠棒和金屬球接觸后,橡膠棒上的自由電子就會轉移到金屬球,由金屬球轉移到金屬箔,瞬間電流的方向是由金屬箔到金屬球,故D錯誤。故選B。2.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A,A的金屬箔片張角變大,如圖所示。再用C棒去同時接觸A、B驗電器的金屬球,發現A的金屬箔片張角變小,B的金屬箔片張角變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驗電器原理是異種電荷相互吸引;B.C棒與其手柄D均為導體;C.當C棒接觸兩驗電器的金屬球時,產生的電流方向為A到B;D.絲綢摩擦玻璃棒的過程中,電子是由絲綢轉移到玻璃棒【答案】C。【解析】A、驗電器是利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故A錯誤;B、C棒是導體,手柄D應為絕緣體,否則電荷會通過人體傳出,故B錯誤;C、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該玻璃棒去接觸驗電器A時,驗電器A也會帶正電;用帶絕緣柄的金屬桿將兩個驗電器的金屬球接觸時,B驗電器上自由電子向驗電器A轉移,負電荷移動的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故產生的電流方向為A到B,故C正確;D、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故電子是由玻璃棒轉移到絲綢,故D錯誤。故選:C。3.如圖所示,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a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金屬球b后,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張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負電荷;B.絲綢與玻璃棒a摩擦過程中創造出了新電荷;C.a、b接觸時,a上的一些電子轉移到b上,瞬時電流方向b→a;D.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張開時,金屬箔都帶正電荷【答案】D。【解析】A、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故A錯誤;B、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在摩擦起電中并沒有創造電荷,故B錯誤;CD、當帶正電的玻璃棒靠近驗電器的金屬球時,玻璃棒上的正電荷吸引驗電器上的負電荷(自由電子),驗電器上的自由電子轉移到玻璃棒上,由于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失去電子而帶正電,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都帶正電荷,相互排斥張開,瞬時電流方向a→b,故C錯誤,故D正確。故選:D。4.三個輕質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間相互作用時的情景如圖所示,已知甲球帶正電荷,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乙、丙兩球一定帶同種電荷;B.乙、丙兩球一定帶異種電荷;C.丙球可能帶負電;D.丙球可能帶正電【答案】C。【解析】由圖知,甲球與乙球靠近時相互排斥,已知甲球帶正電,根據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可知,乙球一定帶正電;甲球與丙球靠近時相互吸引,根據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可知,丙球可能帶負電;但帶電體能夠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所以丙球也可能不帶電;綜合分析可知,乙球帶正電,丙球可能帶負電,也可能不帶電,只有C說法正確。故選:C。5.計算機芯片中有大量用硅、鍺等材料制成的電路元件,硅和鍺屬于下列哪些材料( )。A.導體 B.半導體 C.絕緣體 D.超導體【答案】B。【解析】計算機芯片中的一種重要材料是半導體,硅和鍺都屬于半導體。故選:B。6.如圖所示的滑動變阻器上標記的各部件中,通常情況下,屬于絕緣體的是( )。A. 金屬桿 B. 瓷筒 C. 電阻絲 D. 金屬滑片【答案】B。【解析】ACD.金屬桿、電阻絲和金屬滑片的材料是金屬,容易導電,屬于導體,故ACD不符合題意;B.瓷筒的材料是陶瓷,不容易導電,屬于絕緣體,故B符合題意。故選B。7.如果家中有人觸電,在不能立即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千萬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觸電者,可以用一些物品使觸電者脫離帶電體。下列物品中不能使用的是( )。A.木搟面杖 B.橡膠手套 C.鋁拖把桿 D.塑料凳子【答案】C。【解析】鋁拖把桿是導體,故不能使用;故答案選 C。8.被甲材料摩擦過的乙棒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排斥,則乙棒帶______電荷(選填“正”或“負”),是因為乙棒在摩擦過程中______電子(選填“得到”或“失去”)。【答案】負;得到。【解析】橡膠棒和毛皮摩擦過程中,橡膠棒得到電子帶負電荷,毛皮失去電子帶正電荷;乙棒與橡膠棒相互排斥,說明乙棒帶負電,是因為乙棒在摩擦過程中得到電子造成的。故答案為:負;得到。題組C 培優拔尖練1.(2021·黑龍江綏化市)四個輕小物體,甲乙帶正電,丙帶負電,丁不帶電,下圖中它們之間的作用情況正確的是( )。A.B. C.D.【答案】D。【解析】A.由于甲乙帶正電,所以甲、乙互相排斥,故A錯誤;B.甲、丙帶異種電荷,應該互相吸引,故B錯誤;C.乙帶正電,丁不帶電,二者應互相吸引,故C錯誤;D.乙帶正電,丙帶負電,異種電荷互相吸引,故D正確。故選D。2.(2021·山東濰坊市)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毛皮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比橡膠棒強;B.摩擦過程中毛皮上的電子轉移到橡膠棒上;C.驗電器箔片張開是因為兩箔片帶了正電荷;D.金屬球上的電荷與兩箔片上的電荷電性相反【答案】B。【解析】A.毛皮和橡膠棒摩擦的過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弱,失去電子而帶正電,故A錯誤;B. 摩擦過程中毛皮失去電子而橡膠棒得到電子,毛皮上的電子轉移到橡膠棒,故B正確;C.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橡膠棒有多余電子;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電子由橡膠棒向驗電器轉移,兩箔片帶了負電荷,故C錯誤;D. 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球上與兩箔片上的都帶了負電荷,電荷電性相同,故D錯誤。故選B。3.(2021·山西中考真題)小偉媽媽做飯時,不小心把胡椒粉灑在粗粒鹽上。小偉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幾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將胡椒粉和粗粒鹽分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為它帶了電;B.若塑料小勺帶負電是因為它失去了電子;C.塑料小勺帶電是通過摩擦的方法創造了電荷;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帶了電,說明小勺是導體【答案】A。【解析】A.塑料勺經過摩擦帶了電,帶電體吸引胡椒粉這樣的輕小物體,故A正確;B.若塑料勺帶負電是因為它得到電子,故B錯誤;C.塑料小勺帶電是通過摩擦的方法使電荷發生了轉移,不是創造了電荷,故C錯誤;D.摩擦起電不能說明物體是導體,塑料小勺是絕緣體,故D錯誤。故選A。4.(2021·新疆中考真題)下列電工用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A.塑料管 B.陶瓷球 C.橡膠墊 D.保險絲【答案】D。【解析】A.導體是指那些容易導電的物體,不容易導電的叫絕緣體,塑料管不容易導電,是絕緣體,A不符合題意;B.陶瓷球不容易導電,是絕緣體,B不符合題意;C.橡膠墊不容易導電,是絕緣體,C不符合題意;D.保險絲通常選用電阻大,熔點低的金屬材料制成,金屬容易導電,故保險絲是導體,D符合題意。故選D。目標導航知識精講分層提分第7課 兩種電荷課程標準 課標解讀1.認識兩種電荷;2.認識摩擦起電現象;3.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4.了解驗電器的構造、原理及其作用及電子流動的方向;5.了解原子結構,認識導體和絕緣體。 1.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一種是正電荷,另一種是負電荷;2.摩擦起電的本質是電荷的轉移;3.熟悉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4.認識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5.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知識點01 兩種電荷1.物體帶電:摩擦過的物體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 。帶電物體(帶電體)的基本性質:吸引輕小物體(輕小物體指:碎紙屑、頭發、通草球、灰塵、輕質球等)。2.使物體帶電的方法①摩擦起電:用 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原因:不同物質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實質:電荷從一個物體 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能的轉化:機械能→電能。②接觸帶電:物體和帶電體接觸后帶了電。如帶電體與驗電器金屬球接觸使之帶電。③感應帶電:由于帶電體的作用,使帶電體附近的物體帶電。3.兩種電荷:(1)正電荷:用 摩擦過的 所帶的電;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失去了電子。(2)負電荷:用 摩擦過的 所帶的電;實質:物質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電子。4.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 ,異種電荷 。5.驗電器:(1)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如圖所示。(2)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和物體帶電多少(帶電多,金屬箔張開角度大)。(3)原理:同種電荷 。6.電荷量:電荷的 叫電荷量,簡稱電量;在國際單位制中,電量單位是 ,簡稱為庫,符號是 。元電荷(e): 在各種帶電微粒中,電子電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們把最小 叫做元電荷;元電荷也是物理學的基本常數之一,常用符號e表示。基本電荷e=1.6021892×10-19庫侖,是一個電子或一個質子所帶的電荷量,任何帶電體所帶電荷都是e的 。【重點解析一】摩擦起電的本質1.常見的物質是由 分子、原子構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電子繞核運動。2.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為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3.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重點解析二】對電荷的理解1.帶正負電的基本粒子,稱為電荷。帶正電的粒子叫正電荷(表示符號為“+”),帶負電的粒子叫負電荷(表示符號為“﹣”)。帶有同種電荷的物體之間會互相排斥,帶有異種電荷的物體之間會互相吸引。2.自然界中的電荷只有兩種,即正電荷和負電荷。由絲綢摩擦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由毛皮摩擦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叫負電荷。3.電荷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的過程中,系統的電荷總數保持不變。【知識擴展一】驗電器驗電器的工作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當用帶電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時,就有一部分電荷轉移到驗電器的金屬箔上,這兩片金屬箔由于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而張開。驗電器金屬箔張開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帶電體傳給驗電器的電荷的多少不同。【知識擴展二】電荷的中和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 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①如果物體所帶正、負電量不等,也會發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和現象。這時,帶電量多的物體先用部分電荷和帶電量少的物體中和,剩余的電荷可使兩物體帶同種電荷。②中和不是意味著等量正負電荷被消滅,實際上電荷總量保持不變,只是等量的正負電荷使物體整體顯不出電性。www-2-1-cnjy-com【對點練習1】(2021·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甲、乙、兩三個輕質小球,甲球帶正電。將甲與乙、丙靠近時,他們相互作用的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乙球可能帶負電,丙球一定帶正電;B.乙球一定不帶電,兩球可能帶負電;C.乙球一定帶負電,丙球可能帶正電;D.乙球可能不帶電,丙球一定帶負電【對點練習2】(2021·貴州中考真題)在“會飛的章魚”實驗中,將塑料袋剪成細絲制成“章魚”,毛巾分別摩擦“章魚”和塑料管,將摩擦后的“章魚”拋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魚”,“章魚”使飛起來,如圖所示。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毛巾與塑料管摩擦的過程中創造了電荷;B.毛巾摩擦后的“章魚”細絲間會相互吸引;C.摩擦后的“章魚”與毛巾帶上了同種電荷;D.“章魚”飛起的原理與驗電器工作原理相同知識點02 導體與絕緣體1.導體:善于 的物體。常見材料:金屬、石墨(鉛筆芯)、人體、大地、酸堿鹽溶液、含雜質的水。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可以 的電荷。說明:金屬導體中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酸、堿、鹽溶液中的電流是正、負離子都參與定向運動。2.絕緣體:不能(不善于) 的物體。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不善于導電的原因: 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并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 。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原因是:加熱使絕緣體中的一些電子掙脫原子的 變為自由電荷。4.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 與 之間的物體。常見材料:鍺、硅等。【重點解析】導體與絕緣體1.導體中存在自由電荷:金屬導電,靠的是自由電子。絕緣體不易導電,是因為電荷束縛在原子、分子的范圍內,不能自由移動。2.注意:(1)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不能理解為一定不能導電。(2)絕緣體與導體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條件變化時,絕緣體有可能變成導體。(3)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是由于其內部沒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動的電荷,不能理解為“絕緣體內部沒有電荷”。【知識擴展】導電與帶電“導電”與“帶電”的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別:導電過程是自由電荷 的過程,導電體是導體;帶電過程是電子得失的過程,能帶電的物體可以是導體,也可以是絕緣體。【對點練習1】(2021·山東菏澤市)下列物品具有導電屬性的是( )。A.塑料學生尺 B.擦字橡皮 C.食用油 D.銅鑰匙【對點練習2】(2021·北京中考真題)圖示的四種用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A. 金屬勺;B. 瓷碗;C. 塑料殼;D. 木鏟題組A 基礎過關練1.電視機的熒光屏表面上經常吸附很多的灰塵,其主要原因是( )。A.灰塵的自然堆積;B.電視機工作時屏表面溫度較高而吸附空氣中灰塵;C.熒光屏有較強的吸附灰塵能力;D.電視機工作時顯示屏有靜電而吸附灰塵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自然界中只有正、負兩種電荷;B.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C.摩擦起電的過程是創造電荷的過程;D.靜電總是有害的3.下列現象中,與靜電無關的事( )。A.在一些地毯的紡織過程中,往往會在地毯里夾雜一些不銹鋼的鋼絲;B.運送汽油的油罐車上常有一條鐵鏈拖在地上;C.冬天,晚上脫毛衣時會看到火花、聽到響聲;D.輸電線的芯線用鋁制成,外皮用塑料制成4.通常情況下,下列物體中屬于導體的是( )。A.食用油 B.鐵鍋 C.瓷碗 D.木鏟5.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 構成,原子核是由帶正電的 和不帶電的 構成。6.如圖所示,將一帶電體接觸帶正電的驗電器時,若:(1)金屬箔張角變大,說明帶電體是帶____電的。(2)金屬箔張角變小,說明帶電體是帶____電的。(3)金屬箔閉合后又張開,說明帶電體是帶___電的,且所帶電荷量比驗電器所帶電荷量 。(填“多”或“少”)題組B 能力提升練1.如圖所示,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后,驗電器金屬箔張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正電;B. 驗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C. 通常情況下橡膠棒是導體;D. 金屬箔張開瞬間電流的方向是由金屬球到金屬箔2.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A,A的金屬箔片張角變大,如圖所示。再用C棒去同時接觸A、B驗電器的金屬球,發現A的金屬箔片張角變小,B的金屬箔片張角變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驗電器原理是異種電荷相互吸引;B.C棒與其手柄D均為導體;C.當C棒接觸兩驗電器的金屬球時,產生的電流方向為A到B;D.絲綢摩擦玻璃棒的過程中,電子是由絲綢轉移到玻璃棒3.如圖所示,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a去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金屬球b后,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張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負電荷;B.絲綢與玻璃棒a摩擦過程中創造出了新電荷;C.a、b接觸時,a上的一些電子轉移到b上,瞬時電流方向b→a;D.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張開時,金屬箔都帶正電荷4.三個輕質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間相互作用時的情景如圖所示,已知甲球帶正電荷,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乙、丙兩球一定帶同種電荷;B.乙、丙兩球一定帶異種電荷;C.丙球可能帶負電;D.丙球可能帶正電5.計算機芯片中有大量用硅、鍺等材料制成的電路元件,硅和鍺屬于下列哪些材料( )。A.導體 B.半導體 C.絕緣體 D.超導體6.如圖所示的滑動變阻器上標記的各部件中,通常情況下,屬于絕緣體的是( )。A. 金屬桿 B. 瓷筒 C. 電阻絲 D. 金屬滑片7.如果家中有人觸電,在不能立即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千萬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觸電者,可以用一些物品使觸電者脫離帶電體。下列物品中不能使用的是( )。A.木搟面杖 B.橡膠手套 C.鋁拖把桿 D.塑料凳子8.被甲材料摩擦過的乙棒與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排斥,則乙棒帶______電荷(選填“正”或“負”),是因為乙棒在摩擦過程中______電子(選填“得到”或“失去”)。題組C 培優拔尖練1.(2021·黑龍江綏化市)四個輕小物體,甲乙帶正電,丙帶負電,丁不帶電,下圖中它們之間的作用情況正確的是( )。A.B. C.D.2.(2021·山東濰坊市)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毛皮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比橡膠棒強;B.摩擦過程中毛皮上的電子轉移到橡膠棒上;C.驗電器箔片張開是因為兩箔片帶了正電荷;D.金屬球上的電荷與兩箔片上的電荷電性相反3.(2021·山西中考真題)小偉媽媽做飯時,不小心把胡椒粉灑在粗粒鹽上。小偉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幾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將胡椒粉和粗粒鹽分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為它帶了電;B.若塑料小勺帶負電是因為它失去了電子;C.塑料小勺帶電是通過摩擦的方法創造了電荷;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帶了電,說明小勺是導體4.(2021·新疆中考真題)下列電工用品中,通常情況下屬于導體的是( )。A.塑料管 B.陶瓷球 C.橡膠墊 D.保險絲目標導航知識精講分層提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7課 兩種電荷(學生版).doc 第7課 兩種電荷(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